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笼丰糕

2016-11-11

近日一位老同学忽然将他家新蒸的丰糕送了几笼给我,一算日子,原来已是腊月了。在桐城这地方,腊月前后是有做丰糕传统和送丰糕习俗的,以前没有丰糕店,条件好的家庭几乎都做,现在因为条件都好了,做丰糕的就只剩下几个专业户了。因而,还没到腊月,丰糕店就门庭若市,丰糕简直供不应求。

正是早上,不想去街上吃早点,就在家油煎丰糕吃。拿刀在椭圆形的丰糕上切上一块,再均匀的切成薄片,将锅里倒上香油,等油热了,就把丰糕放进去。软软的丰糕一与油接触,就传出了滋滋的声音,非常悦耳,分明是在挑逗食欲。不一会儿,丰糕就外焦内酥了,飞快地捞进盘里,一股香气就从盘中冉冉升起,轻轻一吸,胃口就被撩拨得火烧火燎的了。再放一片入嘴,那种清香绵软,令人口齿留香,以至尝了还想再尝。

很快地将一盘丰糕下肚,余味还未尽,我就坐在桌前,泡上一壶茶,思考着这普通的食物究竟有何魅力俘虏着胃口。我们来看丰糕的制作,这就要选上等的米,洗净后放入缸里用清水浸泡五六天,等到米发涨变白,捞出洗净,再用石磨将米磨成粉,然后将粉放入缸中,按照6:1的比例配上面粉,酵母,放上白糖,揉搓成面团,放上案板,按压成较厚面快,用滚筒滚成一定长度的薄面片后,再用刷子在面的表层,刷上液体的熟猪油,或者再撒上一些白糖以增加甜味,同时将金桔干、蜜枣干均匀地撒在面皮上,然后,从面皮一端卷向另一端,卷成长条形的厚面饼。再用擀面杖把面饼按压成片,擀成长条,把两端分别向中间对折,再从中间对折成长方形,放在笼屉上蒸45 分钟,直到表层起泡花,如此,丰糕就蒸熟了。

蒸熟的丰糕也有多种,有写字的,如丰糕上写新年好,寿比南山,合家幸福等等,不写字的里面大都点缀一点红枣,洒一些红丝,青丝什么的等等,这些都带有喜庆祝福的意味。

而丰糕的吃法也有多种,除了油煎外,还可以在饭上蒸,肉汤泡等等,但不论何种吃法,丰糕都是质地松软,久食不腻,回味悠长。

另外丰糕本身,也有祝福人步步高升和年年吉祥的含义。正因有了这些意义,丰糕就成为了春节期间馈赠亲朋好友的一种礼品。在过年时,不论谁去人家拜年,几乎家家主人都会端上一盆蒸得热腾腾香喷喷的丰糕片,这时候,客人一般都要尝尝表示接受了祝福,哪怕胃口吃得太饱,都不会拒绝,这应该是丰“糕”(高)两个字所包含的祝福和希望吧。

小的时候,我看见过人家腊月里蒸丰糕。但那时不懂,只晓得刚出笼的丰糕,清香白嫩,诱惑得我嘴巴砸吧砸吧的响。人家看到我想吃,就切上一块给我,囫囵吞枣的吃下去,立即跑回家嚷着母亲给我做,虽说那时家贫,母亲也总是想方设法做上一笼。那年月,丰糕伴随我走过一个个春节。

同学送来的丰糕,我也送了一笼给母亲。在母亲那里,我终于得知了桐城丰糕的来历。原来这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桐城在唐朝时,发生过一场罕见的干旱,大地上河水断流,田地龟裂,百姓哀声恸地。知县张孚卿心急如焚,一日,他来不及吃饭,就足蹬芒鞋,头顶烈日,跪在高山,祈求神灵,他的行动终于感动了上苍。骤然,大雨倾盆而下,霎时山洪爆发。张大人来不及上马奔跑,就被水淹死了。张大人以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干旱后的大丰收,桐城百姓为了感激他,就把收下来的大米磨成粉,蒸成米糕来祭祀它。

时光流逝,物转星移。一代传一代,当年祭祀的米糕,到现在就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丰糕。这也说明,人们始终没有忘记知县张大人。

又将是春节来临,亲朋好友之间必将礼尚往来,我得打电话给同学,让他多准备一些。我将送你一笼有丰厚内涵的丰糕,这,应该是皆大欢喜的吧。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