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9沙漠之舟

2017-05-26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沙漠之舟》以“沙漠之舟”为题,着重介绍了骆驼适应沙漠生活以及它如何帮助人们穿越沙漠,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小编在此整理了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沙漠之舟》,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沙漠之舟》原文

骆驼生活在沙漠里。它身体很高,脖子很长,能够7望到很远的地方。沙漠里有水的地方很少,骆驼的嗅觉很灵敏,能帮助人们找到水源。每逢沙漠里刮起卷着沙子的旋风,它的鼻孔主紧紧地闭起来。骆驼的腿上有一大片胼胝,它就是趴在被太阳晒得滚热的沙子上,也不会烫伤。骆骆的脚掌又宽又厚,走路的时候,两个脚趾分开,不会陷到松软的沙子一部分养料变成脂肪储藏在驼峰里。等到缺乏食物的时候,它就是用自己积蓄的营养来维持生命。

洮漠宽广无边,到处是高高低低的人很认路。骆驼却能在沙漠里给我们带路。

沙漠里的大风是很可怕的,大风卷着沙粒飞滚,有时会移来整座沙丘,把人和牲口全埋在底下。骆驼熟悉沙漠里的气候,快要刮风了,它就跪下,旅行的人可以预先做好准备。

骆驼走得很慢,可是能驮很多东西。它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人们把它看做渡过沙漠之海的航船,称它为“沙漠之舟”。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沙漠之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11 个生字,区分同音字“趾”和“胝”,能联系句子理解“胼胝”、“驼峰”、“脂肪”等词语。

2 、阅读课文,了解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生理特点,明白人作为什么为什么称骆驼为“沙漠之舟”。

3 、理解句子间和段落间的关系,学习“总—分”方式构段,围绕总起句,抓住重点进行具体描述的说明方法。

1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具体描述的说明方法。

2 、理解“沙漠之舟”称号的原因。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新课:

1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沙漠有关的文章,教师板书课题《沙漠之舟》。

2 、看到课题你能知道什么?

(本文和沙漠有关,舟是小船的意思,这课写是是沙漠中的船……)

3 、从课题看,你有什么疑问?

(沙漠之舟指的是谁?)

[ 点评:本文题目是《沙漠之舟》,从字面上是沙漠中的船。沙漠中怎么会有船呢?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可以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质疑的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 、请同学们带着疑问快速略读课文,找出准确答案。

[ 点评:带着简单的问题进行略读,体会略读的方法和特殊的作用。]

2 、生交流问题的答案:

(“沙漠之舟”指的是骆驼。)

三、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由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入课文。)

1 、师:刚才,同学作通过略读课文,明白了“沙漠之舟”指的是骆驼,那么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呢?是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的?

(课文第2 、3 、4 自然段。)

(1)请同学们默读2 、3 、4 自然段,边读边用符号画出自己认为的好词佳句,或写下自己的认识、疑惑。

[ 点评:提高学生默读的质量,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能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2)小组交流各自的学习情况。

(首先交流的内容是互听读,检查、互助扫除生字障碍;然后是交流不理解的词;最后交流自己的见解和疑惑。)

[ 点评:把阅读和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结合起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深入的理解体会,提高学习效果。]

(3)请同学们用小标题的形式,抓住重点词语概括把称骆驼为“沙漠之舟”的原因说出来。

(课文2 、3 、4 自然段篇幅都较少,学生有了一定的概括基础,加上刚才的小组交流,这个问题会很容易答上来。)

(4)体会作者运用的修辞方式及好在什么地方。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把骆驼比作了什么?这么写有什么好处?相机指导学生在以后的习作中灵活运用。)

2 、师:别的动物能不能代替骆驼呢?沙漠中环境到底怎样?是什么原因使骆驼能适应沙漠中的生活呢?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按条找出。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在学生的汇报过程中,利用挂图、卡片或查字典来理解描写骆驼特点的词。例如:“胼胝”、“驼峰”、“脂肪”等,)

(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观看关于骆驼的纪录片,或带领学生去动物园参观。)

(2 )教师模仿《动物世界》栏目主持人进行配乐朗诵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体会沙漠自然环境的特点。

[ 点评: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 )小组讨论,骆驼和沙漠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旨在帮助学生明确骆驼独特的身体特点是适应沙漠生活的必备条件,沙漠的环境也为骆驼身体特点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天地”。)

四、体会写法,迁移运用:

1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虽然没有去过沙漠,没有亲眼见到过骆驼,但对于“沙漠之舟”的知识却有了形象的认识。那么作者是用了什么方法来写的呢?让我们再从写作的角度来研究一下课文。

方法:(1 )找出第一自然段的总起句;

(2 )思考本段首句与其它各句间的关系;

(3 )明确这种写作方式就是“总—分”方式构段,围绕总起句进行具体描述的说明方法。

(建议:为了加深学生对这种写法的认识,可以结合本册教材第四单元《手上的皮肤》一课的第四自然段再进行一次练习。)

[ 点评:这种方法,能让学生发现这种构段方式的特点,再给出定义,减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难度,而且体会到这种写法如何运用。]

2 、请同学们结合作者的写作方法,把课后的资料适当修改后插入第一自然段中。

(了解本段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写作特点之后,放手让学生修改课后的资料,只要修改合理,就要肯定。)

3 、同学们不但在文中学到了关于“沙漠之舟”的很多知识,而且也学到了许多作者好的写作方法,请同学们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写一篇小练笔。

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做到了以下几点:

1 、能创设和谐自主交流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有自主学习的机会,也有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机会,沿着学生的学习欲望点进行教学。

2 、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教学中每个环节都是把探究权给了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阅读学习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在自己感触深刻的地方做学习批注,画出好词佳句,按顺序阅读,怎样默读,怎样略读,有形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实践。

3 、提高学生质疑能力,教师从新课导入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参与学习,关注学生的发展。

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单元作文:做船的经历

今天放学时,老师让我们做一件小制作,内容自定,材料自选,当然,在课余时间完成。我一听,心里马上想到了小木船。对!就做它了!

回到家里,我从我的“百宝箱”里取出了几件“宝物”,它们是颜料、木板、锯子、钉子和铅笔。准备工作就绪,我就开始制作了。

我先用铅笔在木板上画了一个梯形的图案,小心翼翼地把它锯了下来。再按照第一块图形的大小,锯下了它的另一条“边”。“边”锯好了,再锯出船的底。小木船的让要“零件”就大功告成了!

接下来,我要将这些小木块用钉子钉在一起了。这可不是件容易事!我左敲敲,右碰碰,怎么也钉不进去。我不由得皱起了眉头。真是天助我也!此时,妈妈下班回来了,在妈妈的帮助下,一个小玲珑的小木船基本完成!

钉好的小木船,如果不穿衣服,岂不是太难看了!所以我精心为它挑选了一件黑衣裳。我用黑墨汁把小木船的全身细细地涂了一遍,又油又亮,别提多美了!

从这次小制作中,我受益匪浅。我要感谢这次小制作,因为它不仅仅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还丰富了我们的美好生活!

猜你感兴趣:

1.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2.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

3.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大地的话

4.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9我们的手

5.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6.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