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对于成功至关重要
演讲与口才的能力,对一个人的成才有很大的帮助。有一位西方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有一种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完成伟业。并获得世人的认识,那就是讲话令人喜悦的能力。”下面小编来告诉你口才对成功的重要性吧。
口才对于成功至关重要
在现代社会,演讲与口才已成为决定一个人工作及事业成败的关键。平常人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称赞某人有能力时,常说“他很有口才”,口才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能力大小的重要内容。一个能说会道的人往往是一个表达能力很强的人,这已经得到了普遍的默认。越来越多的人将“表达能力”扩延入“组织能力、思想能力、研究能力、自学能力”的范畴。也就是说,假如你有出色的演讲才能,人们会认为你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思想能力、研究能力和自学能力。
正如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家、演讲理论家戴尔·卡耐基所说的:“一个人的成功,约有百分之十五取决于知识和技术,百分之八十五取决于人类工程——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和激发他人热忱的能力。”这里所说的“百分之八十五的能力”实际上就是语言的表达能力。也就是口才。
口才对于成功至关重要:三个方面
1、青年成才需演讲与口才的知识。人们吸取知识一般通过三条途径:一为读书、看报;二为听报告、演讲、讲课;三为交谈、讨论。有的途径吸取的知识较系统,如读书;有的途径吸取的知识较新、较快,如听演讲报告、交谈等;每条途径,各有所长,不宜厚此薄彼,更不能彼此取代。
但是,在自给自足、封闭保守的小农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缓慢,数十年甚至一、二百年变化甚微,所以古代的科举考试,考秀才,举人一律只有笔试,直到最后上金銮殿才面试、口试,决定状元、榜眼、探花这前三名。再加上专制政治,皇上一人说了算,“能言善辩”被贬为“乱法”,看成是对政权的威胁。以至政府选拔人才,重文才、轻口才;民间相亲,也常以寡言少语或轻言细语为老实、忠厚、可靠的标志,对口若悬河、能言善辩则被贬为华而不实,哗众取宠。
近百多年来,普及最早的大众传播媒介是以书面语言为主要工具的报纸、杂志,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口头语言为主要工具的广播、电视已逐渐显示出其更多方面的优越性,特别是电视等媒体现场直播的逼真性、同步性、快速性,更是书面语言的印刷品所无法取代的,故已形成后来居上的趋势。
在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市场竞争赶时间、抢速度、分秒必争。人们对知识与信息的价值衡量标准,除数量与质量之外,又多了一个更重要的“速度”。这就促使口语表达的作用空前提高,与书面语言并驾齐驱,各显春秋,相得益彰。
青年人立志成才,要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搏击风浪,抵达辉煌的彼岸,就必须广交朋友、广结良缘、交流信息、联络感情、互相激励、取长补短。“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任何影响深远的重大事情,往往都是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任何伟大事业的成功,都是集体的智慧与力量的结晶。但是,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善于与人倾心交谈、交换意见,善于争取人、团结人,却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古人亦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样是要求广泛、深入社会,广交四面八方的朋友。如何在茫茫人海中寻觅、发现、选择、深交志同道合的挚友、诤友、良师益友,也少不了动口交谈、交流、交心。
2、锻炼口才、锻炼思维,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综合素质。“言为心声”,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能说会道”、“能言善辩”者,一定思维条理、周密、敏捷。招聘的面试、口试不仅仅是考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是考思维品质、心理素质。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的民族,具有勤劳、善良、勇敢、顽强等诸多优良的传统。但是不必讳言: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儒家正统思想严密禁锢,再加上我国的教育制度,一直以层层升学考试作为指挥棒,督促、鞭策着青少年儿童死记硬背教科书与笔记。作为优秀人才必备的观察力、分析力、想象力、记忆力、应变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诸多能力之中,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记忆能力普遍较强,但临机应变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却一直是薄弱环节。商品经济的市场竞争与现代化的海、陆、空立体战争,都对人的思维品质提出了既周密、精确又灵活、敏锐、果断的高要求。无论商战、兵战,高效能的思维品质,都是制胜的法宝。演讲与口才都有助于培养、锻炼、强化思维的周密性、敏锐性、灵活性、应变性、果断性。正如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说的:“口才不单是口才问题,口才实际上是人的整体素质的外化,所以培养人们的口才就是提高人们的素质。”
广大人民、广大青年锻炼口才、学习演讲不但很有必要、刻不容缓,而且有了可能。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广播、电视、电话、录音等记录、传播有声语言的工具日益普及,许多以往只能采用书面语言记录的资料、传递的信息,正逐步改为采用更准确可靠、简便易行的口语。如会议发言用录音取代记录;记者采访用话筒取代笔记本;远距离交往用电话取代书信、电报;甚至老年人的临终遗嘱,也用一盒磁带取代了一纸遗书。再加上汉语拼音方案、国际音标的广泛运用,加速了统一方言、推广普通话的进程。现代文化、科技成果,为进一步发挥口语的威力,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创造了优越的社会语言环境。
3、人才观、教育观的转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实现,使口才的地位大大提高。我国从古代的科举考试到今天各级学校的升学考试,向来重写轻说、重笔试轻口试,重阅读与写作,轻演讲与口才。不仅教育界积习难改,出版界亦深受影响。如今全国有关语文学习的报刊很多,但绝大部分仍局限在阅读与写作的范围内做老生常谈式的文章,内容大同小异,雷同重复颇多。有关口才、口语的刊物,屈指可数。重写轻说的结果,不仅削弱了口头表达能力,也不利于切实有效地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更不利于全面锻炼、培养青少年的思维能力,从而改善、提高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与心理素质。几十年来,中、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存在着占用课时多,师生付出的劳动皆多,但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缓慢,重写轻说是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欧美经济与教育发达的国家,口才是增加进取、晋升的机会,提高事业的成功率的重要能力,是为人处世、立足社会必备的才能与修养,因此各级学校普遍重视演讲与口才的教育。中、小学有口语课或演讲课。大学不仅有演讲课,还有演讲系、演讲学院,招收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社会上有提供有偿服务的演讲公司与职业演讲家,属于名正言顺的第三产业。
口才对于成功至关重要:才贵在有口才,有口才肯定能成才
在我国,演讲曾经长期仅仅被当作思想教育、政治宣传的工具,而且只求政治上无过,不求艺术上有功。直到改革、开放以来,演讲与口才逐渐成为经济现代化、生活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必须具备的能力。有人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一种生产力,而口才是良好人际关系的调和剂,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口才是人的首要交际工具,所以,演讲与口才就是一种生产力。
人才观、教育观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在人才培养、选拔、使用等方面的反映。经济发展水平与生产方式决定了人才观是开放的还是保守的,教育观是进步的还是过时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接轨等严峻的形势,迫切需要我们加速更新人才观念与教育观念,大力改革语文教学,阅读、写作、演讲并重,切实加强综合素质教育,把锻炼、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正式列入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计划,把青少年儿童造就成为文才口才俱佳的、知识与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中华民族在面对二十一世纪全球范围内的人才竞争和经济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时代需要人才,人才需要口才,是人才不一定有口才,有口才必定是人才,人才贵在有口才,有口才肯定能成才,而且是改革、开放事业所急需的开拓型、创造型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