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黄豆的技巧

2017-02-14

黄豆的学名为大豆。大豆为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塬产我国。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黄豆的种植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黄豆的种植技术

黄豆的学名为大豆。大豆为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塬产我国。我国自古栽培,至今已有5000年的种植史。现在全国普遍种植,在东北、华北、陕、川及长江下游地区均有出产,以长江流域及西南栽培较多,以东北大豆质量最优。大豆富含异黄酮,可断绝癌细胞营养供应,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可降低血中胆固醇,预防高血压、冠心病、动肪硬化、可以美容等。黄豆内含亚油酸,能促进儿童神经发育。黄豆可以加工成豆腐、豆浆、豉油或者腐乳。

黄豆的生长习性

大豆种子百粒重13克-25克。大粒种百粒重在22克以上,中粒种百粒重在15克-22克,小粒种子百粒重在15克以下。小粒种子抗旱力较强,适于干旱地区种植,大粒种子适于湿润地区。在黄淮地区中,小粒品种较多,在江淮地区中粒品种较多,长江以南湿润地区大粒品种多。

黄豆的栽培技术

简介

黄豆烧猪皮栽培大豆是从野生大豆(G soja)经过人工栽培驯化和选择逐渐积累有益变异演变而成的。这可以从中国发现有大量的大豆中间类型来证明。从野生大豆到栽培大豆有不同的类型。从大豆粒形、粒大小、炸荚性、植株缠绕性或直立性等方面的变化趋势可以明显地看出大豆的进化趋势。一般野生大豆的百粒重仅为2克左右,易炸荚,缠绕性极强。半野生大豆百粒重为4~5克,炸荚轻,缠绕性也较差。从半野生大豆到栽培大豆间还存在不同进化程度的类型。用栽培大豆与野生大豆进行杂交,其后代出现不同进化程度的类型,介于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之间。这也可以间接地证明栽培大豆是从野生大豆演变而来的。

大豆的一生要经历种子萌发、出苗、幼苗生长、分枝、开花、结荚、鼓粒、成熟等过程。可分为6个生育时期。

出苗期

胚根首先从胚珠珠孔伸出,当胚根伸长到与种子等长时称发芽。胚轴伸长,种皮脱落,子叶随下胚轴伸长露出土面,当子叶展开时称出苗。条件适宜,播种后4—6天

即可出苗。田间半数以上子叶出土即为出苗期。

幼苗期

从出苗到花芽分化前为幼苗期。出苗后2片子叶展开,其幼茎继续伸长,上面的2片对生的单叶随即展开,此时称单叶期。随着幼茎不断伸长,长出第一片复叶时称3叶期。3叶期地上部分增长速度较慢,地下根系生长较快形成根瘤。此期末根系初步形成,开始需要较多的水分和养料。幼苗期大约20—25d,占整个生育期的l/5,这一时期是长根期;应注意蹲苗,加强田间管理,达到苗全、苗匀、苗壮,为丰产打下基础。

分化期

从花芽开始分化到始花为花芽分化期,也是分枝期。一般约经25—30d。当复叶出现4—5片时,主茎下部开始发生分枝,同时分化花芽。人豆花芽的分化和现蕾是在短口照条件下进行的。花芽开始分化过程是:先出现半球状花芽原始体,接着在它的前面形成事片,再形成筒;继而分化出龙骨瓣、翼瓣和旗瓣;环状的雄蕊原始体相继分化,在雄蕊中央雌蕊开始分化,并出现胚珠原始体;随后进入胚珠、花药原始体分化,花器官逐渐长大,最后陆续形成花蕾、花粉和胚囊,完成花芽分化。花芽开始分化,植株进入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并进时期。这时必须加强肥水管理,同时注意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达到株壮、枝多、花芽多、花健的要求。

开花结荚期

从始花到终花为开花期,从软而小的豆荚出现到幼荚形成为结荚期,出于大豆开花与结荚是并进的,所以这两个时期通称开花结荚期。大豆花很小,着生在叶腋或茎的顶端,每个花簇上着生的花数,因品种和栽培条件不同而异。大豆落花落荚率高,因此每个花簇结荚数较少。大豆开花以上午6—9时为多,由现蕾至开花一般为3—7d。胚珠受精后,子房逐渐膨大,形成软而小的绿色幼荚,当荚长lcm时,称为结荚。豆荚的生长是先增长,再增宽,最后增厚。开花结荚期是大豆生育最旺盛的时期,是需要水分和养料最多的时期,同时需要充足的光照。在前期苗全、苗壮、分枝多的基础上,花期应加强肥水管理,并使通透良好,以达到花多、荚多、粒多和减少花荚脱落的要求。

鼓粒期

黄豆炒青菜从豆荚内豆粒开始膨大起,直到最大的体积和重量时止称鼓粒期。开花后10d内,种子内的干物质积累增加缓慢,之后的7d增加很快,大部分干物质是在这以后大约21d内积累的。鼓粒期约30—40d。鼓粒完成时的种子含水量约90%。鼓粒期是大豆种子形成的重要时期,此时大豆生育是否正常将决定每荚粒数的多少、粒重的高低和种子化学成分。此时干旱或多雨致涝能造成死荚、秕粒、粒重下降而严重影响产量。保证种子正常发育要满足两个条件:①植株本身贮藏物质丰富,根系不衰老,叶片的同化作用旺盛;②要有充足的水分供应。

成熟期

叶片变黄脱路,豆粒脱水,呈现品种固有性状,这时种子含水己降至15%以下,直到摇动植株时荚内有轻微响声,即为成熟期。此时应当降低土壤水分,加速种子和植株变干,便于及时收获,同时防止肥水过多造成贪青晚熟,影响及时收获和倒茬。此期天气晴朗干燥可促进成熟且有利于提高品质。

黄豆的病虫危害

已发现的病害有30余种,其中真菌性病害最多,病毒类主要是大豆花叶病毒,线虫病主要为孢囊线虫和根结线虫。

大豆锈病、炭疽病、细菌性斑疹病等,在南方发生较重。北方春大豆区霜霉病、灰斑病、细菌性斑点病、孢囊线虫病发生普遍。大豆病毒病在各大豆栽培区都有发生。

为害大豆粒荚为主的有:紫斑病Cercospora kikuchii、轮纹病Ascochyta glycines、赤霉病Fusarium avenacearum(Fusarium roseum、Fusarium semitectum)、荚枯病 Macrophoma mame、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ycines、黑痘病Sphaceloma glycines。

叶部病害主要有:霜霉病Peronospora manshurica、灰斑病Cercospora sojina、褐纹病Septoria glycines、黑斑病Alternaria brassicae var.phaseoli Alternaria fasciculata Alernaria tenuissima、锈病Phakopsora pachyrhizi、白粉病Erysiphe polygoni、细菌性斑点病Pseudomonas glycinea、细菌性斑疹病Xanthomonas phaseoli var. sojense、大豆花叶病Soybean mosaic virus(SMV)等。

茎秆部病害有: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黑点病Phomopsis sojac(Diaporthe phaseolorum)、纹枯病Pellicularia sasakii。

根部病害有: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猝倒病Pythium debaryanum、枯萎病Fusarium bulbigenum (F.oxysporum)。

黄豆还有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主要发生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河南等省(自治区)。根疫病Phytophthora magasperma var.sojae是美国的主要病害,中国尚未发现。是检疫对象。

大豆病害的防治以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药剂防治:在30余种大豆病害中,由种子带菌为初次侵染源的占60%左右,药剂拌种能减少病害的侵染源,而且对苗期病害也有防治效果。如福美双0.3%拌种,可防治大豆霜霉病和灰斑病。叶部病害如霜霉病、灰斑病,根部病害如孢囊线虫病等,均可用药剂进行有效防治;农业措施防治,采取合理轮作,如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实行大豆与禾谷类作物或非寄生作物3-5年轮作,减少虫源。种前通过选种,建立无病种子田,对防治霜霉病、紫斑病、灰斑病,大豆花叶病毒效果较好。中耕除草,排除田间积水,能减轻大豆觖病和根部病害的发生。增施有机肥,适时灌水,可减轻孢囊线虫病的为害。清除田间杂草,亦可减少大豆花叶病毒等病害。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