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2000字

2017-04-08

心理健康标准随着时代变迁、文化背景变化而变化。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频发,教育部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也在不断加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2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2000字篇一

《心理健康课的心得体会》

在大一的时候,加入了学校的心理支援团,从那个时候起开始接触一些和心理学有关的东西,感觉有时候能依据心理学的知识,猜透其他人的想法,这让我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

这学期可以又一次选修,看见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那一刹那感觉很开心,在心里想一定要选上这门课。如我所愿,在第一堂课上,我觉得老师与其他老师不同的是,心理老师和我们讲课的方式像朋友一样。很亲切,我自己觉得没有了那种学术课厌烦的感觉。在课上一起做小测试,每一次测试都很期待老师公布测试结果的时刻,在测试结果中显示,我是一个对新鲜事物有热情,而对一件事却没有毅力的人,在自己心里想想,结果还是蛮准的。通过吕老师上课我明白了,虽然一些小小的测试,就让我们更加了解我们自己内心的想法,甚至是一些自己都摸不清道不明的想法,这样的一些想法,被挖掘出来,会让人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样的一些小小的测试,也会让人更了解自己的性格。性格的挖掘,也会让自己可以更淡然更理智的去面对很多事情。要看的起自己,看得清自己,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呀

我们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慢慢步入社会,一方面还像孩子一样,未免会产生某些疑虑某些心理的问题,那么这次心理健康课的学习便成了我的不可缺少的过程。

1.首先在爱情方面就给我好好的上了一课。心理学让我们的气质类型粗略地归纳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同学们在

恋爱过程中,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常有不同的表现。老师说但由于气质本身并无优劣之分,故其表现也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

我觉得其实各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可能尝到爱情之果的酸甜苦辣。恋爱的不顺利,原因很复杂,但气质方面的消极因素无疑也起了作用。有的固然失之于古板迟滞,而有的却恰恰受害于过分的灵活通便。但拥有心理健康方面的心理知识的同学,我觉得每个人都能走好自己的感情之路,比如拥有胆汁质的人,在恋爱过程中尽可能发挥自己胸怀坦荡之长,不犹豫地向你真正所爱者吐露衷情,但切忌急躁,且应注意方式。通过这学期的心理课的学习,我觉得以后一定要找一个阳光乐观的女孩子,外表可以不那么出众。一起开心,每天都充满阳光才最重要。

2.在适应性方面,也在努力让自己改变。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自己真的好不适应。陌生的室友,陌生的环境等都让自己的生活有点摸不着头脑。甚至自己每个月的生活费花了多少,花在什么地方都不是很清楚。经过大20xx年和心理课的学习,知道了一定要给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可行的生活计划,学习计划。好好利用时间,不让琐碎的时间偷偷的从眼皮地下溜掉,做到以后回想起来不后悔。

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要找到正确的方向,给自己找个很好的前进的动力,努力做到不怠慢,不懒惰。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展翅飞翔,而不是整天在寝室玩游戏,看电影虚度光阴。和室友、同学们好好相处,更好更多的去结交好朋友。

3.在学习生活方面,在老师课堂上,给我们播放了一这印度大学

教育喜剧片,看完之后思绪万千,竟然久久未能入睡,仍然沉浸在影片动人的情节中,被影片里三个年轻人真挚而热烈的友情感动着。剧中让我记忆最深的就是:兰彻的一句话:“学习就是为了应用”。说出了教育和学习的本质,如果不是为了应用,学习还有什么意义?我们现在的学习不像中学,大学的学习更自由一些,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比如我对心理课感兴趣,当看见可以选心理课作为选修的时候,别提自己内心是多么的开心了。只有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会真正的学到东西。

4.有时候我的心情总是会被外界所左右,比如我买了一件衣服,我自己觉得很好看,但是我的朋友认为不好看,说出了这件衣服的种种缺点,我听了以后,心里就觉得这件衣服确实不好看,或许这就是心理作用。听过老师讲课以后,我觉得这可能用心理学的知识去解决。我就自己在网上查了一下。才知道心理作用即心理感觉,是人的一种感性认识,这种认识有时是错误的、不切实际的。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千万不能只跟着感觉走,要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客观地、科学地评判万事万物。心里总是想着一件不切合实际的事情或带有胡思乱想的心理,对某件事情总是摆脱不了。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要做好思想转移。

自己也总结了几个转移方法:

1. 情绪转移法:

每天保持自己的身心愉快,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要和好朋友或者哥们说出来。或者去咨询中心找老师聊聊天,谈谈心,再好不过了。

2.事物转移法:

每当我自己知道自己心理存在问题这时候不要紧张,和好朋友出去散散步或者一起和朋友们踢球或者去游泳,每次在南区游泳我都觉得是最放松的事情啦。

3.心情转移法:

每当自己感觉不开心或者心理感觉很烦躁的时候,可以打开自己的电脑听听自己最喜欢的歌曲,心情要静下来听可以跟着唱

回顾昨天,记忆还似乎留在心理课的课堂上,我在这美丽的校园里留下的脚印,忙碌而充实。大学这两年里,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提升,在提升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快乐。展望明天,过去这一切不开心的事,不顺利的事,不会是我旅途的归宿,而是我充满挑战和希望的开始,以此为新的起点,更勇于探索和创新,加强和同学老师们的交流,更加充实自己,在以后的日子里取得更好的成绩。

在此感谢老师在我生活里那种拨开云雾般的帮助。

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2000字篇二

《浅说大学生心理健康》

摘要: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国民精神风貌的塑造和国家的强盛。因此,笔者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探究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问题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物质世界的日益充裕,人们关心的焦点从传统的衣食住行等生理需求逐步转向对人的心理世界的关注这个更深的层面上来。尤其是对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正处于转型和塑造期的大学生来说,个人角色的转换、所处环境的变迁、心智成熟度的增加等使得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也日益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国家教委近年在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被调查的12.6万大学生中,近五分之一的大学生存在着各种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大学生感情脆弱、意志消沉、迷惘困惑、自卑感强、人格丧失、心理承受能力弱、人际交往障碍等方面上。这也是影响当代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栋梁,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的大学生群体不仅关系到国民精神风貌和精神文明建设,更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因此,笔者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探究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行建议。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突出表现

(一)环境巨变引起心理不适应

现在大学生多出身于独身子女群体,自理能力较差,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一旦脱离原来由家长进行全方位照顾的环境进入到大学,一切生活起居皆要开始自行处理。此时,如果不能很快学会自理和适应集体生活,就会产生自卑、困惑、茫然无措、无助等心理障碍。此外,一部分来自农村的同学,远离家乡来到喧嚣和繁华的新环境,往往会由于语言、气候、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不适应,产生恐慌、惧怕心理。

此外,就社交环境来说,大学生来自天南海北,大家齐聚一堂,交际圈子变广、变复杂,难免会产生各种摩擦,如果不能尽快适应这种变化,心理会容易受到挫伤,感到孤立无援,而且这张心理创伤对人的影响最大,伴随时间最长,解除的难度也最大。

(二)个性缺陷

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教育成为教育的核心和重点,心理教育往往被人忽视,难免会造成学生心理和个性上的多样化。大学阶段,群体生活和交际成为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重点之一。个性的多样化往往会造成交际和集体生活中的摩擦。有个性孤僻、急躁易怒、斤斤计较、胸怀狭窄、贪恋虚荣等个性缺陷的人在大学生活中比那些个性开朗、内心阳光的人更容易受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

(三)自我逃避

当前教育体制的缺陷使得大学生在学校和专业选择上缺乏自主性,很多学生并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这使得他们由于梦想和现实的矛盾对现在的专业学习产生了懈怠和逃避,这不仅严重阻碍了学生独立意识的发展,还使得学生在学习上缺乏长远的规划,使得学习和人生失去了方向性和目标性,感情容易变得脆弱,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容易不知所措、自暴自弃,长此以往,会对学习和人生产生一种逃避心理。

(四)求职就业问题

高校的迅猛扩招使得大学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这也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由于种种客观原因造成的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和就业压力的日益加重,使很多大学生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进而对自我、对人生产生怀疑,变得消极悲观、怨天尤人。

二、引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个人心理发展阶段

大学生的心理成长正处在走向成熟但又不完全成熟的时期,是人一生中心理逐步塑造成型的时期。因此,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常常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理智与情感、独立与依赖、自尊与自卑等方面的矛盾。这些矛盾如果不及时得到疏导和解决,长久郁积在心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

(二)社会转型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政治、社会的全面转型期,这使得整个社会的意识观念、价值观、利益格局等发生重要转变,人们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重要的变化。大学生虽然有自己的判断力和行为准则,但是情感上和心智上毕竟并未完全走向成熟,其日益觉醒的民主、科学、公平等一时在面对社会现实尤其是负面现实时往往会产生心理失衡,变得激进或者与世同浊。此外,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人际关系的日益负责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进而滋生负面心理,产生心理障碍。

(三)学校心理教育缺失

应试教育使得学校成为单纯成绩、升学率等数字符号的机构,导致了对学生社会认知、道德教育、情感教育、“三观”教育的缺失。这使得一些大学生道德信念缺失、以自我为中心、“三观’’不正、抗挫折能力差等。从大学生群体校园文化塑造来看,当前学校普遍缺乏应对多样化的大学生文化群体的准备,使得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无法通过一个普遍共识的文化平台来加以交流和疏导,从而加剧了大学生人际交往和集体生活的摩擦。

(四)家庭因素

家庭文化、家庭教育和家庭的和谐、幸福等对学生的心理塑造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甚至可以说,在学校心理教育缺失的现状下,家庭因素是形成大学生人格和心理的重要因素。如父母的溺爱导致孩子自理能力的缺失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的形成;家庭的贫困导致学生的高度自卑,家庭不和谐导致学生没有安全感、感情脆弱等,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家庭因素的作用。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策

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及其主要成因,笔者从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强调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发展,它在注重学生思维、智力、知识、技能等系统性的知识认知学习之外,还注重对学生兴趣、情感、信念、决断、价值观等心理认知的培育和塑造,切实追求

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当前大学生教育要强调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切实关注学生心理,注重做好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工作和心理健康的塑造,切实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倾听学生心理诉求,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夯实牢固的心理基础。

(二)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是个体化差异明显的大学生群体进行和谐、广泛交流的良好平台,也是在积极的环境下潜移默化地培育和影响学生心理的重要途径。丰富多彩、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等够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调节、陶冶情操、启迪思想、提升修养,还能减少人际交往和集体生活中的矛盾和摩擦。因此,当前大学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校报、学生社团的文化宣传和塑造的优势,将校园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三)构造全面、多元的心理预防和援助机制

当前大学应当普遍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等常设机构,训练一支由专业心理教师、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组成的心理健康工作队伍,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方面的工作,倾听学生心理诉求,帮助其分析和解决和心理问题。同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普及心理教育,从整体上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心理问题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为此,我们还要紧紧抓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个主题,积极、及时的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新苗头、新趋势、新内容和新形式,真正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个长期工程,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实现新的提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