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校园安全主题黑板报
在学校,老师们强调得最多的是安全问题,为了加强同学的安全意识,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校园安全主题黑板报资料,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校园安全主题黑板报图片欣赏
校园安全主题黑板报图片1
校园安全主题黑板报图片2
校园安全主题黑板报图片3
校园安全主题黑板报相关资料1:安全教育征文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小学生就像是未开放的花骨朵,美丽却又娇弱,关爱生命、珍惜生命,它就会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屡见不鲜。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广纳镇四年级至六年级寄宿制学生晚自习结束后,在下楼梯时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八名同学死亡,四十五名学生受伤。还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第二中学附属小学学生在下楼参加升旗仪式时,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造成一名学生死亡,十二名学生受伤。
当然,安全事故不仅仅是拥挤踩踏事故。还有许多不安全隐患一直跟随在我们身边。例如,课间同学们在教室里、走廊上互相追逐、做一些不安全的游戏活动、同学之间发生争执动手打架等等。
校园安全不可忽略,为了自己的安全,为了不让老师和家长担心,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上帝是吝啬的,更是公平的,他只送给每个人一次生命,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心灵谦让一小步,校园安全一大步。
校园安全主题黑板报相关资料2:安全宣传文章
【高校法治中的安全教育】
1新时期高校存在的主要治安问题
1.1意识形态安全堪忧
高校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也是我国知识分子最集中、思想最活跃、反应最敏感和情绪最不稳定的地方。当前国内外反华势力仍然没有放弃“西化”“和平演变”的图谋,针对我国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破坏没有停止。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时代给腐朽落后文化和西方有害信息的传播带来了便利,他们不断利用日常交流合作或者是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对高校师生进行思想渗透,使他们的理想、价值取向产生动摇,借助我国当前一些腐败、食品安全、环境、宗教民族等领域的矛盾,夸大事实,使一些是非辨别不清、立场不坚定的大学生不能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甚至成为西方希望的反党反政府反社会的危险分子,不断制造危害国家安全的事端。
1.2高校校园内治安案件频发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教育的今天,各地高校发展迅速。多校区办学、跨校选课、后勤社会化管理等高校新形势也带来了校园内治安管理的新难题,传统的盗窃、诈骗、打架斗殴、故意伤害没有消亡,如29年2月广东工业大学大学城校区连续发生十几宗入室盗窃;2011年广东机电学院陈某被砍一案等。新的治安问题接踵而至,发生在河北大学李启铭校园内交通肇事致死一案“我爸是李刚”也拉响了校园交通安全的警报;此外近几年高校内因社会性事件或者校园管理事件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增多,如因食品安全问题,社会媒体关于地沟油的报道加上饭堂近期菜价上涨,使少数看法偏颇的学生产生一些极端的行为,如罢餐抗议,甚至动不动就鼓动其他学生一起参与,形成校园群体事件,严重影响校园的安全与稳定。
2高校治安综合治理视野中的法治安全教育
新时期高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出现的新问题,这其中既有国家在改革深入过程中的社会矛盾在高校的体现,也有因为体制机制的建设使各高校呈现不同的安全稳定局势,因此需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结合高校内外环境的特点,采取多种手段预防、减少和控制各种不稳定因素和违法犯罪案件,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笔者认为,在影响高校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效果的诸多因素中,关键在于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安全意识。“打铁还需自身硬”,针对当前腐败问题,习总书记在十八大之后反复强调领导干部的自身作风建设。同样的道理,任何社会都不能制定完美无缺的制度和毫无漏洞的防范体系,如果大学生的法治安全教育取得实效,大学生普遍具有现代法治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平安和谐校园的创建也会变得容易多了。
3高校法治安全教育开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为了保障校园安全稳定,各高校在安全法治教育方面做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但从学生参与法治安全教育的途径、形式、组织部门和课程体系等来看,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3.1名称不统一,定位不清晰
目前高校开展类似法治安全教育的名称五花八门,如“安全教育”、“法制安全教育”、“安全警示教育”、“法治教育”,笔者认为这些名称和定位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法制安全教育容易理解为和安全有关的法律制度教育,安全教育容易和中小学学生人身、财产安全保护教育混淆,安全警示教育和安全教育类似,突出警示二字更强调安全教育的刻骨铭心。没有统一的名称也使得法治安全教育效果低下,教育效果不能深入人心。
3.2教育形式单一,缺乏系统性
当前高校开展的法治安全教育多是分而治之,不同的教育形式也由不同的部门组织,一般安全教育是学工部门,法治教育则是教学部门。从笔者所在高校来看,学生的安全教育主要是由学生处、各院系承担,一般是辅导员、班主任,主要是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和节假日前后班会强调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保护,如果某个时期校园内多发某类典型案件,保卫部门也会发布相关警示公告,教育形式多是讲座、班会、宣传板报等。而法治教育则由思政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承担,在课程教学上强调培养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能了解和运用常见部门法。
3.3法治安全教育实效不高
不管是学工部门还是教学部门,从各高校开展的法治、安全教育实践来看,普遍存在问题: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没有充足的课时保障完成系统的法治安全教育内容、教育内容不够完善、教育偏重口头的说教缺乏实践体验和技能培训等,最终体现在大学生法治观念不强,安全防范意识和技能不够,频发校园安全问题。
4提高高校法治安全教育实效的建议
普及和提高大学生的法治安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着力构建效果显著的法治安全教育机制是当前各地高校提高法治安全实效的重点工作。
4.1统一名称,准确定位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提到了新的高度。面对当前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出现的新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唯有坚定不移地推动法治安全教育,才能真正建立起平安、和谐、民主法治的校园。”笔者认为统一称为“法治安全教育”,明确以思政课法治教育为主要阵地,联合学工部门的安全教育,构建大思政体系下的法治安全教育体系更符合当前各高校的治学实际,也更能发挥教育的功效。
4.2明确法治安全教育的内容
在设置法治安全教育的内容上,除了传统的在生活中常见的人身、财产、突发意外事故外,还应及时体现新时期来自经济、金融、生态、网络信息、恐怖犯罪、疾病等方面的法治安全教育内容,加强网络安全、国家安全、文化安全、心理安全等方面的法治教育。
4.3改革教育途径和形式,切实提高实效
建立以思政教学部门组织第一课堂法治安全教育为主,联合学工部门组织第二、三课堂法治安全教育为辅的教育体系,强调改革以往分而治之的途径,加强两部门和教育内容的联合。提高思政课法治教育实效在当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配备专业的师资队伍,可以引进法律专业教师,或者是现有思政课教师进行法律专业在职培训,只有教师具有法律基本素养,才能在教学中贯彻和感染法律素养;第二,在教学方式上改变传统的理论阐述加案例分析,针对不同层次的高校学生,尝试不同的实践教学方式,如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法律咨询、法律诊所等;第三,从平安和谐校园建设的高度,重视法治安全教育,建立法治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在思政课法治安全教育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独立设置法治安全课程体系。而提高学工部门法治安全教育的实效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强调日常法治安全教育,切忌突击教育。从学生入校到离校一直宣传和贯彻学校的规章制度,可通过演讲比赛、辩论赛、宣传板报、校园广播、校园BBS、消防急救知识培训和演练等途径和方式,把安全知识、规章制度等深入人心,学生日常安全管理突出法治特征,加强法治安全的教育效果;第二,法治安全教育全面展开和重点突出,在学生管理和校园活动中时时处处对学生进行法治安全教育,同时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不同事件,开展有针对性的重点教育;第三,引导舆论、优化环境,形成校园法治安全文化。当前高校普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活动非常多,总体来看却较少反映法治安全方面的。思政教学部门和学工部门可以联合起来推动校园法治安全文化的建设,通过各种法治教育讲座、知识竞赛、法治安全情景剧表演、模拟法庭等活动,缔造出浓厚的氛围,对增强学生的法治安全意识定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