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经验
导语:初中语文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质量,就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教学措施,在发挥好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还要注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组织好课堂教学,使其有序进行。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经验
一、加强基础训练,夯实基础
近几年语文教师普遍有个看法就是学生的语文基础越来越差,汉字书写能力差,语言组织能力差,古文化知识积累差。所以,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首先应加强基础训练,夯实基础。
加强基础训练,夯实基础首先应让学生真正过了生字生词关。其次,应让学生积累语言。古诗文背诵,名言警句的记诵,课文精彩句段的背诵等等。记得多,自会出口成章,记诵会,自会熟能生巧。同时培养学生书写的基本功,课堂上注重对学生书写的有效指导,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注重课堂训练,提升能力
语文是一门综合能力课,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感受能力、表达能力等能力都在语文中得以应用和训练。因此,我们可以采用课堂上交流、背诵、默写等形式让学生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可以在合作、辩论、讨论中提高交往能力,提升交流能力。和决断能力……
作文教学更是综合能力训练的好机会。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学生在作文中的个性和创造性已消失殆尽,作文空话、套话、假话连篇,文意脱离了自己真实内心的感受,使之失去了鲜活的生命
色彩。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鼓励学生写随笔、观察日记、读后感、观后感、周记。此类作文往往有学生真实情感的流露,鲜明个性的跳跃、独特词语的运用,许多优秀之作常常涌现,时间久了,学生就能发现阅读能力,对事物的感受能力都在无形中得到很大的提高。
因此结合学生的生活,在强化单元作文教学的前提下,进行作文系列化训练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又一个有效办法。主要是要与生活链接起来,抓住生活中的人、事、景进行写作训练,以多写多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突出方法传授,掌握方法
魏书生说得好,教师的职责第一是教做人,第二是教方法,第三才是教书。从教十载,细想来做老师实质就是如此,可是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因重于分数而轻于德和能的培养,因重于学校及老师的排名,现阶段教师大多工作如分析教材、分析试卷范围、分析文章重点等劳神费力的工作都是围绕考试而转。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习惯的养成和技能的掌握的教育反倒在其次了。
我认为,教师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应突出方法的传授和训练学生掌握方法。所谓的方法实则是经验的积累,是从无数的材料中得来的共同特征,是经验的理论化。
在语文的教学上,知识体系都清楚,文体又不繁杂,语法知识仅是初级阶段,但却用了大量的文章来反复展示“文体特征,语法知识,阅读方法,体验途径”。
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学习的方法,体会的方法。比如,记叙文的阅读,主要有“要素、特征、分析的步骤、注意点、情感等”,把这些分析的方法在课文实例中引导给学生掌握,那么以后的记叙文阅读仅是课堂练习。这就教会了学生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学生以后面对记叙文阅读时就能独立去面对、体验、理解。
最后,我认为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生习惯。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就会学会学习,懂得怎样合理地去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会受益终身。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经验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程标准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视自己的主导地位,在师生互动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为此,教师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正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多包容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及时对教学进行总结、反思,在归纳当中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出发,通过多种教学途径,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让课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起来。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具体的学情需要,伺机引导,让学生主动探究新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也得以提高。
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古人云:“技长者以为师。”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重要促进者,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然后再通过言传身教,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模范榜样,用以身作则的教育教学方式会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语文教学应该建立在师生平等、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基础上,教师要用爱心、耐心去包容、关爱学生,进行的有组织、有秩序的教学活动。另外,教师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致力于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首先,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语文教师首要的教学任务就是要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钻研教材,在全面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可行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载体,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主要媒介。因此,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钻研教学大纲,钻研教材,反复研究教学方案,只有将其研究透彻,才能制定出可行的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制定学期教学计划以及符合学生学情和学生认知规律的优秀教学方案。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随时为自己充电,更新学科知识,通过学习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优化自己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其次,提高教师驾驭语言的能力。语文教学作为一种语言文字教学,对教师的语言驾驭能力要求很高,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驾驭能力,能够流利清晰地表达交流。语言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播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它对教学工作的好坏起着重要作用,善于表达的教师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力,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而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教师可能会使教学课堂显得沉闷枯燥,教学内容显得贫乏,导致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拥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往往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良好的语言表达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使他们更愿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保证语言生动形象,尤其是语文教学,教师一定要声情并茂、充满感情。
三、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指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以及情感价值观等。新课程改革也曾谈及语文素养,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行为素质,培养其高尚的精神品质。因此,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通过平时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完成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任务。如何全面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首先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重视这一点,通过学习研读,努力寻求实施方案。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应该积极渗透这一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重视在实践中应用锻炼语文能力。此外,汉语作为我国母语,传承记载了我国悠久的文化知识,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挖掘课本中的文化内涵,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然而据有关人士调查,现今的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仍较为严峻,教学模式还是以前的“满堂灌”,教师的权威仍然神圣不可侵犯,学生还是被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面对如此的教学现状,教育工作者该做出反思,思考如何才能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如何才能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此,教师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就应该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出发点,积极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最终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四、提高教师的课堂组织教学能力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在教学中必不可少,而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平台就是课堂,它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环境,课堂秩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有若干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如果教师把握不好各个环节细节,教学就不能有序进行,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预设教学过程中的突发情况,以便在课堂中能够随机应变,灵活处理教学问题。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意识到课堂组织教学的重要性,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总结,努力找出提高课堂组织教学能力的方法。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想要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就必须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宏观调控好教学课堂,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