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文章3篇
小学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经验的文章,希望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文章篇1
(一) 寻求知识背景 激起学生内需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算理、法则等都可通过追根寻源找到其知识背景,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把数学知识向前延伸,寻求它的源头,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从何处产生,为什么会产生。在此基础上再来教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
(二) 利用生活原型 帮助学生建构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征之间的矛盾,是造成许多学生被动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佷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只要教师善于从学生生活中寻找并合理利用它的“原型”进行教学,就能变抽象为形象,学生的学习也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怕学为乐学。
(三)用于现实生活 领略数学风采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知识从哪里来,更要让学生知道往何处去,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顺利地解决“怎样去”的问题,这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数学内容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注重机械的技能训练与抽象的逻辑推理,而忽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以致于使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枯燥无用、神秘难懂的印象,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为此,我们必须摒弃过去“斩头去尾烧中段”的做法,力求做到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学,必须认真学好数学。
(一) 寻求知识背景 激起学生内需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算理、法则等都可通过追根寻源找到其知识背景,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把数学知识向前延伸,寻求它的源头,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从何处产生,为什么会产生。在此基础上再来教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
(二) 利用生活原型 帮助学生建构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征之间的矛盾,是造成许多学生被动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佷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只要教师善于从学生生活中寻找并合理利用它的“原型”进行教学,就能变抽象为形象,学生的学习也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怕学为乐学。
(三)用于现实生活 领略数学风采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知识从哪里来,更要让学生知道往何处去,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顺利地解决“怎样去”的问题,这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文章篇2
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我得到了一些教训,认识到自己有很多不足,并且对小学教学工作有了一些体会。
一、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1、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3、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二、积极提问,贯穿课堂始终
要想学生40分钟内都会专心听你的课那是不可能的,他们或多或少会开小差,他们有的可能连书本都不拿出来或不翻开,甚至还会说话打闹。这时如果采用提问的方式的话,就会使学生的精神一下子紧张起来,并且去思考你所提出的问题,但是提问时,不能只提问一些选择性的问题,因为这样他们思考的空间就会很小,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提问要有均匀性,不能反复提问某个学生,这样会使其他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消退的。
三、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2、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4、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总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展。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与学生平等对话,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讨论交流过程中,只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文章篇3
我是一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现在退休了。80年代末,我刚执教,从一年级带起。学生的数学成绩,在学区比赛中几乎都是第一。
那时,小学奥林匹克数学比赛方兴未艾。每个学区都想在市里得奖,但是,前几年下来,我校所在的学区没得过奖。
区校长见我教的班级成绩一直不错,找我谈话,让我辅导数学奥林匹克。校长定了标准,说学生在区里得奖,奖励我多少多少,学生在市里得奖,奖励多少多少,还没敢提国家得奖的事。
我接到重任务,用心辅导,结果,第一年奥林匹克竞赛学生们就得奖了,区奖,市奖,甚至全国奖都有。区校长是要找区政府要奖金的,然后发奖励。我一直教着,越教越有经验,学生得奖越来越多。
区校长又来找我谈话,说,得奖太多了,奖金我都快给不起了。也别太多,只要咱们学区不推光头不最后一名就行。
那时,学校发房子,政府批下指标来,让老师买,挺便宜,几百块钱一平。当时是90年代,挺便宜,整个算下来,我的奖金可以买一套房子,家里不用掏钱。后来,学区没给了这么多钱,房子也没买成。校长还说,别让学生得奖太多,奖金给不起。后来只给我发了个小红本,写着记一等功。
我没事没事的,心里特别平和,我只是想着要把这个事做好。干就干好,得奖了就得奖,挺好。后来,校领导、区领导都把这个荣誉和政绩写上去了。
教育局的局长也来找我谈话,说,你有什么困难和需要,就给我说。
我不想当官不想这不想那,就一个心眼,用心教课,实心实意地教课。
后来校长让我带六年级毕业班,无论原班怎么样,毕业都是出优秀成绩。
我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是这样的:
别的人写教学论文,写客套话,都是一说就过了。
我是亲自实践,证明出来的理论。
如果上课,小学生们不守纪律、说话,是正常现象。我会说,"告诉你们,只要我讲课,你必须认真听,一点动静也没有。"
"如果我的课讲完了,让你写的时候,你们可以说话,可以讨论。但是唯独我讲课的时候,就是集中精力,盯在我的讲课上。我问,你必须要答,不能还不知道说啥呢。"
学生们听课习惯好,效率高,一至六年级带下来,全班数学平均分一直是学区第一。
于是校长让我一直带毕业班。
我深深感到,接一个一年级,一直带下去,在一年级打好底,后边一点问题也没有。无论是怎么考试,抽测,单桌考,第一都是我的。我的教学成绩非常好。由于好,让我教奥林匹克,由于好,让我送毕业班。
每年9月,我就会接一个毕业班。我每次都是先用一个月的时间,调整学生。因为不是我一手带上来的,别的老师,他的习惯很多不符合我的要求。
我是这样调整的:
1-会听课
听课时用心听;回答问题时干脆利索;下课的时候,该玩就玩。
一个月中,培训学生,养成听课的好习惯。一上课,原来的习惯一出现,扭头、扭脸、玩、说话,就提醒。一边上课一边提醒,一边上课一边眼睛看着全班,关注每个学生的动态。随时提醒,随时纠正。
讲课之前,我就说了,“同学们,我的要求,我讲课你必须聚精会神。什么是聚精会神?就是用心听我的课,回答问题要对口,知道我问的是什么。如果你干别的,我会看你一眼的。如果你还干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