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从大一做起

2017-03-14

相关话题

以下是OMG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生步入大学校园处在喜悦与憧憬中,就业似乎还很遥远。“大一凡事都新鲜,大二忙过四六级,大三发奋学专业,大四考研找工作。”这似乎是许多大学生4年校园生活的写照。就业专家刘艳华提醒大学新生,职业规划要从大一开始做,职业规划越早对就业越有利。

合理制订大学4年行动计划要因人而异、根据自己的长期发展目标,选取最合理的方式和途径。从大一到大四,职业规划贯穿于每个阶段,但是每个年级的侧重又有所不同,学生要准确把握。

大一:启蒙

学生高考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大多有父母帮忙甚至直接由父母代劳。这就使许多新生初入大学校门时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甚了解。准大学生做职业规划,要先从了解专业开始。有些人认为自己所学专业是“冷门”专业,将来不好就业,一进大学就对专业抱着排斥的态度,将希望寄托在“转专业”上。而大学里转专业的机会虽然有,但成功的几率并不大,如果将希望全部寄托在此,可能会导致“赔了夫人又折兵”。

大一新生要通过校园网、媒体宣传等途径多方位了解即将学习的专业,静下心来对它进行分析,培养起对所学专业的兴趣。有些人认为现在学什么专业,将来就在哪个领域就业,将自己的就业面限制得太窄。其实,就业不一定非要和专业挂钩,一些通用型工作对专业知识要求并不高,只要大学生学好目前的专业,对未来的职业都是有益的。比如,现在几乎每所高校都设有法学专业,如果这个专业的毕业生都将就业目标锁定在法官、律师,恐怕就很难实现就业;如果他们将目光放宽,到企业去做行政类的工作也是不错的选择,具备法学专业背景还能成为他们的优势。

大一学习任务相对轻松,学生可适当参加社团活动,提高组织能力、锻炼交流技巧,为毕业求职面试练好兵。

大二:探索

大学二年级,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更上一层楼,对专业领域内的各种职业类型也正在逐渐了解。一个专业领域中可以细分很多职业岗位。在对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行业前景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大学生可以通过已就业学兄学姐的经验获得启示,圈定几个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职业岗位,拓宽自己的就业可能性,再多到校园招聘会、毕业生招聘会上看看,仔细研究相关职位的用人条件,不断地了解这些岗位的能力要求。

大二学生更加成熟,社会活动和兼职、实习开始多起来。学生选择参加的课外活动最好能兼顾未来职业发展需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责任感、主动性和抗挫能力。值得说明的是,学生在职业规划中确定的长期和短期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要根据对自我的认识、对职业的认识逐步调整、修正。

大三:预备

大学三年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基本有了稳定清晰的认识。这个阶段要围绕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爱好细分职业选择,目标要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确定是否考研等方面。同时,大学生还要注意和同学交流求职体会,学习写出更好的简历和求职信,了解搜集就业信息的渠道,并积极尝试加入校友网络,向已经毕业的校友了解往年的求职、就业情况。

大三是大学生活中很重要的一年,因为大三生要确定毕业后的发展方向。考研的学生要确定报考院校、专业,抓紧时间复习专业课与公共课,准备考试。希望出国留学的学生可多接触留学顾问,参与留学系列活动,留意相关资讯。

准备在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要查找自己的能力差距,并通过自学或培训迅速弥补。比如,想去外企工作的学生一定要有相应的外语能力,想去IT业发展的学生要有企业认可的资格证书等。

大三的暑假,实习招聘非常丰富。现在多数单位把社会实践和实习经历看得很重,一份含金量较高的实习经历无疑会为毕业生的简历增色不少,甚至有可能成为求职、面试的敲门砖。大三生要重视实习锻炼,在实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

大四:抉择

到了大四,大部分学生的目标要锁定在工作申请及成功就业上。大学前3年认真践行自己计划的学生,此时迎来了收获的季节。随着学业课程结束、心态渐渐成熟,加上求职知识的沉淀、对工作和求职成功的渴望,此时毕业生一鼓作气,很容易取得成功。

这个阶段有不少毕业生总是陷在“考研”还是“就业”的选择题中,打着考研的幌子来逃避就业的毕业生也不在少数,但这样只会两件事都做不好,还可能错过实习、就业的最佳时期。此时,毕业生要认真考虑自己在本专业内有没有科研能力,适合搞研究的学生可以选择考研,而动手能力强、善于操作的学生可以将注意力放到就业上。

这个阶段,毕业生不能再犹豫。毕业临近,实习、论文答辩、办理各种手续等事情非常多,很多学生都感觉大四过得最快,而此时任何彷徨与反复都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准备求职的学生要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就业资源,了解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单位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在准备得较为充分的情况下进行实战演练。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