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怎么制作好吃
对于面包制作新手来说,经常会看到各种方子中提到的中种、汤种等词汇,感觉有点深奥,到底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哪种制作方法更好呢?看了下面你就知道了。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面包怎么制作好吃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面包制作好吃的方法:
【面包制作之直接法】
这是最传统最普通的面包制作方法,将所有材料混合完全,揉出筋膜,然后只进行一次发酵而烤制出的面包,称为直接法制作的面包。
优点:制作简便快捷,耗时短。
缺点:含水量较小,口感不会很松软,保质期也较短。并且因为只经过一次发酵,面包的麦香味道也会略有不足。
备注:
面包机制作的面包基本全是这种直接法,这也是包机制作的面包没有手工面包好吃的原因。当然,如果您实在没有时间的话,懒人面包机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种直接法的面包适合于做小餐包或调理面包等这类本身口感就略粗糙的面包。
【面包制作之中种法】
所谓中种法,就是将面包的原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中种面团,另一部分是主面团。先将中种面团材料混合揉成面团,然后进行第一次发酵。发酵完成后再与主面团材料混合,揉出筋膜,整形后进行2次发酵,最后烤制。这样制作的面包称为中种法面包。
优点:
因为中种法能使酵母在第一次的中种面团中发酵良好,使水份完全渗透于面粉,从而使含水量增加,再经过第二次揉面后,又将气泡全部打掉,使组织达到柔软细腻的效果,所以成品面包的口感会非常松软。而且中种面团采用了二次发酵,可以使面团产生特有的发酵香味,做出的面包口味更好。
缺点:操作略复杂,制作起来比较耗时。
中种法又可细分成3大类:普通中种法、冷藏中种法和100%中种法
一般来说,“普通中种法”是将面包材料中70%的面粉混合酵母,再慢慢加入水,揉成中种面团。而后放置于25度左右的室温进行第一次发酵,发酵时间为3-4小时。
在此基础上,为了延长发酵时间,增加面包香味,烘焙大师们改进出了“冷藏中种法”,即将中种面团放置于冰箱内,在2-5度左右的环境内发酵16-17个小时。低温长时间发酵使得中种面团的组织更加细腻,含水量更高。
后来,人们又衍生出了“100%中种法”,即将所有面粉全部做成中种,而在主面团中不加入面粉。这样使得面包的含水量达到极致,面团会非常湿软,由此做出的吐司则会非常非常松软。但由于含水量较高,面包整形比较难,所以基本只能制作吐司这类无需过多整形的面包。
备注:
中种面团不需要揉出筋,只要粗略揉成面团即可。因此,在加入酵母的时候,最好用温水将酵母提前溶解,因为干酵母直接放入面团中,没有经过充分揉匀,可能不会很好的与面团融合,所以制作中种面团时,酵母一定要提前在水中溶解。
另外冷藏的中种面团取出后无需回温,直接撕成小块与主面团材料混合即可。
【面包制作之汤种法】
也是由直接法演化而来的制作方法。因为面包的松软程度与面团的含水量有直接关系,所以人们为了做出柔软如云朵般的面包,也就一直在面团的含水量上下文章。汤种是先将部分面粉与水混合,然后加热,使得淀粉糊化,这个糊化的面糊就称为汤种。然后待汤种冷却后,加入剩下的面包材料,揉出筋膜,再进行发酵整形烤制,这样制作的面包称为汤种面包。
优点:因为淀粉糊化后可以吸收更多的水份,所以使得面团的含水量就会增高。一来使得面包松软,二来可以减缓面包的失水过程,延长保质期。
缺点:汤种加热的温度不好控制,操作有一定难度。
最经典的汤种制作方法是“65度汤种”,即用温度计测量,将汤种加热至65度,这时的汤种无论是颜色还是效果都是最佳的,温度太高会使得汤种颜色发灰,做出的面包不洁白。温度太低则会使得面粉糊化的程度不高,吸水性不强,所以65度是一个可以兼顾颜色和效果的最佳状态。当然如果您没有温度计,也可凭直觉,当用筷子搅拌面糊时出现纹路,面糊成白色浆糊状,略带透明的感觉,即说明汤种制作成功。
加热方法可以选择直火(小火)慢慢加热,或者隔热水加热。也有人使用微波炉加热,个人觉得不是很容易控制。
其实汤种法应该是由“烫种法”改良而来,烫种是用热水直接将面粉烫熟,然后再加入面包面团中揉面。也是起到一个保持水份的作用。当然,现在我们基本都用汤种的制作方法了。
备注:
无论是直接法、中种法还是汤种法制作的面包,都应该使用高温快烤,以最大限度的保留面团的水份,使面包保持松软可口。
注意汤种不应超过面团整体重量的25%,过多的话会影响面包成型后的外观。
制作完成的汤种如果没有用完,可以密封好放入冰箱冷藏保存1-2天,如果汤种糊出现发灰的现象,表示汤种已经变质,不能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