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重点资料

2017-06-17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初一年级的同学们已经熟悉了初中语文的教学模式以及学习方式,那么在考试之前,同学们应该首先归纳重点知识。一起来看看小编整理的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重点资料,希望对您有帮助。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重点资料第一部分

1、解释:

(1)、无动于衷:形容表情冷漠, 一点也不。

(2)、贪得无厌:贪婪而不满 足。

(3)、乐不可支:快乐地不能支撑。形容 快乐到了 极点。

(4)、屈指可数:弯着指头计算数目。形容数 量 很少。

(5)、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用 完了。

(6)、喜不自胜:高兴得自己也无 法 承受。

(7)、喜出望外:出乎意料的高兴。比 料之外的 高兴。

(8)、呕心沥血:形容为了做某事而耗 尽心 血。

(9)、扶摇直上:乘着盘旋急剧的暴风之 势一积聚上升途得。

(10)、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 都注 视着。

(11)、锐不可当:来势威猛,不可 抵挡。

(12)、循序渐进:按照顺序,一步一 步 前进。

(13)、自怨自艾:本义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今恨。

(14)、亭亭玉立:高高直立的美丽姿态。形容女身材修长秀。

(15)、心旷神怡:心情舒畅 ,精神愉 快。

(16)、一尘不染:形容人品高尚纯洁,指环境或物体十分干。

(17)、含辛茹苦:忍受辛苦,吃尽苦头。比 喻经历千辛万 。

(18)、扑朔迷离:比喻情况错辨真 。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重点资料第二部分

2、填空。

(1)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2)东汉铜奔马是举世瞩目,为国内外人民所高度赞赏的一件瑰宝。

(3)我军锐不可当,敌人兵败如山倒。

(4)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有捷径。

(5)荷花静静地开在池塘里,像个亭亭玉立的少女。

(6)看到这样美丽的山色,我们感到心旷神怡。

(7)奶奶很爱清洁,她的屋子里总是一尘不染的。

(8)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和弟弟拉扯大。

(9)这个案子疑点很多,扑朔迷离,真假莫辨。

(10)他对别人的批评,无动于衷。

(11)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是贪得无厌的。

(12)弟弟捧着玩具,乐不可支地走了。

(13)我们班会踢足球的人屈指可数。

(13)他想了许多办法,直至“黔驴技穷”,仍不能哄儿子睡着。

(14)爸爸拿起书,喜不自胜地看了起来。

(14)听了这个消息,他喜出望外。

(15)为了这些可爱的孩子们,老师任劳任怨、呕心沥血,默默地奉献了一辈子。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重点资料第三部分

1.选出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句( )

A.第十二期《〈求是〉杂志》不到一星期就销售一空。

B.我最近读了《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觉得诗中的意境十分优美。

C.今天,《文汇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农民爱看喜盈门》的文章。

D.《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长征途中所作。

2、下面四句话中,标点使用无误的一句是( )

A.景阳冈上的武松:要么把老虎打死,要么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一。

B.我站经销的呼各种规格动力卡盘,适用于各种车床和普通转度的内、外圆磨床及自动化机床。

C.广泛发动青少年高标准地开展以优质服务、优良秩序、优美环境、学习雷锋、先进人物为内容的竞赛。

D.田华同志自我介绍说,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这种精神值得赞扬。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是( )

A.承认不懂,才能从不懂变懂;承认不会,才能从不会变会。

B.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C.“孙”,大男顽皮地学舌,同时伸手想去取老妇人头上那翡翠簪儿。

D.我疑心他的原名是平福:“平稳而有福”,才正中乡绅的意。

4.下面句子标点正确的是( )

A.这次作文特别强调文面整洁、字迹工整,不少于800字(一律用方格纸誊清)。

B.我没有碰到谁,鬼知道他们去哪了?

C.“你真个姓唐吗?”“真个姓唐。”我说。

D.艺术教育无论在德育、智育、在人格的完善、性情的陶冶等方面都是教育行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下面句子中,标点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我们要集中力量打好“三大战役”——扫除黄、赌、毒、打击假冒伪劣、制止公款吃喝、把精神文明建设搞上去,为经济建设增加动力。

B.麦收以后,这块地是种玉米呢,还是种红薯呢?到底种什么?与会者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C.恩格斯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讲话、写文章“都应当简明扼要。”

D.一则标题写着“演戏要演好人”,你能从中看出它的准确含义是什么吗?是说演员要注意挑选自己扮演的角色,只演正面人物不演反面人物;还是说演戏要把人物形象塑造好?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