常见的融资误区有哪些

2017-03-17

融资也叫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当事人通过各种方式到金融市场上筹措或贷放资金的行为。那么常见的融资误区有哪些,下面小编告诉大家。

融资误区一:烧别人的钱圆自己的梦

这种对风险投资不负责任使用的情况,相当普遍的存在着。在当前的网络中小企业融资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和突出。

创业不仅是创业者实现理想的过程,更是使投资者的投资保值增值的过程。创业者和投资者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只有通过企业这个载体发展的过程,才能达到双赢的目标。

“烧投资者的钱圆自己的梦”的问题,说到底是信用问题,品质问题。持这种思想的人不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只有能为股东创造价值的企业家,才能得到更多的中小企业融资机会和成长机会。因此,创业者不仅要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还需要加强道德修养,培养和具备企业家的诚实、守信的道德风范。

融资误区二:没有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战略设计

跟任何推销过程一样,在筹资和中小企业融资的过程中,也需要完善的策划和充分的准备。这是取得最佳中小企业融资效果的开端。但是,很多的创业者只有总的战略策划和设计,却没有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具体的战略设计。这是不应该的。

融资误区三:廉价出卖你的技术或创意

许多创业者和下岗职工创业者急于得到启动或周转资金,往往在中小企业融资时急于求成。给小钱让大股份,轻易的贱卖技术或创意。“只要能获得启动资金就行”。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有不少核心技术的拥有者廉价的就把自己的技术或创意随随便便的出卖了。

在公司运营一段时间后,才感悟到当初的技术卖便宜了。开始对当初的投资协议不满,这时,有的人又会轻率的提出毁约。这样做的后果都是很不好的。只会使我们在资本市场上失去商业信誉。

融资误区四:团队没有磨合就融资

正如我们上面所说,投资人看一个项目,往往需要对项目和团队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很多投资人甚至只看团队,团队靠谱,选择的项目也不会太差。因此在打算融资前,先把团队磨合好是必要的前提。

融资误区五:没有测算自己成本就开始融资

对于创业者来说是融资,但是对于投资人来说就是投资。投资讲求投资回报率,因此了解所投资项目的成本至关重要。同时,对自己项目成本的详细测算,不仅是自身内部管理的必需,更是融资的依据。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总结现代化在中国姗姗来迟原因的时候,认为不能建立在数字上的精确管理是最大原因,这点同样适用于微观企业管理。

融资误区六:在资金流快断掉时才开始融资

如果说资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血液,那么资金流就是一个企业继续运转的前提。投资人的投资往往是创业企业在初期阶段的唯一资金来源,因此更应该时刻关注自己的资金流。提前做好融资的准备不仅给予自己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更大的议价能力,同时给投资人充足的时间。王啸认为,融资应该在资金很充足时就开始打算。

融资误区七:同时向所有认识的投资人融资

这种思想和刚出校门的学生们寻找工作一样,认为广撒网能多捕鱼。然而事实上,广撒网意味着对自己的真实需求不清晰,对投资人的需要不了解。没有目的、没有方向的船无论运行多快,别人永远不知其将抵何方。因此,寻找自己合适的投资人才是真正的王道。

融资政策

发改委发文支持小微企业融资

“钱荒”风波过后,金融部门和国有企业部门在央行“教训”之下被迫加速去杠杆化进程,但出人意料的是,种种迹象表明,本身杠杆率很低的中小企业却很有可能成为这场风波中“躺着中枪”的意外受害者。

发改委网站刊登《关于加强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称,中国将鼓励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发债用于开发园区的小企业创业基地等建设,意在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给小微企业减税,涉及6000万人工作

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8月1日起,对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小微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这一政策将为超过600万户小微企业减税。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微博)认为,不言自明,给小微企业减负,有利于稳定就业。小微企业数量众多,这次涉及600万户,看似减税的规模不是很大,但政策的辐射面很广。以一个小微企业10个人计算,将涉及6000万人的工作。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