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7年高考时事政治命题特点分析

2017-03-29

相关话题

对于2017年的高考政治的复习,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该如何把握好时事热点的学习呢?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分享2017年高考时事政治命题特点分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17年高考时事政治命题特点分析

1. 时事政治与教材知识密切结合。

既是时事政治的重点,又是教材的重点问题,往往是高考时事政治命题的重点。如2008年的简答题、分析说明题、论述题。

现在的高考试题无论是政治单科试题中还是综合试题中,都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涉及重大时事。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必须学会运用所学原理对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把所学知识与时政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分析思考,不仅仅是热点复习时候的事情,应该是经常性的工作。比如,中国举办奥运会,圆了百年梦想,我国运动健儿顽强拼搏,取得了突破性成绩,这是一个可以从多方面考查的热点问题2017高考时政命题特点分析2017高考时政命题特点分析。政治常识方面,本次奥运是有史以来参加国家和地区数目最多的奥运会,不但可分析得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发展两大主题”的观点,还可透视出“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这一理论知识。经济常识方面,举办奥运可以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生活与哲学方面,可分析出“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等原理,还可分析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等。文化生活方面,举办奥运会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2.重点关注国内重大时事政治。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越来越偏重于对国内热点问题的考查,而对国际热点考查较少。但这并不是说,国际热点就不要关注。

因此,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很多重大时事,我们都必须认真关注。如: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七号、我国取得抗震救灾伟大胜利、中共第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全国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全球金融危机、二十国集团峰会、两岸三通问题等。

3.注重时事热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各个时事热点不是孤立的,不能就事论事地理解和把握,有些热点问题共同反映了同一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可以将这些时政热点进行归类、整合,从而以一个典型的热点来统帅众多的热点,如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这些都体现着社会发展趋势,体现着人民根本利益,并能统帅很多时政热点,对其学习,不但要明确其内容本身,而且要知其背景、原因、意义和影响。

4.不忽视多年来一直被关注的持续性热点。

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本年度与教材知识结合紧密的时政热点,更应关注那些长效的,有关我们的生存环境、国计民生的,有重大影响的持续性热点。如,科学发展观、社会和谐问题、“三农”问题、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全球化、绿色GDP、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公民意识、对外开放的国策、国家统一、国家主权、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等都是多年的热点,在高考中是“常考点”,只是在每年的高考中切入的角度有所变化。这些热点要多关注,复习时要注意这些持续性热点的时事背景2017高考时政命题特点分析普通高考

5、时政热点试题可以是“一材多题”的客观性试题,也可以是对同一问题从多角度、多层面考察的主观性试题。

6、时政热点问题既可以直接切入也可以间接切入。

直接切入,即对于人们关注的重点、焦点问题直接命题,直接以这些问题作为试题的载体和考查目标,直接考查考生的了解、掌握情况。

间接切入考点,对于知识点的考查不易察觉,一般较为综合和间接地反映命题人的意图。由于政治学科在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理论素养的基础上,更为重视的是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除了对重大时事问题直接命题外,命题人常常会间接选取较为深层次的出题点,来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017年高考时事政治考点

1.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12月1日发布的《2016年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概览》(年终修订版)称,在全球经济疲软、贸易增长乏力、主要经济体增长前景不确定的背景下,中国引领亚太地区经济平稳高速增长,为全球经济提供了稳固支撑。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11月30日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 12月6日,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客箱船“海蓝鲸”号在山东威海顺利下水。

4. 韩国国会12月9日通过弹劾总统朴槿惠的议案,被称为“决定韩国命运的表决”最终尘埃落定。韩国总统朴槿惠从即日起停职,国务总理黄教安代行总统职务。

5. 12月11日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5周年的日子。得益于加入世贸组织红利,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世界第一大吸引外资国、世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同时,“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也让中国为世界经贸发展贡献了力量。

6. 12月11日零时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风云四号卫星。风云四号卫星是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从第一代(风云二号)向第二代跨越的首发星,也是我国首颗地球同步轨道三轴稳定定量遥感卫星。

7. 12月15日,我国第一个海外陆地卫星接收站——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北极接收站(简称“北极站”),在瑞典基律纳通过现场验收并投入试运行。

8. 12月1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开始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这是2010年以来俄罗斯总统首次访日,也是普京时隔11年再次踏上日本土地,引起国际媒体的高度关注。俄日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领土问题至今仍未解决。分析认为,日本希望俄罗斯能在领土问题谈判上有实质性进展,而俄罗斯只想加强与日本的经济合作,以打开西方国家制裁的突破口。两国各有所求,双方关系发展仍存在不确定性。

9. 12月17日,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落下帷幕。在这次大会上,中国成功获得2020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主办权,这将是中国首次承办这一会议。

10. 我国已连续三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且国产机器人的生产数量也在快速增长,2016年1到10月产量就已比去年全年的产量增长了71.5%。随着当下的市场扩容和产业升级,我国的机器人产业正迎来“春天”。

11. 12月19日,挪威外交大臣布伦德对中国进行访问,中挪两国就双边关系正常化发表声明。此举标志着在挪方就未来如何处理对华关系做出明确重要承诺的基础上,两国关系重归正轨。

12. 12月19日,美国各州选举人团正式进行投票,特朗普最终赢得304张选举人选票,超过赢得总统选举所需的270张选票,正式当选美国总统。

13. 12月20日,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文莱分行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挂牌成立,这标志着首家中资金融机构入驻文莱,同时也标志着中资金融机构对东盟实现全覆盖。

14. 国家邮政局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2月20日,2016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300亿件,继续稳居世界第一。这第300亿件快件产生于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是当地一位茶农通过中通快递遵义湄潭网点寄出的茶叶。

15. 12月22日3时22分,我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碳卫星的成功研制和后续在轨稳定运行,将使我国初步形成针对全球、中国及其他重点地区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监测能力,填补了我国在温室气体监测方面的技术空白,其成果对我国掌握全球变暖的变化规律和全球碳排放分布、提高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话语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6. 我国林业产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总产值已由2001年的4090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5.94万亿元,15年增长了13.5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林业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和世界林产品生产、贸易、消费第一大国。

17. 我国自主研制的在线交易处理性能最强的单机服务器系统——浪潮天梭M13,正式上市,使我国成为美日之后,全球第三个掌握最高端主机核心技术的国家。

18. 中国与圣多美和普林西比26日发表联合公报,宣布即日起恢复中断近20年的大使级外交关系。

19. 韩国执政党新国家党29名国会议员12月27日正式宣布退党,组建暂名为“改革保守新党”的新党,这是韩国宪政史上保守倾向政党首次走向分裂。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