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要怎样施肥
大米,大多数人认为是餐桌上最古老的食品。水稻的种植可以追溯到约公元前5000年,本文通过介绍水稻的缺肥出现的问题,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水稻的管理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一、受淹水稻
1、加强水分管理:受淹稻田浮泥得到沉实的基础上,间歇灌溉新鲜水,既保持土壤通气,又满足稻苗用水需要,促使上部节位产生更多的新根。若遇到高温烈日天气时,要适当保留水层。
2、清洗叶面:对受淹叶片粘有较多污泥的水稻,要用清水冲喷叶片,以增强叶片光合作用。
3、看苗补肥:水淹后稻田养分流失较多,且根系生长受到影响,稻苗较弱小,要及时补肥。施肥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稻苗受害轻的田块,施肥量可少一些,稻苗损伤重、还没有够苗和生势弱的稻田,要适当多施,但必须采取多次轻施的方法,防止一次施肥过多,造成肥害伤苗;肥料种类以速效性的高氮复合肥较好。
4、喷施叶面肥:叶面肥具有吸收快的特点,结合喷药进行根外喷施,可选用高效硝铵复合肥、磷酸二氢钾、尿素等,喷施浓度为0.3-0.5%,连喷2-3次。
二、一般稻田
1、排水露晒田:对够苗的田块要立即排水晒田,以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提高茎蘖成穗率和群体质量,优化群体结构,增加群体通透性。
2、增施钾肥:适当增施钾肥,不仅可增强水稻叶片的光合能力,促进有机物向籽粒运输,提高粒重和结实率;而且能使茎叶生长健壮,减少病菌的入侵。
3、药剂防治:防治白叶枯病可用20%叶枯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20%噻菌铜悬浮液600-800倍液;防治纹枯病可用20%井冈霉素水溶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30%苯丙·丙环唑乳油1500-2000倍液;防治稻瘟病可选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40%稻瘟灵乳油800-1000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1000-1500倍液进行防治。
水稻缺素症注意及时补救
水稻在生长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一定数量的氮、磷、钾元素。一旦缺素,便影响其生长发育而导致减产。缺素后,其症状首先从叶片上表现出来,要随时观察叶片和植株颜色及形状,区分缺素类型,立即进行补救。
缺氮发黄症。稻苗缺氮一般从老叶开始向下均匀黄化,逐渐由基叶延至心叶,最后全株落黄。缺氮会引起稻苗矮小,分蘖迟且瘦小,叶片短、窄、直立,呈现黄绿色,造成植株矮小、分蘖少、早衰、穗小、籽粒不饱满。补救措施:这时应补充氮肥,亩施尿素5~7公斤,若缺氮严重,应略增加施用量,配合施用磷钾肥,施后中耕,促使黄苗转化。
缺磷发红症。早稻秧苗返青后,生长显著缓慢,分蘖延迟或不分蘖,或返青后出现僵苗症状,叶片细瘦且直立不披,严重时叶片沿中脉呈卷曲折合状,叶片暗绿无光泽,叶尖带蓝紫色,远看稻株暗绿带灰紫色,缺磷水稻往往出现未老先衰。补救措施:浅水追肥,亩用过磷酸钙30公斤混合碳铵25~30公斤,随拌随施,施后立即中耕。或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每亩用配制好的肥液50~60公斤喷雾。在管水上实行浅灌勤灌,反复露田,以提高土温,加强稻株根系对磷素的吸收代谢能力,当新根生出后,每亩追施尿素3~4公斤促长。
缺钾赤枯症。早稻缺钾,虽移栽后能发根返青,但叶片发黄呈褐色斑点,老叶尖端、叶缘发生红褐色小斑点,最后叶片自尖端向下逐渐变赤褐色枯死。以后每长出一片新叶,就增加一片老叶的病变,严重时全株只留下少数新叶保持绿色,远看似火烧状。病株的整个根系呈黄褐色至暗褐色,新根很少。缺钾赤枯主要发生在早稻的冷浸田、锈水田和烂泥田。补救措施:立即排水,亩施草木灰100~150公斤;或每亩施氯化钾4~6公斤,施肥前放干田水,采取条施或穴施,施入土层5~10厘米深;或叶面喷施1%氯化钾或硫酸钾溶液,配施氮肥间隙灌溉,提高吸肥能力。
水稻受药害的识别
斑点:常见的有褐斑、黄斑、枯斑、网斑等。比如在水稻生长初期误喷了丁草胺,则稻苗会明显出现不规则褐斑。
畸形:药害引发的水稻畸形多出现在水稻的睛叶部和根部,常见的畸形有卷叶、丛生、肿根、畸型穗等,如水稻受2、4-D药害时,心叶僵硬,并有筒状叶和畸型穗出现。
枯萎:药害枯萎往往整株表现症状,大多由除草剂引起,如水稻苗期误喷了盖草能,整株就会枯萎死亡。
生长停滞:水稻受药害后,正常生长受到了抑制,出现生长缓慢现象,如在水稻移栽后,喷施丁草胺不当,除发生褐斑外,还表现出生长缓慢等迹象。
水稻施钾抗倒伏吗?
水稻倒伏有多种原因,例如种植密度过大、插秧过浅、前期氮肥施用过量或偏施氮肥等,因此防止水稻倒伏要从综合管理入手。适当增施钾肥,能促进光合作用,使作物茎秆健壮,对防倒伏确实有一定的作用。但还要与氮磷肥配合、氮肥重心后移、选用抗倒品种、合理密植、适当控制灌水等措施密切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