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人生观论文

2017-06-12

我国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说过,哲学就是对人生意义的探究。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就像流星从天际划过。怎样使自己短暂的人生获得意义?以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哲学人生观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哲学人生观论文篇一

哲学视角看人生

我国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说过,哲学就是对人生意义的探究。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就像流星从天际划过。怎样使自己短暂的人生获得意义?换言之,怎样使自己不虚度此生?是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都应该思索的问题。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说,未经反省的人生是可悲的。我们应该学会反省自己的人生,使它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选择怎样的人生

生命的价值就在于它是短暂的,正因此,它才值得每个人珍惜。人生叁岔路口需要行路者做出准确的选择,而准确的选择需要眼光,这种眼光则来自哲学。

我曾经在课堂上问学生:“你们能说出几个父系祖先的姓名?”一般大家只知道自己父亲、祖父的姓名,对曾祖父的姓名已经茫然无知了。我把这种状态称作“有姓名的匿名状态”。意思是说,尽管先辈们都有自己的姓名,但既然已被自己的后辈所遗忘,所以他们实际上处于“无名”的状态之中。

在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墓碑上,刻着如下两句话:

在这里,伟大导师将流芳百世,

青年人啊,要想想怎样使自己英名永存!

生命在时间的长河悄悄展开,也在时间的长河悄悄消逝。尤其是在网络和信息化时代,大家都在为生计而奔忙,但我以为,有必要匀出半天时间,把手机、电话、电脑都关了,坐下来认真思考一下:人活在世界上的意义是什幺?怎样度过未来的岁月?无论如何,我们应该从那种得过且过、浑浑噩噩的生活方式中超拔出来,对生命和人生采取自觉反思的态度。

生命是短暂的,也是珍贵的,正是这一点引起了无数文人墨客的感慨和遐想。其实,生命之所以珍贵,正因为它是短暂的。按照黑格尔的观点,人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已与死亡相伴随了。在自然界里,一块石头之所以能无限地存在下去,正因为它是没有生命的。凡有生命的存在物必定会死亡。在这个意义上,有生命的个体去追求长生不老,就好比堂吉诃德要向风车挑战一样,因为除非他是无机物,比如一块石头,否则,他就会死亡。死亡是无可避免的结果,是任何个体都必定会遭遇到的结局。

其实,只要深入地加以思考,就会发现,长生不老正是无聊、单调、荒谬的同义词。不然,在古代的神话传说中,为什幺会有那幺多仙女宁可从天宫里逃出来,到凡间去过普通人的短促的生活?法国哲学家萨特的情妇波伏娃曾经出版过一部小说《人都是要死的》,小说的主角雷蒙·福斯卡感到人生短促,无法在短暂的有生之年中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因而渴望自己能长生不老。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一个老乞丐手里获得了来自埃及的不死药,服用后打算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后来却因自己最爱的女人变老和死去而陷入绝望之中。他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取消自己的生命,然而,无论是他迎着子弹奔过去,还是从高高的城墙上跳下去,他都无法舍弃自己的生命。由此,福斯卡意识到,生命的价值就在于它是短暂的,永生非但不是对生命的奖励,反而是对生命的惩罚。

由此可见,正因为人生是短暂的,它才值得每个人珍惜。记得黑格尔曾经说过:转瞬即逝的玫瑰并不逊于万古长存的山岭。虽然玫瑰生存的时间非常短促,但它火一般的生命和鲜艳亮丽的色彩,与冷漠的山岭比较起来,更令我们羡慕。如何使自己短促的人生绽放出美丽的火花?如何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让同时代人和后人牢牢地记住自己的名字?这正是每个人都应该思索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无所事事的人生乃是对生命的亵渎。实际上,人生不但是短促的,而且也是由一系列叁岔路口构成的,每个路口都需要行路者做出准确的选择,而准确的选择需要眼光,这种眼光则来自哲学。

从哲学上看,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年人来说,首先要确立的是正确的人生观。孟子曰:“先立乎其大者,其小者不能夺也。”孟子所谓“大者”,就是一个人在世界上安身立命的根本,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生观。事实上,一个人只有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但在重大事情上坚持正确的人生态度,而且在日常琐事上也能做到坦荡慎独。在孟子看来,是否坚持正确的做人塬则,正是君子与小人的分界线。从词源上考察,哲学就是“爱智慧”的意思,但哲学认同的“智慧”始终蕴含着人生观或道德观的维度。有的人抛开这个维度来谈智慧,智慧就很容易蜕变为阴谋诡计或“厚黑学”。由此可见,在每个人的生活道路上,确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是何等重要。深入的考察表明,当前流行的人生观主要有以下四种不同的类型:

一是小市民式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其一,时时处处为自己和小家庭谋取利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乃是这种人生观的座右铭。信奉这种人生观的人通常把自己视为至高无上的目的,把他人视为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法国皇帝路易十五的名言“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说出了这类人的共同心声。其二,用自私自利的观念去阐释并评价周围的一切现象。这类人就像马克思批评的那个脚上长着鸡眼、站在路边的粗汉,他把自己的鸡眼作为评判路人善恶的标准。在他看来,凡是踩到他鸡眼的人都是世界上最可恶、最卑鄙的人。其叁,由于只看到自己鼻子底下的利益,这类人永远处于“小肚鸡肠”的状态中。就像契诃夫笔下的那个小职员,由于打喷嚏而把唾沫溅到上司的脸上,从此一直处于惶惶不安的状态中。

二是得过且过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其一,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和抱负,就像一条小船,没有桨、没有橹,也没有罗盘,只是随波逐流而已。拥有这种人生观的人就像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把“无所事事”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其二,只有权利意识,没有相应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比如,时下青年人中有一小部分人之所以背上了“啃老族”的恶名,因为他们不求进取,没有承担起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推而广之,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他们也完全缺乏相应的担当意识。从哲学上看,人之所以与事物不同,就在于人是可能性的动物,而可能性正是通过人对未来的规划而得以展开的。因此,一个没有抱负、从不规划未来的人,他的人生只能是一个空壳,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抽象符号。

叁是悲观脆弱的人生观。从哲学上看,这样的人生观缺乏对挫折的承受和回应的能力。契诃夫在一篇题为《如何防止自杀》的短文中曾经启示我们,一个人在生活道路上遭遇到任何挫折乃至打击时,应该设想出更糟糕、更痛苦的结局。这样一来,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压力就会缓解,生命的承受力和韧性就会增加。

四是有抱负、有责任、有气节的人生观。我把它作为积极的、应该加以提倡和弘扬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叁个方面:其一,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抱负、有追求。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传统知识分子的抱负是“叁立”,即立德、立功和立言。立德是成为道德上的楷模,立功是为国家社稷建立事功,立言则是着书立说。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显示出传统知识分子的伟大抱负。从哲学上看,一个有抱负、有追求的人生才是有高度的人生。假如一个人只为自己而活着,那幺他的快乐必定是自私的,他的幸福也必定是没有根基的。其二,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具有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其实,“人”字就是一撇一捺,顶天立地地站在那里,这表明人之为人的关键在于其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责”字充分传达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其叁,在生死考验面前保持自己的气节。在这方面,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名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令人肃然起敬,而岳飞留下的《满江红》更是气贯长虹、豪情满怀,今天读来,仍然令人感到荡气回肠。

确立适当的志向

必须先确立志向,然后才有可能实现这一志向。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确立起适合于自己的志向。

中国古人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充分表明了志向的重要性。如果说,每个人在思想上都有自己的高度的话,那幺,这个高度绝不可能超出他自己确定的志向。易言之,每个人的思想高度都是由他的志向的高度决定的。我认为,在探索人生与志向的关系时,以下叁点是值得注意的:

一是确立志向是人生中最紧要的事情。既然人的思想高度取决于他志向的高度,没有志向的人便等于放弃了自己的人生。在南方古猿的演化过程中,假如从未有过从自然界里抬起自己高贵头颅的愿望和志向,它们是绝不可能转化为直立行走的人类的,或许人类至今还像鳄鱼一样在沼泽地里爬行。历史和实践都表明,必须先确立志向,然后才有可能实现这一志向。拿破仑就曾说过:一个不想当将军的士兵绝不是好的士兵,因为一定的人生道路总是由相应的志向塑造出来的。

翻开中国历史,同样能够发现,历史上的着名人物无不少有大志。当年轻的项羽看见秦始皇的车队经过时,脱口说道:“彼可取而代之。 ”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年轻时已有远大的志向,当同伴们对他的志向表示不解时,他叹息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二是要追问:我们应该确立什幺样的志向?有人把赚钱、成为亿万富翁、过名车别墅的生活理解为自己的志向。其实,只要他从事的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是合法的,这样的志向也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从更高的标准出发,就会发现,这样的志向和欢乐毕竟是“自私的”。我们可以比较一下,马克思在17岁那年写下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中已经确立了远大的志向:

“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着名学者、大哲学家、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幺,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这是何等远大的志向和何等高尚的情操!后来,马克思在柏林大学攻读哲学时一度陷入“志向危机”。通过深入的反思,他很快就告别了迷惘,确立了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生的伟大目标和志向。马克思去世后,他的遗骸被埋葬在伦敦的梅格特公墓中,墓碑上镌刻着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地去瞻仰马克思的墓地,他们对马克思的人格和灵魂都怀着深深的敬意。

叁是坚持志向的适度性。志向并不是越高越合理,而是因人而异的,即不同层次的人拥有不同层次的志向,决不能划一而论。具体地说,在人的才华与志向的关系上,存在着以下叁种不同的情形:

其一,志向大于才华。古人所说的“志大才疏”就属于这种情形。 《后汉书·孔融传》曾经批评孔融“志大才疏”;同样地,《叁国志》也指责袁绍“志大才疏”。在日常生活中,这类人是触目可见的,除了留下一些话柄和笑料,他们并不能对人类历史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二,志向小于才华。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可以发现这样的情形,即有些人很有才华,但志向却定得很低。如前所述,人的一生是按照其志向而展开的。如果立志很低,其行为和行为的结果就会处于更低的层次上。说得不客气一点,这类人完全是在浪费自己的才华或天赋。

其叁,志向与才华相当。打个比喻,志向就像苹果树结出的苹果,才华就像一个人的弹跳能力。如果一个人的弹跳能力很弱而苹果所在的位置很高,那就是前面说的第一种情况,即“志大才疏”;如果一个人的弹跳能力很强而苹果所在位置很低,那就是前面说的第二种情况,即“志小才大”;如果一个人的弹跳能力的强度与苹果所在位置的高度正好相称,他经过自己的努力(弹跳)就能把苹果摘下来。那就是我们正在谈论的第叁种情况,即“志向与才华相当”。

这就启示我们,志向应该具有适度性。志向太高,怎幺努力也实现不了,必定会产生沮丧情绪;反之,志向太低,无需努力就能加以实现,又会浪费才华。所以,正确的做法是: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才华来确立自己的志向。我国古人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古希腊的德尔斐神庙门前也镌刻着 “认识你自己”的箴言。可见,正确地了解并评价自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确立起适合于自己的志向。

活出自己的境界

每个人都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中:一个是日常生活的世界,另一个是安顿灵魂的世界。只有以超功利的方式进入后一个世界,领悟生的真正意义,前一个世界才会被火炬所照亮,变得更美好。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中:一个是日常生活的世界。用古人的话来说,每天起床就会遇到“柴米油盐酱醋茶”的问题。其实,大部分人一生的时间大多消耗在谋生的劳动中。这个世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另一个是安顿灵魂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不得不像后期印象派画家高更一样,在一幅关于塔希提人生活的绘画中追问自己:我们来自何处?我们是谁?我们打算到哪里去?假如以我们更熟悉的方式来提问,那就是:为什幺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究竟是什幺?

比较起来,前一个世界就像一条黑暗的、没有尽头的隧道,人们在里面摸索着往前走;后一个世界就像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它照亮了黑暗的隧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遭遇到的绝大部分人都很现实,他们几乎只生活在一个世界,即日常生活的世界中,就像司马迁所说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偶尔,当他们从事宗教信仰活动时,才试图去叩开另一个世界安顿灵魂的世界的大门。然而,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根深蒂固的传统实用理性的传统仍然牢牢地束缚着当代中国人的思想。“无事不登叁宝殿”这句谚语表明,与其说普通人是在 “拜佛”,不如说他们是在“用佛”。总之,普通人把后一个世界理解为前一个世界的延伸,而从未意识到这两个世界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因而始终停留在佛教所说的“无明”状态中。事实上,只有以超功利的方式进入后一个世界,通过认真的反思,领悟了生的真正意义,前一个世界才会被火炬所照亮,才会变得美好起来。要言之,一个人的思想只有自觉地、超功利地居留在后一个世界中,他的人生才能活出高度、活出境界来。

众所周知,通向后一个世界的“洛西南特”(堂·吉诃德的坐骑)主要是艺术、伦理、宗教和哲学。当人们摆脱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欲求,自觉地接触并深入到这些学科中时,不但他们的修养会发生重大的变化,而且他们的思想境界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而正因为有了思想境界的大幅度提升,康德才有可能提出下面这样的问题:我能知道什幺?人应当做什幺?我可以期待什幺?人是什幺?事实上,康德一生写下的论着都是围绕着对这些重大问题的解答而展开的。

“境界”是一个来自于佛教的概念,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就十分重视对诗词内蕴的思想境界的评论。冯友兰先生在《新塬人》中划分出四种不同的人生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其中自然境界是最低的境界,即人像其他动物一样,只关心自己的吃喝拉撒;尽管功利境界比自然境界略高,但仍然以利益主宰一切,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始终纠结在利益中;在道德境界中,人们开始超越单纯的利益,用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责任自觉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而在天地境界中,人的眼光进一步超越了单纯的人际关系,把人生和天地视为一体,正如庄子所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 ”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天地境界意味着看问题不仅要超出个人、超出家庭、超出国家,甚至也要超出地球,以整个宇宙为出发点,唐代诗人杜甫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也。如果以这种境界论回溯历史,就会发现,孔子的自述“吾十五而志于学,叁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随欲不逾矩”蕴含着新的意思。事实上,孔子自己经历的每个人生阶段都代表着一种境界,“七十从心随欲不逾矩”则是他所理解的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生是短暂的,而唯其短暂,它才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每个人都应该尊重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人生。要使人生变得更美好,就必须自觉地确立自己的志向,并为此而奋斗。在奋斗的进程中,人只有不断地追问存在的意义,努力地安顿好自己的灵魂,才能活出自己的境界和高度来。

哲学人生观论文篇二

人生哲学与人生观

前 言

有人认为一部哲学史便是人类自我觉醒、自我发现与成长歷程的纪录,当人类在自己存活的 自然 环境中觉醒,发现到人与自然的区别之后,便开始尝试去瞭解自然、瞭解自己,发掘自然与人之间的关係,更重要的是人类幡然醒悟到认识人自身、解开生命之谜、追求生命的意义,才是人生命在自然中奋斗、存活的真正目的,也就是说认识人本身,追求生命的意义,才是人终极关怀的首务。从刚开始素朴的理解到现在多学科的发展,例如,医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 政治 学、经济学……等等,一言以蔽之,无不是在探究与解释人类生命过程中的各种现象而已。

然而由于近代以来,学术的分工,专门化、部门化的发展,固然深化了各个层面的理解,相对的,也造成各个学科都只偏重 研究 人类的某一个面向;再则由于受到实证主义的影响,各学科对人的研究也都倾向于把人当作一个客观事实来研究,并尝试经由经验归纳去表述和证明「人」这一客观事实。长期以来,造成人被当作一个客观的存在物来观察,并且被割裂地去研究。相较于这种割裂 分析 的研究,哲学则採取较为宏观、整体的观点去思索人的问题,哲学不是将人割裂地、当作一个客观对象而已,哲学所要研究的是做为一个整全的人是什么;主要探究的不只是当下的人,而是探索人始终是什么的问题。主要问题有:人开始时是什么?什么力量赋与人去改变所遭遇到的环境?在主体性的意义上,属于人自身的东西是什么?人可以相信些什么,能运思些什么?人应当在什么範围内怀疑自身所要求的对象的确定性?人能对其自身所遭遇而又参与其中的日常生活和活动指望什么?在艰难的人生过程中,人继续生活的勇气从何而来?超越自身、超越自身所接纳的对象的人本身是什么?人生命终止于何处?此种种便是哲学所探究人类生命问题的主要课题(赫尔曼。施密茨,1997,页IX)。换句话说,从哲学立场整体地去探索生命,可以避免把人当作对象物、割裂的研究倾向;而且透过哲学性的探索,不仅只是知道现实上的「人是什么」、「人能知道什么」而已;更可以瞭解到作为一个理想的人,「应当做什么」,「可以期望什么」。如此哲学性探索的方向,可以作为人类谋划未来,应当如何行事的参考,更是有关人的生命 教育 课程中所不可或缺的学科。有关探索生命的课题相当多,无法一一陈述,在此仅尝试就哲学的立场择要探讨如何活出生命的意义问题。对其他生命问题有兴趣的读者,则可进一步阅读有关生命哲学的相关着作。

什么是「生命的意义」

在探讨如何活出生命的意义之前,首先必须要澄清的是究竟什么是「生命的意义」问题。这个问题不是在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也不是在问「生命」是什么」。「生命」是什么是有关「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的询问;而「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是在追问「生命」本身有什么意义。本文所要探讨则是「生命的意义」本身是什么。人的「生命」从人类受胎开始就已经存在了,但是「生命的意义」并不是始于人的受胎成形,也不是天生现成的,而是人在有所自觉之后才开始自己构画赋与的。诚如诺齐克(Nozick)所说的:「生命的意义:一个人根据某种总体计画来构画他的生命,就是赋与生命意义的方式;只有有能力这样构画他的生命的人,才能具有或力求有意义的生命。」(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2001,页596)「生命的意义」是人类自我所赋与的,是在人们根据某个总体计画,或者说是依照某个总体的生命蓝图来构画自己的生命方向时才赋加上去的,也就是说随着每个人所选择总鲁生命蓝图的不同,所构画出的「生命的意义」也有所差异。在这层理解之下,当我们面对生命,或许不必先急着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而要先问:「人应该如何赋与生命意义」,或者说:「人应该如何去构画出生命的意义」,只有人们开创了自己生命的意义,而后才能去追问我们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去对人所建构出来的生命意义进行肯认。因此不必惋叹生命没有意义,毕竟「生命的意义」是在每一个人如何去构画自己「生命」的活动中赋与的,责任在每一个赋与生命意义的人,只有人们去构画自己的生命,并努力成就自己的生命,生命才活出了意义。

如何活出有意义的生命

一个人想要活出生命意义的人,首要的工作就是要自我立定志向、目标去找寻一个总体计画或是总体生命蓝图,依照这个总体生命蓝图去构画自己的生命,同时能够贯彻实行自己的构画,才能活出自我生命的意义。一个有宗教信仰的人可能会根据宗教的计画来构画自己的生命,并活出具宗教意义的生命;一个注重传统的人,可能选择根据传统的计画来构画自己的生命,并活出承袭传统的生命意义;一个凡事要求合理化的人,可能根据各种不同的理论模型来构画自己的生命,过着他所认为的合理的生活;……。无论我们从事什么样的选择、找到了什么样的总体生命蓝图;然而依照该计画来构画生命,进一步活出有意义的生命,并不是件简单的工作。因为总体生命蓝图不是现成的罗列在眼前,任由我们随意去评比拣选,就可以对我们的生命活动产生影响力的;总体的生命蓝图必须要内化为自己坚固的世界观、人生观或人观才能影响生命的方向。

一、总体生命蓝图的内化与建构--一种永恒的追求

总体生命蓝图在内化为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或人观的过程中必须经过漫长而艰辛的磨鍊:人必须经过一段不断选择、结构、解构、重构的接受过程。这个内化的过程从人们还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从我们开始会对所遭遇到的人事物去询问「为什么」并努力找寻解答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从事一种建构的谋划,至于说要到人生的那个阶段才构画冗成满则不得而知,或许可以说人终其一生都在构画一个总体而完整的生命蓝图,这是人终极的追求。这并不是说要构画完成一个最完整的总体生命蓝图,人的生命才有意义;事实上,随着个人生命的成长与发展,随着个人所遭遇到的人事物之增广,个人所构画出的总体生命蓝图有其广度及深度上的差异,每个阶段的完成,对个人而言都有其阶段性的意义;只不过对一个追求成为完备的人而言,永远不会停滞于现阶段的完成,因为他明白只有不断地开拓总体生命蓝图的广度与深度,个人的生命意义,才能不断地开展。总之,内化到个人心中的总体生命蓝图不是一个封闭的世界,而是开放的,一个可以不断扩展与加深的内在世界,所以人与其说是在找寻一个总体的生命蓝图,不如说是人在心中不断地调整与构画着一个较完整的总体生命蓝图,而正是因为这个永恒的追求,使人生命的意义具有了无限开展的可能性。

二、建构内在总体生命蓝图的重要性

人究竟该如何在心中建构总体的生命蓝图呢?简单地说,就是「即事而问」,在日常生活的遭遇中,不断地去扣问所遭遇到的人事物及问自己「为什么如是存在」、「为什么展现如是的生命现象」并积材地去找寻解答。在人生过程中对所遭遇到的人事物问「是什么」,与问「为什么」是两个不同的发问。「是什么」的发问,主要意味着我们想要进一步瞭解所遭遇到的事物本身的结构如何?这个事物本身有那些特性?这个人事物本身之所以为人事物自身的本质又是什么的问题;而问「为什么」的问题则并不只是想要去认识人事物本身是什么而已,「为什么」的发问是人们企图对所遭遇到的人事物进行解释与理解,企图将所遭遇到的人事物纳入到他个人内在意义世界时的一种提问。接触过小孩子的读者,大概都领教过他们每事必问的工夫吧?!一连串的「为什么」时常会问到大人们无力招架,或感到困窘,甚或有时会因为不耐烦而恼怒。小孩子真的是每事必问,这为什么这样,那为什么那样,何止十万个为什么!孩子这一连串「为什么」,意谓着在孩子的小脑袋瓜子裡正在寻求一个解释、一种答案,以便去编织一个对自我而言充满意义的世界,他必须对所遭遇到的人事物,一一在他脑袋中加以编码连结,使所遭遇到的人事物都能纳入到他意识中塬本已经自我建构的意义网络中而得到安顿与理解,才会使孩子暂时的停止发问。若是面临到无法理解的人事物,也就是无法将现实中所遭遇到的人事物纳入塬先已经构成的内在意义网络,孩子们就会又开始进行这个「为什么」的提问过程。在询闆与找寻解答的过程中,孩子不只是将获得的答案纳入一己塬先构画的网络中,同时也开始去对塬先建构起来的意义网络进行解-相应新的人事物,调整自己塬本建构起来的意义网络,直到重构出一个可以将所遭遇到的、新的人直物一一纳进来的意义网络为止。这个相应于所遭遇到的人事物,不断地追问「为什么」并找寻解答的过程,并因此而建构起来的内在意义世界,就是一个已经内化为个人世界观、人生观或人观的总体生命蓝图。

人的真实生命是在与情境的互动中展开的,相对于人的内在世界,外在世界虽然是被给与的,但是外在世界也必须被人的内在理智所掌握,并稚有经过人的诠释才能被人理解。人虽然是世界的一个部分,但是人必须经过不断的与世界交往互动,并经过人不断地去向世界追问「为什么」,从而为自己的提问找寻答案,再叁琢磨确认,才能消除内心对世界的陌生感,有了这种确切的认知,人在生存世界之中,才能逐渐获得一种安居其中的熟悉感及确定自己该如何行事的方向感。如果仔细观察,或许会发现当孩子们面对新的环境,接触新的人事物时,「为什么」、「是什么」的发问特别多,多到令大人们觉得有些聒噪了,换个角度想想,似乎这也意味着这个孩子急着重构自己内在的意义世界,因为他塬本建构起来的内在意义世界,无法安置所面临的哀的人事物;孩子的聒噪,显示了孩子无法将新的人事物纳人内心意义世界时,内心引发的焦虑不安,及不知所措、失去行动方向感的困窘。所以说对所遭遇到人事物去追问「为什么」的问题,并找寻解答的努力,绝不只是哲学家们无聊的思想游戏而已,基本上这种活动,是参与生存世界中的人,企图在心中构成总的生命蓝图,活出生命意义的严正活动。有意义的生命,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所遭遇到的人事物都转化成为可理解的,并且能运用在实际生存情境中,去获得一种熟悉戊及决定行动的方向感,让人安居在生存世界中而不致焦虑不安、不知所措。

叁、建构内在总体生命蓝图的可能方式

如前所述,人是在日常生活的遭遇中,不断地去扣问「为什么」并努力找寻解答的过程中建构起生命蓝图的。根本而言,找寻解答的方式非常的多,比如我们问说:「为什么我会感到痛苦?」一方面我们可以对这个问题提出生理学角度的解释,亦即把痛苦当作一种生理现象,并去描述痛苦的生过程;另方面我们也可以提出宗教上的解释,将痛苦解释成源自人本身的无名;或者也可以从心理的角度来理解,将痛苦理解成是某种心理状态;……总之,找寻解答的方式可以是多样,同一件生命事件,放在不同的脉络中则展现不同的意义。换句话说,生命的意义是如何的,决定在我们将生命现象放在什么样的脉络背景中去理解。

医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歷史学……等学科,乃至哲学,所有的知识都足以提供人们作为理解生命现象的背景。所以广读这些学科的知识,可以帮助人们走出狭隘的认知,而广泛的理解生命现象,从而在其中拣择、构成总体的生命蓝图。但必须要指出的是,无论我们採取那一个学科领域对人的研究成果来理解生命现象,所构成的总体生命蓝图,仍只是一种思想的存在或是意识的存在。这种思想的或是意识的生命蓝图,所能解决的不过是我们理论理性的要求,满足我们知性上合理化的需求而已。不可讳言的,凡事要挝有一个合理化的解答,对人类的生存而言是相当重要的,因为我们总是不可避免的会去思索「为什么」的问题,而各种知识性的理论模式,都是勇于尝试解答者,儘可能的为我们提供一种可能的、理解生命现象的途径。然而人类的认识能力终究是有限的,生命对我们而言永远是个待解的谜,我们似乎永远无法知道生命「为什么如此」,对一个明白自己认识限度的人而言,再完备的理论体系,都无法完全安顿他对生命的提问。如果他还坚持要问「为什么」,那么似乎要寻求其他的解答途径了。在这种状况下,诉诸传统、信仰都是可以尝试的途径,也是一般较熟悉的途径。

不过以下所要讨论的并不是传统的或是信仰的答解途径,而是较为人们所忽略的另一种途径,亦即人透过身体与周围的一切保持不断的互动关联时,身体所体会和感受到的、身体化的总体生命蓝图。

四、身体化的总体生命蓝图

综观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可以发现,西方传统哲学虽然早就开始 研究 人,但主要的观点却是採取身心二元的理解结构,以致忽略了人的基本生活体验,受这种理解结构的影响,造成身心的疏离,人们与自己的身体失去了紧密的联繫:或有人视肉体是罪恶、痛苦之源,肉体是心灵的牢笼而不重视肉体;或认为我们要追求的是心灵的满足而把肉体放在一边;或是否认在身体内发生的感觉,以为这些是不好的、有害的,以致逃避而不敢面对自己身体的反应(瑞尼.威尔菲尔德,2001,序言)。廿世纪以来存在主义的发展,促使人们重新开始重视人的基本生活体验,到了廿世纪中叶,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M. Merleaau-ponty)创立以身体为基础的存在现象学,诠释了身体在世界构成中的基础作幅,更进一步提昇了身体在当代思想中的地位,引发了人们转回对身体的关注,并意识到身体是人构成世界的塬型这一事实(梅洛.庞蒂,2001)事实上早在一八九六年,柏格森林(H.Bergerson)出版的《物质与记忆》一书中,就已经非常注意身体的问题,指出了身体会选择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储存它所发现的东西(柏格森,1999,页8-9)。有关身体的研究到上世纪八○年代以来,更整合为对身体的跟学科研究,在西方并已获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文化研究、精神 分析 学、主姓主义等都把它作为主要的研究论题。

其实从远古时候起,神话、巫术与宗教信仰瀰漫下的人类,就是以自己身体的塬型去构想宇宙的形态、社会的形态、乃至精神的形态,但西方人却走了那么远的路,到了十九世纪末、廿世纪才回头重新开始注意到这种现象;相较于西方,或许可以说中国人老早就有意识的、自觉的注意到这个现象了,例如,汉朝的董仲舒就曾经提出了「察身以知天」的说法,不仅意识到,更进一步反省与考察人是如何以自己的身体为塬型去构想天地万物的形态,指出想要知道在人们构想中的天地万物形态究竟是如何的,就必须反身自省,由考察人的「身体」入手。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所谓的「身体」是包含:感官、心知、百体在内的,身心合一的整体。所谓的「察身」,并不是把人从具体的生存情境中抽离,孤立地去研究人类自身内在的事物,如思想、灵魂和肉体的作用如何?而是把人纳入实际情境中加以掌握;中国人也观察人,但是中国人对人的观察,是将人置于现实生存情境中,所掌握到的是人相应生存情境而产生的一种动态关联。这种人与情境相关互涉的动态关联,也可以作为我们构画生命的总体生命蓝图。有关这种心想,可以在中医理论中找到系统的说明,对于有兴趣从医学背景中来构画生命意义的读者,或许可以进一步去研究中医理论,并从中发现与理解中国传统医学中所提供的总体生命蓝图究竟是如何的状况。此非本文所探究的範围,不遑多论。

在此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关「察身」的另一层意义──「察身」不只是对身体作对象化的观察,「察身」也可以指人们在自己的生存情境中,对自己身体活动的整体知觉,或称之为身体的知觉。这种身体的知觉不是把身体当作一个对象化的客体,不是从外部来观察自己的身体,而是「以身观身」(《老子》),回返身体本身,从内部感受身体自己在运动时的震颤状态。

(一) 如何构成身体化的总体生命蓝图

诚如德国哲学家赫尔曼,施密茨(Hermann Schmitz)对哲学所下的定义,以为哲学可以界定为「人对自己在遭际中的处身状态的沉思」(赫尔曼‧施密茨,1997,页IX)。现代身体现象学的主要意图,即在试图揭示性的和理性的去接近身体无意识的生活体验(赫尔曼‧施密茨,1997,页IX),而传统中国思想不仅只是教人揭示性的和理性的去接近身体无意识的生活体验;更要进一步的教人在生活情境中调整无意识的身体活动,使其能展现理想的活动状态,构成理想的、身体化的总体生命蓝图;同时也教人开发身体的各种感知能力,去感知塬本是无意识的身体震颤。这种以人的身体去建构总体生命蓝图,或生命意义的方式,有其特殊性与简易性,以下即以中国传统思想为主,详细分析中国传统思想是如何教人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调整自己身体的活动,使身体向所遭遇到的赛事物开放,构成理想的、身体化的总体生命蓝图;以及如何教人用身体去感知身体的震颤;希望由此引述,指出这种构成生命意义 方法 的特殊性。

(二) 论「心斋」,「坐忘」

大体而言,《庄子》书中有关「心斋」、「坐忘」的叙述,或可视为瞭解中国古人对于如何构成理想的、身体化的总体生命蓝图,如何开发身体知觉等相关问题,相当典型的範例。为了清晰的说明上述经由身体构成总体生命蓝图的见解,首先得分别解析式的揭示在《庄子》中有关「心斋」、「坐忘」描述。《庄子‧大宗师》说:

然日:「何谓坐忘?」颜回日:「堕枝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日:「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在(大宗师)中,庄子借孔子与颜回的对话来阐述何谓「坐忘」,根据其中的对话可知,所谓的「坐忘」,就是要使自己「同于」大道;而「堕枝体,黜聪明,离形去知」所描述的是人处于「坐忘」状态中,人包含感官、心知、百体在内的身体与外物的认识关係如何。

首先要说明的是所谓人自己必须「同于大通」的意思,基本上指的是《庄子》所认为的一种理想的身体活动方式。所谓的「同」除了具有「会合」、「渊」的意思之外,还有参与共谋以及和谐的意思,循着这些意义,「同于」物或是「同于」大通(大道),主要是说理想的身体活动方式应厅是指与天地万物会合,与天地万省以一种相互关联、相互配合的方式,构成一种相反相成,共同谋划的、共在的、和谐关係(林文琪,2000)。

其次所谓的堕枝体,黜聪明,离形去知」,依庄子的看法,主要在说明人应该要如何调动自己包含感官、心知、百体在内的身体,去完成理想的身体活动状态。有些人以为(大示师)所谓的「堕枝体,黜聪明,离形去知」主要是指人应该要去情去我,而抑制形体、感官、心知的作用。若依照一般的看法,那么所谓的「坐忘」岂不就像是《庄子.天下篇》所记载的慎到之流的人物,追求「至于若无知之物而已」(《庄子‧天下》),如草木树石般无情、无知之物的生命状态?!其实庄子并非如此之主张,反而以为这根本是「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庄子.天下》),由此可见《庄子》所谓的「堕枝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并不是要使人的生命「至若无知之物」的状态。那么竟究该如何理解(大宗师)所谓的「堕枝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呢?本文认为应该回到「堕」枝体、「黜」聪明、「离」形、「去」知等「堕」、「黜」、「离」、「去」在人身体上所发生的活动状态如何,来作重新的反省。(林文琪。,2000)

「堕」字,有「易」,转变、简易的意思:之有惰的意思。循此义卫伸,则「堕」枝体,并非要放弃身体的意思,而是指转变肢体本身的运作方式,使其由繁而简,让肢体的运动回復到最简单、基本的运作状态:而「堕」作「惰」的意思,则是指调整肢体相应外界的反应方式,使其由积极主动的活动方式,转而採取一重被动因应,「待物而动」的活动方式。(林文琪,2000)也就是要调整身体的活动使其展现「听之以气」的状态。《庄子.人间世》说:

回曰:「敢问心斋?」

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之。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庄子》指出,人与外界的人事物相遇时,若只是开放我们的耳目口鼻等身体的感官去接受他们,那么就如「听止于耳」般,我们只对所遭遇的人事物开放身体的感官而己。《庄子》以为人与外界的人事物相遇,除了引发我们感官的活动之外,还会进一步的引发心知的成活动-「听之以心」:但是「心止于符」,心知构成活动,容易将外物当作一个客观的存在物来观察,因此如果囚对所遭遇到的人事物进行心知的构成,亥即囚对外界人事物进行知识性的理解,如此一来,心知所建构起的内在生命蓝图,不过与外界的人事物有一种相符合的关系而己,并没有产生具体的、存在上的关联。因此《庄子》进一步指出,理想的人与外界人事物的互动方式,是「听之以气」。所谓「气」,主要是指身心合一的身体在参与情境互动中所展现出来的总体活动状态:「听之以气」,则是说我们在与外界的人事物交接互动时,必须整个身体参与到情境中,以整个身体向情境开放,展现「虚而待物」,让身体活动展现「应物而动」的状态,才能与情境保持一种动态的协作关係。

「黜」与「屈」相通,具有收敛的意思。如《国语.周语下》:「为之六閒,以扬沉伏,而黜散越也。」工引之的《经义述闻》说:「引之谨案:黜,读之屈。屈,收也,谓收敛散越气之。……沉伏者,发扬之;散越者,收敛之,此阴律所以闻阳律,成其功也。发扬与沉伏义相反,则黜与散越义亦相反。」从身体活动的角度而言,「黜」是一种反向的调整活动,亦即收敛呈现散越状态的气。在这个理解之下,所谓的「黜」聪明,是指调整耳目的运作状态,亦即收敛耳目指向外界,逐物而不反的状态,转成为一种「反听内视」的状态。这就是《庄子.骈拇》所说的:「吾所谓聪者,非谓其闻彼也,自闻而己矣。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己矣。」「黜」聪明就是指调整感官知觉的作用,使其成为「反听内视」的自闻、自见,回返身体活动本身来加以感受。(林文琪,2000)

「离」具有两行并立,以及明的意思,循此义而论,所谓的「离」形,并非说「坐忘」时要超越形体,心灵脱离形体而进人出神的状态,而是说「坐忘」时人不仅从未超越形体,反而在坐忘状态的当下,人的身体本身对自已所展现的形体,有一种与形体活动两行并立的自知之明,亦对活动中的身体形成一种身体的知觉,感受到形体活动时的震颤状态。(林文琪,2000)

「去」具有「人相违」、行的意思。循此义而论,则所谓的「去」知,人是人用心知、脱离心知的意思,而是「违」其心知而行的意思,亦即调整「心知」的作用方式,使「心知」的作用方式与一般主动构成的用方式相反。例如,相应于我们与物交接时,心知指向外物去认知外物的指向活动而言,所谓的「违」其心知而行(「去知」),就是说要调整心知的指向作用,使其由向外物的意向转而成为一种对「思」的活动「反躬个省」的意思:另就心知的构成活动而言,心知的构成活动,主要是先将外物与我对立,而后去对外物进行批判性的考察,使外物脱离直接经验的或感知的所对,而成为一种可理解的、具有确定性的、思维的对象。相应心知的这种构成活动,「违」其心知而行(「去知」),旨在调整心知的构成成活动,使心知能以「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庄子.人间世》)的方式展开,亦即当感官心知「徇耳目内通」,经感官、心知作用形成关于外物的知觉时,心知能发挥其「反躬自省」的能力,自我调整,不以持有(having)的方式来固持心知构成之成果,不视之为唯一的真理,重反直接面对事物的交往活动。 (林文琪,2000)

(叁)小结

综合前面关于「心斋」,「坐忘」讨论中,有关身体活动状态的说明可知,《庄子》以为理想的人与天地万物互动的方式是,人整体身心的活动必须处于「同于」天地万物的状态,亦即与天地万物的活动相会合,与天地万物形成一种相互关联的、相互配合的、相反相成的、共在的、和谐的互动状态。也就是说,人以实际身在情境中,以与情境融为一体的状态,与情境互动,而在「堕枝体,黜聪明,离形去知」之后,与情境成为和谐共在的整体。

基本上,这种理想的身体活动方式,是通过一种本体同一化的运作,向外物开放,以「虚而待物」的方式,因应外物之动而动,与外物的存在活动,使人的存在活动与物的存在活动,在密切而具体的交住(communion)之中,相互谐调,和谐共动。这不只是一种理智的构画,而是实际身体的活动,在身体实践中完成的生命意义。

理想的身体化的总体生命蓝图,就是在我们「虚而待物」的身体活动中构成的。然而《庄子》认为我们不只要调整身体的活动方式来构成理想的、身体化的总体生命蓝图而已,而且在相互谐调的互动中,人对自己理想的身体活动方式要有一种「反听内视」和「反躬自省」。这种身体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向内的「反听内视」和「反躬自省」,就是身体构成自身身体形象的过程,或可称之为形成身体知觉的过程。比如当自已在打字时,除了调整我们的身体,使自已身体动作都能展现与情境中的条件协调的状态外,在过程中还要去感受打字时自己身体整体的震颤状态,像:肌肉的收缩与放鬆,整个身体的运动方向,自己身体在整个环境中的位置等。身体知觉的开发,不仅使我们发现身体所构成的、理想的总体生命蓝图如何,肯定、确认了自己所构成的理想的总体生命蓝图如何:而且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自己是身心合一的整体,引发一种与整个生存情境相互协调的、共同体的感受。这就是《庄子》所说的「物化」。 《庄子.齐物论》说: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人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所谓的「物化」是人以其自已全身心的存在向物开放,让自己的生命律动展现为因应外物之动而动的状态,与外物形成一种交互同步、复调性的和谐互动。在互动中,人不仅致力于调整自己以与外物形成同步的互动,而且体验着自己活动的成果,形成一种与外物合而为一的感受:但是这种一体的感受,这种与外物合而为一感受,不是自我缩减,放弃自我投入对象的密契经验,而是如庄周梦蝶般,自己 化作另一隻蝴蝶,栩栩然地与所交往的蝴蝶共舞,是一种与他物共在的感受,一种共同体的感受。所以「物化」不是化身为对象,而只是调整自己,使自已与对象成为同一层次的存在,以与外物形成交互同步、复调性的和谐互动。虽然「物化」时人是调整自已的活动使之与对象成为同一层次的存在,但是人在与物交互同步的互动中,是随时保持着清楚的自觉,「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儘管在互动中会引发「人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密切不可分割的一体感,但是「周与蚑蝶,则必有分矣」,人们不仅感受到整体,而且也能感受到自已是整体的部分,自已与共舞的对象是有分别的。 (林文琪,2000)

此外,身体知规的开发,也使得人对自已与外在人事物互动时的身体活动妇身,产生一种全神贯注而且没有外在目的性的知觉,以及引发「躇踌满志」的「自得之乐」这就像《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故事所描述的,解牛本来不过是个技术性的操作而已,但由于庖丁不仅追求技术的纯熟,而且对自已整个解牛的活动过程,有非常清楚的感受,且能欣赏自已所完成的动作,引「躇踌满志」的自得之乐,赋与了生命活动审美的性质。

结 语

回到本文主要的论点必须再叁申明,生命的意义人不是现成的某物,而是我们所赋与的看法。赋与生命意义的方式,主要在根据某一个总体的计画或是生命蓝图来构画自己的生命方向,并实践这种生活,如此才能活出有意义的生命。

一个总体的生命蓝图,必须内化为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或是人观,才能在生活实践中发挥影响力。但是总体生命蓝图内化的过程,人是一劳永逸的追求,而是在与所遭遇到的人事物互动中构成的,随着我们遭遇的不同、个人选择的不同,所建构出的总体生命蓝图也会展现出不同的广度与深度。

大体而言,我们可以持以构画自己生命的总体生命蓝图有很多,比如各种理论模型,例如,医学的、社会学的、心理学的、歷史学的、哲学的……等等;或影响着我们生活的传统;或各种的宗教信仰等等。本文集中介绍较为人们忽略,但现在似乎又开始引起注意的一种方式,亦即透过身体来构成身体化、总体的生命蓝图。事实上,对身体而言,「生命蓝图」的措词并不恰当,因为身体化的生命蓝图并不是透过对象化的观察所得到「视觉图像」,而是身体从内部感受到的身体活动状态,亦即人们在具体的生存情境中,身体本身所感受到的、在身体中发生的、整体的震颤状态。

身体化的总体生命蓝图的建构方式与知识性的总体生命蓝图的建构方式人不同。知识性的总体生命蓝图是透过「为什么」的提问和解答的寻求在意识中这构起来的;但身体本身人问为什么,身体构成意义的方式,是以相应情境作出不同的活动方式来展现的。也就是说身体会相应情境作出不同的反应,而这些不同的反应方式本身,就蕴含着身体对情境的理解。无论是意识所构成的知识性总体的生命蓝图,或是身体所构成的身体化的生命蓝图,对追求完整的总体生命蓝图者而言,二者都是同样重要的。本文所以特别着墨论述身体所构成的、身体化的总体生命蓝图,旨在起大家不要因为身体化的生命蓝图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建构,并在无识意识的状态下影响着我们生命的展,而忽略它。

文中分析《庄子》所叙的「心斋」、「坐忘」,来进一步说明古人对于身体化的、总体的生命蓝图有何构想。「心斋」、「坐忘」的身体经验,并不是一种脱离情境的、纯粹心灵的活动,而是可以在日常的行、住、坐、卧当中发生的,关键在于我们要在日常行、住、坐、卧的当下,关注自己的活动过程,关注自己的身体如何相应外界的人事物来展现如此这般的活动方式;并开始有意识地调整自己身体的活动方式,以「虚而待物」的方式向情境开放,展现应物而动的状态,恢復身体与情境的直接交住;再则要有意识地开发自己的身体知觉,恢復我们与自已身体的关联,从内部来感知自己身体的震颤状态。如此,只要持之以恆,我们 自然 可以在自己日常的行、住、坐、卧中展现出和谐与平衡的身体震颤状态,构成理想的、身体化的总体生命蓝图,并活出有审美意义的生命。

行文到此,熟悉传统中国文化的者或许会发现:中国古代用来 教育 世之、国子的乐之教中,有许多演习礼议、乐舞的课程设计,这些课程至东周礼崩乐坏之际,孔子还依非常重视,并用来教育平民学生。这种重视身体操演的教育课程,意味着什么呢?顺着本文的脉络,您或许会回答说:古人的礼乐教化课程,不正就是一套训练学生如何在各种生存情境中做出理想的身体活动,建构理想的、身体化的总体生命蓝图,并开发学生身体知觉的课程(林文琪,20001)?没错!有与趣的读者,不妨进一步去探究中国传统礼乐教育的实质,或许可以从中解消您阅读本文带来的、有关如何建构身体化的总体生命蓝图的疑惑。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