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写中秋节作文1000字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来了!下面一起和小编学习一下中秋节作文吧!
中秋节作文篇一:
中秋节到了!月亮圆圆的!家家的灯光都很亮,周围的环境非常的暗,但到处都有人.欢笑声早已打破了寂寞的环境!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在这古老传统的影响下我国一直有这样的习俗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吃团圆饭,让许多亲朋好友在于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这让许多在外地的人们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温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年在外这使得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人们的”悲欢离合”这又让多少人痛心!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这都是千古绝唱!许多游子不都是用月来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感情、对亲人的关怀与思念吗!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现在不也是有大多数部分的人围坐在桌前”吃饼赏月”吗!
月饼也是团圆的象征.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见当时的月饼已经是具有一定意义的”饼”和”月”了.
中秋节的来历也有人说是当时老百姓们为推翻元朝的暴虐统治把”杀靴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纸条放进月饼里互相传递!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们推翻了.也许我们现在吃月饼是为了庆祝胜利的喜悦吧!也有人说中秋节是丰收的季节,是农民们体验享受丰收的喜悦与高兴吧!
中秋节是快乐的,是团圆的象征,是充满喜悦的象征,让我们共同欢过这个有”意义”的”中秋节!”吧!
中秋节作文篇二:
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总盼着过节。春节和中秋是家乡最受重视的两个节日。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考试吧无虑孩子。
春节的时候,虽然恰逢农闲,但总感觉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独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想往。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我想惟有经历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才会有这种情感、心境和内心深切的感受。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圆圆的月光之下,圆圆的月饼,苹果熟了,鸭梨、葡萄等水果也都上了市。月光下,人们品尝着节日的美食,谈论收获的话题。一边赏月,一边思念身处异乡的亲人。实所谓:“每逢佳节备思亲”。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妈妈每年都要亲手给我们做月饼吃。妈妈做的月饼外观象大饼,很厚实,新鲜的面,新鲜的馅。不管是蒸出来的,还是烙出来的,上面都有用农家的大碗所刻画出来的月的图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馅,也很特别,主料是红塘,里面放些芝麻、清红丝,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饼,蒸的,柔软可口,适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轻人情有独钟。你看,新端上来的月饼,热气腾腾,一股清香味道儿扑面而来,真令人垂涎欲滴!
多少年过去了,虽然现在市场上的月饼琳琅满目,各种瓜果一应俱全,但是我还是喜欢吃妈妈做的月饼。月饼的花纹虽然没有太多变化,但是花纹总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匀,那么好看。所以一赶上中秋过节回家,总要吃上两大块儿,觉得好香、好甜……。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因为从餐桌上我看到了祖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水平变迁。
你看,农家餐桌上,除家禽肉类,传统的蔬菜等食品外,越来越多的餐桌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肉类、蔬菜、海鲜。
“无酒不成筵席”,喜庆的日子,中国人总要饮一点酒。过去,多是二锅头等高度白酒,现在人头马、茅台等国宴酒也堂而煌之地上了百姓的餐桌。这些都预示着祖国经济的崛起,百姓日子的红火。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小康生活不再是蓝图上的规划和设想,而是逐渐成为千家万户实实在在的生活写真。
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愿意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中秋节就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圆、更明,更祈望我的亲人愈加健康、我的家乡愈加美丽、富饶;也从内心起期望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或许,这就是我中秋情结的真谛
中秋节作文篇三:
今天,是农历的八月十五,是我度过的第十二个中秋节。晚上,我坐在小凳子上,凝望着窗外那又大又圆又明亮的月亮,吃着香喷喷的月饼,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
今天,是个美好的日子。中午,我和妈妈就来到爷爷家,奶奶为了庆祝中秋节,按照传统习俗为我们一大家子做了一顿丰盛的大餐。看着我们吃得津津有味,几个孙子在又打又闹,奶奶虽劳累,也乐得呵呵笑。
晚上,奶奶在阳台搭了一个简单的桌子,上面摆着许多东西。我一看,盘子里有圆圆的月饼,有晶莹剔透的葡萄,有又大又红的苹果,有黄澄澄的梨,有样子怪异的棱角,有张牙舞爪的龙虾、螃蟹……我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便去问奶奶:“奶奶,奶奶!你摆这么多东西干什么呀!我们一下子又吃不完的!”奶奶神秘地笑了笑,说:“马上你就会知道了!”只见奶奶利索地拿来几张凳子和椅子摆在桌子旁,我突然明白了:原来奶奶想让我过一个传统的中秋节!听电视书报上面说,古代每年这一天,人们都会把美味的食品放在桌子上,搬到大院子里正对着月亮,全家人围大桌子旁,祭祀月亮神,与月亮神一起分享,并希望月亮神能保佑一家平平安安的,团团圆圆的,而且盼望今年是个丰收年。千百年后的今天,我们虽然不像古代人民那样迷信,但是却将这一传统习俗保存了下来。我突然看见桌子上还摆着两碗清水,于是我问奶奶:“奶奶,这里摆两碗清水干什么呀?难道也是当贡品献给月亮吗?”奶奶拉了我一下,示意让我坐下来,便打开了话匣子:“我小的时候,每年中秋节,我的妈妈她也会摆两碗清水,我也问过这个问题,我妈妈说:这个叫‘清茶’,要浇到房顶上去的,那是希望来年能有个好年成啊。”噢,我明白了,这原来是人们祈祷美好未来的一种方式呀。
月亮逐渐东升,大院里亮如白昼。我仰望着这轮又大又圆的明月,心里突然想到苏轼《水调歌头·中秋》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在这月光下,团圆了的人们一边品尝着节日的美食,一边谈论收获的话题,可身处异乡的人呢?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爸爸。爸爸为了我们一家,常年在外打工,有时春节都不回来,更不要说中秋了。我想,爸爸这时是不是也在赏月,也在思念着我们一家子呢?我又想起王维写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想起那千千万的打工者为了生计不得不离开自己的亲人,过节也不能团聚,但我相信他们的心都系在一起的。
我凝望着月亮出神,接二连三的鞭炮声把我的思绪打乱了。我马上跑到窗台边,看见许多人在放鞭炮,我心里一阵疑惑,便去问爷爷:“爷爷,今天放这么多鞭炮干什么,又不是春节?”爷爷笑盈盈地说:“当然是为了庆祝这个团圆节啊!”噢!听着这阵阵鞭炮声,我的心里也痒痒的。爷爷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说:“走吧,我们也准备好了!”说着,像变魔术似的从身后拖出一个口袋。我拿着打火机,爷爷拎着袋子,我们到楼下大院子里放了起来。看着烟花纷飞,听着鞭炮声声,我禁不住欢呼起来:“中秋节快乐——”
中秋节作文篇四:
我最喜欢的节日是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它起源于唐朝时期,那时,以赏月为中心。到了清明时期,成为“民俗大节”。
中秋节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就要团团圆圆在一起赏月,吃月饼,看电视上的《中秋晚会》。去年的中秋节,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可开心了。在这月圆之夜,我们分享着美味的月饼,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备祭品。那天的月亮虽没有往年的中秋节那么亮。不过,也挺美的。月亮时而像一位害羞的少女,风哥哥夸她几句,就躲到云层后面,蒙上一层细纱,显得更加娇气,真迷人;时而又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把脸露出来偷看我们过节呢!真好玩!
每到中秋节,我总是想起我小时候的一件事。那时,妈妈经常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成语故事。我听了许多遍,可还是听不烦。只要是关于月亮上的故事我就觉得新奇,希望有一天我也能飞上天去,飞到月球上与嫦娥一起玩,一起看星星。长大再看,就不是那么奇妙了,只觉得我小时候挺好玩的,挺好笑的。
中秋节的地位仅次于春节,元宵节。中秋节为“花好月圆”之时。人们从天上那圆圆的月亮想到了人间的团圆。因此,中秋节在古代被又称为“团圆节”,“秋节”等。人们向往着团团圆圆。团圆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生活中的理想。宋朝诗人苏轼写的《水调歌头》中,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诗也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中秋节十分重视亲情的培育与表达,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有着不可替代的好作用。我非常喜欢中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