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预防与急救
中暑是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在炎热环境中进行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高热、皮肤干燥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那么发生中暑我们应该怎样处理呢?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暑方面的预防与急救,供大家参考。
如何预防中暑
1、要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11~15时)出门。
2、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为宜,室内温度不宜到24℃以下,空调不宜对着人吹。
3、外出时要注意使用太阳伞、太阳帽、太阳镜等物品,在皮肤上涂抹防晒护肤品,免受阳光的直接照射。
4、外出受热归来,忌“快速冷却”。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5、要多饮水,出汗多的人可饮淡盐水。喝盐水时,要少量多次地喝,才能起到预防中暑的作用。
6、穿着应宽松,多穿棉质布料、颜色较浅的衣服。
7、多食梨子、西瓜等水果;多吃豆类、香菜等青菜;多饮消暑清热的温茶;多喝“防暑汤”,如冬瓜汤、绿豆酸梅汤、薏米仁汤等。
8、外出旅游或出差时若感不适,可用一些如仁丹、清凉油、风油精、十滴水、薄荷锭等祛暑、降温药品。
9、睡眠充足、不要开夜车,以免削弱人体的抵抗力。
中暑后的急救
1、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便呼吸和散热。
2、尽快冷却体温,降至38℃以下。可以用凉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或者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全身,也可以用冷水浸浴15至30分钟。
3、意识清醒或经过降温后清醒的病人可饮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还可服用人丹和藿香正气水。
4、中暑患者的情况较严重,昏迷不醒,可先按压其人中、合谷等穴位尽快将其救醒。如果以上的抢救措施没有奏效,要立即拨打120电话,求助医务人员紧急救治。
哪些情况下容易中暑
中暑是夏季常见疾病。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一般来讲,重体力劳动者、年老体弱者、慢性病患者、孕妇等容易发生中暑。“办公室一族”虽然是在空调房里办公,可是中暑的几率也是很大的,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都是中暑的诱因。如:从很热的环境进入室温调得很低的空调房时,极易发生中暑;长时间坐车或坐飞机,没有及时补充水分,通风降温条件又不好时,容易导致中暑;进行运动健身锻炼等大量出汗的活动,没有很好地补充水分,且从有空调的房间出去时,也易中暑。
中暑的临床表现
根据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11508-89),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先兆中暑、轻症中暑者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疲乏、虚弱,恶心及呕吐,心悸、脸色干红或苍白,注意力涣散、动作不协调,体温正常或升高等。
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热痉挛是突然发生的活动中或者活动后痛性肌肉痉挛,通常发生在下肢背面的肌肉群(腓肠肌和跟腱),也可以发生在腹部。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大量出汗和饮用低张液体)和过度通气有关。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热衰竭是由于大量出汗导致体液和体盐丢失过多,常发生在炎热环境中工作或者运动而没有补充足够水分的人中,也发生于不适应高温潮湿环境的人中,其征象为:大汗、极度口渴、乏力、头痛、恶心呕吐,体温高,可有明显脱水征如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中介过程,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四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热射病。劳力性者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如炎热天气中长距离的跑步者),它可以迅速发生;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如在热浪袭击期间生活环境中没有空调的老年人),它可以在数天之内发生。其征象为:高热(直肠温度≥41℃)、皮肤干燥(早期可以湿润),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周围循环衰竭或休克。此外,劳力性者更易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肝衰竭、DIC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