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福建高考地理资料

2017-03-18

在福建的高考地理考试中,会考到哪些知识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16福建高考地理知识以供大家学习。

2016福建高考地理知识:大气环境保护

1. 全球性的大气问题:

全球变暖、臭氧层的破坏、酸雨

2.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和释放热红外辐射的气体成分。

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水汽(H2O)、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和臭氧(O3)。

人类活动排放:氯氟甲烷(HFCs)、氢氟化物、全氟化物(PFCs)、硫氟化物(SF6)等

3.全球气候变暖

自然原因:太阳活动、大气环流、火山活动、地壳运动等

人为原因:燃烧矿物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毁林

技巧1:全球变暖带来问题: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影响。

(1)全球变暖会引起海平面上升,从而对沿海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直接威胁

(2)全球变暖会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技巧2:缓解全球变暖的措施

(1)研究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

(2)采用新能源

(3)努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4)植树造林,保护植被

4.平流层臭氧量减少的原因:

自然原因:受太阳活动等自然因子的影响

人为原因:主要表现为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消费和排放

5.平流层臭氧量减少的危害:

(1)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皮肤癌、白内障患者增多);(2)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技巧3:保护臭氧层的措施

(1)全球合作保护臭氧层

(2)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

(3)积极研制新的制冷系统

6.酸雨:一般把pH小于5.6的雨水

产生原因:燃烧矿物燃料和汽车尾气的排放,使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增多

技巧4:我国酸雨类型:主要是硫酸型酸雨

我国酸雨分布:《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04年我国酸雨污染略呈加重趋势。酸雨区域分布范围基本稳定,城市主要分布在华中、西南、华东和华南地区。华中酸雨区污染最为严重,湖南和江西是华中酸雨区酸雨最严重的。

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区是长江以南的四川盆地、贵州、湖南、湖北、江西,以及沿海的福建、广东等省,占我国国土面积的30%

我国的重酸雨区主要分布在南方,特别是浙江,江西,湖南,贵州,重庆等地。

7.酸雨危害

(1)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甚至大量死亡

(2)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3)腐蚀建筑物和文化古迹

(4)危及人体健康。

技巧5:防治酸雨

最根本的途径: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有效措施: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2016福建高考地理知识:城市

(1)分析我国武汉市的城市区位因素:

地理位置:位于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中国大陆的中部

自然因素:

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

②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

③长江、汉江汇合处,方便人流、物流的集散和中转。

社会经济因素:

①附近铁矿、棉花资源;

②长江和汉江汇合处,京广铁路穿过,交通便利;③科技发达;④劳动力丰富,素质高;⑤湖北省省会城市,华中地区最大的经济、文化中心;

⑥现代工业、新兴高科技产业(光谷)。

(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棉纺织、光谷等)。

(2)第一批城市诞生的地区:世界上一些大河冲积平原,如:长江黄河中下游平原;

恒河和印度河、尼罗河中下游平原等。

原因分析: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农业发达;便利的水运。

(3)上海市的发展:

优越的区位因素:

①便捷的交通;②广阔的消费市场;③高素质的劳动力;

④宽广的经济腹地;⑤充足的商品供应;⑥丰富的农副产品;

⑦雄厚的技术力量。

城市化问题:产生原因:城市人口膨胀;用地规模扩大;

表现:①道路狭窄,交通堵塞;②居住拥挤;③绿地面积小,环境质量差;④用地紧张。

浦东新区的规模和发展:

作用:解决城市化问题;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有利条件:位置:接近上海繁华市区;面积:相当于建城的2倍;

地形:平坦、开发空间大;

水源:河网密集,水源充足;

产业:农业为主,开发成本低

城市规划:

①分为城市化地区和非城市化地区两部分;

②采取轴向发展与综合组团相结合的布局形态;

③纵横交错的快速干道和河流;

④各种类型的绿地组成绿化体系。

建设成就:浦东新区已建成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

(4)城市道路网问题:

形式:环行-放射式方格--环行-放射式

作用:放射线:方便市中心交通,使市中心成为通达度最高的地区。

环线:缩短了城市各端点的距离,避免把大量人流、车流引入市中心,

减少市中心的交通拥堵和交通污染。

(5)城市交通环境问题:

两大问题:①交通线路拥堵;②交通环境污染

措施:解决交通线路拥堵:根本措施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解决交通环境污染:

①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

②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

③合理规划城市道路。(二者共性措施)

2016福建高考地理知识:海洋资源

1.海洋生物资源

使用方式:

(1)天然捕捞和采集海产品(近海-远洋捕捞)

(2)人工养殖和增殖等可持续利用

主要分布:沿海大陆架海域

(1)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

(2)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是鱼类的饵料

(3)冷海水上泛处

(4)暖流和寒流交汇处。

(5)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层海水发生交换时,上泛的底部海水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技巧1:世界主要渔业国分布:温带地区

(1)温带海区,大陆架占7.5%,渔获量占90%

(2)鱼产品消费量高,市场需求大。

技巧2:中国和日本的海洋渔业资源

中国:充分利用近海渔场和浅海滩涂大力发展海洋捕捞和海水增养殖业;远洋捕捞得到发展。

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高,海洋水产品在食品结构中比重大。

技巧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家对海域权利

(1)12海里领海权

(2)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

2.海洋矿产资源

(1)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

(2)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3)海盆中:深海锰结核(未来可利用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

3.海洋能源资源

海水运动:

(1)能量,可再生,没有污染。但能量密度小。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工程投资较大,效益不高。

(2)油气开发,始于20世纪初。近海到远海,浅海到深海。利用地震波方法寻找海底油气矿藏。通过海上钻井来估计矿藏类型与分布。油气经装油站通过船舶运到目的地,或直接由海底管道输送至海岸。是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工程。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是可行方式之一。

4.海洋空间资源

可利用空间:海上、海中、海底。

复杂性和特殊性:

(1)近海和海洋表面,抗御多变的海洋气象善和海水的运动

(2)深海活动,适应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

(3)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性大,对工程设备材料和结构有严格要求。

开发特点:

⑴对科学技术和资金投入的依赖性大

⑵技术难度高

⑶风险大

开发利用方式

(1)交通运输(海港码头、海上船舶、航海运河、海底隧道、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

(2)生产(海上电站、工业人工岛、海上石油城、围海造地、海洋牧场)

(3)通信和电力输送(海底电缆)

(4)储藏(海底货场、海底仓库、海上油库、海洋废物处理场)

(5)文化娱乐(海洋公园、海滨浴场和海上运动区)。

技巧4:鹿特丹港的区位优势

(1)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腹地覆盖欧盟半数国家

(2)世界贸易中心

(3)开凿连通北海的运河,改善水运条件

(4)利用中继贸易带动腹地近代工业的发展。

技巧5:围海造陆

原因: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途径

配套建设:要做好以水利工程为中心

人工岛建造:在近岩浅海水域用砂石、泥土和废料建造的陆地,通过海堤、栈桥或者海底隧道与海岸连接。

建造人工岛的国家:日本、美国、法国、荷兰、中国澳门等。日本神户人工岛为有名。

5.海洋环境问题

海洋生态破坏:在各种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海洋污染:污染物质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

技巧6:海洋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

(1)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物资源数量减少,质量降低,部分物种灭绝。

(2)海岸工程建设和围海造田缺乏科学论证,破坏海岸环境和海岸带生态系统。

技巧7:海洋污染的主要原因

(1)污染物绝大部分来源陆地上的生产过程。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

(2)核电站和工厂的冷却水

(3)石油污染区域集中于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是主要来源。)

技巧8:缓解海洋石油污染办法

(1)试验新的原油载运方法

(2)配备除污船

(3)针对性采用清污方法:分散、沉降、吸收、围栏、放任、燃烧。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