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计算机教学论文
众所周知,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作为21世纪的新型科学技术,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以及学习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与此同时,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社会发展的支撑者,对其进行相关的计算机教学不仅有利于他们知识水平的提高,还有利于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浅议小学计算机教学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浅议小学计算机教学全文如下:
教育部曾提出“用5到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决定。面对信息化的时代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课题,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计算机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作为一名小学计算机教师,如何把计算机知识教给学生,很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也做了一些探索,下面谈谈个人意见。
二十一世纪是科技迅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时代,教育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也必须加强现代化建设。教育现代化主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两方面。
1 计算机课程体现了教育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1 计算机的普及与我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跟语言一样,是人类社会每时每刻都不可缺少的
计算机是信息工具,不会运用计算机就会像文盲一样,很难在社会中立足。因此,学生具备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已成为他们的基本素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能提高各科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使学生产生学习的迁移效应,并将此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锻炼了学习能力。学会运用计算机就为当前课程的学习及今后更高层次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手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 电子计算机使人类的智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人类创造了电脑,反过来电脑帮助开发人脑。计算机与基础教育相结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大趋势,不重视计算机的普及教育,就会在人才的激烈竞争中处于被动的地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不落伍,要想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决定因素是其民族自身素质的提高。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质量的竞争。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发展的希望。“计算机普及从娃娃做起”正是“科教兴国”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2 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师队伍素质
2.1 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整体保证
小学计算机教育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师资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小学计算机师资严重不足。计算机学科不是必修课,计算机教师有的是由其他学科改行而来的,这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的提高。随着计算机教师队伍的迅速扩大,在中小学职称评定中增加计算机学科势在必行,这是稳定教师队伍的有效措施。
2.2 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
当代教师置身于信息社会,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地指导教学,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具备扎实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或网络多媒体,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管理、分析、综合和运用。使用计算机捕捉、利用信息资源,指导自身的工作和学习。同时。教师要关注计算机发展的态势,开阔视野,创新教学思维。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参加短期培训,继续再教育等学习活动,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3 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乌申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小学生往往对单调的讲解、练习,枯燥的理论产生厌倦心理。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学习的自我认知倾向。
3.1 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课堂的氛围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创设和维护,共同协作。这就需要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气氛。因此,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面孔,使课堂没有严厉的呵责和训斥,用人性化的态度与学生交往。教师必须站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尊重他们幼小的心灵,客观地认识学生,了解学生,与学生亲切地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对教师没有畏惧心理,认可教师,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对其所教的学科感兴趣。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达成师生的积极互动,进而营造出活泼、生动的和谐课堂气氛。
3.2 艺术化的教学语言
在计算机教学中,很多概念、程序和命令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记忆较困难,教师教学感到棘手。如果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语言,就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轻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使教学中的难题迎刃而解。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充满活力,感情充沛,富有激励性和感染力。并结合眼神、手势等肢体语言感染学生的情绪,真正做到“寓理于情,情理相融”。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适当的比喻能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改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目录删除命令时,对学生说。删除好比拆房子,要求把里面的东西清空,目录删除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被删除的目录里面的文件被删去,目录才被删除。这给学生留下了鲜明而又深刻的印象,达到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目的。
3.3 动手操作计算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主要通过直接的感性表象来掌握概念。小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绝大部分都是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并且计算机教育这门学科本来就具有极强的操作性。传统的理论教学淡化了学生的操作学习,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计算机教学的特点,也让学生感到学习起来很困难。我们在讲授理论的同时。要重视上机操作,让学生既学习理论又多动手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建立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创造力和对知识的理解吸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4 游戏导入学习
喜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电脑游戏由于具有极强的交互性、趣味性、挑战性,对孩子们来说更是挡不住的诱惑。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玩游戏来激发学习兴趣,使游戏成为引导学生学习其他知识、技能的手段。例如,教学鼠标的基本操作中,让学生玩“纸牌”游戏,使学生熟练了单击操作、双击和拖动操作。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玩得欢。而且学得好,提高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3.5 小组合作学习
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各不相同。个体的思维有局限性,容易陷入学习的困难中。当学生产生困惑,不知该怎么办的时候,会一带而过。导致知识掌握不扎实。或者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如果教师让学生分组学习,自由讨论,就会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不再是教师讲、台下听的被动学习局面,而是全体学生参与,大家积极发言,互相补充,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激发出思维的火花,形成学习探究的自主意识。开展小组之间的竞赛活动,激起他们的好胜心,自信心也随之增强,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间的团结协作。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热情。
总之,未来社会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社会,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计算机教育从娃娃抓起。是从小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普及计算机文化、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课程必将逐步成为小学的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为培养21世纪实用人才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浅议小学计算机教学相关文章:
1.小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探讨论文
2.提升小学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的对策探析论文
3.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初探论文
4.浅谈加快普及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问题论文
5.浅谈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6.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与思考论文
7.计算机辅助小学数学教学的初探论文
8.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