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认识管理孩子的情绪
导语:情绪无所谓对错,只有表现的方式是否被社会所接受。父母要学会接纳孩子情绪表达的多面性,情绪表达的各种面貌都蕴藏着情绪转化的可能性。消极情绪可以转化为积极情绪,唯有正视情绪表达的所有面貌,健康的情绪发展才有可能;唯有能够驾驭自己情绪的孩子,才能够成为听话的孩子。
如何正确认识管理孩子的情绪
家长: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
专家观点:最重要的是无条件的爱。真正懂得表达爱的父母,会时时不忘投向孩子肯定的目光,而且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一个小孩子正是在这种肯定的目光中,才渐渐地发展出自信心,然后才能发展出自尊,再渐渐地发展出自爱。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5000次以上的肯定。
事实上,不少父母并不知道如何肯定自己的孩子,这也需要教育技巧,需要多多练习:父母可以肯定孩子的情绪,动机;肯定孩子可以肯定的部分,或从他的角度来做出肯定。给孩子讲道理,大一点的孩子会产生无力感,年龄较小的孩子则听不明白。先肯定或接受孩子,孩子才会接受你,你的机会就会更多,这样的教育才是有效的。
亲子关系中还有一个部分也很重要:孩子的心理发展要和他的生理发育一致。如果一个人的心理发展与生理发育不同步,就很容易产生各种冲突与心理困扰。父母的责任是要帮孩子建立起自我概念,建立起自信、自尊与自爱,培养他规划好自己人生的能力!
家长:在亲子教育过程中,父母该如何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
专家观点:处理孩子情绪问题的焦点是——让孩子与他的“感觉”在一起。不少父母或祖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不允许孩子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不许哭,否则拐卖孩子的人来抓你了。”这样,孩子的情绪不但没被接纳,反而增添了恐惧;“男孩子怎么可以哭呢?”听了这样的话,孩子心里会产生愧疚感;“不要哭,警察来了!”这会使孩子产生犯罪感。一个小小孩的自信往往是被我们这些不懂得如何来爱孩子的父母所摧毁的。
正确处理孩子的情绪困扰大致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接受。接受受情绪困扰的孩子。
第二步:分享。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并用语言描述孩子的感受,取得他的认同并使他产生信任。
第三步:处理事情,商量对策。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比如在幼儿园被小朋友咬了一口,原因是什么?事情发生的经过是怎样的?如果孩子年龄太小还不太会用语言表达,父母可以先从老师那里了解事情的始末,用语言描述一番,宝宝可以用点头或摇头来表示。对于大一点的孩子,父母可以与他一起商量对策,先想出三种以上的处理方案,然后选择其中可操作性最强的那一种去执行。
这个过程对孩子而言,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机会,学习如何处理生活中的冲突,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感觉,学习如何从另一角度来看问题。在处理孩子情绪问题的过程中,父母要注意的是多说感受,不要直接讲“对与错”;要先接受孩子的情绪,而不是先谈事情的经过。这样处理才有效。在亲子教育中,年轻父母绝对不能照搬书本上的教条,一种方法无效,就该立即调整新的方法与策略再试,要追求效果最大化。
如何正确认识管理孩子的情绪
1、通过移情,接纳孩子的情绪
情绪是从孩子内心发出的信号,代表孩子最真实的感受,没有任何道德意义上的对错之分。因而,无论孩子表达的是正面还是负面的情绪,我们首先要给予理解和接纳,并站在孩子的视角去感同身受。
比如,当孩子正在看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动画片时,餐桌上已经摆好饭菜,如果我们强行要求他关掉电视可能会引起孩子发脾气,这个时候可以对他说:“宝贝,我知道,这个动画片确实很好看,很多小朋友都喜欢看。不过,现在已经是吃饭时间了,你可以先吃好饭再去看,好吗?”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情绪被父母理解和接纳,他们的情绪强度便会减弱,甚至开始逐渐消失。
2、允许孩子恰当释放情绪
让孩子释放情绪,远比压抑他的情绪,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被压住的情绪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不仅不会自动消失,反而可能会通过更剧烈的方式爆发。这就需要父母允许孩子通过恰当的方式释放自身的情绪,比如,在地上跺脚(这是伊伊生气时的招牌动作)、大声哭泣(伊伊也经常使用)、拍打毛绒玩具(伊伊较少采用)等等。
当孩子宣泄和释放情绪后,我们既不要冷嘲热讽,也不要视而不见。最好的做法就是给他一个热情的拥抱,给他温暖的关爱,鼓励他向我们倾诉,继续释放尚存的负面情绪。这样做就可以给孩子安全感,还可以借此机会与他建立情感联结,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就是自己的“知己”。
3、探寻情绪背后的原因
每一种情绪的背后都是有一定原因的。如果我们能帮助孩子一起探寻情绪背后隐藏的真实原因,那么也就能跟他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消除引爆情绪的导火索。
比如,当不能立即满足孩子的某一个要求而导致他大发雷霆时,我们首先就需要搞清楚他的真实需求是什么。然后,可以引导孩子通过想象愿望得到满足,来降低愿望背后的情绪强度,让他以更开放的心态接受替代解决办法。
4、让孩子理解自己的感受
根据神经科学的研究,当孩子情绪激动时,他的行为主要受大脑右半球控制。如何让孩子理解自己的感受,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利用左脑,它主要负责理性思维。这样,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当前发生的事情,不再只是受强烈情绪的控制。
我们可以通过语言或故事,帮助孩子明确指出当前的感受。比如,当孩子害怕打针时,我们就可以在打针之前告诉他:“宝贝,今天打针肯定会痛的。不过,究竟有多痛,一是看这个医生是否熟练,二是看你自己是否紧张。如果你不紧张的话,就不会害怕的。要不,你就闭上眼睛吧!”当然,我们还可以给孩子讲讲自己小时候打针的故事,来缓解他的情绪,帮助他理解自己的感受。
5、合理满足孩子的需求
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爆发比较强烈的情绪,通常以愤怒的情绪表现出来,可那就是因为他们的一些重要需求没有得到及时满足,但是他们又无法用语言描述。无论多大的孩子,除了吃喝拉撒睡等生理需求外,他们还有更深层次的需求,比如,父母无条件的爱,得到父母的关注,感到被父母接纳和认可,自己做主的权利,独立做事的机会等等。
如果他们的深层次需求没有得到合理满足,他们就可能通过哭闹或“不当行为”来表达对其他方面的要求,比如,要求占有更多东西,要求多玩一会再睡,要求比兄弟姐妹获得更多照顾等等。但是,当我们合理且及时地满足孩子的基本需求以及深层次的需求,并被孩子明确地接受和感受到,他们就会变得更顺从,更愿意配合。
6、引导孩子正确表达情绪
每一个孩子都有权利以正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父母要做的就是告诉孩子,情绪的表达需要适度,表达情绪的方式要正确,表达情绪的时机也要把握好等等。
比如,当六岁哥哥最心爱的玩具车被三岁弟弟弄坏时,哥哥可能会怒火中烧,甚至通过武力来表达。这时,我们就要告诉他:“宝贝,弟弟是不小心弄坏的。不过,你也不能通过打他来发泄你的愤怒。你可以大声告诉弟弟,不能乱扔别人的东西。如果下次你再这样,我的所有玩具都不给你玩了。”
7、通过游戏处理情感问题
孩子面临的大多数情感问题都是可以通过游戏来解决的,还有一本很畅销的书就叫《游戏力》,里面就专门讲到如何借助游戏的力量来帮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处理遇到的情感问题。同时,父母通过游戏来规范孩子的行为也是很有效的。
比如,当孩子生气时,可以玩枕头大战游戏;当孩子有分离焦虑时,可以玩躲猫猫游戏;当孩子捣乱或不听话时,可以玩互相拥抱的游戏;当孩子感到恐惧时,可以跟他玩骑大马(骑在大人的背上或脖子上)游戏;当孩子面临很大压力时,可以玩角色扮演游戏。
如何正确认识管理孩子的情绪
1、让孩子认同自己,有情绪空间
要让孩子喜欢自己,家庭要给孩子认同感。父母是孩子的模范,父母首先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让不良情绪带给家庭、带给孩子,要塑造出一种安全、温馨、平和的心理情境,用欣赏的眼光鼓励自己的孩子,让身处其中的孩子产生积极的自我认同,获得安全感,让其能自由、开放地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使某些原本正常的情绪感受不因压抑而变质。
2、让孩子认识情绪,表达情绪
通过亲子之间的对话让孩子正确认识各种情绪,说出自己心里此时此刻真实的感受。只有知所想,才能知何解。平时,父母可以在自己或他人有情绪的时候,趁机引导孩子知道"妈妈好高兴哦""恩,我很伤心"等让孩子知道原来人是有那么多情绪的,我们还可以通过句式"妈妈很生气,因为……""我感到有点难过,是因为……"来告诉孩子自己的情绪来源,同时你也可以问孩子,"你是什么感觉啊?""妈妈看见你很生气、难过,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吗?"等对话来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及发现自己情绪的原因,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情绪敏感度。
3、让孩子体验情绪,洞察他人情绪
游戏在幼儿的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要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体验自己的情绪,感受别人的情绪,知道自己和他人的需要。除了父母与孩子要交流自己的情绪感受外,我们可以透过说故事编故事、角色扮演和孩子讨论故事中人物的感觉和前因后果及利用周围的人、事物,来引导孩子设想他人的情绪和想法。从他人的情绪反应中,孩子会逐渐领悟到积极情绪能让自己和对方快乐,消极情绪会让自己和对方造成痛苦,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如果幼儿在表达情绪与控制情绪之间取得平衡的话,便能以建设性的态度表达强烈的情感,而且控制对自己、对他人有伤害的情绪表达方式。
4、让孩子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激发人体的潜能,使其保持旺盛的体力和精力,维护心理健康;消极的情绪体验只能使人意志消沉,有害身心健康。为此,学会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与情绪,对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作为父母,要培养孩子乐观地面对人生,自己首先对生活要有一种乐观的态度。孩子的情绪受父母行为的直接影响,与孩子相处时,父母必须乐观一点。在教育孩子学会乐观地面对人生时,除了多与孩子交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首先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给予鼓励和支持。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孩子进取,克服一些他现在克服不了的困难,只有这样,才能教会孩子以正确的态度和措施保持乐观。
5、教会孩子适当宣泄不良情绪
人在精神压抑的时候,如果不寻找发泄机会宣泄情绪,会导致身心受到损害。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泪水含有的毒素比较多,用泪水喂养小白鼠会导致癌症。可见,在悲伤时用力压抑自己,忍住泪水是不合适的。另外,在愤怒的时候,适当的宣泄是必要的,不一定要采取大发脾气的方法,可以采用其他一些较好的方法。例如:在盛怒时,不妨赶快跑到其他地方,或找个体力活来干,或者干脆跑一圈,这样就能把因盛怒激发出来的能量释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