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的道德故事

2017-05-27

道德像一面镜子,照耀着每个公民的一举一动,让每个公民分清荣辱,树立崭新的社会风气;它是光辉的,又是朴素的;它是崇高的,又是平凡的;它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更是我们今后工作的启明星。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感人的道德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感人的道德故事篇一:赡养走失聋哑老人11载

2002年冬天,董永才家门前走过一个年近7旬的老奶奶,时值寒冬,老奶奶衣服单薄,身体瘦弱。老董仔细了解才知道老奶奶是聋哑人,在2002年夏天一次独自坐车回家途中走失,已在外流浪了半年。老董决定先收留她,这一住就是11年。

董永才说,根本没想过赡养这位老人会得到什么回报,如今他和老人的儿女们像亲人一般,“今年春节,他们全家人带着老人一起来我家过的年,这个年好热闹啊”。

78岁的费敏秀是渝北的一位文明志愿者。多年来,她坚持在渝北两路城区的红绿灯下站岗,给市民提个醒,帮老人提下菜,给司机送祝福,护送小学生过马路,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费婆婆”。她说:“当志愿者是人生中的第二次上岗,我觉得很有意义,身体也好了,也很开心。”

感人的道德故事篇二:曹瑜是四川省邻水县石永中学高三学生

曹瑜5岁时,父母去沿海打工,她是跟外婆长大的,电话,是父母给她的主要情感慰藉。而2006年11月3日母亲电话传来的信息,给她的却是晴天霹雳般的打击:父亲曹洲德突患尿毒症,生命垂危,急需换肾!曹瑜立即回家,到处奔波帮着母亲为给父亲治病筹钱。借遍了所有亲朋好友,卖掉了父母辛辛苦苦刚花10多万元修起的新房子,总算筹够了父亲换肾需要的几十万元钱。

钱有了,却一时找不到适合父亲的肾源。“没有肾源,拿什么救父亲?”曹瑜心急如焚,突然想起医生说过,亲人之间可以换肾,而且费用低。“我要把自己的肾捐给爸爸!”她在心里下定决心。那天,曹瑜悄悄跟着医生来到办公室,“扑通”一声跪倒,哭着哀求:“我要把我的肾捐给我爸爸,求求你救救我爸爸!”医生惊愕不已:“我们医院还没有小娃儿给大人活体捐肾的先例,你不要乱想!”得此消息,曹瑜父母也顿感惊愕,断然拒绝,她又“咚”的一声跪倒父亲病床前:“爸,你要是走了,我们这家就垮了,你忍心丢下我们不管吗?”医生被感动了,病友们被感动了,父母和亲戚们也被感动了,曹洲德痛苦地接受了女儿的拳拳孝心。手术前,医生对曹瑜说:“手术有风险,一刀子划下去,可能要你的命,也可能让你致残,想清楚了吗?”曹瑜毫不犹豫地点点头。

2007年1月17日上午,曹瑜是自己笑着走进手术室的。手术很顺利。为了节省费用,术后20天,曹瑜便瞒着还在康复中的父亲离开了医院。父亲出院不久,母亲就又打工去了。3月10日石永中学开学那天,迎战高考的班上同学们发现,曹瑜是带着她爸爸一起来学校的。她每天早早起床为父亲做饭熬药,课间10分钟还要跑回她和父亲的借住地照顾父亲,中午晚上也要照顾完父亲以后才拿起书本复习功课。稍有闲暇,她还带父亲到学校散步,安慰他“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我们努力,一切都会好起来!”

2007年7月19日,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校长亲自把录取通知书送到邻水县,接过那张圆了做一名服装设计师梦想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曹瑜开心地笑了。而她的故事却让无数人感动得流泪

感人的道德故事篇三:10位好人感动600观众

中国好人榜“见义勇为”好人陈大富说:“不图别人咋个感谢,救一条人命就是最好的事情。”重庆“见义勇为”道德模范唐明强说:“我不是什么英雄,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出租车司机,我只是做了我可以做、应该做的事情……”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子债父偿的吴恒忠说:“我觉得诚实守信不是傻,是一个人的本分。”

朴实的语言感动着现场观众。重庆汉隆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先生现场给张钧大姐捐赠5万元,还分别给董永才、郝位娅、陈大富三位好人捐了1万元。宋先生说:“其实我也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小时候也吃了不少苦,我希望我身边的这些好人、模范们,能够生活得更好,家庭过上幸福的生活。”

感人的道德故事篇四:张晓是甘肃省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

1993年,在张晓刚刚4岁的时候,父亲因为车祸去世了。不到一个星期,妈妈又为受刺激过度,诱发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瘫痪在床。从那一刻起,还没有灶台高的小张晓,便独自承担起了照顾妈妈的重担。面对生活强加给他的艰难困苦,张晓学会了用微笑去面对。妈妈长年卧床,可衣服、脸、身子永远都是干干净净的;家里地方再小再简陋,也被张晓打扫得一尘不染,收拾得整整齐齐。

苦难没有压倒张晓,反而激发了他要做命运强者的信心。从上学伊始,张晓的成绩就在班上名列前茅。上小学,张晓年年都是学校的“三好学生”;进入初中,他的学习成绩始终是优秀。上了高中,张晓学习更加刻苦用功。他每天早早起床,先给妈妈洗脸、梳头,然后打扫完家里的卫生就赶忙去上学;中午又赶回家做饭,一口一口喂给妈妈吃,然后再骑车赶回学校。靠着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张晓终于完成了高中的全部学业。

这些年来,每当张晓觉得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总会有好心人在背后默默地帮助他,支持他。在妈妈的建议下,张晓准备了一本“恩人簿”,上面工工整整地记录了每一位好心人的帮助,如今已经记了100多条。

一个月前,荣获“全国孝老爱亲模范”称号的张晓,刚刚成为甘肃省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一名学生。这个十四年如一日、独自照顾着瘫痪母 亲的孩子,终于圆了自己的大学梦。而张晓选择了中西医结合专业,“这样,我就能更好地照顾妈妈了。”张晓如是说。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