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

2016-12-02

总结好每一个知识点,对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16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以供大家学习。

2016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曲折发展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⑴背景:①反右派斗争的影响,党认为反右派斗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使一些领导人误认为完全有可能以更高的速度进行建设。②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为尽快把我国建设成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⑵提出和内容: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⑶评价: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愿望;客观上忽视了经济发展规律,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片面追求高速度,也改变了八大坚持的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在总路线指导下中央开展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后果。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严重泛滥)——(1)原因:总路线提出后,毛泽东和党的一些领导人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⑵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2)发动: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主要是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8月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向了高潮。这样,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起来。(3)影响:“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公社化(特点是“一大”指规模大“二公”指公有制程度高)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4)评价: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反映了人民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但在探索中,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主观能动性,急于求成,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困难。

二、“反右倾”斗争(纠“左”中断,左倾错误继续发展)——⑴背景:1959年庐山会议(目的是总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验,纠正“左”倾错误),彭德怀上书毛泽东,指出“大跃进”运动以来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毛泽东认为彭德怀的上书实际上是反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是右倾的表现。⑵标志:八届八中全会上开展了对彭德怀的批判并通过《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会后在全国开展“反右倾”斗争。 ⑶严重后果:①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②使党内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的不良倾向在党内进一步发展。③中断了纠正“左”倾错误的进程,使错误的时间更长,给经济建设造成更大的危害。

三、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主要原因是“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后来的“反右倾”斗争。加上自然灾害严重及苏联政府背信弃义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合作协议。

四、左倾错误的纠正——(1)措施:①、1960年冬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②、1962年初召开“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带头作自我批评;会议前后为“反右倾”运动中被错误批判的大多数人平反。但是没有从根本上纠正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2)作用:党中央的这些,鼓舞了全党全国人民,从1962年起,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到1964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五、十年建设成就(1956~1966)——成就:⑴建成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等大中型项目500多个。⑵建成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到1965年我国石油已经全部自给。⑶新修铁路八千多公里,建成兰新、包兰等铁路。⑷尖端科学技术方面,成功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结晶牛胰岛素。⑸1956年召开全国知识分子大会,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编制了科技发展规划。⑹涌现出王进喜、雷锋、焦裕录、向秀丽等英雄模范人物。原因:顶住国际反华势力压力,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2016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一、经济建设方针的确定

1、《论十大关系》(1956、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2、中共八大(1956年秋北京)——内容:①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确立的情况下,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②指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总任务-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③坚持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意义: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一次成功的探索。但是八大的思想、方针未能坚持下去。

二、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1、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1)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内的敌我矛盾已基本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反映在各个方面。(2)内容:①提出提出了必须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科学论断,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②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即“团结~批评~团结”。(3)目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2、整风运动——(1)背景:三大改造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全面展开;党的干部队伍水平参差不齐。(2)目的:要全党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利于社会主义建设。(3)内容: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4)意义:对全党进行了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

3、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1957年,左倾错误开始发展)

(1)反右派斗争的原因-在整风运动中,有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向共产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肆进攻,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分清大是大非问题,党中央发动了反右派斗争。在当时是必要的。

(2)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原因:在反右派斗争,由于对当时的阶级斗争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把大批人民内部矛盾当作敌我矛盾处理。影响:一是逐步导致了政治上阶级斗争扩大化,从理论上改变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这成为后来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根源。二是被错划为“右派”的人,长期受委屈和压抑,使国家的建设事业蒙受损失。三是影响了刚刚起步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2016高中历史会考知识点总结: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提出(1953)——(1)背景:国民经济恢复后,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2)时间:1953年。(3)内容: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4)特点:实现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5)实质:使生产关系的公有制成为社会的惟一的经济基础。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1)时间:1953年~1957年,依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3)特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结构上优先发展重工业,布局上集中在东北地区。(4)经济建设计划的超额完成:①工矿业成就突出,建成了500多个重要项目。鞍钢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②农业生产任务也按计划完成。③交通运输业,铁路(宝成、鹰厦);公路(康藏、青藏、新藏沟通了西藏与各地的联系);武汉长江大桥。④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⑤劳模-工业(王崇伦、赵梦桃);农业(李顺达)。

(三)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1、三大改造——①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针是积极发展稳步前进;原则是自愿互利;方法是典型示范逐步推进;形式是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走农业合作化道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实质是把生产资料个体农民私有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致同农业。②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是开始时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发展为企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政策是赎买政策。

2、历史意义: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四)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1954年秋北京)——(1)内容:首要任务是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规定了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国家性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③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性质);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意义)。(3)影响:人大召开表明政协代行人大职权的任务结束,政协成为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发挥作用。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1984年颁布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