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论文发表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学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也在不断的更新和进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学政治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中学政治论文篇一
中学德育的思考
摘 要: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与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形势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思想特点不相适应,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本文试图分析德育内容、中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以及中学德育工作的出路。
关键词:道德 教育 习惯
德育是我们时代的当务之急。近些年来,党和政府反复强调要加强德育工作。在各级党政的领导下,通过广大教师的努力,中小学的德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创造了一些适合当代社会和学生思想特点的新经验,但在新的形势下,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试着分析这些新出现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思路。
一、 中学德育的目标及内容
1.德育的定义
德育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德育与道德教育同义,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广义的德育,从内容范围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当前我们所说的德育,大多指广义德育。1985年董纯才等人主编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认为:德育是“把一定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①1990年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词典?教育学》卷的释义为:“德育旨在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在社会主义中国,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②当前,我国教育理论界大多数认同广义德育所包括的内容范围。基于上述认识,德育的定义可以这样表述: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化和外化,以提高其道德、思想、政治等素质的教育活动。
2.中学德育的目标
中学德育是中学思想工作的核心,中共中央办公厅在《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中学德育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法制意识、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引导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以此为依据,以《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提出的德育目标为基础,按照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关于德育目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和要求,中学阶段的总体德育目标应是:
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A怕困难,开拓进取等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二、中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与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形势和学生年龄特点及思想特点不相适应,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这些不适应和薄弱环节可概括为“三重三轻”、“三个不适应”和“四个不能”。
1.“三重三轻”。“三重三轻”即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一些学校没有完整系统的德育工作计划,没有人坚持做细致深入连贯的德育工作,只是当上级要检查学校的德育工作,或者是学校中出现了严重的有关品德方面的问题时,领导或教师才抓一下德育工作。他们认为德育是“软任务”,搞得好坏,不影响学生升学,不影响学校的声誉、生源和收益。
2.“三个不适应”。 “三个不适应”即德育工作不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适应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目前有些学校把社会上的一些意识形态,不经过教育方法的加工,就像对待成人一样告诉中小学生,由于他们不理解、不体会也没有感到自己有这种需要,因而就不理睬不接受。所以这一不适应,严重地影响到德育工作的效果。一些学校德育工作脱离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不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实际需要,只是死板地谈一些陈旧的、脱离社会现实的东西,而学生希望解决问题却得不到回答,因而不受学生欢迎。这种教育不仅无效,还容易引起学生对德育工作的厌烦,以致不愿参加德育活动。轻视德育、轻视社会实践,不仅影响学生能力的提高和身体的健康发展,而且会严重地影响素质教育的贯彻和落实,影响学校培养人的规格和质量,应该引起我们对改革这一不适应的高度重视。
3.“四个不能”。即不能很好地根据青少年学生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开展德育工作,存在着成人化倾向;不能很好地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任务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不能很好地将校内教育与社会实践和家庭教育密切结合起来,不能很好地将知识传授与行为养成密切结合起来。
不能很好地根据青少年学生身心特点和认识规律开展德育工作,将青少年成人化对待的缺点表现在德育内容上,脱离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实际需要,将一些社会意识不经过教育方法的加工,直接灌输给各方面发展不够成熟的青少年学生;表现在德育方法上简单生硬,讲抽象的道理多,用实例启发感染少,特别是缺乏德育实践活动。
不能很好地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任务和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一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学校的德育工作改革的力度不够,创新不足。不能根据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主动地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思想特点转变观念进行创造性的工作;表现在学生观上,总认为学生是孩子,什么都不懂,什么也不会做,不敢充分发动学生参与德育工作,不相信学生的力量,把学生仅看成被动的教育对象;表现在德育内容上,传统思想和过时的观点多,反映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思想新观念少;反映在德育途径上,只注重校内教育,不能很好地将校内教育与社会实践和家庭教育密切结合起来。
不能很好地将知识传授与行为养成密切结合起来。有没有良好的行为,是衡量学生某一良好品德是否形成的标志。如果只有认识而没有行为,就不能够说学生某一良好品德已经形成。目前有些学校在德育工作过程中,不能将知识传授与行为养成密切地结合起来,就会使知与行之间产生相互制约作用,影响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所以这也是目前德育工作的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