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随笔-春节民俗民风随笔
我们一起来看看春节民风民俗随笔吧,增长见识也好,省得人家说我们头发长见识短。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春节随笔-春节民俗民风随笔,希望你喜欢。
春节随笔-春节民俗民风随笔篇一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们惊恐不已。后来,人们慢慢了解了“年”的活动规律,怕光,怕声音的“年”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到了那一天的夜晚,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熬,称作熬“年关”,并且想出了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还用红灯、烟花爆竹来吓“年”,让年不敢靠近他们。就这样,人们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人们将“春节”——这种风俗流传至今。
按照春节的习俗,小孩子给长辈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一年。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还可以像国外的圣诞节一样,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记得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说:“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令我们欢欢喜喜。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人们说,有海水新春壁纸(20张)的地方就有中华儿女,而有中华儿女的地方,就有春节。放眼中华大地,举目五洲四海,每逢春节,礼花绽放,龙舞翻飞,欢声笑语荡漾,春节热闹了中国,春节也正走向世界。 春节不仅是中国人的春节,也是世界的春节。
春节随笔-春节民俗民风随笔篇二
我国的风俗文化丰富而又源远流长,是全国人民的骄傲。虽然我国有着共同的节日,但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民俗传统。
在我的家乡有着很多和别的地方不一样的民俗传统。不管是从吃的还是其他的都有很大的区别。比如在元宵节或者春节的时候,我们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如果说了便需要用纸巾擦嘴。也不能吵架打骂或者摔碎东西,万一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便需要将碎的东西收藏起来,口中同时要念岁岁平安。
正月初一子时新年开始,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称为“开正”,还要在门前备清茶、糖果,焚香,称为“拜正”。初一日人人早起,穿新衣服烧香点烛,祭拜天地祖先。小辈向长辈拜年,长辈随即赐以红包。
在“开正”的时候,家人都要吃点红糖线面汤。糖,意为甜蜜;线面,意为长寿,即祈求全家幸福长寿。
初一日不吃粥,以免往后出门遇雨;不往户外倒垃圾,忌“财气外泄”。此外还有不不讨债,不打骂孩子等禁忌。
怎么样?我们这的春节既讲究又别有一番风趣吧!除此之外,大家还可以在网络、书籍上多多了解一些异地的习俗,多丰富自己的见识!
春节随笔-春节民俗民风随笔篇三
风俗节日风俗节日在我的家乡:四川。有很多节日,如:除夕节.春节.元宵节和端午节等。我的家乡是一个有许多风俗节日的地方,我的家乡很美,而节日也很好玩。风俗节日真美啊我小时候特别爱过年,因为过年的时候可以穿新衣,可以贴对联,可以贴年画,。还可以放鞭炮等等。白天贴对联,晚上放鞭炮等等。这象征着新一年的新开始在我的家乡,过年那天家家鞭炮声不断,在我的老家这代表:鞭上放鞭炮拜神,贴年画。春节这一天是要吃汤圆的,白天我找长辈要一点压岁钱,晚上和朋友一起玩,我的老家春节那天在家什么都不干,也就是一年里最闲的一天,晚上家家灯火通宵这不是守岁,而是大人们在一起打麻将,聊天和玩等等。而我们小孩子在一起玩烟花和放爆竹等等。尤其是我们男孩子。特别爱放爆竹和放烟花。因为我们特别喜欢热闹和喜庆。这并不是为了好玩的,而是一些喜庆的东西。春节可真是美啊!这只是一些风俗习惯。春节过了就到了元宵节。元宵节在我们老家也是一个大闲节,这一夜家家也打牌,放鞭炮等等,这一天不一样的就是吃元宵。元宵可真美啊!我爱元宵节!这就是我家乡的节日习俗。这个民风民俗很好吧!我爱我家乡的节日。
春节民俗民风随笔相关文章:
1.春节随笔
2.春节随笔5篇
3.春节说说大全
4.我的过年随笔日记4篇
5.春节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