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快速阅读策略及其训练

2017-03-13

导语:以下这篇文章是小编为你精心挑选的的关于英语快速阅读策略及其训练的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1. 快速阅读策略的概念

快速阅读策略是一种语言学习策略。Oxford, R.L.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是语言学习者采取的一种行为或行动,从而使语言学习更成功、自主意识更强、学习过程更为其乐无穷”。它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

元认知策略指的是语言学习者为促进某一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对自己的语言学习进行计划、反思、调整和评估的策略。认知策略则与学习者的学习任务有直接的关系,它涉及对输入信息的处理,如重述,借助上下文,推理,联想发挥等策略。社会/情感策略指的是学习者为促进某一学习任务的完成而与别人合作,或自己控制和调整兴趣、态度、动机、信心和意志等情感因素,消除紧张和不安等。

有关快速阅读策略的研究表明: (1)语言学习策略对语言学习成绩有明显的影响; (2)有意识地调整语言学习策略是取得语言学习成功的关键; (3)语言学习策略因人而异,因时而变; (4)语言学习策略训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不但要向学生提供快速阅读实践的机会,还要加强快速阅读策略训练。

2. 快速阅读策略训练的内容

语言学习策略训练是以培养学生独立的语言学习能力为最终目标的。有效的快速阅读策略训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其阅读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进行快速阅读训练的主动性, 为日后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快速阅读训练的内容包括情感策略、管理策略和认知策略。

(1)情感策略训练。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容易产生焦虑、害怕、缺乏信心和毅力等心理障碍。因此,在快速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控制和调整自己的兴趣、态度、动机、信心、意志等情感因素,帮助学生形成以下情感策略:

a.认识快速阅读在英语学习和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下决心努力提高英语阅读速度。

b.对快速阅读训练持积极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次训练机会。

c.克服对英语快速阅读的畏惧心理,树立坚定的信念。

d.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保持平和的心态,遇到困难不急躁。

e.在快速阅读的过程中集中全部的注意力。

f.能正确看待考试中的阅读成绩,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2)自我管理策略训练。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快速阅读活动进行计划、反思、调整和评价。具体地说,就是指导学生:

a.明确快速阅读策略训练的阶段性目标,同时结合自身实际确定个人目标。

b.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选择适合自己英语水平的快速阅读材料并作出合理的时间安排,善于创造和把握训练机会。

c.及时总结快速阅读训练的成功经验,或反思自己快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例如,语言基础知识不扎实、文化背景知识缺乏、短时记忆能力不强以及逐词阅读和出声阅读等不良阅读习惯等等。根据实际情况,强化、调整或改进训练方法。

d.学会根据不同材料、不同的阅读目的控制和调整自己的阅读速度。

e.遇到困难时知道如何获得可能的帮助,与老师或同学交流学习体会和经验。

(3)认知策略训练。指导学生利用它们已经具有的母语阅读能力和有效的思维方法,有目的、有选择、快速地获取相关的信息。

a.利用文本的标题,引言,图表及已有知识预测文章大意。

b.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地阅读全文,回答老师提出的启发性和挑战性的思考题。

c.略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掌握篇章结构进而领会文章大意,弄清作者的观点和意图。

d.查读文章细节,找出支撑某些观点或结论的例证、数据或者事实。

e.遇到生词时通过上下文猜词悟意。利用同义词、反义词、构词法知识、逻辑关系及生活常识等猜测生词意义。

f.以短语或短句为单位进行意群阅读(phrase reading)。阅读时一眼读懂一组词的意思,然后将这些意思联系起来理解一个句子或段落的意思。

g.将目光从文本某一行的末端快速地移动至下一行的开头,学会目光快速移行,进行有节奏的阅读。

f.克服出声阅读及心读的习惯,学会由眼及脑(人脑直接从字形获得意义)的视觉阅读(sight reading)。

3. 快速阅读策略训练的三个层次和方法

(1) 三个训练层次。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进行策略训练:

a.盲目的训练。学生做一种需要某种策略的练习,但不指明该策略及其价值,也不加以讨论。

b.有意识的训练。告知学生具体的策略及其用途。

c.控制的训练。向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去比较和评价使用不同认知策略的情况。

(2)三种训练方法。一般来说,训练方式有三种:集中训练、分散训练和个别指导。集中训练和分散训练都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前者必须脱离正常的语言教学活动进行;而后者可以贯穿于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因此,从操作层面上看,分散训练更容易被一般教师接受。个别指导通常用于解决个别学生存在的严重问题,其特点是针对性强,但耗时费力,难以大范围开展。上述三个方法各有利弊,教师应针对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