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与写作的关系

2017-03-02

说到口语交际,首先要弄清它的概念、范围和大致要求。下面小编和大家一起了解,口才和写作的关系。

口语交际是一种以口语为载体的信息交流,包括朗读、演说、辩论、会话、解说等。

口语交际讲究三大要素,一是交际者,即交际主体(实施的一方)和交际客体(接受的一方);二是交际工具,也就是共同使用的口语,有独白型、对话型之分;三是交际环境,环境决定着交际的话题、氛围、语气等。

三大要素不可或缺,互相促进、影响、制约,共同构成口语交际的发生。

由此看来,口语交际与文章读写各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尽管都在进行“文章”的创造,但二者通常不会同时进行、交叉进行。

说到口才,大概有两重含义,一是口头表达能力,一是口头表达才华。二者感情色彩不一样,前者是中性词,后者是褒义词。这里的口才指“出口成章”的口才,是一个褒义词。这里的口才的呈现方式,即口语说出的短章或长篇演说——口头的文章,是相对于笔头的文章而言的,形诸笔头的才华谓之文才。

口才与文才既相能又相离,口才好有利于文才的表现,文才好也有利于口才的表达,但是有口才未必有文才,有文才未必有口才。

有关口才与文才的关系的话题范围,似应有口才与文才呈现方式的异同、各自的生成规律、各自的训练原则和要领、相互之间的的激励和促进。下面择要述之。

口才与写作的关系1:才与文才的相似和相异

传统的语文教育光重视文才、轻视口才,其流毒积弊之长久、深远,为有识之士所痛心疾首。于漪老师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得出结论:

“说”的情况相仿,不过表现形式不同罢了。低年级的学生还有比较多的“开口”的积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增高,“金口难开”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有些学生笔头功夫还可以,作文写起来头头是道,但即席发言很差,往往不成句,不成段,脸红声轻,传递不了思想感情。(《在口耳上下功夫——谈“听”“说”能力的训练》)

就是说,一方面口语表达非常重要,另一方面语文教育现实又不令人满意,因此有必要提醒语文教育界口语和口才并重,并着力探索文章口才的生成规律。不过探索文章口才必然涉及文章写作,口才与文才相通,互见参差,互为促进,两相映照特点鲜明。

文章的口才与文才名为两才,实为一才,即确立中心、选取材料、安排结构、组织语言、敷设成篇。只不过语言的载体不同,一是语音,一是文字。

口才与写作的关系2:口才与文才相似之处

1.情思。即所谓中心意旨、核心情感。口才与文才之表现均以情思为中心、为出发点,一篇文章要有一个中心,一篇讲话也要有一个核心话题,而且写作者和演说者都在情思方面颇费思量,因为情思的深浅、优劣、文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口才与文才的表达质量、水平。

2.构思。文才之表现是构思的产物,口才表达也应先行构思,再循规说话。章法、程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文章和演说的成败。文章有起、承、转、合,演说也常常列数一、二、三,它们都是构思的产物。无构思的文章是不成体、不成形的,同样无构思的演说也不成其为演说,说“胡言乱语”也不过分。

3.生动。生动的别名即可读性、可听性。文章必求可读性,演说更讲可听性,枯燥无味、质木无文,就与生动无缘,也就会失去读者和听众。枯燥的文章被人遗忘,枯燥的演说更是招来嘘声。

4.对象。文章写作和口语表达都想对受众倾诉,与大众一起分享感受、思想、情趣等,有时又想试着改变受众的心理、习惯、想法、行为、言论等。也就是说,写作者和演说者的“眼前”都排列着一个、几个、一大群的受众,他们根据受众的心理需要“对症下药”,先是顺应,而后思图改变他们一点什么。

口才与写作的关系3:口才与文才相异之处

1.现场与场外。在演说中,演说者、听众合起来形成一种场,互动性很强;文章世界则分成写作场和阅读场,二者虽说也紧密相联,但时序是先后的,也没有直接的互动性。文章有时讲求与读者的“亲密感”,有时又特意追求与读者的某些“疏离感”,如鲁迅的《朝花夕拾》诸文的“亲密感”很强,《野草》诸文的“疏离感”很强,各有特点,各显精彩。这些都与“现场”无关。

2.动口与动笔。这决定了二者最后呈现的形态,一是语音,一是文字,一是流动的不可回听的,一是固化的可以反复阅读或朗读的,一是最后在空气中遁于无形的,一是历历在目成为历史的;也决定了两种语体的不同特点,一是口语的,是即时的创作,时有疏漏,一是书面语的,精心推敲过,相对地少有缺损。

3. 疾速与缓慢。此二者各自生成的时速不同,演说即速成篇,容不得放缓节奏、思索再三,匆匆不暇即已结束;写作可以快速完成,但比演说的时速差远了,况且有的文章可以一改再改,有的文章写了一半因故搁笔,过后续写亦不为迟。

4.表达与交流。二者均为表达,但演说有表达有交流,写作则有表达无交流。这里的交流既有言语的,又有心灵的,也有表情的、语气、语调、动作的——这些都要根据在场受众的反应即时作出、即时改变,同时也会激发在场受众同样的回应。

5.有趣与平易。演说和写作按理说都需要有趣味性,以此争得各自的受众,但演说对趣味性要求更高一些,是演说者处心积虑谋求的,非以此不能打动受众赢得应有的效果;写作则不管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像演说那样过多追求机智、谐趣,如果过多追求趣味似有媚俗之嫌,降低了文章品位,所以多数文章以平易为本色。

口才与写作的关系4:口才与文才同生共长

口才和文才呈单一方面发展是常见的,但也不是必然规律,许多语文素质高的人在两方面都显强示高。在当今时代,二者可以而且应该同生共长,互相参照借鉴,增强补弱,这是每个学习语文的人应该努力的方向。不过,在总体上应该是口才向文才看齐,文才引导和规范口才发展,当然也有反面的效应,文才部分地借鉴和吸收口才的优势,口才成为文才发展的基础之一方面。

练口才之灵敏,可得构思之迅捷。口才的表达往往是谈吐之间的事,容不得从容构思、字斟句酌,往好处说,可以锻练人的思维的敏捷,而且口才越好,思维越是敏捷,正如培根说的“会话使人头脑敏捷”。有了这种优异的口才、灵敏的反应,就可以迁移运用到文章写作上,带来迅捷的构思,使文章写作变得灵动起来。有些人写文章思路阻滞,一方面与写得少有关,另一方面是否由于没有灵敏的口才,并将口才之灵敏借用于文章构思呢?

学口才之机趣,可救文才之枯燥。口才可以内容之深刻、充实取胜,但也要辅以机智、谐趣,并避免枯燥乏味。在演说场上,枯燥乏味是口才的天敌,会“赶走”所有的听众,自我孤立于众人之外。因此演说者都会把适量的机趣作为口语文章成功的辅翼。富有口才机趣的人,写文章也会顺应这种机趣的风格,给文章增添许多生动性、可读性。其实道理是一样,枯燥乏味的文章同样让人读而生厌。

借口语文章之现场意识,确立文章隐含之读者。口语文章总是有现场、有听众的,演说者非常注重听众的反应,总是投其所好、应其所需,不敢违背听众的愿意,不顾听众的兴趣,久而久之养成了唯听众之所想的习惯。这种习惯、作风移用到文章写作中,也会产生面对“隐含的读者”的感觉,想读者之所想,应读者之所需,与读者有一种超时空的交流,这样的文章富有亲切感,容易产生心灵的共鸣。即使没有现场演说口才的人,如若模仿了现场口语文章交流,其文章也会文采焕然。如冰心早年的散文集《寄小读者》诸文,完全是以文章通讯的方式与看不见的全国小读者“面对面”现场交谈。

口才与写作的关系5:学文才之充实,可济口才之贫乏

显然,书面文章比口语文章有更充实的内容,常见的写法有“首先”“其次”“还有”“最后”等,有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有正面说、反面说,有形式逻辑、辩证逻辑的,有数据说话、事实说话、公理说话、名人说话等,林林总总,不胜枚举。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都可以有选择地借用到口语文章当中,增强口语文章的厚重感。内容贫乏、空洞无物,刚一开始、马上结束,颠来倒去、同语反复,是口语文章常犯的毛病,要医治这些空洞贫乏的毛病,有效的办法就是从书面文章那里问寻“药方”。

借文才之深刻,深化口才之内容。善于写作的人相对地具有深刻的头脑,不善于写作而善于夸夸其谈的人总是浮浅无根基的。书面文章要求深思熟虑,不只描述现象,还要看穿现象背后的本质,即便看到了本质,也要像层层剥笋一样揭出第一层本质、第二层本质、第三层本质,比别人看得更深更远;口语文章则不然,不良的做法往往是流于描述一下现象,稍稍揭示一层本质,甚至不揭示本质,就告结束,或者对本质揭示得不正确,把理说歪了。因此有必要借鉴书面文章的深化规则,提升口语文章的质量。

口才与写作的关系6:口才与文才的心理基础

关于口才或口语表达能力的内在构成,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例如有人认为由内部言语能力、选词组句能力和语音表达能力三者构成,内部言语包括对口语表达的内容、目的、方法等的思考选择,选词组句指快速从记忆仓库中选择词句,语音表达指以正确的语音形式将已经选择的词句按语法规则表达出来:也有人从另外的角度分析,认为由思维能力、快速编码能力、语音表达能力、记忆能力和鉴赏能力构成。这些分析的共同特点是都没有离开理解、词句、语音、记忆等要素,这些要素都是心理活动要素或与心理活动相关的要素。

擅长文才或书面语表达的心理基础,说起来要比上面的复杂一些,例如有人认为从心理过程看写作,包括任务环境、长时记忆和工作记忆,任务环境又包括写作任务,以及可供利用的外部资源;长时记忆包括三类知识长时间地贮存在记忆中——关于主题的知识、关于读者的知识、关于修辞的知识;工作记忆包括计划、述写和复查三个先后有序的阶段,计划指建立目标(订立写作目标、计划)、生成(记忆中将要使用的概念和材料)、组织(布局谋篇),述写指遣词造句写作,复查指评价和修改③。

如果嫌这样的叙述复杂,可以从另一角度说,写作是心理转换的过程,即写作者的思维活动转为语言表达的心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本来内心深处的非线性的、无逻辑的、自足的思维呈现为线性的、有逻辑的、有交际性的、符合语句规则的语言表达。不过又有人扬弃和改造这一种单一性转换的写作心理原理,提出二级转换理论,即从思维到内部言语是第一级转换,从内部言语到文字表达是第二级转换。还有人以此为基础提出三级转换理论,即第一级是从思维到内部言语的转换,第二级是从内部言语到口头言语的转换,第三级是从第二级分出两个阶段或两个转换,一头通向口头言语,一头通向书面言语,通向书面的比通向口头的复杂一些,多了一个过滤的环节,分成两个步骤,优化质量,使之更加规范。本来挺简单的,最后却走向了复杂④。

口才与写作的关系7:括口语文章和书面文章生成的心理机制

相似点大概有:记忆、理解、选择、造句等。

不过观照品类丰富、风光无限的口语文章世界和书面文章世界,觉得上述理论表述意犹未尽,还留有许多有待探索、思考和表述的空白处。下面再补述几个大的方面。

1.反映。口语文章和书面文章都是人对客观外界现象和事物的反映。从表达心理上说,文章中所呈现的世界实际上是经过人脑加工了的,带有主观色彩的,例如鲁迅描写当年在日本留学的“清国留学生”:

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子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藤野先生》)

这确是当时事实的反映,具有客观真实性,但又是通过“我”的眼睛看过的,通过“我”的语言文字描述过的,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真实。所以书面文章和口语文章都要带着一定的主观倾向来观照自然万物、人世百态。

2.表达。口语文章和书面文章通常都是表达者的内在情思的呈现。演说者和写作者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表达欲求的人,“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因此在材料客观、道理公正的前提下,尽可能明确地表达自己主观倾向(需要隐蔽的文章除外),给听众和读者以强烈的心理冲击。

3.显露。口语文章和书面文章都显出演说者和写作者的学养、见识、性格、胸襟、品位、格调等,正如那句名言“文如其人”。所以要提高口语文章和书面文章的质量、品位,必须先提高人的档次,增进自身的学识、修养,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公正心,养成浩然之正气、深厚之情感、卓越之思想。

4.自信和创造。自信心是现代人必备的一种心理素质,要有良好的文章表达,非具备此一心理素质不可。尤其是在演说场合中,自信是最重要的心理,自信便得势、得理、得气,“气盛,则言之长短与声之高下者皆宜”。创造精神也是现代人理应具备的,口语文章和书面文章应该追求创见、新意、异想,才引人注目,才有价值,那种人云亦云、老调重弹、了无新见的文章于事无补、于己无益。

养成口语表达的良好习惯

口语表达有多种形式,这里从文章教育的角度出发,只选择其中主要的两项朗读和演说来阐述。二者共有的良好习惯试述如下。

1.事先准备,从容不迫。

口语表达是即时性、现场性的事,容不得说“对不起,我再来一遍”,要求一蹴而就。因此事先要多多训练,让各种失误、弊病、不足都发生在平时的训练中。事先作了充分的准备,到了场上运斤成风,新手、嫩手看似老手、高手,人家以为专业素养很深,其实都是训练造就的。

那么事先准备什么?试提示几点:一要把握感情基调,不论是朗读还是演说,都要弄清作者感情或你自己情感的总体倾向是怎样的,如茅盾的《白杨礼赞》的感情基调是高亢、昂扬、雄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感情基调是淡淡的喜悦加上淡淡的忧愁,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情感基调是温和中有正直、高昂中藏綦切,有了这样的把握,就知道了全文朗读应该带有怎样的心态,表达怎样的语气;二要理清文章脉络,看出情感的层次,在不同的段落层次运用不同的感情基调、语气语调;三要体会语句表意重点,粗略地看,文章语句的语气声调似乎都是平直的,其实细细琢磨应该有各种高低变化,尤其要注意高音字词,如“白杨做实在是不平凡的,我毛病白杨树”,其中的“不平凡”和“赞美”应加重朗读,又如“我今天的讲话有三个要点”,其中“三个”应加重说出;四要把握节奏,富有感染力的口语表达都应有高低、快慢的语调和语速的丰富变化,有变化则有抑扬顿挫,有音乐感;五要注意文体特点,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特点,用语音表达时要体现不同的风格,此谓之文体语音风格,如政论文端庄,驳论文锐利,说明文平和,抒情文情感浓厚。

此外,注意在课文上或演讲稿标示各种符号,如着重号、紧连号、分隔号、拉长号、升调、降调、渐强、渐弱等,这些对朗读或演说是非常有用的。

2.情绪饱满,语声响亮。

不只是朗读抒情文或发表抒情性的演说需要饱满的感情,所有的口语表达都应含感情。语中含情似乎带有投入地表演的意思,会使口语表达富有感染力。当然正如上面所说的,要先把准课文或文稿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情绪饱满并不全等于高亢、雄壮,有时还需要表现出温柔、忧郁的情调。语声响亮,一是为了让所有听众听得清楚、真切,二是为了给听众以语音的冲击力,把听众的注意力持久地吸引到朗读或演说上来。如果情绪委靡、气息细弱、语声低压,肯定要被听众看不起的,效果一定不好。

3.说纯正普通话,杜绝方言方音。

中国之大,东西语殊,南北声异,方言方音遍响于各地。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方言方音逐渐呈弱势状态,但还是影响到语文教学课堂,影响到文章教育中。从口语表达的要求来说,不但要求说普通话,还要求说纯正的普通话,尽量不带方言方音。

从这意义上说,朗读的演说的训练也是一种语音的训练、方音的纠正

4.仪态端庄,风度优雅。

口语表达除了需要用有声语言传情达意外,还讲究体态语,包括仪表、表情、动作、风度甚至服饰、化妆等。如果说有声语言是第一语言的话,那么体态语就是第二语言,其意义和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有人总结出这样一个公式:口语表达总效果=7%书面语+38%音调+55%体态语。这样的公式将口语表达的要素切分得非常细,是否正确还有待于大家认证,不过对体态语的重视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按文章教育的要求来说,体态语要做到端庄优雅,有感情,不过火,也不委靡,总之体现良好的语文素养和人格修养,具有感化人的魅力。

5.直面听众,心眼交流。

这一项要求本来可以并到其他项目当中,甚至对于那些成熟教练的朗读者和学说者来说不必提示,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有必要强调。初学者通常缺乏自信,内心生怯,只是紧张地注视课文或讲稿,不敢或不愿直接面对听众,使听众对你产生疏离、陌生的感觉,效果肯定不好。应当有敢于直视、扫视听众的勇气,注意听众的反应,与听众有眼神的交流,与听众产生会心的微笑,这样就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

以上说了两种口语表达朗读和演说的共同的良好习惯,其实它们除了具有共同的特点外,还有各自的特点,以及各自的努力方向。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