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班主任管理工作

2017-06-22

导语:如何评价班主任管理工作?如何评价班主任管理工作?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研究每个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业成绩、才能特长、性格特征、成长经历以及家庭情况、社会生活环境等。掌握学生集体的发展情况、干部情况、班风、主流与倾向等,为自己和其他教师的工作提供依据。

如何评价班主任管理工作

当前某些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一些表面上的常规评比和学生不出现重大事故,也就是所谓的“不出事就是成功”。教育界提倡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的行为,我们也应该用发展的思维来评价班主任工作,而并非只停留在当天、当月、当学期,更非表面上的常规评比。发挥班主任主导作用和工作积极性,促进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形成,是德育管理落脚点。而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来自对班主任工作的关心和公平而合理的评价。

其一,考核的时间长短是否合理。

要对一个人在某项工作中的表现做出一个整体的评价,不能仅仅依靠一个较短时间段的工作表现,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作周期的持续性表现作为工作效果的认定才是公正客观的,这就要求用事后考核来对此作评判。例如:一位班主任能带一个班三年,就应该在三年后整体对他(她)进行评价。

其二,考核方式和对象是否公平。

考核结果要能产生较强的说服力,就要求考核者对所有的考核对象都一视同仁,一个标准,否则将失去公信力,效果自然不会很好。例如:当考核的对象所处的条件完全不一样,就不公平了。现阶段,许多学校的班级都有分重点班和普通班,由于学生的素质完全不一样,结果当然显然。如某校:1999-2000、2000-2001、2001-2002、2002-2003学年度的广州市优秀班集体分别是1999-2000、2000-2001、2001-2002、2002-2003当年度的初三(1)班,也就是年级的唯一重点班(初二下学期时获奖),该学校这几年初中没有哪个普通班能再取得这个荣誉。而事实上,普通班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及学生工作上的付出往往要比重点班的班主任更多!

其三,评价的依据是否全面。

我们现在的班主任工作培训常常是重经验、轻理论、轻班主任工作的研究。而经验则大多数指对班级的常规评比工作的应对方法,也就是掌握如何能不被别人发现自己的学生的不是,哪些是领导重视的工作,哪些是可做可不做的。但是,常规评比无法告诉别人,班主任到底了不了解这个班的学生,知不知道学生心里想过什么,班主任在整个担任过程中做了多少工作(许多潜在的不良事情可能在危险发生之前已被班主任解决),领导及同事不一定知道,常规评比更无法体现。所以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应该既有学校评价(领导、老师、学生),还有社会评价(家长)和自我评价。

其四,评价如何统一心理辅导和德育。

两者的联系:心理辅导是指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他们健全成长和发展,以达到良好个性的形成。德育是教师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以培养学生政治立场、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的活动。两者的工作对象相同,都是青年学生,其基本职能都是育人,都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心理辅导的根本在于优化学生心理品质、健全个性,而《中小学德育大纲》则规定了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要求。两者的内容亦有共同之处,又有交叉。

两者的差异:一是,理论基础不同,但也有交叉。心理辅导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德育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但并不意味着心理辅导工作者不学习马克思主义,德育工作者不学习心理学。恰恰相反,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有关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论述,而德育的理论也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二是,它们的目标不同,德育重视按照社会利益的要求去规范个人行为,而心理辅导关注、维持和增进个体心理健康,以及心理机能和心理潜能的提高和发挥。当然,两者并不对立,因为一个人越是自觉地认识到社会发展对自身的要求,他的潜能和优越之处越是有可能得到充分的展现。

重视学生心理研究,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是德育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和手段。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教学改革必然给学生心理方面也带来的冲击,教师一方面要研究青少年在中学阶段的普遍心理,另一方面也要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心理做好研究调查工作,只有掌握了学生不同的个性心理,才能对症下药,事半功倍。心理辅导和德育的结合才能让学生健康成长,现行的评价制度更重德育,因为心理辅导的效果较难掌握,这是一个误区。

其五,评价应重在发展性。

由于新形势教学强调学生自我选择、自我设计,把学生主动权交给学生,这与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管理观念不谋而合。传统的班级实行以班主任为主体,班干部为辅助管理,而大部分学生处于一种被管理地位,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往往在这种体制下难以得到发挥,通过新形势教学改革,学生通过自我选择,明确学习目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方法之后,学生有新的需要也就是自我管理、自我管束的需要,而我们德育工作者,则应利用这些,顺势而为,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逐渐从以微观管理为主,宏观指导为辅,转变为以宏观望指导为主,微观管理为辅,把精力主要转到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意识这一方面来。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混乱,领导应加以督促和指导,而不是扼杀。

如何评价班主任管理工作

一、“爱心”:没有爱心就没法对学生进行教育,特别是xx的孩子们,年龄小,你追我打,出现跌倒、摔跤的现象再所难免,班主任要即时安抚和教育孩子注意安全,当孩子身体出现不适时,我及时发现处理并与家长联系,使孩子感到在学校像在家里一样的温暖。

二、“耐心 ”:小学xx年级的孩子小,上课纪律很差,教室里叽叽喳喳、吵吵嚷嚷,互相打小报告,无法去上课。此时,对孩子要循循善诱,耐心细致的进行教育,挖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要多表扬、多鼓励,多给孩子们赞许的目光,少批评、少指责。

三、“育心”:学校是培养教育学生学知识的摇篮,针对全班学生不同个性的孩子,除了耐心教育外,更多的是培养孩子积极上进、讲文明、懂礼貌、讲卫生、爱学习的好品质,让孩子们个个争做能力强——“我的花最多”的好孩子。

四、 思想进步,爱岗敬业。工作以来,我思想积极,要求进步,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直以爱国心,事业心,责任心“三心”为动力,全身心投入学生管理工作,以良好的师德形象,独具特色的管理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

五、一视同仁, 首发,平等相处 影响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班主任对待学生的态度。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创设宽容、理解、和谐的班级气氛,在处理问题上,始终做到一视同仁,没有平时表现好坏之分,没有班委之分,也没有成绩好坏之分,就事说事,坚持平等的原则。

六、 尊重学生,以诚相待。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我利用青年教师这一年龄优势,在自己在学生中建立威信的基础上,与他们平等相处,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彼此无高低、准备之分,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再出现问题时,我从未采用强制手段,高压政策来解决问题,而是通过讲事实、摆道理化解他们的问题。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