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一样,有它自身独立的活动规律。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希望对您有帮助哦。
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马克思认为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外壳。我不知道德语的外壳怎么说,也不知道是否原文就是这样理解的。不过这中介一种比喻,是一种帮助理解的近似说法。
语言的发明和演化的确是人类进步的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原因有二:一是简化思考过程,强化了人脑的作用;二是便于沟通,强化了社会的作用。这第二点的"沟通"不光是生者之间的,在书面语言发明后,还包括生者通过书面语言与死者之间的沟通。
但我认为其实人的思维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图象思维(直观思维或具象思考),第二是抽象思维(符号思维,特别是语言思维)。我们首先来考察一下两者的关系。先要谈的是抽象思维里最重要的部分,即语言思维里的语言。
语言学是一个很大的门类,甚至分出了不同的流派。这里只讨论概念和分类上层面上的语言。在这个层面上,语言其实是一个概念和分类的系统。
分类和概念是相互联系,把分类后的每个类别进行命名,就够成一个概念。动词:对动作进行分类和命名;名词:对不同类别的事物进行命名;形容词:对不同的情状进行命名;这些是实义词。关系词,把上述实词的关系进行分类。
有了语言,你只需要用声音、符号、手势就可以表达意思了。比如:太阳出来了。这是"名词+动词"的形式。太阳是个专有名词,所以不是一个类别,而是一个特定的事物,当然可以看成类的极限,即一个事物作为一类,或者一个事物构成的集合。出来是一个动作的描述,可以指很多东西从无到有呈现在你面前的动作过程。另比如:星星亮了。这是同样的结构,但"星星"是一个类别词,是很多类似性质的事物构成的集合。
听说最初教美国盲哑作家海伦语言时,要不停的在她的手上划一个事物的单词,最后海伦终于知道,那个语言符号就指一个或一类具体的事物。这样在思考时我们就可以考虑抽象(类别词)符号之间的关系,而不同考虑特别具体的事物或事物类别本身之间的关系;在沟通时,我们不能画出具体的事物的图景来传达。其实大部分类别词不易传达的,我们讲"马"时是指各类马的,但我们画马时只能是一个特定的马列,况且很多关系类的词和情况类的词不易传达的。
以上的准备其实是一些常常读得到的知识。但是我想讲的一个问题是人类太重视语言思维常常忽视了图形思维,而对于原创性思维,其实图形思维常常也是很重要的。图形思维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用自己掌握的视觉形象来清理和重构我们已有的抽象的语言系统,使我们在语言思考和沟通时更接近我们想讲的内容。语言其实只是一个近似的思考系统,这点在康德的《纯理性批判》也提到了。
那么,为什么图形思维:一方面能够强化原创性思维,另一方面能够清理和重构我们的语言系统使我们的语言思考和沟通时更接近真实呢?
先说第一方面,即图形思维能够强化原创性思维。原因是:1、某些情况下更快速;2、某些情况下更直观。前面讲到了语言思维在沟通和思考上的高效,但某些情况下,直观思维更有效。一种情况是探索性思考时:当我们不知道怎么用语言描述时,我们快速的闪现要研究的图景并作位移、转动和排列,这对我们研究这些事物的真实情况和关系非常有帮助;另一种情况是作还原性思考时:语言毕竟是中介,我们语言思考后得出的结论常常需要用一些例子来检验,这时更在效的是我们用一些具体的图景作直观思考。特别是一些抽象的逻辑,你怎么想也找不到感觉时,你用这种还原思考方式往往很有效。我认为这种思考方式在非常抽象的数学研究时,特别有用。
当然,有些人觉得图形思考还是挺笨拙的。我想这可能是个误会。当我们看电子表时,我们常常觉得怪怪的:为什么一些特殊排列的数字老是出现(11:11,12:12,11:33,9:18等等),其实这是种误会,因为这些数字在我们看表所以次数中占的数量并不大,只是每一出现就让我们印象深刻,所以觉得次数很多。这样的误会,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对图象思维也是有误会的。我想正是因为我们认为图象思维笨,语言思维更重要,所以我们比较少去练习图象思维,结果它自然萎缩了。这就是强者衡强的道理。经济学上的边际递减的反面,系统论上的自我强化,圣经上说的"有罪者,倍加之",都是这个道理。但我们要知道这其实并不是不能违背的规律,只要我们不断的强化图形思维,就能发挥它的重要作用。我认为从成本收益上看也是合算的,因为边际收益挺高的。现在有幼儿教育者强调珠心算,还有国人认为汉字优于拼音字,我想他们还是有道理的。
第二个方面,图形思维能强化我们的语言思维能力,起到清理、重构等作用,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很多语言只是听来的,不知道它到底指什么样一个具体的东西。所以说到一些植物名,比如一些花名时,我们并不知道花是什么样,或者花的叶子是什么样。同样的问题存在于很多语言中的词汇中,所以我们需要占有图象来清理和重构我们的语言。具体来讲就是要占有很多具体的图景(具象)来充实我们的语言,把以前有错误理解的词汇重构一遍。所以当你向你的奶奶提到"结婚"时,她想到的可能是旧式的结婚,什么吹吹打打、大花轿什么的,但"婚姻"这个词的具象已经变化了,这可能也是代沟的原因之一,我们的概念在图象层面上不一致,而我们却没有发觉。这个工作,其实不需要太刻意的去作,只要多占有具象,我们自然会更了解"我们在说什么"。
实验脑神经科学发现图象思维更多是右脑,抽象思维更多是左脑,是时候多用用你的右脑的时候了,因为两者是互为补充,都很重要的。所以当你很用脑(其实是左脑)想出的东西,被别人批评为"你用用你的脑子吧"的时候,你应该想到,也许你的思考误差来源于你没动左脑(哈,所以别人叫你用用脑子还是有道理的)。
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区别是什么
象思维(abstractthinking) 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的过程.属于理性认识阶段.抽象思维凭借科学的抽象概念对事物的本质和客观世界发展的深远过程进行反映,使人们通过认识活动获得远远超出靠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的知识.科学的抽象是在概念中反映自然界或社会物质过程的内在本质的思想,它是在对事物的本质属性进行分析、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抽取出事物的本质属性,撇开其非本质属性,使认识从感性的具体进入抽象的规定,形成概念.空洞的、臆造的、不可捉摸的抽象是不科学的抽象.科学的、合乎逻辑的抽象思维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具思维方式是指主体在思维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着的某种思想方法和思维模式.同哲学家考虑哲学问题必定采用一定的思想和思维习惯一样,美学家们在对美学问题的研讨时,也在运用着一定的思维方式.比如我国的古典美学,不仅以其重写意、重表现、重抒情的 理论传统,有别于重写实、重再现、重模仿的西方古典美学,而且在思维方式上也以具体形象性(具象性)自立于美学之林.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是形成我国古典美学鲜明的民族特色的重要的因素之一.
孩子的具象思维是如何发展到抽象思维的
父母们有没有发现孩子越小时,和TA们说一些概念性的语言时,TA们很难明白你在说什么,但如果孩子正在感觉、体验时,你告诉TA一个概念,TA马上就能够明白。这是因为人类智力的发展是要从具象起步,从感觉开始。当发展到抽象思维时,孩子们就不再需要具体的物品或真实的感觉才能理解新的概念。此时,孩子们的智力水平似乎可以看到一些显著的差异。这是为什么呢?孩子的具象思维又是如何发展到抽象思维的呢?
我们无法教给孩子抽象思维,孩子需要通过操作教具才能获得抽象思维。孩子只有将概念真正地理解吸收,才能促进智力的开发。孩子应该在进入抽象阶段之前,通过课触摸的、感官的、具象的方式深入接触知识。要长时间地练习教具直至孩子能够进行抽象理解。孩子在运动中学习经验。“操作”意味着用手,就是说要用到触感,但是其他的感官也在不断地被使用。
经验是可感受到的,具体的。比如,蒙台梭利让孩子通过拨动珠子的形式感受一、十、百、千,孩子先触摸然后再去理解,然后再给他们这些数字。通过掂量和比较来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
逻辑思维分成假设和推断。根据蒙台梭利的理论,所以的体验都会带来心理上的影响,这些都与智力开发有关。具体分为三部分:
1、无意识的经验:儿童需要为未来积累无意识的经验;
2、知识的形成:通过重复练习在不知不觉中吸收知识;
3、意识认知阶段:灵光一现,进入到意识认知阶段。这个无法预见的时刻属于孩子。只有孩子自己才能意识到这个“奇迹”。
“感官是外部世界图像内化的器官,对智力开发必不可少,就像手是感触实体东西的器官一样,它对身体也必不可少。”蒙台梭利在《科学教育法》中写到。
尊重个体发展和从经验中学习要通过个体在工作中实现。单独操作教具,孩子就能够探索发现,通过自己的方式理解每个小知识,在学习中变得更加主动。只有个体在工作中的探索才能实现这一目的,帮助孩子通过具象方式理解知识,抄笔记的方式就不行。
然而,一些活动时通过小组方式进行的,因为这些活动适合多人一起参加。学习加法、乘法、减法、除法就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帮助孩子体验运算的具象操作。比方说加法练习,每个人托着一部分珠子,然后将所有人的珠子放在一起。这样孩子就明白了加法就是将所有的东西放一起。
“每个孩子的个体性都要与现实相接,这样才能激发起理性和本能与通往发现之路的现实相连接,这一切都要超越对知识的掌握。儿童开心的思考,追随自己的内心,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中专心而充满激情的工作。他不怕被打断,不怕被批评,因为他知道这种工作和专注会得到尊重。这样他也实现了个人内在的成长。”——蒙台梭利《教育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