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9自然之道

2017-05-26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9课《自然之道》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小编在此整理了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9课《自然之道》,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9课《自然之道》原文

我和七个同伴及一个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在这个海岛上,有许多太平洋绿龟在筑巢孵化小龟。我们的目的,就是想实地观察一下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太平洋绿龟长大后体重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幼龟体重不到它的百分之一。幼龟一般在四五月份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从龟巢到大海需要经过一段不短的沙滩,稍不留心,幼龟便可能成为食肉鸟的美食。

那天我们上岛时,已近黄昏,很快就发现一只大龟巢。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正当幼龟踌躇不前时,一只嘲鸫突然飞来,它用尖嘴啄幼龟的头,企图把它拉到沙滩上去。

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向导的冷淡,招来了同伴们一片“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

然而,接着发生的事情让大家极为震惊。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我们很快明白: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便会返回龟巢。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

黄昏的海岛,阳光仍很明媚。从龟巢到海边的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拦,成百上千的幼龟结队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可以饱餐一顿了。

“天啊!”我听见同伴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鲣鸟的口中之食,我们的向导赶紧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多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我和同伴们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地走。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危害。”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9课《自然之道》教学建议

1、教学本文,可以参考下面的教学思路:

⑴自由朗读,自主预习。教师提出预习要求,布置学生自读自学。如,把课文读两三遍,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认识生字,查字词典理解生词,标自然段序号,想一想课文大意。

⑵了解学情,确定目标。教师检查学生朗读是否正确、流利,让学生汇报已读懂的内容,提出疑问,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与重点。

⑶突出重点,精读研讨;一个重点是交流大家的阅读感受,指导有感情朗读,主要是结合具体语境交流;另一个重点是交流从这件事中受到的启示,这要结合全文交流,要注意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见解──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事与愿违,好心办坏事;大自然中的现象是十分复杂的,没有调查清楚就不要乱作决定或指挥;当人自作聪明时,就可能以主观意志代替客观规律,聪明反被聪明误等等;对学生的不同见解,要加以引导。最终学生要明确做事情要遵循“自然之道”。

⑷回顾小结,启动综合性学习活动。

2、要通过本文的教学,学生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了解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

先把整篇课文读一读,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一部分一部分认真阅读,了解每部分内容主要讲的是什么,再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想一想,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本文,不要过于追求主要内容概括得特别简练,学生能说出大致意思,了解一般方法就可以了。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概括的能力,直至最终做到所概括的内容正确、语言简练。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不要急于求成。

3、小绿龟的命运牵动着“我和同伴”及“向导”的心,也清晰地展现出各自思想感情的变化:“我和同伴”因好心而焦急进而发展到震惊与后悔;“向导”由心平气和进而发展到发出十分难过的悲叹。两者对太平洋绿龟习性的了解以及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导致了他们在这件事情上做法与感情的不同。要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就要结合上下文,采用联系对比、换位思考、抓重点词等方法,重点体会“向导”的话语与思想感情,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来。具体说来,就是要抓住第4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中向导的话,结合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细细体味,“悲叹”比“感叹”表现的感情更强烈,更突出了向导伤心难过的心情。其实,向导的态度、做法也是一个激活学生思维发表个性化感受的引发点,可以引起课堂的争辩:向导明明知道“我们”的想法会害了幼龟,为什么不制止,反而抱起那只幼龟朝大海走去?他这样做你是赞同还是反对呢?

4、本课生字词较多,要加强指导,引导学生运用过去所学的知识方法:

“侦、嘲、蠢、彻”的声母都是翘舌音,“吁(xū)”不要读成“yū”,“幼”要和“幻”区别开,“啄”不要少写一点。必要时,教师要范写难写的生字。课文中生词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在查字词典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理解,不要照搬词典意思。

5、关于“综合性学习”:

本课安排了综合性学习,目的是提示教师此次综合性学习应从本课的教学为开始,及早进行课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把综合性学习贯穿全组的学习的始终。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是把语文学习与科学探究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观察大自然,增长知识,了解大自然,并在这样的活动中,提高语文能力。

组织这次综合性学习,首先是要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明确任务与方法,落实小组分工与活动安排等。可以根据学习提示自主确定某一活动方式:观察大自然探究发现(某一种动物、植物或自然现象)、收集资料、调查访问、动手实验、进行小发明等。其次,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掌握信息,适时调控指导。可以通过与学生日常交流、召集小组长汇报活动进程、与课文学习有机结合、适时小结(如学生的奇思妙想、灵感火花,教师表扬典型的人或事,提出注意事项)、与家长和任课教师及时沟通等方式调控,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活动心态,应用多种方法去发现与探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侧重组织某项活动,把活动抓扎实。

这次综合性学习,重点在于使学生对大自然有新的发现,并从中获得启示,要注意与三年级下册第二组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有所区别。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这两种思路进行:一是直接去观察,边观察边思考边发现,特别是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身边熟悉的动植物或自然现象;二是联系生活经验与阅读积累,确定重点观察对象,把观察、思考、查资料、提出创意,乃至动手实验紧密结合起来。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单元作文:奇妙的盐

今天晚上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因为我要做一个实验,一个奇妙的有趣的实验——把盐、糖、钉子分别放在盛有鸡蛋或种子的水中,看看有什么变化。

实验开始了,我先把碗里盛满水,在把一个洗好的鸡蛋放入水中。哈哈,接下来就要放盐了,我拿来盐罐用勺往水里放盐。我刚要放,妈妈就一惊一乍的说道:“不能直接往水里放盐。”“为什么?”我疑惑不解的问妈妈。“把盐放在凉水里化不开。”我这才恍然大悟。我们把化开的盐放进了水里,令人振奋的时刻到了,我紧紧盯着这个鸡蛋,逐渐它默默的,呆呆的躺在水底一动不动。我被这莫名其妙的现象搞得摸不着头脑,难道大家说的盐能托起鸡蛋的结论是错的吗?还是我放的盐太少了?我决定,在多放点盐。可谁知差不多半罐盐的“命”都打进去了,这可恶的鸡蛋却没浮上来。这时我非常生气,死死盯住鸡蛋,真想找出原因来,你还别说,经过我这一番仔细调查还真找出了其中的秘密。秘密就是吸引读者!……一会儿我在为大家揭晓答案。

我又把第二个鸡蛋放入水中,谁知它也浮不上来。我用“听诊器”——勺子给第二个鸡蛋“治疗”了一下。可谁知,这个鸡蛋忠有与第一个鸡蛋相同的“病”。。这时,我有些气馁了,难道每个鸡蛋都患有同样的病?这时,这么说这个实验就永远做不成了?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放第三个鸡蛋。因为有一句话叫“是事不过三”,我怀着期待的心情放入第三个鸡蛋。哎——这第三个鸡蛋下水的情景和它患的病症几乎和前两个鸡蛋分毫不差。试验到了现在这个僵局,我不想再做下去了。但为了证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我要不灰心、不气馁,坚持就是胜利,对,坚持就是胜利。正是有了这个意念,才使我轻轻的放入第四个鸡蛋。这次我吸取了前三次的经验,换了一个妈妈从超市买回来的绿色无污染鸡蛋,我怀着紧张、激动的心情看着这个鸡蛋。只见那个鸡蛋慢慢地,不,还有点快的升上了水面。“我成功了!”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

接着,我又把钉子和糖分别放在盛种子的碗里,可这些东西都对它们无动于衷。

现在,我要把我家鸡蛋普遍存在的病告诉大家,这就是鸡蛋的外壳有一个小孔,这种病被我称为“壳孔病”。

同学们,你想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如果想知道,就让一个个科学道理带你们走近科学王国去探究吧!

猜你感兴趣:

1.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9自然之道

2.四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自然之道

3.四年级语文下册自然之道课文

4.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自然之道同步练习

5.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6.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自然之道说课稿范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