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的思维方式

2017-06-02

新闻摄影有其自身的特征和审美原则,摄影作品是客观的、具象的,但它所传递的情感与深思是主观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新闻摄影的思维方式的内容,供大家参考。

新闻摄影的思维方式篇一:

新闻摄影的审美意识辨析

摄影记录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瞬间形象,包含着客观世界的较多信息,与一般摄影创作不同的是,新闻摄影是在“第一纪实”的基础上传递信息与情感。它的主观创作是站在客观事物的平台上完成的,与其他类别的摄影活动相比,更为突出它的真实性。

新闻摄影有其自身的特征和审美原则,摄影作品是客观的、具象的,但它所传递的情感与深思是主观的。这就要求摄影记者提供给读者的作品必须具有内涵上的多种价值形式,拓展出更为广阔的意象世界的审美意识。因此,好的新闻摄影作品要在提供给读者多种价值形式的基础上,实现作品内涵与读者心灵的碰撞。

表现与立意:审美的视觉内核

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生命之所在,任何意境的创造,都必须遵照自然真实性的法则。新闻摄影要通过照片传递信息,把读者带到新闻现场,面对同样的新闻现场,拍出好照片的关键之一就是立意,立意并不是纯主观的臆造,而是摄影记者认识生活的结果,是个人综合素质在新闻摄影创作中的集中反映,它包括了人的思想、情感、理想和修养等。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王夫之曾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立意是完成一幅摄影作品的根本前提,它直接关系到选题、创作,乃至作品的深度。对于摄影记者而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善于把物化形态和形象思维统一起来。一幅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立意是深而远之,往往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启示。“言外有意,弦外有音”,在有限的形式中蕴含了无限的意味。

摄影家解海龙1991年在安徽省金寨县双河乡张湾小学一年级的课堂上拍下了一双特别能代表贫困山区孩子渴望读书的“大眼睛”,照片中“大眼睛”苏明娟的眼神画龙点睛,突出主题,侧逆光所形成的鲜明轮廓,把女孩贫困、质朴的形象展现出来了。这幅以《我要上学》为题的照片发表后,很快被国内各大报纸

杂志争相转载,成为了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推动了希望工程的发展,由此改变了数百万贫困家庭孩子的命运,照片中的主人公苏明娟也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大使。《我要上学》所表现的瞬间形象并不是把传递的信息直观地、清楚地表现在画面上,而是在较大程度上依靠和调动读者思维的“再创造”,引起更为深层次的思索来补充完成。作品立意高、信息量大、新闻价值高。不难想见,优秀的摄影作品能拥有强大的力量,并散发出人性的光辉,所表达的远比眼睛所能看到的更要丰富。

除了立意之外,在新闻摄影创作中,情感是形象思维的一种重要内容,任何一件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无不渗透着拍摄者的思想情感。正是情感的诱发,审美表象才升华为审美意象。海伦·曼泽说过:“视觉艺术的极致,在于利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难以具体化的情感。”王国维认为:“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这是王国维对意境的理解。他认为情感的真实是意境的本质也是目的,对情感的描写要“沁人心脾”;对景物的描写要“豁人耳目”。这些都必须具有 “见者真”、“知者深”的真实感,一点不能掺假。只有如此,才能创造出真实感人的意境效果。鉴于此,新闻摄影是一种摄影艺术的创作,摄影记者把真实的、需要传递的信息作为题材,注入正确的个人情感,将感情与客观事物结合,从而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传递情感,读者再通过接受范围内的汲取与吸纳,把物化形态与形象思维统一,形成自身感受。

创作与欣赏:审美的观念表达

一幅新闻摄影作品的完成,既是创作的终点,又是读者接受和欣赏的起点。不可避免的是,新闻摄影作品是摄影记者融审美心理和生活经验于一炉的劳动创造成果,它必然包含着作者鲜明的审美个性、内涵、思想,以及从生活中发现的新感情。

中国人口报摄影记者潘松刚的《中国大地震丧子家庭再生育孕妇》用影像讲述了一个个触动人心的“再生故事”,这组照片在第六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中获得新闻人物类组照金奖。照片之所以令人感动,是因为作者是带着感情去拍的。汶川大地震后,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地震灾区实施了“再生育全程服务行动项目”,使众多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家庭重新孕育了新的生命,然而新生命降生在重建中的家园,被地震破坏的家庭又将增添新的负担,大多数再孕妈妈都属于35岁以上的高龄产妇,重新孕育也让众多家庭承受着压力和风险……他用相机记录下了一份份“再生育档案”,向人们展示了地震过后这些再生育家庭痛苦与喜悦并存、忧愁和希望同在的状况,既有悲苦不堪的面容,更有挺立不屈的身影,而新生命的诞生,让他们增强了对战胜困难、重建美好家园的信心。作者从生活中发现和挖掘出的新题材,以一种新的角度和表现方式,不仅满足了读者的审美需求,而且让读者从图片中生发出复杂的感情碰撞,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地震灾区的新希望。正如评论家赵青所说,这是一组复杂的照片:无论直视镜头的被摄者,说服自己可以按下快门的摄影师,还是照片的受众,恐怕都会怀有一种复杂的情绪,从死到生的矛盾和反差始终存在。照片揭示了大灾大难后的平静,面对死亡却孕育新生命的希望,柔弱、平凡女人的坚强和伟大……

此外,摄影的技术必须服从于审美情感的表达。新闻摄影作品虽然题材各异,形式多样,特别是新闻传播方式的变革和数码技术的发展,给新闻摄影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并带来了新的挑战,然而,这其中依然存在着作者审美情感的表达与欣赏相结合的问题,如果摄影记者对所拍摄的画面和读者缺乏足够的热情,片面追求光怪陆离的光影效果,那么,其创作是很难和读者交流感情,叩动他们心扉的。要使新闻摄影作品的画面能顺畅地传达出内在的审美信息,就不能只凭偶然、碰巧或者机遇去按动快门,而要敏锐地发现偶然性下蕴涵的必然成分,当机立断地作出抉择。摄影记者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真切感受做基础,只凭想当然的主观意识来创作,就不可能反映出客观世界的真实面貌。

新闻摄影的思维方式篇二:

创新摄影思维方式

伴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也愈来愈丰富多彩。从报道方式到版面形式,从记者的采访思路到编辑的组合要求,从业务机构的设置到媒体形象的包装,等等,可以说创新是新闻报道质量不断提高,新闻事业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

从2004年底开始,一场对于《湖北日报》摄影记者思维方式有着深刻冲击的创新之举悄然拉开序幕。《湖北日报》摄影部明确提出了“创新思维方式,把镜头对准普通人,努力在全国省级党报中创建具有一流水平的新闻摄影栏目”,并把2005年定为“图片质量年”,制定了具体措施,对内容不新、题材老套、形式单调、立意不佳、缺乏创意的新闻图片进行“封杀”,鼓励记者拍摄更多立意深、切入角度好、视觉冲击力强、画面质量高的新闻图片。在此基础上对摄影画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和非常有益的探索。可以说,摄影画刊承担了实践“遵循新闻摄影规律,创新思维方式,发挥影像的长处,镜头对准普通人,用典型瞬间理性地抒发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这一改革思路的重责,也是一块高效的试验田。已经更名为《焦点》的《湖北日报》摄影画刊,正逐步成为本报具有较高水平和一定影响力的拳头品牌。

作为一名亲历并实践着这场变革的摄影记者,自己感受颇多,因为这正是我在思考的一名党报摄影记者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以小见大”、镜头该对向哪里、报道形式如何创新、新闻图片背后的支撑靠的是什么、摄影怎样与文字抗衡、摄影记者的出路在哪里等等诸多现实问题。正是在这场改革的实践中,在逐步理解和贯彻学习中,在对一期期画刊的打磨中,我认识到一名党报摄影记者的工作着力点在哪里,领会到创新才是灵魂,并体验到创新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与动力。

一、动态思维是体裁、形式、内容保持鲜活的根源

所谓动态思维,就是保持动态的思维状态,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去关注新闻事件,发现新闻线索,捕捉新闻现象,洞察新闻价值。长期以来,不少党报摄影记者已经习惯于被动地思考,套路式的拍摄方式。到一个地方,请当地宣传部门列几条线索,到现场摆几个画面,回到报社套几句空话,发到版面啥时候用都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类苗”、“四季歌”。这样的新闻图片虽然犹如过街老鼠,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它们在我们的报纸版面上还有着不小的生存空间。这也给摄影记者的惰性思维提供了温床。

如今这场新闻改革已经以最直接的方式--“适者生存”来逼着摄影记者转变思维方式。要想方设法拍出版面编辑满意、读者喜欢的新闻图片,才能胜任摄影记者这一岗位。让人欣喜的是,动态思维目前为多数摄影记者主动接受,并正努力付之于行动之中。“求异”已成为大家日常采访拍摄中常常意识到的一个思维理念。2004年10月25日,摄影画刊《咸安,最后的民办教师》宛如一朵悄然开放的报春花,让我们对新闻摄影专题、对新闻摄影报道的形式开始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是单一的新闻体裁,不再是简单的人物事件,不再是单薄的图片集合,不再是单纯的影像欣赏,它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摄影画刊,是扬弃。它的最大突破在于对人物背景的解读,让画刊由平面走向立体。我以为,《咸安,最后的民办教师》应该不仅仅是摄影报道形式上的开拓与变革,更加深远的意义还在于它从此打开了摄影记者的思维之门,让敢于创新成为摄影人新的思想追求。其后的《农民工,挺直你的腰杆子》,正是沿着这扇打开的思维之门,打破传统报道模式,采取摄影解读方式,把视野定位于为农民工讨工钱这样一个社会热点之中,寻找一个典型事例,在表现形式上做到既有形象,又附设多种文字要件,让读者不光看到现在,还能追溯过去,想到未来。这期画刊的图片运用数量为近几年来最少,仅有4幅,但独特的报道形式得到了专家及读者较高的评价。

动态思维不仅激活了新闻摄影的报道形式,也为摄影记者找到了拍摄你有我新、你新我绝新闻图片的出路。

二、感性认知与理性思考的结合——“一肩双挑”的基础

这场改革还有一个最为直观的变化,就是让摄影记者重新拿起被弱化的另一翼——笔。长期以来,摄影与文字一直被强调为两种不同的报道手法。摄影记者“事必躬亲”和细腻的现场感觉,与文字记者纵横的大局意识,成其为各自报道手法上的长处。现在,要求摄影记者重新拾笔,我认为并不是要摄影记者去和文字记者抢饭碗,逼摄影记者去写文字稿件,而是取文字记者的所长,改善和提高摄影记者自身的基本素质,练就摄影记者独特的“双栖”本领。

近年来,报纸版面的发展与变革,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对新闻图片的运用。从“文字一统版面,图片花边装饰”到图文并茂、图文并重,如今不少老总更是感慨版面上“一片难求”。在新闻信息同质化竞争中,许多报纸求助于以“色香味”俱佳的新闻图片不断扩展新闻信息的内涵与外延,树立自己独特的报道风格。

新时代已经对摄影记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让许多报社老总和摄影领军人物头痛的是能够满足新标准,能够“一肩双挑”的“复合型”摄影记者也是“一记难求”。大家普遍认为,目前摄影记者拥有的最大资本是经验较丰富,存在的最大不足是文字功底太薄弱。这当然与摄影记者一直以来“重摄轻写”有关,不仅一般新闻图片的说明写得枯燥乏味,简单套用“图为某某”的老格式了事,就连一些难得抓到的好照片、好题材,要么是标题辞不达意,要么是图片说明就事说事,道不出新闻图片背后的新闻来。

说到这里,又得重提“记者”与“摄影”的关系这一老话题了。摄影记者首先是记者,然后才是摄影,这是新时期媒体对摄影记者提出的新标准。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不同的是,或者说要求更高的是,他用相机作为工具记录新闻、表达新闻,在报道形式上他应该比文字记者更丰富。那么,摄影记者的新标准是不是“文字”+“摄影”呢?不尽然。如果这样认识那又会步入另外一个误区。这里强调的是做一名摄影记者的前提是,具备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一位优秀的新闻记者曾经用“三步曲”来形容摄影记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摄影记者在按下快门前,必须明白为什么拍,拍什么,怎么拍。而让人遗憾的是,不少摄影记者往往满足于“怎么拍”,止步于“拍什么”,而忽视了“为什么拍”。其实,“三步曲”是有着紧密的、层次分明的逻辑关系的,它环环相扣,一步不能少。首先要明白为什么拍,重拾这一环对摄影记者找回自己的坐标尤为重要。因为只有经过理性思维,才能将感性的认知升华为理性的指导,才能对新闻事件有更为深刻、更为准确的把握,才能将上下串成一条线,才知道取什么、舍什么,才能明白拍摄的意义所在。其次要知道拍什么以及怎么拍。知道了拍什么,就知道了新闻的亮点在哪里,知道亮点在哪里,就不难解决怎么拍的问题。

以《举手有效》、《分离,是为了更好的相聚》这几期画刊为例,一个是反映基层民主建设,一个是反映农民进城打工,应该说这些选题的工作性是比较强的,题材也不怎么新。所以在着手之前,按照“三步曲”,先问自己为什么拍,从宏观上定位,明确思路,摸清脉络,沿着脉络不断具体化,把原本抽象、虚的东西在头脑中搞清、搞深、搞透,也就是文字记者经常说的定调子。接下来再问拍什么,宏观定了位,就到微观中取景,确定是以人、还是以情、还是以事为载体,明确什么是需要文字来表述,什么是靠形象来展现,表述采取何种形式,展现选取什么样的角度等等。在按下快门前,这些问题都已经在头脑中明确下来了,怎么拍就是一个具体操作的过程了,用长焦也好,用广角也罢,那就看记者的喜好和拍摄技巧了。

无论是变革摄影画刊的编辑理念,还是强调重学摄影ABC;无论是对新闻主打图片的探索,还是突出抓好图片说明的写作;无论是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还是重新建构摄影队伍体系,都是为了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树立起新闻摄影这杆大旗。做为一名青年摄影记者,更应当适应并满足时代的需求,在新闻摄影这片广阔天地里有所作为。

新闻摄影的思维方式篇三:

浅谈摄影记者的三种思维方式

一个好的新闻摄影作品会给人留下长久的记忆,这其中的奥秘,不仅在于作者的哲思、悟性和艺术文化修养,更重要是思维方式的不同。著名摄影家多思·谢夫曾指出,“一名新闻摄影记者应是勤奋的不知疲倦的,他应对人类有着比较深刻的了解,他应是一名心理学家,又是记录昨天的历史学家,也是明天真理的探索者。”因此,摄影记者担负着记录重大历史事件和典型人物事件的责任,所以必须增强自身的预测思维、求异思维和典型思维能力。

摄影记者的预测思维。长期的实践和积累,使新闻摄影记者对所报道的事物有一定的预测性。新闻摄影记者不能只停留在对事物观察理解的粗浅的感性认识阶段,应该对正在发生发展的新闻事件进行观察和缜密的分析,对典型的瞬间做出准确的判断,对每一个精妙细微的情节变化做出相应的预测。新闻摄影是在整个运动着的事件中截取的一个瞬间镜头,必须充分预测典型画面出现的时机,一旦出现,就要当机立断地抓住。如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升空与坠毁,作为一个成熟的摄影记者就应该事先考虑到发射的两种结果。一是顺利升入太空,拍下起爆升空的震撼人心的画面;另一个就是预测到失败,升空后爆炸。对于每一个结果,一个成熟的摄影记者都应事先做好准备,以便随时抓住精彩瞬间表现。

有人把成功归于有良好的机遇,但机遇垂青有心人,也就是有准备有预见的人。摄影所拍摄的精彩瞬间是稍纵即逝的,不可逆转的。如果没有预测思维,没有细心的准备,即使精彩的瞬间出现,也可能因准备不足而让它在眼前溜走。从事物运动的规律看,事件的发生是萌动阶段,这时就需要摄影记者对事物做出准确的分析判断,属于准备阶段。当事物发展到高潮,需要摄影记者调动经验积累,准确记录下来时,就是成熟阶段,而此阶段,就是预测思维的结果。

摄影记者的求异思维。求同易,求异难,新闻摄影记者必须养成求异思维的工作习惯。求异思维要求不断在内容和形式上大胆创新,求新求异,增强新闻图片的视觉撞击力,既丰富多彩又突出中心和主题。荣获15届中国优秀新闻摄影作品银奖的《防假意识不可无》的照片,作者田飞靠丰富的想像力,抓住两位买方与卖方代表在交换钱物时瞬间鉴别真假的情景。这一瞬间,反映了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与思考,人们的思维不再是过去简单的、统一的思考模式,此种技法反映了市场经济时代到来时人们的特定心理,比工商局在市场上打假的画面来得真实自然。该图片发表后,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受到读者普遍好评。求异思维,使摄影记者能够从多角度、多侧面反映社会生活,收到较好的效果。

新闻摄影记者的典型思维。在艺术作品中,典型形象往往产生震撼人心的魅力,在新闻摄影中也同样需要典型形象。因为新闻摄影作品与文字作品及录相作品不同,它不可能全过程一个片段不落地记录事物发展的过程,摄影作品所表现的是事物发展的片段,是一个断面,要想让这个片段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且能起到震撼人心的作用,新闻摄影记者所抓拍的片段就必须是典型的、精彩的,是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的。因此,新闻摄影记者比其他记者更需要典型思维。典型思维是对感性材料加以分析和综合,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新闻摄影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但不是简单的直接反映,而是揭示某一事物典型性的客观反映。在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正是由瞬间典型成为历史的典型。例如1995年7月28日晚,沈阳出现了百年未遇洪水,有十名外地民工被困,生命危在旦夕。沈阳空军派军用飞机紧急救援,摄影记者赶到现场,拍下了解放军抢救灾民的生动情景,成为记录这次重大抗洪事件的典型镜头。再如《锦州日报》朱大伟拍摄的《生命的最后瞬间》,反映了党的好干部张鸣岐同志心系灾区人民,在与洪水搏斗中,表现的无私无畏的革命英雄气魄。这些典型形象,无异起到了教育人民、感染大众的作用,成为一个重大事件的典型记录,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珍贵的画面。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