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突然口吃的原因是什么
妈咪A:“儿子两岁零两个月,一直说话很流利,什么都会说,可最近几天开使变口吃了,一个字,比如“就......就.....就......”,说好久都“就”不出来,他自己似乎也很着急。为什么幼儿会突然口吃呢?以下就是小编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幼儿突然口吃的原因
1、模仿和暗示。
大部分口吃患者是在幼小时学别人的口吃学来的。儿童期正是学习和掌握语言的关键时期,儿童的心理特点之一是模仿性强和易受暗示。当亲友、同学和邻居中,如果有口吃的人,就会成为模仿的对象。
2、心理因素所致。
大量事实表明,儿童口吃是儿童受惊、被严厉斥责、惩罚、嘲笑、环境突然发生变化、父母双亡或离异、家庭不和睦等情景下引起的恐惧、焦虑情绪的结果。由于突然或持续惊吓而引起口吃者不少见。在一些突然引起震惊、恐惧的事件之后,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经历,例如遇见某种动物,听了鬼怪的惊险故事,因而引起惊恐等等之后,可发生口吃。口吃可能在受惊恐的当时发生,也可能是在受了惊恐之后几小时或几天之后出现,有时是经过沉默阶段再出现的。
3、疾病的影响。
如与发音、对语言理解甚至读书写字有密切关系的神经系统发生障碍;如小儿癫痫、麻疹、热病、脑病、百日咳、猩红热、脓症、鼻炎、扁桃腺发炎或肥大等等,以及耳鼻喉科的疾病,多少都能使呼吸和发声受到影响。
4、受遗传影响。
口吃与遗传、大脑两半球优势或某种功能障碍有关,与语言神经末梢缺陷有关。口吃患者的家族常有口吃历史。此外,特色疗法认为,说话结结巴巴的原因主要在于患者身体上某些负责发音的肌肉组织功能太弱,而这些因素都可以通过生殖细胞遗传给下一代。
统计资料显示,父母双方都有口吃,孩子出现口吃的概率为60%,父母一方有口吃,孩子出现口吃的概率为40%。
5、表达能力发展不平衡。
在2~7岁之间,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宝贝的表达和表现欲望逐渐增强。但语言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孩子的思维能力、词汇的掌握和组织句子的能力都在发展阶段,这使他们在表达复杂的思想时感到困难,说话过于急躁、激动或紧张。急于表达时,造成头脑中储存大量语言信息,但表达能力却跟不上,思考与说话的速度无法配合,从而出现较多的口吃现象。
6、父母的要求过急。
孩子的语言发展有快有慢,有的未满周岁就能说出简单的语言,也有的2岁后还不能找到适当表达方式。有些父母过于心急和敏感,把孩子学话时犹豫不决或轻度顿挫看作是口吃。当孩子学话时,过多的矫正或进行斥责、嘲笑。爸爸妈妈的这些表现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副作用,使他们对自己说话也产生不满和紧张感,从而回避一些普通的交谈和某些特殊的场合,口吃现象也逐渐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幼儿突然口吃怎么办?
1.不要提醒或指出孩子讲话的不流利。
2.耐心倾听孩子讲话的内容,而不是听他讲得是否流利;对他的讲话内容作出反应,而不是对他的口吃作出反应。
3.让孩子将所想的表达出来,不要打断、催促他,让他使用自己的词汇。在孩子表达不出恰当词汇的时候给予一些提示。
4.慢慢地、平静地重复孩子所讲的内容,并随之作出应答。
5.在对孩子的话作出应答前等待1~2 秒,以帮助他稳定情绪。
6.每天至少花5分钟时间与孩子谈话,做到语速缓慢、语言简单、轻松愉快,这既是示范慢速、流利言语的好方式,有可帮助儿童掌握句法规则。
如何预防口吃?
(1)解除说话时的紧张情绪,并注意消除不良刺激。
(2)加强说话训练。
(3)说话前不要乱想,不要给自己心理暗示,语速适当放缓,使表达自然。
口吃相关文章:
1.口吃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2.超级演说家 再见口吃
3.口吃形成的原因
4.结巴的原因是什么
5.怎样讲话不结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