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故事电子书里的故事

2017-01-09

苦难与挫折是人生的一笔财富,经历了生活的坎坷,定会倍懂珍惜,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创业故事电子书里的故事。

创业故事电子书里的故事1:小小肥肠店如何月入30万

在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蓝湖郡社区,有一家看起来毫不起眼的路边店,名叫渝涵精品私厨,莫看这个店只有100平方米,却早已远近闻名。

“我们开业有3年多时间,没有淡旺季,经常是门口外边都要摆桌子才行。”曾先生称,很多人都是慕名开车来吃饭,小店一个月可以卖30多万元的营业额,在业界可以说是奇迹。

该店虽然面积不大,但非常干净整洁,全透明的厨房很显眼,初略数了一下,厨房内的厨师就有9人,有两桌年轻的食客正拼桌吃饭,旁边的墙上,一台电视正播放着该店所有食材“原汁原味”来自农家的采购画面。

而在门前的路边,还停着几辆奔驰、路虎、奥迪跑车等名车。

渝涵精品私厨厨师长、中国烹饪大师袁洪涛透露,该店远近闻名,除了味道和特色菜蘸水肥肠、热拌肥肠是一绝外,还有就是老板很牛的个性。

他说,老板对店内食品安全的要求,在很多开餐馆的人看来,简直是奇葩。他要求所有的蔬菜必须要清洗三次以上;所有的开水,都要经过高级过滤器过滤后再烧开;所有的餐具都必须自己严格消毒后再放进消毒柜。

有一次,来了七八个客人,点了1000多元的菜,服务员上茶水后,其中一位客人将茶水倒在碗里洗碗,他见后,立即过去制止,请她放心食用。

没想到客人还是我行我素,最后,曾先生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惊讶的举动,直接将这桌客人赶走了,不卖菜给他们。“这是对我们店的不信任,是对我本人的侮辱。”曾先生说。

而类似的奇葩做法,江湖还流传很多。

“我可以说,顾客除了对价格有意见,其他任何东西都无可挑剔。”曾先生说,他卖的东西价格并不便宜,比如一份大份蘸水肥肠,就要卖120元,一份黑豆芽炒肉丝就要58元,但是,餐饮店生意仍然爆好。目前,他已经开了三家分店,大融城店本月也要开业。

他说,他做餐饮,就是做良心,不愁食客。

比如,他的所有猪肉、土鸡、土鸡蛋、血旺、黑豆芽、石磨豆花等菜品,全部是当天凌晨五六点钟,驻地采购员从长寿一个小镇上采购后,直接放到发往重庆的班车上,店里的采购员上午去客车站取货,保证新鲜绿色健康。

同时,他的所有菜品,都要求绝不放味精和鸡精。他说,土鸡汤至少要熬5个小时才会端上桌。

虽然是一个小店,他却非常注重品质,厕所必须24小时保证热水;各种型号手机充电器店里必备;雨伞,不管天晴还是下雨,都必须有,让食客放心的就餐。

这个餐饮店的商业模式还是值得肯定的,它强调食材的来源,强调对饮食卫生安全的把关。从健康绿色餐饮来看,如果真正做好了,未来的市场空间很大。

在目前大家对食品安全非常关注的时候,将食材的采购来源环节、卫生安全的饮食观点强势带入餐饮店的运营中,正好迎合了人们阶段性的消费心理,只要味道好,把消费者引进来了,这样的商业模式就可以复制,也可以做好。

创业故事电子书里的故事2:一个创业点子带来的千万价值

孔令博是北京奥琦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2006年底,他和三名创业伙伴建立了这家公司,注册资金仅10万元。经过一年多的摸索,他们将创业的方向明确为卖菜谱。不过他们卖的既不是纸质菜谱,也不是PDA点菜机,而是电子菜谱。

“对于餐饮管理者,我们提供的是基于电子菜谱基础上的一整套数字化餐饮解决方案,包括实现菜单、菜价及时更新,成本分析、优化管理等一系列服务。”孔令博称。仅北京就有近百家餐饮企业使用了这套系统。2010年的时候,孔令博给自己定下来2000万元营业额的销售目标。

与很多先有项目再成立公司的创业型企业不同。2006年底,孔令博决定从北大离职创业时,并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他和三名合伙人都是北大计算机专业的高材生。但公司到2007年底之前,都一直在摸索过程中。

在寻找到电子菜谱这一项目前,他们通过朋友关系,承接各种信息化项目来维持公司运营,包括航天五院项目、宣武团区委志愿者在线项目等。他们还开发出各种好玩的小玩意,比如会发光的T恤、数码相框、智能闹钟技术。

“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准一个项目选做主业。”孔令博称。

没有项目的时候,孔令博和兄弟们会经常一起小酌。也就是在觥筹交错间,他们寻找到了开发电子菜谱的灵感。

“经常在吃饭点完菜,不知道点了几个热菜,几个凉菜,也不知道自己点了多少钱,有时,点完菜服务员会过来说,某个菜卖完了”。于是,最原始的想法出现了,结合点菜机和纸质菜单,变成一种多媒体的点菜终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孔令博拜访了京城数百家企业,得到的反馈信息是,餐饮企业老板对于及时发布新菜,了解库存信息,采购状况等也很期待。

而这些问题,通过基于电子菜谱一体化的解决方案都能实现。2008年春节,孔令博团队停止了其他业务,开始专门研究电子菜谱。

孔令博介绍说,整套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首先是客户终端,用餐者可以通过电子触摸屏看到餐厅全部菜品照片、原料、价格和营养成分。用餐者通过终端自主点餐后,信息就通过餐厅的无线WIFI网络进入后台服务器以及厨房的电脑中。

第一代电子菜单出台后,孔令博发挥地域优势,首先在北大的怡园餐厅进行了试用。在孔令博看来,如何真正将产品推向市场,让餐厅老板们接受,才是迈开成功的第一步。

电子菜单的第一家商业客户是名为“将太无二”的日本料理店。只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老板就决定了使用电子菜单。

孔令博称,这也是机缘巧合,因为老板是从国外回来的,接受新鲜事物的主动性强,且这家企业的现代化程度已经很高。

其实,打动这家企业的理由很多,首先是电子菜谱可以降低投入成本,实现迅速更新。对于一家餐饮企业而言,普通菜谱每本都在300到500元之间,一年更换菜单至少投入将近1000元。虽然电子菜谱的市场价是2300元,比普通菜谱略高,但可任意发布新菜或删除旧菜,是一次性投入。

同时,电子菜单使用后,可以优化掉15%-20%的人力成本,缩短服务员耗费最多的协助点菜的时间,提高效率。

更多的优势在于整个餐饮流程的管理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后台系统,根据采购原材料的成本,实时调整菜品的价格,推出特价菜,降低库存损耗。还可以精确统计各类菜品的消耗等根据客户喜好调整菜品。孔令博介绍说,这套系统还将提供包括财务分析、库存管理等深度运营数据。

从2008年中旬到2009年初,有13家企业采用了孔令博公司提供的名为“餐行健”的电子菜单一体化解决方案。但对于孔令博团队来说,这样的数量远远不够,那段时间,他们的总销量不过100多万元,但投入的研发费用却达到了300多万元。

孔令博团队通过拜访京城近1700家餐饮企业,不仅掌握了大量数据,也为下一步开发和积累人脉打下基础。同时,也帮助他们做出了一个让企业继续生存壮大的关键性决策。

孔令博告诉记者,80%餐饮企业老板对于这套方案是认可的,但能否成交取决于两个方面,首先是能否接受新事物,其次是对一次性投入成本的敏感度。“买点菜机可能一次投入5万,而电子菜单系统则高出2万元左右”。

调研中更大的发现在于,商户最担心的是用餐者是否接受这样的新型点菜模式,以及是否会使用电子菜谱。“在人均消费水平100元以上的饭店中,很多消费者年龄在40岁以上,这部分人群对于这样新式的点菜模式能否接受是个问题”。

孔令博决定对公司策略进行调整,从单纯电子菜单供应商,向提供数字餐饮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供应商转变。“毕竟市场接受电子菜单需要一定过程,我们会提供一些过渡性产品,包括点菜机、视频点菜等。”

孔令博称,根据客户需要,从单纯产品提供向提供服务转变的调整使得电子菜单的推广速度加快。今年,包括德云社郭家菜等多家企业都开始使用孔令博公司奥琦玮不同类别的产品。

目前,电子菜单的研发已经进入到第四代。国内也有近13家企业参与跟进。“只有更多人跟进,才说明我们选择市场方向是没有错的”。来自中国饭店协会统计,餐饮信息化市场潜力约2300多亿元。

而对于跟进者的模仿,孔令博表示并不担心。他说,介入的公司大多数都跟进在硬件上,对后台的软件介入不深。“我们剥离了生产,专注做研发。把上游交给别人去做,是我们的优势”。

孔令博构想着,到市场足够大、足够成熟时,企业将给商家们提供网络菜单设计服务等。“比如说,你可以通过我们的网络,根据不同季节更换不同类型菜单模型,我们收取一定服务费用”。

现阶段,已经有很多风险投资看好奥琦玮的电子菜单项目,有风投对企业估值达到了7000万元,但孔令博目前还不想引入风险投资。“我们还是希望将企业规模继续做大再考虑融资的事情。”

创业故事电子书里的故事3:白领辞职创业开小吃店 月营业额20万

“您有一份新的快餐订单……”中午11时,来到位于敦化路的老潍县朝天锅小吃店,一直到下午2时离开,侯月志手机不断接到快餐订单,加上店内食客络绎不绝,侯月志忙得不可开交。由于顾客爆满,他不断催促厨师加快速度,同时自己上阵给送餐员递上已经打包好的外卖……饭点儿虽然忙,侯月志却安排得有条不紊。来来往往的顾客们,极少有人知道侯月志原来是名航运白领。

2006年,重点大学毕业的侯月志加入到一家全球五百强的航运企业,成为高级白领。4年后,侯月志又跳槽到另外一家大型航运公司,在那工作3年后,不安分的侯月志又跳槽进入金融领域,但他发现朝九晚五的上班模式越来越不适合自己,最后他决定辞职。

说起自己转型做“朝天锅”的经历,侯月志颇为感慨,刚决定辞职那段时间他很迷茫,不知道自己以后该做些什么,又能做些什么。几经比较,他想到了自己父母经营的潍坊特色小吃“朝天锅”,这个他喜欢吃,制作过程也很熟悉。“我刚开始跟家里人说要做小吃,我爸妈也不支持。”侯月志说,他不断做家人工作,终于慢慢转变了他们的观念。

如今侯月志的朝天锅店生意超级火,外卖加进店顾客,一天得有200个订单,每月营业额也到了20万元。

月营业额20万,一个听起来多么诱人的数字,但这背后离不开侯月志的辛苦打拼。一年来,从无到有,从当年的航运白领到如今的小吃新秀,从十多平米的简陋小店到如今宽敞整洁的餐馆,从月收入刚刚能够达到盈亏平衡到如今营业额20万元,侯月志付出的心血十分巨大。

说起做餐饮的秘诀,侯月志认为最重要的是食材的新鲜,所以他每天凌晨三点半就要去抚顺路批发市场买肉、买菜。“每天起早采购的确累,有的批发商劝我一次性多采购点,买回来把肉菜冷藏起来,这样我倒是可以省劲,但却会降低饭菜新鲜度和口感,所以我每天都坚持去采购新鲜的肉和菜。”

侯月志表示,像大多数人一样,他一直有一个梦想:想要自己的父母不再劳碌奔波,想要给自己的孩子最优越的条件。因此,他选择创业。

站在小吃店前,侯月志感觉特色小吃行业前景广阔。无论是口碑还是营业额,这个刚满一年的小吃店给了侯月志很大的创业信心。未来一年内,侯月志计划在市区几个商圈好好考察一下,再多开几家连锁店。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