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立冬的散文随笔
古时立冬日,天子出郊迎冬,赐衣群臣、矜恤孤寡。《吕氏春秋-盂冬》载:“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下面是小编向各位推荐的关于写立冬的散文随笔,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
关于写立冬的散文随笔篇一
早上刚刚在办公室坐下,手机的铃声就响起来了。不快不慢地按了下接听键,就听见熟悉的声音。
“妈,这么早打电话什么事啊?我上班着呢”。因为最近工作比较忙,语气显得有些烦躁。
“哦,没事,孩子,打扰你工作了吧?”母亲有些内疚地说道。
“没有,妈,你有什么事情就说吧,我工作忙着呢”我有些不耐烦地说道。
“没事,儿子,我准备给你姐姐打电话呢,打错了,打到你那里了,你忙吧,在外边照顾好自己。”母亲关心地说道。
“哦,知道啦。那我挂了。”说完就挂了。这时领导刚好走进办公室,让我陪他出去办事。惺惺地挂掉电话就走了。
在办事的路上,坐在车上刷了刷朋友圈,发现老家已经下雪了。看着图片上白皑皑的雪花,突然想起了家里的亲人们。
我记得小时候,每年的冬天母亲总是会给兄弟姐妹们做棉袄。母亲每年夏天就去镇上的集市里买了布料和棉花,乘着农闲时就在那台陈旧的缝纫机上缝缝补补。每年冬天下雪时总能穿上新棉衣。
后来渐渐的长大了,我记得那是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那年冬天和往常一样母亲给我做了棉衣,穿在身上肥肥大大的。小时候有喜欢玩火,棉衣上被烧了很多小窟窿,有的地方棉花都露出来了,经常被同学们笑话。
那时候,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他们都穿着羽绒服,看着特别好看。那时候我就觉得,妈妈就算是做十件棉袄给我也抵不上人家的一件羽绒服好看。
于是,从那以后我就不喜欢妈妈做的棉衣了。但是母亲每年还是量身扯布没有停过。母亲做的棉衣我很少穿到学校,只是回到家里了穿穿。每次母亲见我穿起她做的棉衣时总是很高兴,还打趣地说:“妈妈做的棉袄是不是比买的都好。”我只是默不作声。
后来,去县城里读高中了。母亲每年冬天下雪的时候都会来城里给我送些衣物,只是她再也不给我做棉袄了。我问过她,她也只说自己老了看不见穿针引线了。
再后来,我上大学了,离家更远了。每年立冬的时候,母亲都会打电话来告诉我天转凉了,多穿些衣服。一直到我大学毕业。
前些天,我和兄弟姐妹们在微信群里聊天。姐姐突然说:“你们记不记得小时候我们姊妹几个的棉衣都是大的衣服穿不了了就给小的穿,可是小弟却是每年都有新棉袄穿。”哥哥说:“那是,母亲最疼小弟了,当时我都觉得妈偏心。”姐姐说:“不是啦,小时候母亲说过,我们家就小弟读书好,有出息,我们几个都不上学,他去学校也穿旧衣服的话会被同学笑话的。”哥哥说:“对,你看我们姊妹伙的,就小弟是文化人,他是我们家族的骄傲。”
我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屏幕,不觉眼睛就开始酸酸的。是的,那个时候我们的家里情况确实不好,大人们都整天在地里忙活,每年的收入还还抵不上各种摊派。哥哥姐姐早早地辍学了。家里我最小,大家都疼我,好吃的好穿的都给了我,姐姐哥哥出门打工挣了钱也都给我交了学费和零花。
如今我已经大学毕业了,工作了。在离家几千公里的地方上班。北方已经飘起了雪花,我这里偶尔还觉得炎热。在这南方的冬天里,看不见草木枯黄,看不见雪花纷飞。我穿着短裤衬衣在海边踱步,心里却是十分地想念家乡的冬天。
昨天,同事从邮局回来帮我带了个邮包回来。好大的一个箱子,同事都在猜是老家邮过来的特产,让我打开和大家分享。其实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我哪来剪刀打开了纸箱,我愣了,同事们都笑了。
一箱的衣服,有我去年冬天穿的旧毛衣,还有棉裤,一件新棉衣,和一双手工订做的棉窝窝。同事们说:“呀,这边的冬天根本用不了这些,你脑子抽的吧。”我笑了笑,将东西搬进屋子里。
这时,母亲的电话又过来了。我接通了电话。
“儿子啊,我给你寄的东西你收到了吗?妈也没邮过东西,又不会写字,还是请你王叔给写的邮单。”
我一阵哽咽,忍住哭泣说:“妈,我收到了。”
“孩子啊,昨天是立冬,我们家里都下雪了,我前几天就把东西给你寄过去了,但是又不知道你收到没有。一直担心你冬天没有棉衣呢,昨天打电话给你好像很忙就没有说…….你一个人在外面一定要懂得照顾好自己,天冷了一定要多穿衣服。”母亲在那头一直说着,我的眼泪慢慢从眼角滑落下来。
母亲问我新做的棉衣合不合身,我没有告诉她我们这里很热。我说挺合身的,我改天穿着拍张照片给你寄回去。母亲一个劲地说好。挂了电话,我试了试那件棉衣。穿在身上有些灼热的,不一会儿就出汗了,但是心里真的暖暖的。
又是立冬时,与往年相比却是隔了十几个纬度的温凉。有时候爱就是一通不冷不热的电话,走得远了,要冷暖自知,更要记得多给牵挂你人几通电话。
关于写立冬的散文随笔篇二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这是摘自宋人仇远关于立冬的诗句。迟到的缕缕秋雨携来了微寒,还没有霜(也许是飘雨的缘故吧),庭前院落里的树叶半青半黄,还在变色,秋天还没有彻底过去……
仇远描述的大概是在南国,南国的冬天来得要晚一些,即便立冬也还有浓郁的秋色。在北国,九月就早已万物萧条、落叶翩飞,雁影无踪、蛰虫无痕,凄风冷雨、寒霜冰雪了。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纬度跨度大,同一季节各地景象各异。
立冬已过去两天了,我是被窗外呼啸的风声惊醒的。站在阳台,搜寻风的所在。风是看不见的,却在使劲摇晃着树枝,分明是想把绿叶吹黄,然后收走。叶,是由它吹绿的,最后也要把其吹黄。虽然还为时尚早,但如今它开始有些迫不及待了,想把绿叶也一并收走。
落叶,是因为风的追求,还是因为树的不挽留?展现在我眼前的是另一重景象,风在狂热的追求,树在拼命的挽留,看来双方竞夺的时间还得持久。结局早已清楚,何必挣得那么辛苦?树中将无法挽留,风也不会把其带走,零落成泥碾作尘是叶的最终归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春耕,夏长,秋实,冬藏。秋季作物收晒完毕,收藏入库,人们已在准备过冬物资,各种动物也纷纷躲藏准备冬眠。藏,有收藏,也有埋葬的意思吧,繁华殆尽,皑皑霜雪。
古时立冬日,天子出郊迎冬,赐衣群臣、矜恤孤寡。《吕氏春秋-盂冬》载:‘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高诱注:“先人有死王事以安边社稷者,赏其子孙;有孤寡者,矜恤之。”
立冬之后,寒冷而漫长的冬季就开始了。初冬之时,帝王天子要顺应天时,体恤民间疾苦,为朝臣发衣服、给孤寡送补助,赏赐那些为国牺牲将士的子孙。古时的社会福利、保障如何,今已无法体验,字里行间读来到也温馨。
在我们的民俗里,立冬时节要到坟山祭祖。冷风乍起,冬意渐袭,立冬时的祭祀又被称为“送寒衣”。适时,以新收谷物、时令佳品、纸火香烛祭祀祖灵,多烧冥币冥衣,叮嘱防寒保暖,禀报今年收成,祷告庇佑人畜两安,祈求来岁丰登。
生与死仿佛是相通的,逝者也能感知时令冷暖,也能感应生者的缅怀追思。在生者看来,如今的逝者因为曾今的存在过而永远存在,并不会因为形体的消失而消失,在另一个世界继续着与活人一般的意识。而且似乎逝者有着比生者更大的权能,所以他们可以庇佑。
南国的冬天并不像北国那样冰天雪地、银装素裹、田地歇息;立冬之时,耕耘正忙,恰是播种冬麦、土豆、移栽油菜的最佳时期。南国的很多地方,一年可以耕种两季,或两年三季,即便到冬天也少有闲暇。
回过神来,我听到风在枝头肆孽的笑。它是春天里的风么?也许现在只是换了一个时间出现。它是冬天里的风吗?似乎冬天的风要比现在更凛冽一些,风格还不像。它是秋天里的风吧,听说立冬已经到来,就开始有些失去耐心了,迫不及待的想要收场。
关于写立冬的散文随笔篇三
我喜欢冬天;喜欢那漫天飘雪;喜欢萧条中的简约之美,想下就觉得无限诗意。喜欢苍茫中的那片绿色葱郁盎然;喜欢暖阳依旧挂在树梢。冬,从来就不是一副无色的画卷,也充满了情趣,也充满了难忘,你可记得从前的快乐时光?
冬日里那块香甜的烤红薯;还有那热乎暖暖的输液瓶、烤火罐;以及妈妈做的手工布鞋,都在记忆中微微飘荡。
以前对一般人家来说,煤球炉和火炕还是很奢侈的,一般舍不得用。但烤火罐,对于沂蒙山人来说就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取暖器了”,家家基本都有一个。清早起来生火煮饭,木柴烧过红红的木碳块或者是草木灰,用铲子铲进垫上岁草屑的火罐里,这样火会慢慢燃着草屑不断地提供热源。家里老人便抱着火罐取暖,家里没有老人的就让小孩子提着玩。火罐不仅可以取暖,也可以烘烤衣物。
沂蒙山人的另一件取暖法宝就是输液瓶,也叫“热水瓶”。那时输液瓶还是熟玻璃的,每到冬天家家户户都会贮备几个输液瓶过冬。把热水倒进瓶中塞好橡皮塞子一个廉价管用的热水就做成了,揣在怀里或者放进被窝里都可以。
对孩子来说,喜欢也是最难忘的要说“烤红薯”了。沂蒙山这地方主要农作物就是红薯,每到秋天除晒成瓜干外。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储存地瓜的地瓜窖,这样就可以随时吃到新鲜的红薯,即使在严冷的冬天。
烧火做饭时,我们都会放几个红薯在柴灰中埋起来,等待过一段时间,慢慢闻见香味,红薯大概就熟了,掏出来拍拍灰尘捧在手里慢慢吃,热乎、香甜,吃的个个满脸灰道像个小花猫一样,谁又能拒绝那热气腾腾香甜的“烤红薯”呢?
现在在城市,也有烤红薯的身影,用碳烤炉考的,干净香甜,吃过几回但总觉得缺了些什么,再也找不到原来那份喜悦。
说到母亲做的手工布鞋,它的确是冬天里的温暖。千层底的布鞋凝聚了母亲多少疼爱。多少的辛劳。可能很多妈妈都会做,冬天穿上它,不冻脚,不累脚,纤美保暖。做鞋的主要材料就是布壳。就是用一些碎布或者不用的床单、衣服等,把布料泡进浆子(小麦粉煮熟的浓汤)里。烧热鏊子,从浆子捞出沾满浆子布料先铺上一层,待其快干时再在上面铺上一层直至三四层,最后铺上一层新花布,待其干后揭下备用。然后就是打鞋样,锥鞋底,剪鞋面,攘棉花,扣鞋边,都做好后然后合成。每每想到这些一股暖流油然而生。
岁月如梭,我们在一个又一个冬天里慢慢长大,母亲也在岁月流逝中慢慢变老。这些温暖的场景一幕幕的重现,像一杯浸泡在时光里的烈酒,越品越感慨万千。在季节辗转回望中,这些温暖片段,又似红泥小火炉前一杯热茶,经过季节的轮回,依然温热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