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企业管理论文

2017-02-22

企业管理以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企业战略管理、现代企业组织建设、建立人才的聘用激励机制、采用现代管理新技术都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每个环节在现代管理中都有重要作用和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现代企业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现代企业管理论文范文一:信用信息的外延分析与价值增值浅析—以企业信用信息为例

[论文摘要]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信用信息作为具有价值和价值增值的重要资源,客观反映了信用交易主体相互作用、相互竞争,又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本质特征,为人们认识和研究市场经济,进而掌握其运动规律,提供了“第一手”生动鲜活的材料。本文分析了信用信息的外延与价值增值,希望借本文提高大家对信用信息的认识。

[关键词]信用信息 外延分析 价值增值

根据信息经济学理论,信用交易双方——授信方与受信方关系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导致了信用交易充满着风险:在偿还债务的可能性上,受信方作为知情者拥有隐藏信息并可能作出隐藏行为,因而很可能利用授信方的信息劣势来获取额外收益,损害授信方利益,导致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和产生道德风险(Moral Hazard)问题;而授信方则为不知情者,由于不掌握对方信息而无法加以确定,承担着交易对象的使用权不能按时回归可能带来的“本金”和收益的损失。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特别是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逆向选择(如粉饰会计报表骗取银行贷款等)和道德风险(如逃废银行债务等)的条件下,市场机制配置资金资源的效率往往不高,并经常导致一种与信息相关的信用市场失灵。例如,在金融市场上,贷款机构缺乏可靠途径得到企业全面、真实的信用信息,是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重要原因,也是银行“难贷款”和企业“贷款难”现象并存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信用交易中,授信方对受信方信用信息的调查、分析和掌握就变得非常关键。

一、企业信用信息的内涵分析

企业信用信息是企业在信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债务人(单位)是否具有按期清偿债务能力的,对企业在当前和未来的信用活动中能够产生影响并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各种消息、情报、数据资料的总称。

1、企业信用信息的内容

企业信用信息的内容比较广泛,其变化也是很多的,包含方方面面的因素。主要有:

(1)企业概要信息,包括企业名称、企业代码、所在地与住所代码、邮政编码、所有制性质、法人代表、通联、电话、传真号码、网址、注册资金、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以及创立年月等。

(2)企业人事信息,高级管理人员,包括主要董事和主要负责人与企业主要部门(财务、供销)主管的姓名、性别、职务、出生年月、学历以及包括有无诉讼纪录、本行业从业时间、财产状况在内的个人履历;雇员包括雇员人数以及管理、技术人数占雇员总数的比例。

(3)企业历史与结构信息,包括企业的沿革以及企业的联属包括该企业母公司或子公司的名称和企业的结构即主要股东的名称及其控股情况等。

(4)企业生产相关信息,包括商标和专利、质量认证,是否通过ISO质量认证,经营场所信息,包括地理位置,房产权情况,联营厂、分厂或授权主产厂情况;经营地域信息,包括供应商名称及原料来源地,主要客户及销售地区。

(5)公司经营信息,包括产值、销售量、营业收入、存货、资金回笼、市场份额、资金周转率;付款纪录。从主要供应商处获得的一年内的付款情况,包括付款方式、额度、拖欠情况以及供应商的评语;银行往来情况,包括往来银行名称、地址、联系电话及银行的评语等。

(6)财务状况信息,企业股票是否上市,上市行情及决算日期;财务报表,包括流动资金、流动负债、营运资本、其它固定资产、净资产等;损益表,包括年销售额、毛利、税前收入、扣税、净利润等;主要财务比率、速动比率、负债/净资产、负债/资本、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投资报酬率、权营资本报酬率等。

(7)法院纪录信息,包括原被告名称、受理法院、纠纷、标的及卷宗号;抵押纪录,包括抵押项目、抵押日期、估价额、受抵押方等。

2、企业信用信息的重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信用信息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表现为:

(1)企业信用信息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它是信用经济的一个重要资源。企业信用信息反映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而影响企业有形资产的运作和企业竞争力的发挥,并与开发利用企业其他各种资源,如人力资源、资金资源等紧密相关。信用信息资源保证了企业能够更好更顺利的开展贷款、开拓市场、发行股票、开展期货交易、进行企业并购和资产重组,实现企业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2)企业信用信息是分析交易主体信用的基础。在市场交易中,交易主体的信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交易能否顺利有效的进行。为保障企业在交易中的利益,企业需要搜集、分析交易对象的信用信息,了解其信用程度。信用信息的不足势必导致企业交易效率降低、交易费用上升、交易周期延长、经济纠纷增多。

(3)企业信用信息是企业低成本运作的保障。企业良好的信用信息将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和经营成本。反之,不良的企业付款信息将增加供应商要求现金结算的比例,从而加大企业的资金需求,增大企业的经营成本。

(4)企业信用信息是信用激励约束机制的基础和动力。企业是依法设立的以盈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追求最高利润是企业的目标。为了防止企业不法牟利,必须建立“守信者奖、失信者惩”的企业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发布企业信用信息,披露企业信用信息是保障激励约束机制有效运作的重要方式之一。

可见,没有企业信用信息,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企业信用信息的外延分析

1、企业征信的形成

信用信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是一种资源,将原始的信用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可以形成信用信息产品。因此,企业信用信息是制作企业征信产品的原材料。

企业征信是征信机构将调查、核实、采集的分散的企业信用信息转换为企业征信数据并归集到企业征信数据库,然后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和评估,从而形成的一系列具有一定价值的商品。企业征信主要包括企业信用报告、信用咨询、信用评分和信用评级。

(1)信用报告,又称信用记录、信用查询,是指征信机构利用数据库技术采集、汇总企业信用信息,以供查询服务。

(2)信用咨询,又称信用调查,是指征信机构接受客户委托,依法通过信息查询、访谈和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和评价被调查对象的信用状况。

(3)信用评分,是利用数学和统计方法,根据企业信用信息对其信用状况进行量化评价。

(4)信用评级,又称资信评级、信用评估,是企业征信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指征信机构通过定量、定性的分析,对企业所负各种债务能否如期还本付息的能力和可信任程度进行评估,以简单、直观的符号(如AAA、AA、A、BBB、BB……)来表示企业债务偿还风险的高低。其主要手段是,通过分析研究企业的经营环境、管理质量与经营水平、资产负债情况、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情况,通过一套合理的评级指标体系,对企业的整体信用状况做出综合的评判。实践证明,作为资本市场上一种防范信用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资信评级确实有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利于提高银行决策效率,有利于企业更方便地获得银行信贷支持。

2、企业信用信息的价值

信用信息是信用交易主体在交易活动中产生的、与信用行为有关的记录,综合反映了受信方的信用状况,集中体现在履约能力和履约意愿两个方面,既包含了签约时的静态信用状况(现期的),也涉及到履约全过程(信用合约规定的时间内)的动态信用状况(预期的)。根据对信用交易双方的效用不同,信用信息的价值主要表现在:

(1)对授信方而言

信用信息矫正了信息不对称,有利于排除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其价值主要体现在:

第一、基础性作用。在信用交易前,授信方对交易对手信用信息的充分了解,是信用交易签约的基础,只有建立了信任的前提,才有可能达成交易的意愿。

第二、提示性作用。在信用交易时,授信方对交易对手信用信息的掌握程度,为信用交易规模和深度的决策作出重要提示,直接涉及交易合约有关内容的协商和签订。

第三、预防性作用。在信用交易的过程中,对信用信息的深入分析探究,可以帮助授信方揭示交易对手的信用弱点,发现可能存在的信用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及时采取必要的防范补救措施,预防交易对手违约的发生。

第四、保障性作用。授信方对交易对手信用信息动态地跟踪调查,既能扩大双方互信的范围,又能保证合约条款所规定的有关权利和义务的履行,对信用交易的成功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

(2)对于受信方而言

信用信息是其发出的市场信号,传达有关其信用状况的信息。其价值体现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形象性价值。信用信息作为信用交易主体的“信用名片”,被企业和个人广泛视为入市交易的“信誉身份”的象征,在市场经济的交往中,常常与商家的性命攸关,甚至当成名优商品的“含金量”、知名企业“品牌”形象的同义词。

第二、财富性价值。当信用渗透到市场交易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时,企业和个人就会象关心自身财富一样关心自己的信用信息,并且设法主动去创造良好的信用记录,积攒和借助这种优良的信用信息“财富”,实现和完成各种各样的信用交易,将自己的信用信息成功转化为现实的负债能力、购买能力和支付能力。

第三、经济性价值。在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的今天,受信方具有良好的信用信息,可以获得较为优惠的资金(商品)价格,降低信用交易费用,获得授信方的各种优惠服务,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3)对专门的征信机构而言

信用信息是一种特殊原材料,具有原料性价值:正因为信用信息减少了信息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对双方均具有重要的价值,征信机构通过采集、加工、整理、分析信用信息,进行深加工或精加工,形成一系列“征信产品”,如:特定交易主体的信用咨询和信用报告、企业的信用评级、行业的信用分析等,提供信用评估报告或其他信用咨询服务,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信用交易主体的总体信用状况,对其信用度(良好、较好、一般、可疑、较差和恶劣)进行科学评判。这些“征信产品”已普遍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各种交易,既给征信机构带来了生机和收益,更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快速有序健康发展。

(4)对于某一区域而言

某一地区整体信用信息的综合构成了该地区经济金融生态的一种特有重要资源,具有资源性价值:政府信用信息、企业信用信息和个人信用信息汇合的主流,形成了区域独特的经济金融生态——信用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交易氛围为资金、商品交易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增强了收益预期,并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总成本,对资金、商品的流动构成强大的“吸引力”。充分利用这一区域战略“乡土”资源,变资源为活力,着力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打造地方信用品牌,就可以为本地区带来无限商机和丰厚利益,从而造就地方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三、信用信息的价值增值

随着以微电子、计算机、通信、网络和软件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用信息管理、披露和共享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征信市场的发育和征信产业的发展,我国信用信息的获取、存储、处理、分析、加工和传递——开发和利用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1、为适应社会成员建立信用关系和保障信用交易的需要,组建全国联网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信用储蓄银行”,真实全面完整及时记录和反映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依法为信用交易各方提供查询服务(主要为信用经营的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服务),尽量消除信息不对称,尽早揭露交易前中后的风险疑难点,提前防范、及时补救和有效监督;同时也可重点通过与本单位信用交易有关的信用信息,如:交易规模、成本、财务等的深入分析,为企业和银行内部信用管理“号脉诊断”,逐步解决目前信用交易内外风险较大的市场难题。

2、健全征信法律法规,加强征信市场监管,整合和规范征信机构,分类统一信用评估评级技术标准,大力开发和制造各类高质量的征信产品(主要为信用保障的商账追讨、信用保险、保理和信用担保服务),满足市场交易不同层次的多样化需求,促进和保障商业交易、信贷交易、证券交易、期货交易等各种信用交易的健康发展。

3、加强联合征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分散的信用信息系统化(征集储存),系统的信用信息社会化(处理传递),社会的信用信息功能化(分析加工),功能的信用信息效益化(开发利用)。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依法保护守信者权益,降低其信用交易成本,提高其信用交易效率;按规追究失信者责任,让其付出高昂的失信代价,受到应有的惩罚,发挥激励和威慑的影响力。

4、在信用信息数据库中,增设相应功能模块,通过对信用信息的统计汇总,测算行业、地区和全社会信用交易规模,从而为贯彻执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对全国和不同区域信用信息的系统监测和全面分析,不但能准确地把握市场和经济运行的脉搏,而且能为调整产业结构,缩小地区差距,做好“五个统筹”,实现社会总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实施国家宏观调控和政府决策提供服务。

5、适应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的新形势,“逐步开放信用服务市场”,在保证国家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使我国的征信体系与国外征信体系对接,向海外扩展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一方面为外商在国内市场投资和贸易服务;另一方面为内商对外投融资、扩大对外贸易、提高国际竞争力服务。

此外,根据党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征信管理制度”的要求,依靠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丰富金融信息流,依法为纪检部门和监察机关的反腐办案查找有关线索并出具相关证据材料,从而可以高效地建立起一条“看不见”的反贪惩腐“电子防线”。征信管理部门与监督、内审、稽核等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在腐败和风险易发和多发部门,加强对关联企业、重点行业以及实力人物、关键人员的信用分析,密切注意敏感信息、特殊信息的变化,及时或定期作出风险预测、预报,防范和遏制腐败大案要案的发生;与纪检、监察、司法等部门密切合作,探索依法利用信用信息系统建立“反腐查询”“、反腐分析”“、反腐调查”“、反腐取证”“、反腐档案”“、反腐信息共享”等的相关机制。

综上所述,信用信息作为有价值的重要社会资源,其价值的增值对激励诚实守信,惩治虚伪失信,防范信用风险向信用危机转化,提高市场信用交易的效率与效益,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具有十分巨大而积极的社会效应。信用信息增值的途径就是努力实现:

第一阶段:信用信息、经济人、先进工具(科技)三者的有机结合(生产特定的“征信产品”、营造良好的信用氛围);

第二阶段: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满足信用交易的市场需求),增强社会诚信意识,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结束语: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和谐社会是诚信社会。信用信息的价值增值及其开发利用,不论是从理论研究来看,还是从实践探索来说,都会直接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成产生深刻影响。

[参考文献]

[1]林钧跃.社会信用体系原理[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

[2]丁敬达,刘焕成. 论我国省级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J].现代情报,2007,(8).

[3] 石新中.论信用信息公开[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关于现代企业管理论文范文二: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平台设计研究

论文摘要:通过对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初步研究,提出了“平台”化思想,并指出了“四个统一”的服务平台设计,为信息系统总体建设实现了良好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字:信息系统 服务平台 四个统一

在对业务体系结构、应用体系结构和技术体系结构进行综合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参照信息化建设标准“一体化系统”的建设指导方针,进行全面的应用和技术总体方案设计。

信息系统建设应以建立数据、应用、信息和安全四个集成平台,以数据仓库为基础,企业应用集成平台为核心,企业信息平台为手段,企业安全和系统管理平台为保障,实现内外上下的统一信息管理、统一业务处理、统一服务提供和统一安全保障。信息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就是遵循这“四个统一”的方针,因此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便于容纳新的业务需求,以螺旋式上升的方式不断完善和优化整个信息系统,并按照信息化建设规范的一体化建设方案的思想,建立一个基于统一规范的应用系统平台,依托不断优化的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信息的高度集中处理,把信息系统建设成为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以保障功能齐全、协调高效、信息共享、监控严密和安全稳定的总体建设目标

企业统一服务平台的设计思想要遵循“平台”化的设计观点——平台是一个通用性的基础设施框架结构,提供最基础的信息服务。这些平台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定制后就可以转变成实际的应用系统,通过“平台”化的设计努力提高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加强可重用性,从而加速战略目标的实施以便缩短应用开发和交付的“周期”。而以往的应用均为针对某一特定功能而设计,大多都有各自独立的信息基础设施框架,平台的差异性很大,应用之间不能共享IT基础设施,造成了许多底层计算机资源的利用不足和信息资源进一步整合,特别是实时集成的困难。企业统一服务平台应用设计方式要求将所有应用构建在统一的信息基础设施上,只有基于这种平台化的设计思想才可以充分利用机制技术,快速拼装新的应用,不断进行功能扩展而不必引入多余的基础设施,最大限度的保护投资。简而言之,“四个统一”的平台设计包括:以数据为中心的统一信息管理平台;以流程为中心的统一业务处理平台;以用户为中心的统一服务提供平台;以策略为中心的统一安全服务和系统管理平台。

一、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

统一信息管理平台包括信息采集、信息存储、信息传递(可以是实时也可以是批量)、信息分析和信息发布等功能,并有统一院数据管理系统将这些功能系统集成起来,各系统之间可以进行信息共享和流程直通处理,实现横向一体化的信息管理平台;并利用信息传递系统(数据交换平台)将上下各级、内外各相关单位的信息系统连接起来,构成纵向一体化的信息管理平台。

统一的信息管理对于我们规范整个系统的数据设计、管理有多方面的指导意义,可以从以下方面对统一信息管理平台进行不断的优化:

1、建立统一的数据模型

通过对企业生产数据和人事、财务、资产、公文等行政管理业务的分析,形成企业的主题数据库,确定主题数据库的各项属性,尤其是主题数据元素的识别码编码规则。这些主题数据库将作为今后整个系统扩展的核心和基础。

2、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设计规范

设定格式化数据,同时也包括地理信息数据、视频、音频数据等非格式化数据的逻辑设计规范和物理设计规范。建立企业信息分类代码体系,并确定管理工具以及落实到操作的管理规则这样即可统一数据的设计规范、原则和标准。

3、统一数据存储和数据分布策略

将格式化数据与非格式化数据,当前数据与历史数据,分析型数据、管理型数据和操作型数据,外部数据和内部数据,高频度使用数据和低频度使用数据的存储和分布策略进行统一考虑。

4、统一的数据安全和访问控制策略

数据是企业信息系统最重要的部分。每个用户只能访问授权的数据类型和数据范围,建立统一的数据安全和访问控制策略,确定防止数据非法更改和泄漏的计划,建立完整的数据审计方案。

5、一次一处数据采集和充分数据共享利用

任何数据都必须遵从数据一次一处采集的原则,避免数据的重复采集和重复劳动。但是采集进来的数据,要可以被所有系统和功能共享利用。

二、统一的业务处理平台

统一业务处理是一个集中应用的整体观念,要点在于基于统一的应用开发机制拼装和集成平台,同步建立统一规划、相互依托的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流程直通的处理机制;并将目前以功能为核心的相互独立的原有业务应用,通过标准平台,利用数据转换/映射、消息中介、应用服务器扩展、分布式对象等技术有选择地进行数据曾和应用协议层之上的事件和流程集成,加强新旧应用系统内部和之间的互操作性。

三、统一的服务提供平台

统一服务提供一个渠道大集中的整体观念,将所有应用系统得功能处理和信息服务通过一个统一的服务平台,以用户选择的方式,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个性化地提交给不同权限的用户。统一的服务提供平台由门户站点展现,其主要特点在于:

1、服务的一致性

所有的内部员工和企业领导可以通过统一的服务平台获得各自所需的所有服务项目。用户获得一项服务时无须考虑不同的职能部门以及各自的处理流程,因为这只是一个任务、一个入口、一个出口,无论该任务需要跨越多少部门来实现,对用户来说完全是透明的,而且保障一致完整的用户体验;

2、用户策略的一致性

所有用户都经过给予策略的统一用户管理系统进行身份认证、授权,可以一次性地通过统一服务平台获得多个不同的子系统中的资源。

3、直通处理

用户的任何请求都可以没有延迟地在多个子系统中进行动态传递和流程集成,达到直通处理的效果。

四、统一的安全保障平台

统一安全保障是一个系统管理大集中的整体观念。这不是几项技术产品的组合,为了保障企业统一服务平台的成功实施和运行,企业需要一个公用的安全和系统管理架构,以保证业务运转的性能和可靠性,保证事务处理和数据的安全。更进一步说,一个成功的信息安全和系统管理平台不仅是由多种相关硬件和软件组成的,更需要有良好的政策和正确的行为模式来支持,还需要企业上上下下每一个人员的努力实践。而把这些产品和行为模式集合在一起,基于统一的策略管理才是企业所需要的企业及系统管理和安全体系结构。

保证可用性

运营持续性

图 统一安全管理平台

参考文献:

1. 积木式结构系统 赫里特·扬·德·维尔德 [P]. 中国专利:CN1211199, 1999-03-17.

2. 基于Web服务的企业ERP与电子商务系统的集成研究 石秀君 山东师范大学,2008

3. 一种基于中介者模式的数据库实时同步方法 胡羽 吉林大学,2008

4. 分布式大力信息服务研究与实际 吴功和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

关于现代企业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1.现代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2.大学现代企业管理论文

3.试论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

4.现代企业管理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5.现代企业管理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