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创新论文_小学数学教育技术论文

2017-03-09

随着当前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新课标体系下的小学数学教育不再仅仅是教会学生简单的数学知识,而是更加侧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育创新论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教育创新论文篇一

《 探析小学数学教育有效路径 》

一、精心预设,提高效果

如今的小学生,他们接受的信息量大,早期教学普遍很好,因此在他们的大脑中,绝不是我们想象的一张纯净的白纸,其内心是一张色彩丰富的画卷。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的这些情况,就会出现教学上的一些误区。特别是在预设阶段,很容易忽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忽略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

上课了,教师讲授的内容,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学生迫于教师的威严,不敢声张自己已经懂了,所以学生装作不懂而听课,心不在焉,反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精心预设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也是教师备课的最关键一环。教师要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才可能做好预设。了解学生的方法很多,首先是通过和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的当下状况,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认知。

但是这些都不能彻底了解学生,要想提高新课的教学质量,必须要进行检测,通过检测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特别是一些细节问题,容易出现混淆和误读的小的方面。之后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出富有针对性的策略,利用电子白板、多媒体等技术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合理建构。例如,教给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转化:白板出示图例,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哪个大?(生思考,小组交流)师:有结果了吗?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生:两个图形的面积一样大。

师:怎么想的?到白板上演示一下好吗?生(边说边操作):把上面的半圆移到下面来,正好转化成了一个长方形。教师利用白板直接把图片、文字进行拖拽、旋转操作,这是电子白板区别于PPT等媒体的显著特点,更加直观,更加有利于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电子白板的交互性得到了很好体现。师:右边这个图呢?生:把两个半圆分别旋转到空白处,也转化成了长方形。让学生认识图形,在色彩中、在直观中,了解图形的转化,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更方便学生认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感悟事物之间的联系。

二、分层次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教学理念就是让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中都有不同的提高。所以,教师要对所教授的学生有一个具体的详细的了解,因为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认知水平,学生自然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在掌握这些差异的同时,为教学策略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了解的情况,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级是基础好、成绩好的学生;B级是学习中等,有可挖掘的潜力的学生;C级是基础差、习惯差的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问题,难的问题由A级学生回答和处理,容易的问题由其他两组学生回答和处理。

这样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四、精心设计练习,巩固新知练习环节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练习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应用所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练习环节是教师掌握基本教学方法和模式、获得进一步教学经验的途径,所以每一名有经验的教师,都非常重视学生学习中的练习环节。但是练习绝不是毫无筛选的盲目练习,如果这样,势必要影响学生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心理会产生倦怠感。

练习是对教学效果的一个检验,也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审视。在这里教师要关注细节,通过练习的设计,补充教学疏漏,巩固学生的知识建构。新课改提倡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那就是不能让学生在毫无目的的题海中挣扎。减负要从练习开始,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精练。发挥练习环节巩固新知识、巩固新技能、发展学生思维的作用。练习题的内容要具有一定的梯度,以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时要留足空间,让学生思考,实现新课知识的延伸和扩展。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是从细节着手的,关注细节,才可以有高效的教学效果,细节是有效性的保证,关注细节,才能保证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有多方面,比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层教学法、关注学生的练习等手段。本文仅就上述几点做了探讨,希望能抛砖引玉,为同行的教学提供点参考意见。

小学数学教育创新论文篇二

《 探究小学数学教育中采用复盘的效用 》

一、“复盘”审视出目标设置的主要问题

1.主体不清。

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应该达成的目标,但不少教师却把教学目标定成了“教”的目标,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物体的形状”一课,某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中就有这样一条:“通过在玩中学,使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形体的名称并能识别。”从“使学生……”的表述来看,教学目标的主体还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2.要求过高。

如三年级下册的“年、月、日”的教学,课标的要求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与闰年以及各月的天数。但在实际教学中,有老师设计的目标却是“能准确计算事件所经过的时间,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这样的目标就超出了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还会有老师让学生训练所谓的情境推断题,班级上的大多数学生都感到困难。

3.范围过大。

有的老师的教学目标,在内容上和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的表述差别不大,每节课都要兼顾到三个维度,每个维度又都要达成具体的、烦琐的要求,目标的表述看起来很全面、很具体,其实很笼统,重点不够突出,虽说是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实际上可以说是整个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这样的目标设定大而化之,不能突出本节课的个性特征。“复盘”透析出目标设置失当的原因一是由于对学生主体性的轻视。教师仍习惯于过分强调自己的理解,而不顾学生的实际,与小学数学的课程目标也很难相符。由于教师的素质各有千秋,个人在目标设计中往往还不能立刻觉察到。这就需要备课组的同行们的提醒与帮助,首先从以学生为行为主体、准确表述目标内容做起,进而逐步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心中有生,目中有人”。

二、是由于对课标相关概念的理解不深入

由于对课标学习不够,研读不深,对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课时目标等相关概念的把握不够准确,对其中的区别也不是很清楚,这样就导致了目标表述含糊不清,或要求过高,或范围过大,或过于烦琐等。也有部分教师,对数学教学目标的设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只是照搬教学参考书来应付、将就,根本谈不上对课标教学要求的独特理解。三是由于目标陈述的基本功不扎实。目标的设定中,如何陈述是很重要的环节。有些老师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之间的关系理解本来就不准确,对它们如何在课堂中进行落实也没有自己的思考,所以就经常会造成三维目标的割裂,往往是只顾一点,不及其余;在目标的表述上,用语不讲究、不规范,层次又不够清晰,对怎样考量目标是否达成也没有经过认真地思考。

三、“复盘”在教学目标纠偏中的作用

上述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是比较多见的。而在校本教研中采用“复盘”的活动形式,则有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由于下课后要“复盘”,所以教师在听课过程中就必须记得更认真,观察得更仔细。这样复盘时才能找到准确的事实做依据。通过复盘,上课的老师对照自己的目标设定,在备课组同行的分析、帮助之下,判断学生一节课的学习效果,有了充分的事实依据:哪个目标的设定明确清楚,达成的情况较为理想;哪个目标的表达较为含混,达成与否还不好检测;哪个目标对这节课而言还不是很具有针对性……这样,上课的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内容更加丰富了,依据也更为合理了,经常这样上课,这样复盘,教师会不断地积累经验,吸取教训,使教学目标的设定越来越准确、合理。“复盘”还加强了备课组研讨的学科氛围。

复盘的过程中,不仅是听课者在评说目标的设定与达成,上课老师也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当初的设想,表达自己在课堂教学某个环节的感受与体会,在这种思维的碰撞中,无论是上课者,还是听课者,都加深了对教学目标设定的理解与感悟,对教学目标达成的评价也更加趋向科学化。复盘,有效地激发了学科组老师参与听评课的热情,让我们数学备课组教学研究的氛围越来越浓,我校数学教学的质量也得到了稳步提升。

实践证明,通过“复盘”对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不当设置进行合理地纠偏,会使得教学目标更加科学,更加精当,有助于使教学方向更加明确,更能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从而更有利于教学效益的提高。

小学数学教育创新论文篇三

《 小学数学教育进行革新了解 》

一、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目标明确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每位教师都承认自己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明确了,然而这远远不是我们教学任务的全部。老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而应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要怎样去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学习,更应该学会做人。

这一问题反映在课堂教学上就是:老师每节课只是在力求完成教材的任务,而不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表现为教学中,教师占据了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导致教学中的教师中心化。一节课中教师的说话、活动时间占了课堂的一大半,为板书而板书、为演示而演示的现象也不少见。反映在教师的态度上就是生硬急躁,为教学而教学。上起课来就忘了自己的行为态度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殊不知教师在行为规范方面对学生的影响作用要比所教的文化知识重要得多。教学中明显地反映出是学生在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教师在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二)教学方法不得当。

反映在课堂教学模式上,是在研究教而不是在研究学。学习需要一种情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内化的过程。而现在的课堂教学明显突出它的外化作用。本来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有时是不完全同步的,想得很好不一定能说得很好,会算不等于会说。但本来要求学生在明白算理的基础上能计算就可以了,可教师非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说上。本来学生学会分析解答应用题就可以了,可放着时间不让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非得盯着几道抽象得很的应用题去练习说理。当然,训练学生的说理能力的初衷是好的,但因此而影响了学生对数学内容的学习却是得不偿失的。特别是因此而大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意识,这就更不应该了。

反映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就是完全由教师安排教学程序,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做好一切准备,无须学生更多的思考。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茫然被动的状态,只为教师的教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比如学习应用题时,教师不是让学生面对新的问题来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先自己给学生准备好解决问题要用到的知识。要学习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时,先让学生做两步的和一步的应用题,再把它们合在一起就是所学的应用题了。学生解答新的问题时根本就不用再去思考解答的方法了,留给学生的只有繁难的计算。整节课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反正老师叫怎样就怎样。这种方法很普遍,根本不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好办法,反映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

教学手段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本来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可在实际教学中却往往在这方面出问题。近年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的教学设备不断出现,这本来是件好事,可往往由于运用不当却反而影响了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投影、微机的演示过多,减少了学生的操作时间,没能真正发挥现代教育手段的作用。而真正应该发挥作用的时候却因为受技术水平的限制而不能演示。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育目标。

教育观念是教师教学中的思想意识,它决定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当今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在加快,人们已经没有办法掌握所有的知识。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学会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学会终生学习、学会生存。每位数学教师应该明白自己的任务、明确自身的责任。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要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当己任,先育人后教书、边教书边育人。这样,教师就会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上好每一节课了。如果有了这种新的教育观,就不会因为学生学不好而发脾气;就不会非得为追求形式的完美而设计课堂教学;就不会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为教师服务;就不会只是为了答好试卷而教学。数学课堂教学就会出现新的生机和活力,一个很有人文意识的数学课堂教学就会再现在我们面前。

(二)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的素质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与课堂教学改革密切相关的就是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因为教师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教师的职业道德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教师的工作业绩。虽然提倡教师考核评估的量化,但教师的工作成果有时很难量化。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这方面的特点越来越突出。在实行百分制的时候,量化学生的分数就可似评价教师的成果。可是随着等级制的到来,这种本来能量化的东西也变得模糊了。这时就更要求教师用更好的心态、更高的境界来看待自己的工作。比如,开始实行等级制时,老师们讨论给学生的应用题评分的问题。如果一道应用题的解答正确,只是答语写错了,这题是否算过关。按常规这当然应该算,因为这不影响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评价。但有的教师说如果这样,那以后干脆告诉学生一律不写答语,反正不影响成绩。这一个很小的问题反映出改革给我们教师带来的新课题,要以更高的思想素质对待今天的改革。要自觉主动地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并不是立即见成效的学生学习习惯、创新能力、学习兴趣、思维能力的培养上。

数学教师的业务素质包括各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是数学知识的深度、广度和对小学数学教材的理解掌握程度。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从一定的高度来驾驭教材,才能深入浅出地进行教学,不至于出现和学生一个水平甚至跟不上学生的尴尬局面;也不至于出现总是在一些无足轻重的小问题上绕圈圈,而对那些关键问题却一带而过的情况了,也就能从把握整个知识体系的高度来研究小学生的学习了。

三、结论

数学教师只有具备了较高的素质,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革课堂教学,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地方、成长的摇篮。才能在实际教学中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学习方法,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

有关小学数学教育创新论文推荐:

1.浅谈新时期小学数学课程创新教育

2.浅谈小学数学创新论文

3.浅谈小学数学教育的论文

4.浅谈小学数学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5.有关小学数学教学教育论文

6.浅谈小学数学教育科研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