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论文
顾名思义,精细化管理的“精”是指精确无误,“细”是指细致入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精细化管理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精细化管理论文篇一
精细化管理浅析
摘 要:文章论述了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和内涵,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原则,提出实行精细化管理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内涵 原则 措施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5-257-02
一、精细化管理的概念及内涵
顾名思义,精细化管理的“精”是指精确无误,“细”是指细致入微。精细化管理就是在紧紧围绕企业精神的基础上,准确掌握不同时期市场的变化和不同客户的需求;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做到责、权、利明确到位;细化分解每一个工作计划、工作目标、工作流程,并使之落实到人;充分挖掘和运用企业在人力、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潜力,精打细算,精益求精。
2000年,日本最大的乳品企业雪印公司,只因为一名员工错把一个没有消毒的器皿送入了生产工艺流程,结果造成上万人因中毒入院抢救,成为日本史无前例的中毒事件。导致工厂全部停产,总经理辞职,公司在全国各大报纸上做全版道歉广告,直接经济损失110亿日圆,企业声誉一落千丈。而造成这种局面的起因,只是因为一个员工的一个行为(细节)上出了问题。
海尔的张瑞敏说过: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这句话,说的就是1%的失误,会导致100%的失败的原理,说的就是精细化管理的深刻内涵。
二、为什么要开展精细化管理
企业管理是一个系统也是一个过程,涉及到企业生产和管理中的每个制度、每道环节、每道工序、每个表单,以及每个指令等,而每个制度、每道环节、每道工序、每个表单,以及每个指令等又都是由员工去实施或执行的。企业管理系统或过程中的一个部位不到位,就会影响到企业整体的管理质量与效果的高低。推行精细化管理,就是要及时发现、调整、完善、治理管理工作中的下列问题:
(1)有的人和有的事情不受管理制度的约束或控制,或者人为破坏制度,不按管理制度的要求去办,不按规范的操作程序执行。
(2)管理制度的深度与广度是否适应企业的问题。企业管理制度应该随企业发展和人员素质的变化而相应变化,该调整时,没调整,表现的形式就是管理制度管过头了,或者管得不够了,欠缺了。
(3)在管理工作中,任何两个以上的工作期间是按程序递接的,递接之间是有控制环节的,这里就有可能出现前后工序、工作衔接不好的问题;所以抓好关键环节控制点就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抓好了责任到位和控制环节,就能避免和减少互相推诿、责任不清、奖罚不明等的不良现象。
(4)管理制度没有健全,存在管理的盲点,有些事没人管,有些事情没人发现或觉察,有些该有的工作内容、程序没有制定出来,有些制定、发布的工作制度、程序、标准、规范以及工作计划没人去实施,没人去督导、检查,没有落实到位,没有落实到人。
从以上说明可以看出,推行“精细化管理”,是要从问题的源头入手,从解决工作细节开始,以点带面,逐步消除企业存在的种种管理弊端。
三、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原则
实行精细化管理要把它当作一个工程项目来做,在将人力、物资、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通过科学的方法转化为实体后,还要从“质量、工期、成本”等方面对其效果进行评价;而一个合格的工程建成使用后,要确保它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时在工程的使用和运转中,还需要进行修补和维护;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每一个工程都会有后续的技改的任务和要求。所以说,精细化管理从开始就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动态的工程。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动态的工程,它的建立、健全和完善一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所以推行精细化管理必须结合企业的现状,按照精细的思路,找准关键问题、薄弱环节分阶段进行,把一个阶段性或一个部分作为整体内部的一个小体系。完成一个小体系,便实施运转,逐步完善,并在实施中带动和影响相关体系,从而最终整合全部体系,实现精细化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功能、效果、作用。
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有规范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意识。精细化管理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它依然只是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所以创新性在精细化管理中是必不可少的。规范性的思路、方法和制度是精细化管理最基本性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和要求,因为精细化的最基本表现形式就是规范性和标准化,而创新的方法与技巧正是在规范性和标准化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所以,精细化一方面是目的,一方面又是创新的方向和动力。
实行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所以要树立全员智慧和力量发挥的观念。只有在精细化管理的内容被全体员工接受、认同的情况下,开展精细化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精细化管理的意识、目标、方法才能较好的得到综合性体现。所以,企业的各级管理者首先要自发的学习和掌握精细化管理的思想、方法,领会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和意义,培养自己对工作负责的态度和严谨认真的工作精神,以身作则,指导和带动员工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而全员的良好工作习惯,正是精细化管理最核心、最本质的要求。
四、如何开展精细化管理
1.细分市场和客户。任何一个企业都有它的市场划分和营运方式。作为市场中的个体,如何在企业核心竞争力、区域市场占有率以及长期战略伙伴等方面做出正确的判断、选择并做好相应的长期规划,将深刻地影响到企业未来的走向和发展。因此,对市场和客户进行细化分解,掌握不同时期市场的变化和不同客户的需求,是精细化管理首先要做的工作。
2.组织机构重组、细分职能和岗位。当企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它的组织机构和职能岗位设置都是要随之变化的,因此,如何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更为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和确定组织机构设置成什么形式更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如何划分职能界限最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协调,岗位的核定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精干高效、避免人浮于事和人力资源的浪费,是精细化管理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3.细化分解每一个战略、决策、目标、任务、计划、指令。每个企业都有它的规章制度,但关键的问题是制度是否科学、先进,制度是否合乎时宜,制度是否能得到全面充分的执行。检查、控制和激励应该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杠杆。因此,要对每一个战略、决策、目标、任务、计划、指令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人,要对每一个部门和岗位实行标准化管理,以书面形式对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协作等做出规范化、明确化、量化细化的说明。使工作与工作间形成一个严密的畅通的责任链,每一个链条都有明确的责任和责任人(检查的依据)。再通过定期和随机的监督、检查、考核(控制的实施),使责任链中的每一环节都与责任人的奖惩挂钩(激励的形成),从而使每一名员工自发的养成良好的、标准化的工作行为的习惯。
4.人与岗位的匹配。企业中的每一个人在工作中都掌握着一定的资源,以一个管理者为例,虽然掌握了相对较多的资源,在一定范围起着领导、指挥、控制的作用,但在更大的系统中看,仍然只是承上启下的一个环节,自己这个环节的好坏,体现在自己所管理的各个环节好坏的集合。因此,各级管理者对此都要有细致深入的理解,从而把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帮助、指导、协调下属的工作上。同时,因为工作是要由人去做的,所以在对每一个部门和岗位实行标准化管理之后,还要考虑与之相对应的人的问题,也就是岗位与人的匹配问题。而要达到人与岗位的最佳匹配,工作岗位的调查、分析、评价以及人力素质测评就成为了必须。
5.管理者的责任。管理者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对人的管理,一方面,管理者无论处在什么级别、什么岗位,都要对所属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的经济效果负责;另一方面,管理者还要对下属员工的职业发展和职业生活质量负责。因此,各级管理者尤其是掌握着大量人、财、物等组织资源的直线经理和人力资源部门的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就变成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选择。
6.精打预算,细算成本。一切的管理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组织最本质的目标服务的。而任何企业在任何时候,利润即使不是唯一的目标,也是最本质的目标之一。利润的多与少体现了企业实力的强与弱,体现了企业管理效率的高与低,体现了企业目标基础的实与虚。因此,在运用一切合理手段开源的时候,也要想尽一切办法进行节流。
常言说:管理无止境。管理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企业管理中,第一重要的是防微杜渐,其次也要学会亡羊补牢。如果都连亡羊补牢都无法做到,或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管理工作将只会走向无序和停滞。而“精细化管理”就是从查找和解决问题的源头入手,未雨绸缪,尽可能的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任何工作都是要依靠人去做的,而一个人做任何工作都要受到以下五个方面的制约:第一,不知道要做什么。第二,知道要做什么,但不知道怎么做。第三,知道要做什么,也知道怎么做,但受个人能力限制,做不了。第四,知道要做什么,也知道怎么做,而且有能力做到,但不愿意做。第五,知道要做什么,也知道怎么做,而且能够做到,也愿意去做,但受到其他客观因素的干扰而无法去做。
精细化管理的重点就是要解决以上五个方面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如何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使工作做的更好的问题。它决不是仅靠思想、设计、规划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靠良好的环境、靠规范的制度、靠科学的方法、靠切实的监督、靠正确的激励、靠有效的沟通,而这一切,就是精细化管理的本质与核心。
(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