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秧歌的长篇散文作品

2017-06-13

关东秧歌,由来已久。早在4000多年前,辽西牛河梁曾经有一个女神庙,在女神庙中供奉着女神像。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有关秧歌的长篇散文作品,供大家欣赏。

有关秧歌的长篇散文作品:秧歌情思

过年扭大秧歌,是关东大地的一大民间风俗。20世纪80年代,每逢佳节欢庆之日,尤其是新春佳节之际,城镇、乡村,万人空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身穿五彩服饰,手持一把扇子和一块手帕,腰间扎一条或红或绿的彩带,脚踩高跷,在众人的簇拥下,走上街头,扭将起来,加入大秧歌队列的男男女女,无拘无束的“浪着”、“逗着”、“戏着”、“耍着”。扭大秧歌的人们越扭越热烈,越扭越欢快,越扭越狂放,有一种狂放不羁的生命自由精神。那欢快的、热烈的场面给节日平添了许多乐趣。

关东秧歌,由来已久。早在4000多年前,辽西牛河梁曾经有一个女神庙,在女神庙中供奉着女神像。围绕妇神像的还有一个巨大的广场,是祭祀女神用的,这个女神庙的巨大广场就是用来跳舞的。

唐宋时期,国力几度强盛和封建城市社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歌舞表演艺术的空前繁华,其中最显著的标志便是歌舞表演艺术水平的提高和职业艺人队伍的壮大,有力地推动了民间歌舞由自娱性、群众性向表演性、职业性发展转化的,从而产生了由宫廷到民间,由都市到乡村,文艺舞台皆由歌舞表演艺术独领风骚的局面。从史籍中记载的宋代民间舞队情况来看,当时在新年、元宵灯节、清明节等重要节日场合所表演的《划旱船》、《踏跷》、《村田乐》等节目,至今仍是汉族城镇、乡村“走会”活动里常见的基本内容。

关东大秧歌的歌词,都是讴歌关东民风的歌谣,如:“一元复始万象兴,庆贺新春赏花灯。二仪呈祥福禄增,灯节焰花飞满城。三羊开泰洪福至,前村后镇鞭炮鸣。四季平安家家乐。丰衣足食喜盈盈,五福临门生活美,海安河清响歌声。六合同春普天庆,恭贺民众享安宁。七星高照年景好,禽畜兴旺稻谷丰。八节康泰万民福,二十节气人太平。九州升平人和睦,国泰民安天下宁。十全十美国运兴,万里江山彩霞红。(《十字令》)。

还有一些流传于民间的秧歌词,紧扣民情,而且隐喻,讥讽时弊,如:《煞公词》,就是一些走南闯北的民间艺人,即兴编词,随机演唱的。歌词是:

走街串巷唱民风,佳节秧歌颂太平。

五湖四海万民乐,东西南北庆安宁。

秧歌队里有唐僧,师徒西天去取经。

劝人行善莫作恶,天网恢恢不留情。

骑马坐轿是灯官,头戴乌纱是皇差。

当官不为民办事,贪赃枉法混吃穿。

铁面无私是包公,三口铜铡亮锃锃。

贪官污吏喝民血,早晚难免遭报应。

如今,扭大秧歌,是人们精神的一种洒脱,一种进步,一种回归。当人们走进大秧歌的行列的时候,便忘却了被生计问题缠绕压抑的困惑,便自觉不自觉的实现了一种对现实的洒脱,当人们在大秧歌的行列中,欢乐地、尽情地、忘我地舞蹈着的时候,仿佛离开了生活的大地而飘飘欲仙,是那样的轻松、畅快和愉悦。

现在看来,扭大秧歌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也不局限与过年、过节了。它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调味品”。

不论是在城市,或是在乡村,每天早晨或晚上,在广场,在社区,在场院等一些公共娱乐场所,您都能看到扭秧歌的“长龙”队伍,那真是:

喇叭声声响连天,关东秧歌扭得欢。

升平歌舞歌颂党,小康日子比蜜甜。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