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辛亥革命有感3篇
观看辛亥革命有感1
这是一次伟大的革命,是一次惊天动地的革命!我看到了!看到了中华儿女们的自强不息,看到了英勇奋战的精神!辛亥革命牵动着多少中华人民的心呀!我激动地说了一句:“我是中国人!”
电影一开始是一位妇女,她戴着枷锁一步一步顺着围观观众开辟的道路走着,她步伐刚劲有力,她说:“我此蕃赴死,是为革命。中国妇女还没有为革命流过血,当从我球瑾始。纵使世人不尽知革命为何竟让我狠心抛家弃子。我此蕃赴死,正因为回答革命为何事,革命是为给天下人创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宁静温和的世界……我此蕃赴死,是为革命。死并不足惧,亦并非不足惜。但牺牲之快,之烈,牺牲之价值,竟让我这一刻自心底喜极而泣。”我不由得感动,她是多么的伟大呀!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这看似一个普通的日子,然而它有那么不平凡。就在这一天,武昌城城头一声枪响,它预示着革命第一次的成功,也宣告清王朝的灭亡!武昌首义前后,无数革命烈士洒下了热血,舍生忘死的精神令我敬佩!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当年的辛亥革命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孙中山先生说:死不是革命的目的,革命是改变命运,为天下人谋取幸福,是许多年轻人用生命的代价换取让他活着的人更好的活着!”
“革命”是国家发展不可缺少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强大的目标,这目标,将会是你人生的“革命”!
观看辛亥革命有感2
9月下旬,以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封建专制的掘墓人、中国国父---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烈领导武昌起义、汉阳保卫战、建立民国等一系列重要历史事迹为原型创作的电影《辛亥革命》在江油各大影院上映。
这部影片不仅艺术地再现了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一大批革命志士在推翻清廷、创建民国等历史时期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的鲜活故事,讲述了孙中山等革命先烈奋力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华的感人故事,也充分表现了他对国家、人民的真挚热爱和对敌人的刻骨仇恨。他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女儿,受到了全国和全世界人民的深深爱戴和尊敬。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应该从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烈的身上学习些什么?能为人民做出些什么贡献?能为民族复兴贡献出什么力量?我们从电影《辛亥革命》里不难找到答案。
影片刚开始,便是鉴湖女侠秋瑾和徐锡麟等革命志士被清政府杀害的场景。面对专制政府的屠刀,革命英雄们毫不畏惧,慷慨激昂,大义凌然,从容就义。不仅如此,烈士们对国家和民族怀着深厚的感情,对革命的理想矢志不移,为了使革命取得成功不惜抛弃家庭、财富甚至于自己宝贵的生命。即使身陷囹圄仍然坚持在进行反满鼓动的第一线,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广州起义失败后,面对清廷的严刑拷打,林觉民烈士身负重伤仍然与两广总督张鸣岐针锋相对,毫不畏惧,这番唇枪舌战之后,张鸣岐哑口无言。林觉民临终前还在狱中还写下了流传千古的《与妻书》,以一己之力奋力宣传排满反帝的革命思想。使现场的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无数海外华侨身在异乡常常遭受洋人的欺凌、奴役甚至屠杀。他们心中最希望的就是中国能够早日强大,中华民族能够早日复兴。当广州起义失败的消息传来后,正在南洋为革命筹款的国父并没有故意隐瞒广州起义已失败的事实,而是直接向在场的华侨华人说:刚刚得到消息,广州起义失败了…吾党菁华,付之一炬。这些年轻人,有的才华横溢,有的家境优越,有的新婚燕尔,为什么甘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为什么明知牺牲还要一往无前?为的是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为的是一种信念,一种信仰!…"在场的华人华侨们无一不被国父慷慨激昂的话语感动得热泪盈眶,唏嘘不已。他(她)们不仅没有因为广州起义失败丧失对革命事业的信心,反而纷纷毁家纾难,慷慨解囊,更加义无反顾的资助国父的革命事业。毛泽东同志晚年回忆国父时曾深情的说:"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有一种宏伟的气魄。①"悲壮的语言常常更具有一种宏伟的感人力量。国父这一段悲怆的宣传,真正达到了化悲痛为力量、化失败为胜利、化精神为物质的效果。
对照孙中山、黄兴、秋瑾…等革命先烈,我们不禁扪心自问:如果同样生活优裕,同样才华横溢,或者同样新婚燕尔,面对民族危亡和列强侵略,我们是否能像他(她)们那样宁愿舍弃生命也要拯救中华民族?我们是否能像他们那样,毁家纡难用于资助革命起义?我们是否能像他们那样,一心为国家和民族而不顾自身安危?
"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这是一位名叫hetao0103的网友在百度留下的《辛亥革命》观后感言。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作为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辛亥革命》向我们每一位党员提出了一个革命者的标准,也鲜活地论证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深刻主题。
作为孙中山革命精神的主要内容之一,"为国为民"四字始终贯穿全剧。影片中,经过十八省代表的公开民主选举,孙中山先生被推选为中华民国首任临时大总统。但孙中山先生却表示,只要袁世凯能敦促清帝退位。他即可让位,由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孙中山先生的高风亮节、大公无私跃然银幕之上。
回首中华民族自辛亥革命以来的百年奋斗历史,我们无比自豪。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我们信心百倍。为了早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我们必须努力作出无愧于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无愧于我们伟大民族的贡献,在时代进步洪流中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观看辛亥革命有感3
《辛亥革命》的电影语汇彰显出创作者的别具匠心,在大历史题材常态呈现的恢弘场面与全景叙事之外,难能可贵的着力于核心人物的命运节奏,及情节推进的内在逻辑,又绝非笔触细腻、视角独特这般空泛的字眼所能概括。
《辛亥革命》一片,重在体现历史精神。“重”,决定了作者的态度,“精神”,决定了电影的品质,《辛亥革命》的不同凡响,恰在于这一字一词,也正是因为作者们致力表达的“精神”“重”:牺牲、奋斗、历史担当……才使得这部影片具备了真气与灵魂。
近代前的中国曾经是大国、强国,但是近代以来,由于政治的腐朽与经济的衰退,无法扼制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压迫,在一次次列强的进攻面前败下阵来。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都是中国被迫割地赔款,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而引起列强的瓜分狂潮,直至八国联军进入中国并强迫签订《辛丑条约》,迫使中国“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即解除防务,而外国军队则驻扎于中国京畿周围的要地,实行永久军事占领。中国在西方殖民主义强加的不平等条约体系束缚下一步一步地“沉沦”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辛亥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虽然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遭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激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进步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而更加勇敢地奋斗。
虽然1911年的辛亥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的局限,但是,辛亥革命扫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制度,消灭了皇帝制度,打破了君主世代相袭的制度。此后发生过两次帝制复辟的活动,但都不能成功,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这是相当重要的功绩。
辛亥革命吸纳了当时几乎所有的中国先进分子,他们献身革命,同时也在革命中接受教育,不断修正改变积贫积弱中国的想法。孙中山作为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与当时的志士仁人们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敢闯、敢干、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表现出高昂的革命精神和平易近人的民主作风,给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道路仍然是曲折的: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夺取革命果实而导致封建复辟,日本军国主义提出企图独占中国的“二十一条”加剧了中国主权沦丧。但是在革命跌入低潮,革命党人陷于苦闷的时候,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给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新的世界观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正是在辛亥革命10年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人重新考虑中国的问题,科学地明确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认识到人民是力量的源泉,胜利的保障,是历史的主人,自觉地最大限度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才能有效地唤起人民,并将其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使之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体力量,终于使复兴的理想得以实现,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变。
辛亥革命是所产生的伟大而深远的影响,是永远不可磨灭的;它所留下来的宝贵的历史教训,
也为后人提供重要的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