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泥塑造型中样式的变化与意义

2017-02-25

儿童美术的独特性与魅力,百余年来吸引了众多的研究目光,在我们面前呈现了一幅幅与儿童美术作品同样丰富,同样精彩,同样引人入胜的研究图卷。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儿童泥塑的意义详细介绍,欢迎大家阅读。

儿童泥塑造型中样式的变化与意义

一、涂鸦期(2—4岁)

儿童最初接触粘土时,可以从儿童接触材料的方式得知他是否喜欢触觉。大胆的走近并且用双手使劲地拍打,脸上露出欣喜的表情,表明儿童很喜欢;而不喜欢触觉的儿童会避免与不同材料有太明确的接触,他们会谨慎且有戒心慢慢靠近材料,试探性地只用他们的指尖戳一下泥巴,旋即就走开。当儿童熟悉材料之前大多做些随意拍击、随意捏拍的动作,当儿童熟悉材料后且想要控制他的动作时(与有控制的涂鸦类似),他便开始剥裂粘土,有时是没秩序的盲目动作;有时则注视他所剥开的泥土,再看那象什么;或者开始捏塑一些形象,如螺旋体或小泥块等;有时,挑起一块粘土,再发出喧哗的声音,宣称它是一架飞机、火车或某某怪兽。这些与“命名涂鸦期”的思考过程是同样的,显示了儿童的表现与他想表现的事物间建立起了某种关系。

二、图式前期(4--7岁)

在图式前期的粘土作品中,其特征如在绘画中的表现一样,亦是追求形体的明确观念。对于动物的表现,儿童在其绘画中的表现起先是个有足的模棱两可的动物形象,随着认识水平及手的发育伴随的控制能力的提高,逐渐出现较明确的头部、背部、四足、尾部。(图略)。而同时期的泥塑作品也有类似特点,从一团无法辨认的泥团,渐渐分出动物身体的各部分特征,从仅仅对外形的关注到对这一对象的个性的认知。(图略) 此阶段的儿童往往不会刻意地使用装饰,因为儿童在追求形体和空间概念的欲望很强烈时,通常不会产生装饰的欲望。

三、图式期(7--9岁)

经过前一阶段的摸索与反复实践儿童逐渐形成了表现某种物象的相对固定的“图式”,且喜好重复表现之。图式期儿童处于幼儿期向儿童期转变的阶段,大脑的发育已达成年人的90%,但在心理方面却仍保留着幼儿期的状态,想象力十分发达。图式期的儿童渐渐能客观地认识客体,在想象的同时,伴随认知的发展,大多能按照自己发展出的图式样式去增加更多的细节。

另外,罗恩菲德对于儿童在活动过程如何捏塑还做了具体的类分:一种是“从整体拉出”,另外一种是“把个别的表现符号聚合为一个整体”。前者是从整块的粘土中把所有的突出部分拉出,如鼻子、手臂和腿;(图略)后者是先做好部分形体(头、鼻子、手臂、腿等)然后再把它们粘合到身体上。(图略)而且,罗氏强调指出这两种方法显示了不同的思考方式:从整块中拉出粘土,意味着从开始就有模糊的“整体”形体概念,透过连贯的分析过程可以发展出细节。这种透过分析而从整体中拉出个别细节的方法被称为“分析的方法”。另一种表现方法则形容为:把个别的表现符号聚合为一个整体。意味着儿童是从部分印象建立起一个综合物,儿童把个别的细节聚合一起而达到一个综合物。因为如此,这种方法被称为“综合的方法”,因为这一类型的思考并不依赖观察(在观察中,我们并不是由细节而来建立起意象的),于是认为这类型的思想是源自于非视觉。这种非视觉经验有许多端源,他们依赖的是身体的感觉或只是依赖被动知识的刺激,是比较没有形体意识的。因此,在对儿童进行泥塑教学时,需尊重儿童自己的观察和表现习惯,因为,迫使儿童改变他的思考方式,不但会干扰儿童,而且会产生极大的负影响。

四、党群期(9--11岁)

伴随儿童年龄的增长,生理的变化,观察能力的提高,判断能力的增强,党群期儿童其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同于前一个阶段,他们开始以客观的态度去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环境并进行探索,对绘画的空间知觉有了较大进步,开始由平面的空间思维向立体的空间思维过渡。这一阶段的儿童画开始追求真实,作品中有较的细节装饰,人物强调性别特征,同时也比较关心形式的表现,并重视保持完成品的保持。

儿童泥塑造型中样式的变化与意义相关文章:

1.大班泥塑教案精选3篇

2.高等美术教育论文

3.读中国美术史心得体会3篇

4.浮雕艺术的历史与概念

5.论浮雕艺术详细内容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