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励志经典故事集锦

2017-03-24

有很多关于青春励志的经典故事都是很值得我们花时间去阅读的,那么青春励志经典故事集锦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青春励志经典故事集锦:每一个草根都通往春天

作者:向华军

他的高中整整读了7年,却只拼进云南一所二流大学。他的大学刚刚上了1年,却选择辍学自谋生计。对此,老师、同学们评价“不靠谱”,父亲恨铁不成钢扬言断绝父子关系。可就是这样一位喜欢白日做梦的“屌丝代言人”,一无人脉二无资金,却在6年间打造了一家营业收入过1亿元的在线培训机构,他就是激励无数草根梦想春天的草根明星——邢帅。

大二那年,邢帅23岁,捧着家里寄来的沉甸甸的8000元学费,他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他深知乡下的父母筹钱多么艰辛,他想早一点投身社会为家里减轻负担;另一方面他责备自己太笨,课余时间去打工发传单却晕乎乎地发到城管手里,钱没挣到一分反而被罚款;更重要的是学计算机专业的他,那一段时间迷上了平面设计,面对学校按部就班的课程表以及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他常常唏嘘自己看不懂未来。

思前想后,邢帅决定辍学。他将家人寄来的大学学费挪去配了一台电脑,花大价钱参加了一个培训班,集中学习利用photoshop软件设计,然后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便宜的小房子。因为学费昂贵,邢帅学得十分用心,很快就能熟练操作,并独立完成一些设计任务。尽管网络上的设计任务比较零散,赚取的佣金也不多,但邢帅心里非常高兴,因为那是一份充分发挥才智的自由职业。

然而好景不长,2008年的经济危机来势凶猛,几乎吞噬了邢帅全部的业务订单。没有了收入来源,房东又三番五次催着交租,令他不得不走出门外,四处去寻找设计室应聘。遗憾的是,曾经引以为傲的软件操作技能在招聘方眼中根本算不得敲门砖,应聘队伍中比他有才华有资历的设计人比比皆是,无论他怎样降低薪资,就是没有一家单位愿意录用他。

回到出租屋,邢帅心情十分沮丧,他仔细清点了自己的资产。除了电脑运转正常和身体健康外,钱包里的现金及银行卡上余额合计已不足50元。怎么办?难道真的要厚着脸皮回乡寻求父母庇护?

这时候,平面设计爱好者QQ群里一个朋友发来求助信息,向邢帅咨询一些photoshop软件的操作技巧。耐心讲完以后,他半开玩笑地对那位朋友说:“眼下处境艰难,作为这次辅导的报酬,需打50块钱过来买水买方便面。”没想到那位朋友挺仗义,立即给他银行卡里转了50元。看着手机信息中的这一笔额外收入,邢帅瞬间点燃了胸中酝酿多时的一个梦想:筹办一个专门针对草根用户的实惠培训班,以他对photoshop软件的认知,用热情和耐心去传道、解惑,帮助更多的人学会一技之长,彼此都获得继续前进的力量。

说干就干,他立即找来参加培训时记录的笔记本,结合实际操作软件的重难点,整理出一份浅显易懂的讲义,并在QQ群、论坛和贴吧里轰炸式地发布招生广告,很快就招到了第一批学员。最开始邢帅每堂课只收10元,差不多是市场价的五分之一,并且他实行终身学习制。然而他有浓重的山东口音,学员们听不懂就直接开骂,令邢帅备受打击。为此,他每天留出一个小时来锻炼普通话,以及上课时的动作和神态。可是不久,学员们又嫌他不够活泼、不够幽默,于是他专门背诵了一些幽默段子整理进讲义,渐渐地摸索出邢氏脱口秀。还有很多学员进班时迷茫而忧伤,当学到一定阶段之后信心过度膨胀,邢帅又随时担负起心理辅导员的重任。

在他起步的一年里,邢帅除了买书和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偶尔上街外,他完全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完全忘记了自己处于恋爱的年纪。他整天宅在出租房里,早上醒来就打开视频,从8点讲课到晚上12点。下课后他坚持备课,常常看书到凌晨四五点钟,囫囵休息两三个小时又继续上课。这样一年下来,尽管邢帅仅收入3万多元,但他开阔了视野,赢得一个好口碑,摸索出网络培训与传统教育、线下培训的截然不同,还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合伙人,合作组建了一个10多人的创始团队,开始进驻YY语音频道。

2009年10月,邢帅正式建立网络教育学院,课程也从最早的软件培训扩展到影视后期制作、平面设计、插画、网络营销等方方面面,用户群锁定在工作一到两年需要提升自己的年轻人,以及刚刚从农村到大城市谋生的草根人群。接地气的授课方式、因材施教的技能培训、全天候的即时交流,令网络教育学院满足了许许多多草根青年渴望改变人生的愿望。从某种程度而言,邢帅所创办的网络教育学院卖的是一种励志服务。

2013年末,数载不懈耕耘,邢帅的网络教育学院发展到超过600名教师,付费学生超过15万名,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当初不看好儿子的父亲,终于亲自打电话对他说:“你的课讲得很好,你出息了。”

有人问他:“为什么你能坚持下来实现屌丝逆袭?”邢帅说道:“没有一个草根不梦想春天,只要心中有梦,只要坚持不断提升自己,前方的路虽然不是每一条都能抵达罗马,但一定通往春天。”

青春励志经典故事集锦:去华尔擦皮鞋

作者:柯玉升

地处华尔街繁华地段的黑石集团是美国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公司,这里聚集了世界一流的交易员,但也不乏擦鞋匠一类的“闲杂”人员。

这里的擦鞋匠都是着装统一的合同工,在公司内部有着“擦鞋技师”的美称。每个擦鞋匠负责交易大厅的不同区域,先把要擦的鞋快速收走,并附上消过毒的拖鞋,让交易员们穿上工作。

这件看似简单、有序的工作,在毛里西奥·迪亚斯到来之前却是糟透了的。擦鞋匠为了赢得生意,提着擦鞋箱在办公区内东进西突,像猎人一样到处逮猎物。交易员工作忙,实在是挤不出时间来擦鞋,公司也就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擦鞋匠恣意横行。

去华尔街擦皮鞋,这是迪亚斯梦寐以求的事。当他提着擦鞋箱,站在黑石集团的高楼前,眼睛死盯住穿着锃亮的皮鞋进进出出的交易员时,他脑子里一片迷惘:他们行色匆匆地从我面前走过,连眼皮也不抬一下,我还能在这里立足吗?

后来,迪亚斯才得知,这里的员工确实太忙了,他们大多是在上班时,一边工作,一边让擦鞋匠擦皮鞋的。这些擦鞋匠都有固定的顾客,不是随便哪一个人就能揽到活儿的。像迪亚斯这样的新人,别说擦鞋了,能站在高楼前没挨揍,已经算不错了。

在高楼前徘徊了几天,迪亚斯终于看出了其中的端倪——黑石集团是一个人才竞争激烈的地方,几乎每个星期都有老员工被炒和新员工被吸纳进来的事出现。

“既然老员工都被先来的擦鞋匠抢走了,那就从新员工身上着手吧!”一个星期后,迪亚斯“候”住了新来的员工邓恩。邓恩第一次去擦鞋时,迪亚斯压根儿就没收钱,而且还“骗”他说:“总裁已经替你埋了单,他想用一个很棒的、温暖人心的方式来欢迎你入职。”

邓恩成了迪亚斯的老主顾,“骗局”也被揭穿,听到此事,黑石集团的总裁罗森深受感动,并愿意见见迪亚斯——这个暗中帮过自己的人。

一见到罗森,迪亚斯便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培训一支训练有素的擦鞋队伍,让擦鞋匠能够与交易员一样光鲜起来,成为黑石集团一道亮丽的风景。罗森肯定了他的想法,并给他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一段时间后,迪亚斯终于打造出了一家属于自己的擦鞋屋。顾客有来自巴克莱、摩根士丹利和美银美林等公司的上万名员工。高盛的首席执行官乔恩·S.科尔津说:“擦鞋屋的收费是每双皮鞋6美元,而这栋写字楼大堂里的其他擦鞋匠每双皮鞋只收3美元,但我更愿意来这里。不为别的,就是想听听迪亚斯对经典服务的高见。”

迪亚斯的成功,引起了罗森的注意:一个人能把一帮擦鞋匠带好,也一定能带出一个响当当的团队来,黑石集团正需要这样的人。就这样,迪亚斯成了黑石集团一名年轻有为的高管,由一个拿着擦鞋箱的擦鞋匠变成了一名拎着公文包的银行家。

令罗森和所有人震惊的是,迪亚斯原来是一名毕业于哈佛大学的高材生,曾就职于帝杰投资银行。帝杰被出售给瑞信之后,他失去了在帝杰的工作。作为一名失业者,如何让别人瞧得起呢?迪亚斯从失业那一刻起,就下定决心去华尔街擦皮鞋,因为那里离黑石集团很近!

迪亚斯凭借“旁门左道”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他的成功经历,也被写进了哈佛大学的教学案例,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如果不能去华尔街当职员,那就去华尔街擦皮鞋吧!”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