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的励志小故事

2017-06-06

相关话题

成功的背后都是付出无数的努力,是的,高考决定人生的今后道路。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状元的励志小故事,供大家参阅!

状元的励志小故事:

崔雪梅和姜博成都是贫困家庭走出的好孩子。在“对话会”上,他们首先讲述了自己艰难、心酸的求学之路。听了他们的讲述,现场很多家长都感慨地说,让自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听一听“状元”的励志故事,是一个切身的教育。

“姜博成不在乎吃穿,只在乎家长会上能看到父母欣慰的笑容。这句话让我特别感动。”家长孙先生说,现在有的孩子娇生惯养,不知感恩,也缺少对学习、生活和未来的目标,“我已经把姜博成的心得录了音,回去就给孩子放着听,让他也受受教育。”

科学的学习方法值得借鉴

“对话会”上,学生和家长们最关心的,还是状元的制胜学法。“我常听人说:不要搞题海战术,要做精题、做好题。但听了宁思莹的话,我才明白,那都是为自己逃避做题找的借口。”听完宁思莹的介绍,一位高中生连连点头说。

“崔雪梅的巩固记忆法太好了!”家长刘女士表示,“回去我就让孩子照着实践实践!”

当天,三位“状元”的讲座结束之后,不少学生和家长都迟迟不肯离去,而是围着“状元”问个不停。家长们说,这次“对话会”是对孩子的一次很好的教育契机,不畏困难、勇于向前,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成就孩子的好人生。

状元的励志小故事:

近来,我不断耳闻目睹着今年的一些高考生有意无意自我放弃的例子,说实话,我很伤感也很痛心,不为别的,就因为这些孩子“聪明十几年,糊涂几十天”。

今天距高考仅剩64天。64天长吗?不长,一眨眼就没了——如果你目标明确奋勇拼搏更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短吗?也不短。试想,高考四大门类试卷合起来不就是考100多道题(含英语的那些小题)吗?如果你每天每个学科能扎扎实实弄清楚一个问题,64天不可以弄清楚64*6=384个问题吗?加上本已弄清了的一些问题应付高考,何难?再说,如果你放弃,那日子虽然不多可也许你会倍感度日如年啊。

也许你会哀叹,我分数越考越少,跟别人相比我越来越差,我还有什么希望呢?可你肯定忘了,老师、家长早就告诉过你啊:孩子,坚持住,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最终的胜利者;孩子,成功就如走路,只有往前不断地走才会不断地接近目标……忘了吗?你曾不断地用“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来自勉,为什么遇上一两次挫折就打了退堂鼓呢?

原来,时间长短不是问题,基础好坏也不是问题,是毅力是信心是认识出了大问题。古人云:“哀莫大于心死。”心者,思想认识也。之所以哲人说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奥妙也正在于此。

说个实例吧。昨天上课我请了四位同学上台演板,要求每人写出六个成语的解释。成语共有十二个,均分成两组,两人一组比较进行。这两组成语分别是:妙手回春,天伦之乐,绘声绘色,闻过则喜,长歌当哭,防患未然;容膝之安,铤而走险,薪尽火传,不足为训,翻云覆雨,无所不知。成语本不难,而且前一节课逐一都讲解过了,我还提醒同学们接下来我要通过演板检查。可结果呢?做得最好的同学对了5.5个,其余分别对了2.5,1,0.5个,这里说明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呢?此无他,唯态度不端、认识不高而已矣。

怎么办?无药可救吗?不,谁都还有机会,因为离高考还有64天。恰逢清明假期,虔心虔诚拜祭祖宗的同时,希望每一位高考生给自己的心灵好好放个假,必要的话自我注射一支镇静剂,重新找回昔日的豪气和锐气;建议每一位高考生和自己的父母进行一次真诚的深谈,就期望值、奋斗措施等达成共识,重新鼓起奋斗的风帆,义无反顾地驶向高考的彼岸。补充一句,可能有人早早打算来年再复读,这不也太糊涂了吗?农村有句俗语:“人还没死先将脚伸好准备着。”有必要吗?与其说拿几十天时间去混日子没学着知识还搞坏了习惯,还不如抱着学一点算一点的坚持精神更好。

须知,只要高考还没有结束,谁都会有希望!须知,无论高考路上还是未来的人生路上,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成为那个推着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

状元的励志小故事:

2005年,他以10岁的年纪,担上“年龄最小的大学生”的称号。在大家预言新一代“伤仲永”将要上演时,他仅用了3年的时间,实现“最小硕士研究生”的跨越。

“居高临下的感觉真好”

办手续时,张炘炀遇见了他未来的导师,两个月前,双方已经见过面。母亲示意儿子“快叫老师”,结果他连招呼都没打,扭头走了,只留下一句话,“都认识了还说什么,以后有的是机会。”

类似的情形,在2005年张炘炀考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时就曾上演过。第一次见面,学校的老师让他写几个字看看。这个还差一个月才满10岁的大一新生写了10个字:“居高临下的感觉真好啊。”

“太多的赞美让这个10岁的孩子一时间把握不好自己。”张炘炀本科时的导师张跃辉说。学校针对这个特殊学生设立了“培养小组”,由数学系教授张跃辉和副教授刘华担任他的指导老师,每个星期为他安排两次单独的相处时间。

从一开始,张炘炀就直呼两位导师的名字,“既然知道名字,不叫白不叫。”于是,导师刘华送给他一部《论语》,要求“毕业前背熟”。从校方的立场看,培育一个10岁的大学生必须“先成人,后成才”。

不过,和所有早慧的孩子一样,张炘炀最先表现出来的还是学业上的天赋。在张跃辉的记事本里,记录着许多这个少年的逸事。有一次上课,别的同学都在认真听,这小子突然鼓起掌来,说是因为看到了“多项式对称的美,情不自禁”。张跃辉为此感到震惊:“我确实想表达对数学美的感受,但此前从未有过共鸣。”另一个故事则反映了张炘炀非凡的记忆力,大一下学期,他完全凭心算解出一道八元二次方程。

为弥补因为年幼而缺乏的叙述能力,刘华曾要求张炘炀用500个字描述自己的办公室。半个钟头后,他发现纸上只写了一行字———“废纸堆上漂浮着几张桌子”。刘华发现,张炘炀能敏感地发现事物的核心所在。这个少年所具备的天分他前所未见。刘华经常带着他去公园,张炘炀会因为某片树叶的脉络结构很漂亮,呆坐下来,盯着看上半个钟头。这种“专注”,被认为是数学研究或其他学术研究最重要的先天素质。

可另一方面,这个10岁的少年也像许多同龄人一样,无法在课堂上认真听课超过10分钟。每隔几分钟,这个坐不住的学生就会用油彩笔在同学的衣服上作画,或是悄悄地把女同学的头发绑在椅背上。这个好动的少年很轻易地与比他大8岁的同学交上朋友,还在班上认了4个姐姐,“我喜欢跟她们一块儿玩,她们很漂亮。”

“有比我更牛的人吗”

12岁时,情况发生了变化。在同学贾艳的印象里,“一个暑假过去,这个弟弟突然就和我们疏远了”。很明显,张炘炀在大学迎来了青春期。那时他每顿饭要吃4个馒头或6两米饭,学会了自己弄水洗脸刷牙,讲话瓮声瓮气,身高也很快从1.43米逼近到1.70米,开始像男子汉一样锻炼身体。

在刘华提交的报告中,此时的张炘炀被描述为“倔强而自信,从不打算服输或投机取巧”。值得称道的是,如果一道选择题不会做,他宁愿空着也不蒙答案。不过,他也会因为参加一期访谈节目,在全班同学面前露了脸而得意洋洋一个月。

“张老师,你说,现在这个班里还有比我更牛的人吗?”考上研究生之后,张炘炀在一次课间休息的时候,当着所有同学的面,忽然问张跃辉。

“这没什么了不起,”张跃辉很平静地回答,“如果每个学生都能拥有两位导师,都被允许提前考研,班里好几位同学完全都可以考上研究生,而且成绩会比你好。”

但打心眼里,张跃辉也认为自己的这个学生“的确很牛”,只是,“我必须在他怀疑自己的时候夸奖他,在他翘尾巴的时候打击他。”他有时会拿自己上高中的孩子和张炘炀做比较。“骄傲、叛逆、反抗……当人们把他当成一个大学生的时候,会看不惯他的某些言行,并以此说明他不够格。”张跃辉说,“但是说到底,他就是个13岁的孩子。”

“没有他就没有我”

如今,这个13岁的硕士研究生,与父亲张会祥同住在北工大的一间博士生宿舍里。

“父亲和你比谁更优秀?”有人问张炘炀。“也许我更优秀。”张炘炀回答,“但是没有他就没有我。”

在张炘炀两岁识字、5岁上小学、9岁上高三、10岁上大学的传奇经历中,父亲张会祥始终扮演了主导者的角色。

张会祥1978年参加高考,从河北科技大学毕业后,他一直在街道做普通干部。在发现儿子的早慧之后,张会祥萌生了从“超慢式”教育中突围的想法,继而总结出一套“量化为先”、“求博不求尖”的教育理念。

从这个10岁的少年走进大学那天起,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3年前,张会祥把家从辽宁盘锦迁到河北廊坊,妻子吴慧娟也调到廊坊教书,张会祥则与儿子住在大学校园里,专职“陪读”。大一下学期,张炘炀的成绩下滑,曾出现4门60分。在父亲的指导下,他恢复了过去的学习方法,同时向学校申请不上英语课,改由父亲指导自己复习。在“英语靠死记硬背”的思想指导下,通过了英语4级和6级。考研期间,张会祥领着儿子背“十七大报告”,为儿子规定考英语的做题顺序。

有评论认为,这种陪读的模式不可复制,而现在的成绩,只是将应试教育发挥到了极致。可在张会祥看来,讨论这些根本没有任何意义,13岁的张炘炀走上的是一条单行道,只能这么走下去,而自己的任务就是确保张炘炀顺利拿到硕士学位,“那时孩子也大了,他可以自己做出选择。”有时,张炘炀会把“菲尔茨奖”(注:国际数学界的最高奖项)挂在嘴上。可张会祥为儿子设计的路只是考硕、考博,然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这是每个家长的想法,我们只是提前了几年。”张会祥说。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