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与茶道艺术文章

2016-11-07

21世纪是文化世纪,茶文化的弘扬与茶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茶道更是一种艺术,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茶文化与茶道艺术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茶文化与茶道艺术文章:茶的浓淡与口味

一次走进茶座,昂贵的茶资使我想起自家的茶水之廉价。我家中有一只陶瓷茶壶,大概是很久以前祖辈留下来的,虽不是古董,但也是父亲的宝贝。父亲喜欢喝茶,记得儿时,家里没柴,煮饭都是青柴熏烟,全村人没有一家舍得喝茶,只有父亲不管春夏秋冬,不管晴天还是雨天,都要母亲给他准备一壶茶。有时左邻右舍看不下去说父亲几句,父亲就与他们理论:“你们懂得喝茶的情趣吗?不懂,当然舍不得喝茶,免得浪费柴。”。母亲只好顺从父亲,每次煮饭都蒸一碗开水倒在茶壶里泡茶,让父亲喝。

父亲喝茶有一个特点;他喝茶就像别人喝烈酒一样,倒一小盏,放在椅子旁边的凳子上,人靠在椅子上翘起二郎腿。每喝一口茶之后,就闭目养神一刻。特别是夏天的黄昏,他手里多了一把扇子,闭眼摇扇,神态悠然自在。我小时候,看父亲喝茶那么神气,我便抱起杯子牛喝,却是淡淡的没有一点滋味。父亲看到我牛喝平淡的说:“吃东西不放在嘴里咀嚼,直吞喉咙能有味道吗?”我听出父亲的言外之音,于是,也学着父亲喝一小口含在嘴里,半天也品不出什么滋味。我说父亲是骗人的,其实,他也根本品不出茶的味道,只是故作高深。父亲说:“吃东西什么时候最有味道?”我很快的回答:“当然最饿的时候。”出口之后才知父亲想说,喝茶最有味道。

一个夏天,我在烈日下干重活,流过很多汗,口渴唇裂。于是,我也学着父亲的那种靠在椅子,喝一小口含在嘴里,闭目养神。此刻,我品出茶是甜的,一种幸福感洋溢在我心田。我感到浓茶的滋味,感到生活的浓缩,原来幸福是在艰辛之后。

从那以后,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品茶。每次喝茶总是要等到口渴才喝,随着日子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天都在幸福中品茶,茶味渐渐变淡,觉得自己根本品不出茶味。淡,是因为平时吃得好,不口渴。生活也一样,幸福之后是一种平淡。平淡总是最稳、最充实、最美的。以前总想着追求幸福,是因为没有幸福才追求幸福,有了幸福自然会回归平淡。如果上班只为工资,说明还没有找到幸福的感觉,还是为钱发愁,为钱奔波;如果上班是为了体现自身的价值,不是为了钱而工作,说明他已经生活在幸福中。

生活就像喝茶的过程,反反复复,时而浓得发苦,时而又淡得无味。不管怎样,茶是要喝的,生活是要过的。茶的浓淡都是一种生活,人生如茶,品味人生的幸福是一杯淡淡茶,越幸福茶味越淡;越艰辛的时候,口最渴的时候,茶味越甜;痛苦的人生,不仅茶的滋味不对口,什么东西都不是滋味。

我喜欢在酒后喝茶,在醉熏熏的时候,用茶来清醒自己的大脑。我喜欢在那一片宁静中品茶,可以让我独自静思。我品着茶,茶也品着我。我、茶、人生都是一个味。

茶文化与茶道艺术文章:茶道

茶具如同其他饮具、食具一样,它的发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共用到专一,从粗糙到精致的历程。随着“茶之为饮”,茶具也就应运而生,并随着饮茶的发展,茶类品种的增多,饮茶方法的不断改进,而不断发生变化,制作技术也不断完善。

1、隋及隋以前的茶具

一般认为我国最早饮茶的器具,是与酒具、食具共用的,这种器具是陶制的缶,一种小口大肚的容器。韩非在《韩非子》中就说到尧时饮食器具为土缶。如果当时饮茶,自然只能土缶作为器具。史实表明,我国的陶器生产已有七八千年历史。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黑陶器,便是当时食具兼作饮具的代表作品。但按现有史料而论,一般认为我国最早谈及饮茶使用器具的是西汉(公元前2068年)王褒的《僮约》其中谈到“烹荼尽具,已而盖藏”。

这里的“荼”指的是“茶”、“尽”作“净”解。《僮约》原本是一份契约,所以在文内写有要家僮烹茶之前,洗净器具的条款。这便是在中国茶具发展史上,最早谈及饮茶用器具的史料。

但是,明确表明有茶具意义的最早文字记载,则是西晋( 公元265-316年 )左思(约公元250-约305年)的《娇女诗》,其内有“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这“鼎”当属茶具。唐·陆羽在《茶经·七之事》中引《广陵耆老传》载:晋元帝(公元317-323年)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往市鬻之。市人竞买,自旦至夕,其器不减。”接着,《茶经》又引述了西晋八王之乱时,晋惠帝司马衷(公元290-306年蒙难,从河南许昌回洛阳,侍从“持瓦盂承茶”敬奉之事。所有这些,都说明我国在隋唐以前,汉代以

后,尽管已有出土的专用茶具出现, 但食具和包括茶具、 酒具在内的饮具之间,区分也并不十分严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两者是共用的。

2、唐(含五代)茶具

由于唐时茶已成为国人的日常饮料,更加讲究饮茶情趣,因此,茶具不仅是饮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器具,并有助于提高茶的色、香、味,具有实用性,而且,一件高雅精致的茶具,本身又富含欣赏价值,且有很高的艺术性。所以,我国的茶具,自唐代开始发展很快。中唐时,不但茶具门类齐全,而且讲究茶具质地,注意因茶择具,这在唐·陆羽《茶经·四之器》中

有详尽记述。本世纪80年代后期,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成套唐代宫廷茶具,与陆羽记述的民间茶具相映生辉,又使国人对唐代茶具有了更加完整的认 识。但唐代的饮茶方式与今人有很大的不同,以致有许多茶具是今人未曾见到过的。有关唐代宫廷茶具,下面已分件专述。这里,将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开列的28种茶具,按器具名称、规格、造型和用途,分别简述如下:

风炉 形如古鼎,有三足两耳。“厚三分,缘阔九分,令六分虚中”,炉内有床放置炭火。炉身下腹有三孔窗孔,用于通风。上有三个支架( 格 ),用来承接煎茶的。炉底有一个洞口,用以通风出灰,其下有一只铁制的灰承,用于承接炭灰。风炉的炉腹三个窗孔之上,分别铸有“伊公”、“羹陆”和“氏茶”字样,连起来读成“伊公羹,陆氏茶”。“伊公”指的是商朝初期贤相伊尹,“陆氏”当指陆羽本人。《辞海》引《韩诗外传》曰:“伊尹……负鼎操俎调五味而立为相。”这是用鼎作为烹饪器具的最早记录,而陆羽是历史上用鼎煮茶的首创者,所以,长期以来,有“伊尹用鼎煮羹,陆羽用鼎煮茶”之说,一羹一茶,两人都是首创者。由此可见,陆羽首创铁铸风炉,在中国茶具史上,也可算是一大创造。

灰承 是一个有三只脚的铁盘,放置在风炉底部洞口下,供承灰用。

炭挝 是六角形的铁棒,长一尺,上头尖,中间粗,握处细的一头拴一个小。也可制成锤状或斧状,供敲炭用。

火筴 又名筋,是用铁或铜制的火箸,圆而直,长一尺三寸,顶端扁平,供取炭用。

交床 十字形交叉作架,上置剜去中部的木板,供置用。

夹 用小青竹制成,长一尺二寸,供炙烤茶时翻茶用。

纸囊 用剡藤纸(产于剡溪。剡溪在今浙江嵊州市境内)双层缝制。用来贮茶,可以“不泄其香”。

碾 用桔木制作,也可用梨、桑、桐、柘木制作。内圆外方,既便于运转,又可稳固不倒。内有一车轮状带轴的堕,能在圆槽内来回转动,用它将炙烤过的饼茶碾成碎末,便于煮茶。

拂末 用鸟羽毛做成,碾茶后,用来清掸茶末。

罗合 罗为筛,合即盒,经罗筛下的茶末盛在盒子内。

则 用海贝、蛎蛤的壳,或铜、铁、竹制作的匙、小箕之类充当,供量茶用。

水方 用稠木,或槐、楸、梓木锯板制成,板缝用漆涂封,可盛水一斗,用来煎茶。

漉水囊 骨架可用不会生苔秽和腥涩味的生铜制作。此外,也可用竹、木制作,但不耐久,不便携带。惟用铁制作是不适宜的。囊可用青竹丝编织,或缀上绿色的绢。囊径五寸,并有柄,柄长一寸五分,便于握手。此外,还需做一个绿油布袋,平时用来贮放漉水囊。漉水囊实是一个滤水器,供清洁净水用。

瓢 又名牺杓。用葫芦剖开制成,或用木头雕凿而成,作舀水用。

竹夹 用桃、柳、蒲葵木或柿心木制成,长一尺,两头包银,用来煎茶激汤。 水方 用稠木,或槐、楸、梓木锯板制成,板缝用漆涂封,可盛水一斗,用来煎茶。

漉水囊 骨架可用不会生苔秽和腥涩味的生铜制作。此外,也可用竹、木制作,但不耐久,不便携带。惟用铁制作是不适宜的。囊可用青竹丝编织,或缀上绿色的绢。囊径五寸,并有柄,柄长一寸五分,便于握手。此外,还需做一个绿油布袋,平时用来贮放漉水囊。漉水囊实是一个滤水器,供清洁净水用。

瓢 又名牺杓。用葫芦剖开制成,或用木头雕凿而成,作舀水用。

竹夹 用桃、柳、蒲葵木或柿心木制成,长一尺,两头包银,用来煎茶激汤。

熟盂 用陶或瓷制成,可用水二升。供盛放茶汤,“育汤花”用。

鹾簋 用瓷制成,圆心,呈盆形、瓶形或壶形。 鹾就是盐,唐代煎茶加盐, 鹾簋就是盛盐用的器具。

揭 用竹制成,用来取盐。

碗 用瓷制成, 供盛茶饮用。在唐代文人的诗文中,更多的称茶碗为“瓯”。 此前,也有称其为“盏”的。

畚 用白蒲编织而成,也可用,衬以双幅剡纸,能放碗十只。

札 用茱萸木夹住栟榈皮,作成刷状,或用一段竹子,装上一束榈皮,形成笔状,供饮茶后清洗茶器用。

涤方 由楸木板制成。制法与水方相同,可容水八升。用来盛放洗涤后的水。

滓方 制法似涤方, 容量五升,用来盛茶滓。巾用粗绸制成,长二尺, 做两块可交替拭用。用于擦干各种茶具。

具列 用木或竹制成,呈床状或架状,能关闭,漆成黄黑色。长三尺,宽二尺,高六寸。用来收藏和陈列茶具。

都篮 用竹篾制成。里用竹篾编成三角方眼; 外用双篾作经编成方眼。 用来盛放烹茶后的全部器物。

以上28种器具,是指唐时为数众多的茶具而言,但并非每次饮茶时必须件件具备。 这在陆羽的《茶经》中说得很清楚,在不同的场合下,可以省去不同的茶具。

3、宋(含金、辽)茶具

宋代的饮茶方法与唐代相比,已发生了一定变化,主要是唐人用煎茶法饮茶逐渐为宋人摒弃,点茶法成了当时的主要方法。本世纪以来,河北宣化先后发掘出一批辽代墓葬,其中七号墓壁画中有一幅点茶图,它为我们提供了当时用点茶法饮茶的生动情景。

到了南宋, 用点茶法饮茶更是大行其道。但宋人饮茶之法, 无论是前期的煎茶法与点茶法并存,还是后期的以点茶法为主,其法都来自唐代,因此,饮茶器具与唐代相比大致一样,只是煎茶的,已逐渐为点茶的瓶所替代。北宋蔡襄在他的《茶录》中,专门写了“论茶器”,说到当时茶器有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

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列出的茶器有碾、罗、盏、筅、钵、瓶、杓等,这些茶 具的内容,与蔡襄《茶录》中提及的大致相同。值得一提的是南宋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审安老人真实姓名不详,他于宋咸淳五年( 公元1269年 )集宋代点茶用具之大成,以传统的白描画法画了十二件茶具图形,称之为"十二先生",并按宋时官制冠以职称,赐以名、字、号,足见当时上层社会对茶具钟爱之情。“图”中的“十二先生”,作者还批注“赞”誉。

其实,《茶具图赞》所列附图表明;韦鸿胪指的是炙茶用的烘茶炉,木待制指的是捣茶用的茶臼,金法曹指的是碾茶用的茶碾,石转运指的是磨茶用的茶磨,胡员外指的是量水用的水杓,罗枢密指的是筛茶用的茶罗,宗从事指的是清茶用的茶帚,漆雕密阁指的是盛茶末用的盏托,陶宝文指的是茶盏,汤提点指的是注汤用的汤瓶,竺副师指的是调沸茶汤用的茶筅,司职方指提清洁茶具用的茶巾。

宋人的饮茶器具, 尽管在种类和数量上, 与唐代相比,少不了多少。但宋代茶具更加讲究法度,形制愈来愈精。如饮茶用的盏,注水用的执壶(瓶),炙茶用的钤,生火用的铫等,不但质地更为讲究,而且制作更加精细。

4、元代茶具

元代茶具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茶叶加工,还是饮茶方法,抑或是使用的茶具,元代是上承唐、宋,下启明、清的一个过渡时期。

元代统治中国不足百年,在茶文化发展史上,找不到一本茶事专著,但仍可以从诗词、书画中找到一些有关茶具的踪影。在当时既有采用点茶法饮茶的,但更多是采用沸水直接冲泡散茶。

在元代采用沸水直接冲泡散形条茶饮用的方法已较为普遍,这不仅可在不少元人的诗作中找到依据,而且还可从出土的元冯道真墓壁画中找到佐证。在图中,没有茶碾,当然也无须碾茶,再从采用的茶具和它们放置的顺序,以及人物的动作,都可以看出人们是在直接用沸水冲泡饮茶。用于点茶用的元影青的刻花执壶。

明代茶具,对唐、宋而言,可谓是一次大的变革,因为唐、宋时人们以饮饼茶为主,采用的是煎茶法或点茶法和与此相应的茶具。元代时,条形散茶已在全国范围内兴起,饮茶改为直接用沸水冲泡,这样,唐、宋时的炙茶、碾茶、罗茶、煮茶器具成了多余之物,而一些新的茶具品种脱颖而出。明代对这些新的茶具品种是一次定型,因为从明代至今,人们使用的茶具品种基本上无多大变化,仅仅在茶具式样或质地上有所变化。

另外,由于明人饮的是条形散茶,贮茶焙茶器具比唐、宋时显得更为重要。而饮茶之前,用水淋洗茶,又是明人饮茶所特有的,因此就饮茶全过程而言,当时所需的茶具, 明·高濂 《遵生八笺》中列了16件,另加总贮茶器具7件,合计23件。 但其中很多与烧水、泡茶、饮茶无关,似有牵强凑数之感,这在明·文震亨的《 长物志 》中已说得很明白:“吾朝”茶的“烹试之法”,“简便异常”,“宁特侈言乌府、云屯、苦节君、建城等目而已哉”明代张谦德的《茶经》中专门写有一

篇“论器”,提到当时的茶具也只有茶焙、茶笼、汤瓶、茶壶、茶盏、纸囊、茶洗、茶瓶、茶炉8件。

不过,明代茶具虽然简便,但也有特定要求,同样讲究制法、规格,注重质地,特别是新茶具的问世,以及茶具制作工艺的改进,比唐、宋时又有大的进展。特别表现在饮茶器具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一是出现了小茶壶,二是茶盏的形和色有了大的变化。

总的说来,与前代相比,明代有创新的茶具当推小茶壶,有改进的是茶盏,它们都由陶或瓷烧制而成。在这一时期,江西景德镇的白瓷茶具和青花瓷茶具、江苏宜兴的紫砂茶具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无论是色泽和造型、品种和式样,都进入了穷极精巧的新时期。 明代茶具,对唐、宋而言,可谓是一次大的变革,因为唐、宋时人们以饮饼茶为主,采用的是煎茶法或点茶法和与此相应的茶具。元代时,条形散茶已在全国范围内兴起,饮茶改为直接用沸水冲泡,这样,唐、宋时的炙茶、碾茶、罗茶、煮茶器具成了多余之物,而一些新的茶具品种脱颖而出。明代对这些新的茶具品种是一次定型,因为从明代至今,人们使用的茶具品种基本上无多大变化,仅仅在茶具式样或质地上有所变化。

另外,由于明人饮的是条形散茶,贮茶焙茶器具比唐、宋时显得更为重要。而饮茶之前,用水淋洗茶,又是明人饮茶所特有的,因此就饮茶全过程而言,当时所需的茶具, 明·高濂 《遵生八笺》中列了16件,另加总贮茶器具7件,合计23件。 但其中很多与烧水、泡茶、饮茶无关,似有牵强凑数之感,这在明·文震亨的《 长物志 》中已说得很明白:“吾朝”茶的“烹试之法”,“简便异常”,“宁特侈言乌府、云屯、苦节君、建城等目而已哉”明代张谦德的《茶经》中专门写有一篇“论器”,提到当时的茶具也只有茶焙、茶笼、汤瓶、茶壶、茶盏、纸囊、茶洗、茶瓶、茶炉8件。

不过,明代茶具虽然简便,但也有特定要求,同样讲究制法、规格,注重质地,特别是新茶具的问世,以及茶具制作工艺的改进,比唐、宋时又有大的进展。特别表现在饮茶器具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一是出现了小茶壶,二是茶盏的形和色有了大的变化。

总的说来,与前代相比,明代有创新的茶具当推小茶壶,有改进的是茶盏,它们都由陶或瓷烧制而成。在这一时期,江西景德镇的白瓷茶具和青花瓷茶具、江苏宜兴的紫砂茶具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无论是色泽和造型、品种和式样,都进入了穷极精巧的新时期。

6、清代茶具

清代,茶类有了很大的发展,除绿茶外,又出现了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和黄茶,形成了六大茶类。 但这些茶的形状仍属条形散茶。所以,无论哪种茶类,饮用仍然沿用明代的直接冲泡法。在这种情况下,清代的茶具无论是种类和形式,基本上没有突破明人的规范。

清代的茶盏、茶壶,通常多以陶或瓷制作,以康熙乾(隆)时期最为繁荣,以

“景瓷宜陶”最为出色。清时的茶盏,康熙、雍正、乾隆时盛行的盖碗,最负盛名。清代瓷茶具精品,多由江西景德镇生 产,其时,除继续生产青花瓷、五彩瓷茶具外,还创制了粉彩、珐琅彩茶具。清代的江苏宜兴紫砂陶茶具,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有新的发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任溧阳县令、“ 西泠八家 ”之一的陈曼生,传说他设计了新颖别致的“十八壶式”,由杨彭年、杨风年兄妹制作, 待泥坯半干时,再由陈曼生用竹刀在壶上镌刻文或书画,这种工匠制作,文人设计的“曼生壶”,为宜兴紫砂茶壶开创了新风,增添了文化氛围。乾隆、嘉庆年间,宜兴紫砂还推出了以红、绿、白等不同石质粉末施釉烧制的粉彩茶壶,使传统砂壶制作工艺又有新的突破。

此外,自清代开始,福州的脱胎漆茶具、四川的竹编茶具、海南的生物( 如椰子、贝壳等 )茶具也开始出现,自成一格,逗人喜爱, 终使清代茶具异彩纷呈, 形成了这一时期茶具新的重要特色。

7、现代茶具

现代茶具,式样更新,名目更多,做工更精,质量也属上乘。在这众多质地的茶具中,贵的有如金银茶具,廉的如竹木茶具,此外还有用玛瑙、水晶、玉石、大理石、陶瓷、玻璃、漆器、搪瓷等制作的茶具,枚不胜数。

彩云之南 茶飘香

茶叶变成货币的通道

种茶几百年的云南凤庆,光自己吃是吃不完的,茶叶要上市变成钱。在当今就是拿到自由的集贸市场上,但在几百年前得通过一条茶马古道输送出去,才能找到销售市场。不能不理一理一条“顺下线”的茶马古道,不能不理一理由这条茶马古道系着的茶史。明崇祯12年(公元1639年),年已53岁的大地理学家徐霞客,不远数千里之遥,前来云南考察。八月秋高气爽的时候,来到滇西顺宁(今凤庆县)境内,他顺着一条下关到顺宁的逶迤小路,来来回回地走着,让他感兴趣的不是这里树木茂密的山岗,不是这里水流湍急的大河,不是这里眉清目秀的山妹子,也不是这里一山对着一山对唱的山歌俚曲。一位梅姓老人用太华茶招待他,把茶放进土茶罐,在文火下泛出丝丝缕缕纯正香味,再倒入开水,一掂一抖,起起落落。茶水倒入茶碗中,品起来苦后泛甜,清新甘醇,解暑消渴,让大地理学家不能忘怀。从凤庆县城经鲁史古镇到下关,是一条老得不能再老的茶马古道,路基大多下陷,石块踏成深坑,加上现代交通的发展,已很少有人走了。顺宁府存在的1913年以前,凤庆曾经是这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凤庆有此地位,是由于这里种茶历史悠久,素有茶乡之称,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茶产区之一,驰名中外的“滇红”茶就诞生在这里。因而这一地区的发展变迁,就与茶业的发展和茶马古道的变迁紧密相联。300多年前的凤庆已形成了交易自由市场,大理、下关、丽江等地的茶商前来采购毛茶。几十匹骡马为一队的数十队马帮,来往于顺宁和下关之间,为各地茶商运输茶叶,由此带动凤庆茶业的迅速发展。凤庆茶叶的运销,是由马帮完成的。一条五六尺宽的古道,维系着凤庆与下关以至西藏的交通,源源不断地把凤庆优质茶原料送出外地。茶马古道在我的老家诗礼身边横过,老家的茶因此也得益于这一条上了年纪的路。现在,仍然可以在踏凹下去的青石板上读到逝去的马蹄声。凤庆的茶叶从“顺下线”到达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地区、再由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

有的还从西藏转口印度、尼泊尔,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我的祖辈每采三片茶叶中就有两片流进“茶马古道”。云南人不能老指着历史的辉煌过日子,茶叶要发展,茶农要生存,而且要生存得好,步入小康的道路,如今的艰难恐怕不比当年把茶叶从茶马古道上卖到外面容易!茶叶生产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如何提高单产、在品质上作文章,是一个新的问题。现在,云南人已经把茶叶做到国外,在西部非洲的马里共和国,一个滇西县级茶厂的老总以中国专家组长的身份,把云南茶本带到那里,接受了撒哈拉大沙漠的考验,成功地种下了一百公顷。茶是友谊的介质,又是经济的支撑点,尽管这些年咖啡的扩种,国外饮料的冲击,但在云南这片红土地上茶叶仍然是一个支柱产业。凤庆县人民政府为感谢茶叶带给茶乡人的幸福,在1991年3月5日首次举办了盛大的茶叶节,到现在已经是第十三届了。人们还在为茶叶欢歌,为茶叶庆典。

茶香:一个科研文化的永恒主题

生产茶叶的人们,也是茶文化的创造者。在凤庆县,茶在卖钱的同时,也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从出生要用茶叶水替婴儿漱口到死后要用茶叶水给死人净身,从娶媳妇要用茶作首礼到客人来临要用茶当酒的习俗,是最普通的茶俗。而三道茶、苦米茶、罐罐茶又是茶文化的传承方式,一片山间的绿叶竟是这变化无穷的茶文化礼数的媒介,不能不叹服茶的神奇。当我从茶技校学成毕业,回到故乡,为老茶树动手术,给老茶园坡改梯,完成一系列的工作之后,又不得不离开茶树,到只需要握着茶杯发表茶的演说的城市,在各级茶叶机构上报的报表里感知茶的生长、茶的发展。老家的茶园,经过政策性的扶持,先后增加投入,改良品种,让老百姓已失望的产业出现蓬勃生机。与此同时,凤庆县还把茶叶深加工作为茶叶这一产业的一个重点课题加以研究,先后引进印度的CTC红碎茶系列设备,一边进鲜叶,一边出精品,再加上深厚文化底蕴的外包装,把一片土生土长的茶叶通过注册商标等形式引入市场,引入竞争机制,茶叶这一古老的产业不仅没有落伍,而且还占据着主导产业的地位。

茶在加大包装力度的同时,权威检测机构却从一些成品的茶叶中检测到了农药的残留成分,而且这个成分一直在增加,随着化肥与农药的大量投放,茶叶这一国饮当然地受到了不利的侵害。端起茶杯,面对随之泛起的芽叶,心也随之泛起许多并非杞人忧天的思考,在提高单产与增加品质的方程式上,我们当如何演算出最佳模式,寻求出一条中国茶叶生产路子,教给千千万万种茶的农民?在绿色消费之风劲吹的时代,茶农又要如何面对减污这个问题,才能回答新时代消费者提出的考卷?

茶生长在彩云之南下面的山坡,随着一场雨水长高,随着一支山歌走进机器里面,让机声重重复复地背诵。茶香,是一种永恒的气息,像春天的泥土,随便哪一场风都会让它钻入人们永恒的记忆。而茶文化植根彩云之南,并非导演在虚拟的舞台上编排出来一场临时演出。世界上没有一种饮料附加如此丰富的文化,茶文化之所以一代代传承,还因为最美的茶歌在彩云里飘荡,是动情的茶舞在茶农心里彩排。

女人如茶的考证

女人有许多地方与茶相像,你信吗?女人像什么,很多时候,很多书上,把女人比喻为花朵,茉莉女人,玫瑰女人,桃花女人,金桂女人,一个字,就是花。花朵易谢,而茶回味长,一杯茶与另一杯茶没有相同的香,只有一份不同的回味,因此,女人是茶,或者茶是女人,都会让男人在品尝中懂得如何爱自己的女人,自己的女人又是什么滋味。

女人如茶,泼辣的女人是铁观音。此茶枝繁叶茂,香飘四面八方,过去曾是皇上的用茶,叶质厚重如铁,香味让人难忘,此茶据说是观音托运梦所赐,又用铁锅栽种,每一片芽叶都富含铁质。这样的女人让人想到花木兰、铁木真甚至杨家将。性格风风火火,办事果断,遇事有些冲动却不毛燥,在爱情上敢爱敢恨。好茶!端着这样的茶,作为男人,你应该对自己的茶女人负责,让她在事业上有所进步,如果你是一个小家子气的男人,或者心里一点容积都没有的男人,最好的办法是,当命运端给你这样的茶杯时,自己量一量心胸,看一看肚量,能喝得下去吗,又能喝出铁里的回甜、爱中的甘味吗?

烂漫的女人是花茶。茶最容不得香味的进攻了,一点点味道就会改变茶的本真,采茶的少女施不得粉黛,制茶的工人喝不得酒水,就是这个性质,却偏偏有人在茶里掺花,而且一掺就掺出个好名牌来。茉莉花茶,是个历史悠久的花茶,传说是一个年轻的茶商名叫陈古秋的人,首次加进了芳香馥郁的茉莉花,使原来苦涩的茶水,变得甘醇美妙。只是这样的花,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茶,花香就是花香,怎么还要把茶与花合并一起呢。在数学上说他们不是同类项,在化学上说,茶与花已经充分反应,还是茶与花的味道吗?

花茶女人年轻貌美,具有魔鬼身材,有很高的魔力指数,但这类女人多情善感,遇到温水也会泛起阵阵清幽香,让花瘾大的男人不解渴,花茶女人一般都出身殷实,家境较好,因此,这样女人的最好用法不是纸杯,也不是茶碗,而是镶金边的小杯小盏,细品之中体会,慢喝之中爱抚,茶味是好,却久远不了,这样的女人需要一颗怜香惜玉之心关爱,一副抵挡风雨的肩头,一双能撑住命运的大手,一个能载渡幸福的船长。

你可以吗?虽有怜香之心而没有惜玉的能力,你走开吧。

龙井茶女人,是一类出身高贵的女人。她们一般都有一个或者两个省部级以上供职的父母,家里衣食不愁,有很高的社会地位,父母则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有大的出息,能做大事,尽管是个女孩,在其身上的投资不可能少,在其身后的辅助不可能少,这样的茶女人却向往贫民的爱情,像传说里的天上仙女爱上放牛的董永,像富人家的千金爱上打长工的小伙子,这样的爱本来就是一个大坎,能跨过去就是勇气,能结合在一起就是福气,可是在欲结合的时候,需要受气。

茶之舞蹈

一片片茶叶,在水中翩跹起舞,如同一个个灵魂在水中游走。欣赏着茶的舞姿,倾听着怀旧的音乐,过去的时光仿佛又回到了眼前。

我相信茶是有生命的。很多时候,我被茶清颀和优美从容的舞姿陶醉,想像她如同一位秀美的女子长袖飘飘,气若幽兰。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有时候茶是非常寂寞的,寂寞地等待一个人的欣赏。

在南方碧绿的茶山之上,茶在快乐地生长,每日与阳光和空气自由对话,与风雨雷电玩起游戏,看着夕阳与朝霞捉迷藏。在一棵不知名的茶树上生长,看青山与绿水,取天地之精华,这是茶的生命中令人神往、为之抚掌的极致之美。

在生命最为华美的时候,茶离开了生命之树,经历了诸多磨难之后,茶没有了昔日娇嫩清纯的模样。然而,当她来到一个精致的玻璃杯中,与自然之水相遇,一个新的她又诞生了。与清水的融合,与清水的共舞,让她散发出淡雅的气息,那是一种梦想与现实结合的境地。茶经历了春夏秋冬,吸吮了天地精华,不就是为了这一瞬间的美吗?

那是一种怎样的美?

那是一种为了瞬间的精彩而释放全部生命的悲壮之美,那又是为了瞬间与水的自由舞蹈而生发的相知之美,那是为了将一生凝聚的精华尽情展露的大气之美。

一片片绿叶的舞蹈,在水中幻化着茶山的宁静和澹泊,幻化着生命的沉重和轻盈。如果你思考,如果你欣赏,如果你品味,茶之舞蹈也许就是一个人的舞蹈,一个人在清水中尽情旋转身姿与你自由的对话。

茶亦醉人何必酒

心静之时最爱品茶,闲来泡上一杯清茶,让身心充分浸泡在幽幽的茶香之中,仿佛时间都已停止。

百姓喝茶是一种需要,和尚饮茶是一种禅,道士品茶是一种道,而文人饮茶则是一种文化。对于我来说,不敢以文人雅士自居,但饮茶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

品茶是快乐是消遣是享受,晶莹透明的玻璃杯内,放入一小撮茶叶,沏上开水,在袅袅升腾的水汽中,那一片片清香的嫩叶缓缓舒展着身躯左右摇摆,上下漂浮,有的迅速沉到杯底,有的则浮出了水面。但无论是沉是浮,它们都默默无闻、毫不保留地奉献着自己的绿色和清香,直到生命耗尽。一片茶,一个人,透过杯中茶叶看人生。人何尝不是这样,从学语的幼童到年富力强的青年,有的人喜欢争名夺利,有的人做事低调,但不管怎样,最终我们都会走向人生的尽头。

品茶是有讲究的,一杯茶应分三口喝。第一口试茶温,第二口闻茶香,第三口才可以慢慢啜饮。呷茶入口,茶汤在口中回旋,顿觉口鼻生香,茉莉的飘香爽口,碧螺春的柔和鲜甜,云雾的香馨醇厚,龙井的香郁味甘,一切尽在不言中。

品茶需要好心境。静心独坐,捧茶入定,清苦的茶汁幽香四溢,齿颊留香,从一片茶叶中可品出山川风景与大自然的精神,清除烦恼忧虑,心灵复归宁静。处于喧嚣或烦闷中,难品茶中真味。只有无琐碎事扰心,无嘈杂声乱耳,静心地去品茶,方会沉醉其中。

古人把茶当做陶冶性情、锻炼品格和思想情操的途径和方法。唐代的刘贞亮提出“茶可雅志”、“茶可礼仁”、“茶可行道”、“茶可修身”的“茶德”。于是古人便常常以茶为范,以茶载道,把“道”寓于品茶之中,使茶性与人性相通,茶品与人品相合,借茶香茶韵,构筑出淡泊谦和的意境。

人生如白驹过隙、草露风灯,短暂得就像这片片茶叶。我们不应该刻意地去计较生活中的得失,我们应该活得实在、活得真切、活得淳朴、活得坦然。功名利禄只是过眼云烟,不必为追求短暂的大红大紫而穷尽一生,其实人生如茶味一样清淡略带苦涩实为最佳。风雨人生、辛酸遍尝,这样的人生才是富有的、充实的、幸福的。

抛却任何功利思想而言,饮茶是一种情趣,是一种乐趣。爱茶的人容易醉茶,不过,茶之醉有别于酒之醉,难怪有诗云:“茶亦醉人何必酒。” 在喧嚣的红尘中,能够坐下来喝一杯好茶,在平淡中品味生活的乐趣,保持一份淡泊的心境,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清茶一杯话陆羽,以茶代酒祭茶圣

——湖州民间连续15年自发组织陆羽纪念活动

清茶一杯,茶果待客。11月18日,第15次“纪念茶圣陆羽文体活动”在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妙西镇举行,来自海内外的50余位人士参加了这一民间自发组织的纪念活动。

湖州是《茶经》的诞生地,唐时,陆羽从湖北流寓至江南湖州,并寄居于杼山妙喜寺。在湖州,陆羽写有《顾渚山记》、《杼山记》、《吴兴图经》等一系列著作,并撰写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从此“茶道大行”,茶成为风靡神州之“中华国饮”,陆羽也被后人尊为“茶圣”。

鉴于陆羽在茶学、方志学等多个领域的建树,唐大历七年(732年),时任湖州刺史的颜真卿特邀陆羽等文士共同编修大型类书《韵海镜源》。次年,为纪念与浙西观察判官、殿中侍御史袁高,“诗僧”皎然和陆羽等人在杼山的雅集,表彰《韵海镜源》在杼山顺利竣编,颜真卿在杼山筑亭。由于该亭系“癸丑岁冬十月癸卯朔二十一日癸亥建”,经陆羽提议被命名为“三癸亭”。为此,颜真卿、皎然还留下了传颂咏千古的“三癸”诗篇,而杼山也成为唐代“江东名士”的聚会之地。而陆羽过世后,亦归葬于杼山,其墓和生前忘年好友皎然的灵塔夹谷相望。

妙西是湖州名茶之乡,历史上,有传为陆羽采茶处的“茶窠”,元代韩禅祖庭霞雾山,明代杼山野茶和珍珠名泉等。近年来,还开发创制了三癸雨芽、陆羽居茶、三癸白茶等名优茶品,同时也是“浙北名茶母本园”所在地。妙西茶文化底蕴深厚,茶产业前景喜人。1993年11月18日,是农历“三癸同干”的日子,为缅怀陆羽的丰功伟绩,妙西将这一天定为“茶圣陆羽纪念日”。每年的11月18日,湖州妙西民间以书画茶会、“舞狮子”、“行旱船”和登茶山等文体活动形式祭祀陆羽。

在本次纪念陆羽茶话会上,妙西乡贤、老知青、书画家和茶人朋友们济济一堂,共话茶事、挥毫泼墨,为湖州妙西的“两个文明建设”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推波助澜。其间,慕名而来的韩国中华茶文化研究会会长李根柱先生题写了“茶香万里,茶人一家”贺词。

会后,海内外茶人一起登临古茶山吴兴杼山,晋谒陆羽墓,并浏览了三癸亭。

“六大茶山”的传说

易武茶山的古茶树种群较为单纯,大都属普洱茶种(学名为阿萨姆种),较有代表性的古茶树有易武村落水洞,高10.33米、基围1.32米、树龄约七百多年的茶王树;有易武村铜箐河高14.52米,基围1.8米、树龄约四百多年的大茶树。

历史上,易武曾是西双版纳12个承担田赋的地区之一。明隆庆四年(1570年),车里宣慰史刀应勐将其管辖地划为12个版纳时,“六大茶山”为一个版纳——茶山版纳。清雍正七年(1729年),江内六版纳实行改土归流,易武始改属普洱府思茅厅。民国18年(1929年)成立镇越县,易武一度成为县府所在地。

在现有的典籍和传说中,易武地区对茶的利用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传说中易武茶山在汉朝已有茶,孔明来时才教授采茶饮茶的方法,因此易武人称孔明为茶祖。他们在每年农历7月23日,举行孔明生日集会纪念,称为茶祖会。而到了清嘉庆、道光年间,这里年产的干茶已达7万余担。尤其是到了乾隆年间,许多石屏人纷纷迁居易武种茶树,进一步促进了易武茶叶的种植,使易武成为一座著名的茶山。因茶而兴,因茶而旺,茶叶让易武商贾云集,也让易武产生了一批在普洱茶史上名号极响的茶庄,留下了一批极具收藏价值的普洱茶珍品。

当然,易武之所以后来居上,超越江北六大茶山,并非只是仰仗产量。这里山高雾重,土地肥沃,温热多雨,天然就是产上等茶叶的好地方。再加上外地客商到易武设厂制茶,带来了先进的制茶技术,自然就生产出让人难以忘怀的精妙茶品。易武茶山所产的茶叶属大叶种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茶味浓郁,适宜于制成普洱茶,经久藏后,其汤色褐红,陈香活现。尤其是陈旧的易武春芽,汤色红润耐泡,叶底呈现褐红色,乃普洱散茶中之极品。一些资深的普洱茶品尝家都清楚,若从越陈越香的角度看普洱茶,易武茶山大叶种普洱茶实属最佳。也正因为易武茶的天生丽质,古六大茶山贡茶大都产自于易武乡周围,一些茶商在制作茶叶时,常常在包装上注明易武茶,使易武从产茶量和茶质两方面都一跃为古代版纳的茶山之冠。

清雍正七年,清政府在易武设置了“钱粮茶务军功司”,专门管理茶叶、粮食的购销贸易,而雍正九年(公元1732年),随着普洱茶被立为贡茶,易武茶区(易武、曼撒两茶山)每年必须解决贡茶66666斤,贡茶未完成前茶叶不许上市买卖。可以说正是借助产量与茶叶卓尔不群的品质,当年的易武成为了云南为数不多的富庶之地,并被称为“利润城”。

手脚凉喝玫瑰花茶(图)

不仅喝起来香甜,看起来更是美艳动人——这就是时下颇为流行的花草茶。更为重要的是,每一种花草都含有天然的营养,让饮用者无形中得到滋补强身的健康效益。那么在冬季饮用花草茶,有什么禁忌和讲究呢?

湖北省中医院药事部主任药师冯汉鸽说,作为食用的花草大多是性温、性寒和性平一类的。其中,性寒的有金银花、菊花、槐花等;性平的有合欢花、玉米须、芙蓉花、薰衣草等。应视个人体质和气候来选择。在冬季,天气普遍寒冷,因此最好选用性平或偏温的花草。

许多女性冬季容易出现血液循环不畅,手脚冰凉。这时来杯花草茶,能让身心都暖和。对于她们来说,最适合选择梅花、茉莉花、玫瑰花、月季花、藏红花等花草茶,尤其玫瑰花,有活血、美容、滋润肌肤和驱寒的功效,适合各种体质的女性在冬季饮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玫瑰有活血的作用,经期最好少喝。(

与茶多酚降血脂、瘦身作用的分子机制

1998年,我们实验室以绿茶粉喂食老鼠63周后,获得相当明显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喂食绿茶粉实验组老鼠血清中三酸甘油酯下降25%、总胆固醇下降20%体重下降18%。2005年,我们再利用各种不同茶叶喂食老鼠,比较老鼠体中脂质含量。实验结果显示,各种茶都具有降脂与降体重作用。因此,我们得到一个结论,茶对动物体中脂质合成有抑制作用。

茶对脂肪合成酶的作用

FAS(脂肪合成酶)是生物体能量代谢的重要蛋白酶,过量时常会表现出一些人类疾病如肥胖与癌症。一般,人类与动物癌症细胞都表现高量的FAS。一些FAS的抑制剂,可抑制这些癌细胞的生长与扩张。

在试管实验中,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EGCG)可抑制由鸡肝所分离出来之FAS活性,其抑制部位在FAS分子上之β-酮酰基还原酶,NADPH可竞争这个抑制作用。

我们实验首先在癌细胞中进行,FAS蛋白质表现量可被茶与茶多酚抑制。我们的研究显示在人类乳癌细胞株MCF-7当中表现高量的FAS,其表现更受表皮生长因子(EGF)之加强。低浓度(30μg/ml)绿茶与红茶水萃取物不会抑制FAS的表现,但高浓度(120μg/ml)绿茶与红茶水萃取物会抑制FAS的表现,更进一步研究显示绿茶中EGCG可抑制FAS蛋白质表现,而儿茶素、表儿茶素(EC)及表没食子儿茶素(EGC)无此作用。另一方面FAS蛋白质表现也受红茶中茶多酚茶黄素(TF-1)、茶黄素-3-单没食子酸酯(TF-2a)、茶黄素-3′-单没食子酸酯(TF-2b)及茶黄素-3,3′-双没食子酸酯(TF-3)之抑制。在分子机制方面,我们也做了深入的探讨,我们发现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5μM)可完全抑制FAS之表现,另一方面EGCG与TF3可抑制AKT之活化作用,并阻断SP-1转录因子与FAS构造基因结合。由EGF诱发的脂质合成包括三酸甘油酯、胆固醇及脂肪酸皆可被EGCG及TF3抑制。更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由EGF诱发MCF-7细胞株的增生作用也受到EGCG及TF3的抑制。综合这些研究结果指出茶与茶多酚抑制FAS的表现是由阻断EGF-receptor/PI3K/AKT/SP-1讯息传递途径所导致。最近我们的研究也证明在老肝脏中FAS的表现也受茶与茶多酚的抑制。

能量与体重

体重之恒定有赖于细胞能量摄取(Energy Intake,EI)与能量消耗(Energy expenditure,EE)之平衡。若EI大于EE则趋向肥胖。一般食物都提供EI,但有一些食物则可能提高EE,如茶。据研究显示,每天喝茶中可能含有690mg儿茶素,12星期后可降低身体中之脂肪,因此喝茶有益瘦身。

喝茶可增加EE,其作用原理可能在于茶中之成分可促进脂肪之氧化。

茶中之咖啡因也可促进EE增加,部分作用可能由于咖啡因可促进交感神经系统作用,而增加放热作用与脂质之氧化。

AMPK与细胞能量调控

AMPK是蛋白激酶群中一种新近走红的下游成员,负责感应细胞中能量之动态。它的主要任务在于调控身体中能量代谢,同时担任保护员的角色,预防身体发生二型糖尿病与肥胖。AMPK的突变可引起心肌肥大与心律颤动,最近证明LKB1基因经磷酸化可激发AMPK的活性,LKB1的突变可引人类的某些癌症。因此,LKB1可认为是一种抑癌基因。

本实验室在研究中发现,绿茶多酚EGCG、EGC、ECG、EC、儿茶素与红茶多酚TF1, TF2及TF3皆有明显的抑制脂质形成作用,其中以红茶多酚TF3最强。由研究结果显示,其抑制原理可能经由促进AMPK与LKB1之活化,进一步抑制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活性所致。

茶与茶多酚的瘦身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摄取咖啡因200~300mg可增加代谢速率2~12%。在放热作用与脂质的氧化作用方面,茶中之茶多酚与咖啡因互有加乘作用。

值得注意的一个研究指出正常体重的人,摄取乌龙茶可以增加身体中之EE及脂质的氧化,并维持体内脂质含量属于低标的良好状态。

茶中之儿茶素与咖啡因可影响身体中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因为儿茶素可以抑制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的活性;另一方面咖啡因可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儿茶素与咖啡因之合作可刺激交感神经系统之脂质氧化作用。

早期的研究已指出茶多酚包括EGCG及茶黄素可抑制核转录因子NFκB的活化进而调控PPAR之作用。PPAR直接调控下游基因如一些脂质代谢的酶群,包括乙酰辅酶A氧化酶与乙酰辅酶A脱氢酶之表现。

茶多酚对FAS之抑制作用及其对降脂与瘦身作用值得进一步讨论。依本研究室之研究已证明FAS基因之表现依EGFR/PI3K/AKT/SP-1之讯息传导路径进行,茶多酚可以在EGFR之键合,AKT之磷酸化及SP-1之键合三个步骤阻断FAS信息传递的进行。最近我们的研究也证明茶多酚可以抑制ACC的活性,其作用机制是由LKB1-AMPK系统来调控。

茶杯在上 茶壶在下

一个满怀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了法华寺,对住持释园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佩服的老师。”

释园笑笑,问:“你走南闯北十几年,真的没遇到一个好老师?”年轻人深深叹了口气说:“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我见过他们的画,有的画技还不如我呢!”释园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的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说着便吩咐一个小和尚拿来了笔墨纸砚。

释园说:“老僧最大的嗜好,就是爱品茗。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年轻人听了,说:“这还不容易?”于是调了一砚浓墨,铺开宣纸,寥寥数笔,就画出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吐出一脉茶水来,注入到那茶杯中去。年轻人问释园:“这幅画您满意吗?”

释园微微一笑,摇了摇头。释园说:“你画得确实不错,只是茶壶和茶杯放错了位置。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年轻人听了,笑道:“大师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杯反在茶壶之上的道理?”

释园听了,又微微一笑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茶,但你总把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茶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里呢?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

年轻人思忖良久,终于恍然大悟。

扫雪煮茶 汉书下酒

话说范用老先生爱酒,坊间所称“范用三多”:书多、酒多、朋友多,酒便占其一。他家酒橱里置放有黄永玉先生送来自制一钵泥质“万菏堂”,上书“范用酒家一赏”,风雅间透一派扫雪煮茶、汉书下酒的闲逸。老友酬酢间雅趣轻妙,不免惹人想象,借此可知酒于文人之重要。不过两位制酒爱酒的耄耋老人似乎并不着意将酒写到自己的文字里去,真要可惜了范老先生满屋子瓶坛陶瓮的佳酿。

“闲趣坊”系列新出《茶人茶话》与《酒人酒事》两书,是“闲趣”之人说茶谈酒文字的汇集。这些茶酒文字与饮食文章不同,多以闲聊清谈入文,说的是个人感受,席地品茗,仰天啸傲,读起来颇有些味道。茶酒都是我喜欢的闲适品,缘由当然与风花雪月最近。兼因饮酒喝茶这两大嗜好从来都在文人的笔下蔓延,茶须静品,酒要热闹,也正是文人与之相反的两种性格。本来“寒夜客来茶当酒”一句,茶酒都在其中,但似乎酒更多出一些话题。旧时有“赏花须结豪友,观妓须结淡友,登山须结逸友,泛舟须结旷友,对月须结冷友,待雪须结艳友,捉酒须结韵友”之说,多在狂放之列,显出一些可爱来。

《酒人酒事》分四辑而成,辑目作得洒脱:辑一“何以解忧”、辑二“壶边天下”、辑三“酒话连篇”、辑四“酒界往事”,统共收文69篇,约二十六万余字,是汇集58位作者的作品而成,使人想到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名句,陶醉其中也当必然。文人谈酒本是肆意放达的惬意事,那种长歌当哭举杯豪饮的壮阔,一直视作男人本色。但谈酒又不必太过豪情,以低吟浅唱为佳,因此红袖添香引来温暖的浮想,抖落满怀春意最是撩人。所谓“偏于豪放,不废婉约”多可仿效。于是好酒的读者必读唐鲁孙《谈酒》、台静农《谈酒》、周劭《乾隆二年的酒》这类“酒经”文章,要的是逸兴,求的是心得。

西方谚语说“嘴唇与酒杯之间有许多失误”,也是很形象的饮君子状态。丰子恺《湖畔夜饮》一篇写得满含醉意,在“西湖不像昨夜的开颜发艳,却有另一种轻颦浅笑,温润静穆的姿态”中畅饮,可知那一番酣畅快意。金受申《饮酒》将老北京的小酒店描述一过,又有唐鲁孙《曲蘖优游话酒缸》对应着:“在北平住久了,会吃的朋友都不爱进大馆子,讲究吃小馆”听上去就知意兴风发,酒趣盎然。“故友金受申是泡酒缸的行家,据他说,好的二锅头,首推鼓楼永兴酒栈。”这唱和凭添趣味,读起来大呼过瘾。

知堂老人喜作文谈酒,倘使连同打油诗算在内,该有十余篇这类文字。本书只选其三篇,当是囿于编选局限。但似乎入选这三篇都只在形式,写得较好如《绍兴酒》等并不纳入此册,至为可惜。他虽号“苦茶”,但谈茶文字远不如谈酒,这也说明谈酒更为随性放意,姿色全在其中。遇到善饮知饮的读者,能从文字间闻出酒香,品到芬芳韵味,当然醉心。不过章克标《烟酒》一文,所谈非纯粹的酒,搜进是书似不大妥当。因谈酒的好文章颇多,若以名人来入选则大可不必。

《茶人茶话》分“茶雅”、“茶俗”、“茶话、“茶事”四辑,收周作人、范烟桥、林语堂、黄裳、董桥、唐鲁孙等五十四人谈茶文章共70篇,约23万字。原来谈茶的文字,大约在冲淡与平和,要的是踏雪寻梅的那份淡雅,少却烟火气,流露平常心,才为一种境界。话说开去,饮茶习俗到了日本,发展为茶道与禅道联系紧密,完全不问俗务,亦无关风月,倒是静心的好时光。这些与该书勒口上的编辑扼要:“对茶赋文,萧散冲淡之中,流露出几多人生况味;精致细微之下,蕴藏着如许文化精义”大抵相近。

知堂老人有“苦茶庵”闲章三方,可知他对茶另有倾心。本书收周作人谈茶文章5篇,大约“苦茶庵”说茶的文字皆备于此。而知堂谈茶文字,以作于1924年那篇《喝茶》为佳,文中有“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句,颇有美感。此深得喝茶之道,有放然写意的神态,“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一种随性所为的身姿,最为可喜。梁实秋《喝茶》里说:“其实,清茶最为风雅。抗战前造访知堂老人于苦茶庵,主客相对总是有清茶一盂,淡淡的、涩涩的、绿绿的。”见出八道湾旧时月色洒落的清辉。

书中范烟桥、周瘦鹃、华吟水、秦瘦鸥几位鸳鸯蝴蝶派人物谈茶的文字,带着旧学的生涩言辞,让读者见识到鸳蝴派的文笔情趣,仿佛他们的主业合当停留在惨绿的爱情上,谈茶并不地道。不过华吟水那篇早先发表在《半月》杂志上的《英茶小史》尚写出一些滋味来,阅得些许彼邦典故,探来远方的消息,总归是有益。

这册谈茶书中,以周作人《喝茶》、林语堂《茶和交友》、黄裳《品茶》、曹聚仁《陆羽茶山寺》、唐鲁孙《北平四川茶馆的形形色色》、《谈喝茶》这几篇为佳,可值一荐。“一个人在这种神清气爽,心气平静,知己满前的境地中,方真能领略到茶的滋味。”林语堂说的恰是实处。

茶、酒本来趣事多,可资谈论的话题亦多,这里不妨说两则题外话,聊充茶余酒后的谈资:一是此茶酒二书特制40册毛边本,多赠痴茶嗜酒的同道。寒舍得编号30的两册,阅读时执裁纸刀边读边裁,从容间正体会这书的闲趣。一是编者陈平原夏晓虹伉俪各主一册,携各自的学生执其事,又巧各自的学生也正是夫妻,到底印合“茶酒不分家”这句老话,也可算作“闲趣坊”里一则闲趣罢。

秋之茶语

行走在人世的繁华中,穿梭在秋天的时空里,不知不觉中,京城已是金黄一片,秋风起处,落叶萧萧如蝶飞舞;寒霜过处,烟雨迷濛氤氲飘摇;山里林间,到处是满山的红枫怒染秋的静美,是满树的鲜果弥漫秋的馨香。

爱茶的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品茶的好时节。始终以为,喝茶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三五成群围成一桌,倒上一杯清茶,慢慢地品着茶香,叙叙家常,论论时事,听听小曲,自然是一种惬意的消遣,心绪便如湖水般宁静;读书之人品茶,一捧香茗,一卷诗书,神情专注而沉思,悠悠然沉醉于书中的意境,在书香中体味人生的精华。

一个人的安谧,几个人的知己,都是非常中国味的。茶本就是很中国的东西,一杯小世界,山川花木情。有着士大夫的优雅情怀和隐士的恬淡风骨。看书上说,古人喝茶异常讲究:夏天,用绢帕装一撮碧螺春,黄昏搁在将开未开的荷花心里,第二天早晨拿出冲泡,清香淡远。秋天,用一块方巾,包一勺龙井,挂在盛开的桂花之间,四五个小时后取下,沸水冲过,浓香沉郁。甚至有人将一袋茶隔夜系于稻花丛中,回归田园。

现在的都市人大多数忙于生计,奔波忙碌,偶尔也偷得浮生半日闲,虽鲜有机会去山野林间煮水烹茗,但在自家阳台上,取清凉的矿泉水,煮茶烹食,在“高山流水”的古筝曲中,沉浸在满室的茶香中,依然可以享受到一份恬静,一份悠闲,一份自然的野趣。

由此看来,茶是和气的。茶融入社会后,似乎与谁都合得来,柴门土屋进得,朱门大院也进得,不卑不亢,既能和柴米油盐酱醋一起静静过日子,也能和琴棋书画诗酒一起托物言志,释放心灵;既能满足人的“牛饮”,也能让人慢慢品味,还有色香味俱佳的茶道,美不胜收。

于茶,我实在懂得不多,但又实在偏爱。毛尖清丽,银针秀美,龙井稍涩,乌龙偏甜,碧螺春清淡。唯有铁观音却恰到好处。朋友曾送给我三种安溪名茶——“铁观音”,三种铁观音形状看似相近,香气和汤味却是迥然不同。传统制法的火香、清幽细长的清香、馥郁芬芳的浓香,在那薄如蝉翼的白瓷盖碗中交替演绎,各显风骚,细细品来,直觉咽喉间回甘徐徐。

古人总结说,茶,一可解毒,二可健体,三可养生,四能清心,五能修身。不同的人从茶那里能获取不同的享受。一杯茶香入口,会反复感悟出生命里的另一种颜色和滋味。人生的旅程里有多少初尝的苦涩,就有多少随之而来久存的香甜。

一杯茶,水意葱茏,清香流动。禅言:杯盏人生。读罢,杯水盈盈方寸间,万念聚拢,欲语还休。个中滋味,自晓自知。晚秋,且让我们一起吃茶去吧。

夜雨茶香悟人生

细雨将月光锁在了夜的外面。沏茶,临窗而坐,仔细聆听着夜雨。

人生是一场雨,经历着快乐、哭泣、快乐的一个个轮回。快乐如晴朗的天空一样明亮,而挫折如无情的雷鸣。我想,因为眼泪,苍白的天空才变得如彩虹般绚丽多彩,也正因为眼泪,平凡中显出了一点韧性。

品一口茶,清涩的味道涌进喉咙。叶片还都未舒展开自己的身体,漂浮在杯口。香的逸出,难道也需要奋力的挣扎而挣脱束缚?那一片片漂浮在杯中的,仍如人生的颠沛流离而往复上下沉浮。我寻找着答案。

蓦然一种“漠漠轻寒上小楼”的感觉,于是轻吟“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细雨丝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人生几何,几何人生?

我双手抚杯,丝丝暖意缓缓流淌到心间。打开杯盖,突然一股浓郁的清香逸出,让我陶醉,让我痴迷。我慢慢地深呼吸,享受着这来自杯中的馈赠。轻风伴着丝雨扫着落叶,我突然顿悟:答案就在杯中。

昨日种种不幸,都如“自在的飞花”轻飘似梦。哎,惟有那样笑傲痛苦,不懈努力,才能用自己有力的臂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品味茶联

对联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独有的现象,而茶与对联相结合产生的茶联文化,更是一种生在民间,与老百姓生活紧密相连的奇特的文化现象。茶、茶馆、茶联,品茶赏联,不论是文人士大夫还是贩夫走卒,都能从喝茶与赏联当中获得自己的人生乐趣。

不少茶联,写出了人们千姿百态的生活情调。喝茶是一种享受,儒、道、佛中人都爱饮茶,各人的生活状态不同,从茶中品出的感觉也不一样。茶联,就以大众化的形式道出了茶客们的生活情调。四川华阳县城老字号“兴盛居茶馆”,门前悬有一副挺别致的茶联:“邂逅相逢,坐片刻不分你我;彳亍而来,品一盏漫话古今。”很明显,这是一个供路人饮茶解渴的地方,世界之大,行人熙熙攘攘,但同船过渡都是缘,互不相识的人在茶馆里坐片刻喝茶,不也是一种缘分么?于是在饮茶的间隙,不分你我地漫话古今,说一通往事,哈哈一笑,然后又各奔东西。蜀地早年有一个茶馆兼酒店,门上一副联语对老百姓的人生世态更是描摹入骨:“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杯酒来。”人生很忙也很苦,但再忙也不要忘了喝杯茶,再苦也不忘饮杯酒,这不是及时行乐,而是将艰辛的生活过出一丝快乐来。福州南门外有一茶亭,曾有这样一副茶联:“山好好,水好好,入亭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人生路上,有好山好水相伴,我们何必还要去自寻烦恼呢?虽然我们为了名利而来去匆匆,但也不妨留点功夫来饮茶,因为喝茶也是我们人生所需要的啊!

有些茶联,写出了人们对平凡生活的理性思考。唐代僧人皎然的《饮茶歌》云:“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饮茶是件快慰的事,人们从饮茶当中还会发现很多人生哲理,寻找出为人处世之道,茶联就成了反映人们这种思考的窗口。广州市有一座著名的“陶陶居茶楼”,三楼至今仍挂着一副著名的嵌名茶联:“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陶侃惜分,夏禹异寸,分寸无遗。”联中巧妙地用了四个典故,含蓄地劝谕世人要饮食有度,珍惜光阴。与其说这是一副精巧别致的茶联,不如说这是一副深奥幽隐的劝世联,因为它的意义已经超出了饮茶本身。贵阳城郊图云关岔道口有一茶亭,亭上有茶联云:“两脚不离大道,吃紧关头,须要认清岔路;一亭俯瞰群山,占高地步,自然赶上前人。”这副茶联,虽然无一“茶”字,看似与茶无关,但它悬在茶楼,却又别有深意。也许光顾埋头赶路,不认清方向,反而达不到目的,只有坐下来品一杯茶,静一下心,在这短暂的小憩当中思考一下要走的路,反而磨刀不误砍柴工,能快步“赶上前人”。福建泉州有一家小而雅的茶室,其茶联云:“小天地,大场合,让我一席;论英雄,谈古今,喝它几杯。”人生的舞台很大也很小,我们每个人身处其中,是不是都学会了在适当的地方“让别人一席”?如果大家都不相让,也许就连喝茶的场子与心情都没了,更遑论在人世上闯荡下去了!茶联,反映的就是喝茶人的人生趣味,以及对生活深入的思考。

饮茶,不仅是人们现实的生活之需,还是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享受。茶香中的文化气息,自古至今,袅袅不绝。正因为茶与文化共生,文化以茶为载体不断生长蔓延,二者实现了灵与肉的结合,茶才有了区别于柴米油盐等纯食用之物的特点,才在人们的精神需求中占有一席之地。

茶史——茶的起源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但是也有人能够找到证据指出,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发明的,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也是饮茶的发明地,例如印度、非洲等。1823年,一个英国侵略军的少校在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从而有人开始认定茶的发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国当然也有野生大茶树的记载,都集中在西南地区,记载中也包含了甘肃、湖南的个别地区。茶树是一种很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国内,也有关于茶树的最早原产地的争论,有好几种说法。今人不少人认定在云南,有一学者在认真研究考证以后断言,云南的西双版纳是茶树的原产地。人工栽培茶树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西汉的蒙山茶。这在《四川通志》中有载。

其实到底在哪里现在对我们饮茶者来说并不重要。也许具有文化意义。我们可以先来看看学术界的一些说法:

饮茶的发源时间:

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2.西周时期: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并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3.秦汉时期: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颇广。

我们现在还饮用着与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之流相同的饮料,确实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够给我们很多的遐想。

饮茶发源的地点考证:

对这一点的探求往往集中在茶树的发源地的研究上来。关于茶树的发源地,有这么几种说法:

1.西南说:“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叶发源地。”这一说法所指的范围很大,所以正确性就较高了。

2.四川说:清·顾炎武《日知录》:“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茗饮之事。”言下之意,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带已知饮茶。其实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说成立,那么西南说就成立了。四川说要比西南说“精密”一些,但是正确的风险性会大些。

3.云南说:认为云南的西双版纳一代是茶树的发源地,这一带是植物的王国,有原生的茶树种类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这一说法具有“人文”方面的风险,因为茶树是可以原生的,而茶则是活化劳动的成果。

4.川东鄂西说:陆羽《茶经》:“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巴山峡川即今川东鄂西。该地有如此出众的茶树,是否就有人将其利用成为了茶叶,没有见到证据。

5.江浙说:最近有人提出始于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江浙一带目前是我国茶叶行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历史若能够在此生根,倒是很有意义的话题。其实我认为在远古时期肯定不只一个地方有自然起源的茶树存在。有茶树的地方也不一定就能够发展出饮茶的习俗来。前面说到茶是神农发明的,那么它在哪一带活动?如果我们求得“茶树原生地”与“神农活动地”的交集,也许就有答案了,至少是缩小了答案的“值域”。

发明饮茶的方式:

人类是怎样发明饮茶习惯的?或者说茶是怎样起源的?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始终是茶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因为做为任何一个茶学学者或茶学工作者,如果连“茶是怎样来的”都不能解释的话,那就太不够了。而现在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多种答案:

1.祭品说:这一说法认为茶与一些其他的植物最早是做为祭品用的,后来有人偿食之发现食而无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药用”,最终成为饮料。

2.药物说:这一说法认为茶“最初是作为药用进入人类社会的。”《神农百草经》中写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3.食物说:“古者民茹草饮水”,“民以食为天”,食在先符合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

4.同步说:“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为烤煮的食物,同时也逐渐为药料饮用。”这几种方式的比较和积累最终就发展成为“饮茶”是最好的方式。

以上这几种说法中最无用的就是第四种,它把前面的三种说法加在一起,就成为了自己“万无一失”的解释了。也许这种解释就是最恰当的了。

现在我们可以论证茶在中国被很早就有认识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采制。但是也可以考证,茶在社会中各阶层被广泛普及品饮,大致还是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传世以后。所以宋代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也就是说,茶发明以后,有一千年以上的时间并不为大众所熟知。

茶树的起源: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然而,同任何物种的起源一样,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类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后,才为人们发现和利用。人类的用茶经验,也是经过代代相传,从局部地区慢慢扩大开了,又隔了很久很久,才逐渐见诸文字记载。

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一)起源及原产地

茶树起源于何时?必是远远早于有文字记载的3000多年前。历史学家无从考证的问题,最后由植物学家解决了。他们按植物分类学方法来追根溯源,经一系列分析研究,认为茶树起源至今已有6000万年至7000万年历史了。

茶树原产于中国,自古以来,一向为世界所公认。只是在1824年之后,印度发现有野生茶树,国外学者中有人对中国是茶树原产地提出异议,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争论。这些持异议者,均以印度野生茶树为依据,同时认为中国没有野生茶树。其实中国在公元200年左右,《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且现今的资料表明,全国有10个省区198处发现野生大茶树,其中云南的一株,树龄已达1700年左右,仅是云南省内树干直径在一米以上的就有10多株。有的地区,甚至野生茶树群落大至数千亩。所以自古至今,我国已发现的野生大茶树,时间之早,树体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性状之异,堪称世界之最。此外,又经考证,印度发现的野生茶树与从中国引入印度的茶树同属中国茶树之变种。由此,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遂成定论。

近几十年来,茶学和植物学研究相结合,从树种及地质变迁气候变化等不同角度出发,对茶树原产地作了更加细致深入的分析和论证,进一步证明我国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主要论据,简单地讲,有三个方面:

1.从茶树的自然分布来看

目前所发现的山茶科植物共有23属,380余种,而我国就有15属,260余种,且大部分分布在云南、贵州和四川一带。已发现的山茶属有100多种,云贵高原就有60多种,其中以茶树种占最重要的地位。从植物学的角度,许多属的起源中心在某一个地区集中,即表明该地区是这一植物区系的发源中心。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高度集中,说明了我国西南地区就是山茶属植物的发源中心,当属茶的发源地。

2.从地质变迁来看

西南地区群山起伏,河谷纵横交错,地形变化多端,以致形成许许多多的小地貌区和小气候区,在低纬度和海拔高低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导致气候差异大,使原来生长在这里的茶树,慢慢分置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不同的气候中,从而导致茶树种内变异,发展成了热带型和亚热带型的大叶种和中叶种茶树,以及温带的中叶种及小叶种茶树。植物学家认为,某种物种变异最多的地方,就是该物种起源的中心地。我国西南三省,是我国茶树变异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当是茶树起源的中心地。

3.从茶树的进化类型来看

茶树在其系统发育的历史长河中,总是趋于不断进化之中。因此,凡是原始型茶树比较集中的地区,当属茶树的原产地。我国西南三省及其毗邻地区的野生大茶树,具有原始茶树的形态特征和生化特性,也证明了我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

茶文化与茶道艺术文章:茶道

道,在于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而有更多人遁行的是“别人”的道。

道之始,为人之道而行之,道之初,为人之道而遵之,道之途,为人之道而为之,道之终,为人之道而广之。。。

所以,任何一种“道”的开始,都是学别人的,也就造就了一种局限而突破不了自己。当然,在很多的时候,我们也是需要借“道”而行。而想立,需得学,后破,再立。

茶道,在于心

茶可静心,明智,观人,知心,悟道,大自在……

以心驭茶,以茶融心,由心化柔,以柔入静,由静入净,以净入境,由境化境,天人合一,为之茶道。

茶道,一种修为,一种领悟,一种境界一种心态的体现。可以使人心静,柔,和,雅,清,宽……

在茶的世界里,你喝到的不止是茶,而是一种感觉,一种境界,心无烦恼,唯有清风和乐,心旷神怡,世界皆是柔和静沁圆满。

而这,即为茶道……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