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管理本科论文

2017-04-01

成本控制和管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获得良好效益的基本途径,它贯穿于产品从研发、生产直到销售的整个过程中,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也降低了产品的成本。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成本管理本科论文,仅供参考!

企业成本管理本科论文篇一

浅谈企业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和管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获得良好效益的基本途径,它贯穿于产品从研发、生产直到销售的整个过程中,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也降低了产品的成本。但是,企业成本控制和管理不是简单的、纯粹的降低成本,而是应当立足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高度,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调查、研究和计划,从而使得企业利润最大化。

一、目前企业成本控制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因受经济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没有对成本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我国企业在市场竞争当中处于劣势。一方面企业内部管理层过度重视生产成本的控制,却疏忽了对经营成本的控制与管理,另一方面在管理方式上没有做到对成本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管理,而不能形成成本控制的合力。

(一)过分降低成本

有些企业对成本的控制是通过单纯的削减支出,为降低成本而降低产品原材料的档次,这种做法的确可以在一定的时期实现成本的降低,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无异于引火自焚,因为一个企业要长久发展,实现长期效益,就必须经受市场的检验,所以通过削减产品质量来控制成本是牺牲长远利益来满足眼前利益的做法,这使得产品丧失信誉度,成为制约企业成长和发展的障碍。

(二)内部控制简单化

对于许多企业来说,将内部控制放在了财务部门的事后审计上,偏重于财务审计所揭示的违纪环节上,却对效能审计、内控审计做的不够,导致企业难以发现存在的问题,这也是导致企业难以把握效益的原因之一。

(三)成本信息失真

我国有一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在不良利益的驱动下,偷税逃税、谋求私利、粉饰业绩,对成本资料任意调整和修改,造成成本信息的失真,导致了以成本为基础的管理活动和效能的降低,同时也因人为的因素调改成本数字,造成成本信息核算的失真,使企业虚盈实亏。

(四)成本考核不到位

我国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预算和责任管理机制,没有一种成形的成本考核制度,因此,这样不仅造成了生产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责任管理体系无实效,同时,还使得实行的成本管理也就失去了起本身的意义。

二、提升成本管理的措施

企业要用最少的消耗来换取最大现代的利润,就必须抓好每一个环节,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做好战略、质量、精细化的成本管理。

(一)提升战略成本的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就是要研究和分析影响到成本的每一个环节,找出降低成本的途径和影响成本的动因。成本动因有了两个方面,一是与生产作业有关的成本动因,如搬运存货的次数;二是与企业战略成本有关的动因,比如技术、规模、人力资源的投入等,从而对作业成本,战略成本的影响较大,因此企业可以从战略成本的动因进行管理,采取适度的投机规模、调研等策略来有效的降低战略成本,避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成本浪费。

(二)提升质量成本的管理

质量成本管理主要是对鉴定、预防、内外部缺陷等成本的管理,包括质量成本的合算、质量成本的控

制和全面质量管理,因此企业要做好质量成本管理,就必须要扩大范围,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从而使之与成本管理相结合,与经济效益相挂钩。首先要了解质量成本的习性,对不同项目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控制;其次是将质量成本管理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身上,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这样才能够建立起技术经济一体化成本管理。

(三)提升精细化成本管理

做好精细化成本管理可以有效的控制费用的使用,因为精细化的成本管理是以数字进行标准量化的。精细化的成本控制可以对可控费用(如水、电、人事等)和不可控费用(如利息、原材料采购、销售费用等)进行控制,对成本超支要求相关部门进行解释,同时让各部门提出有关的控制方法,并建立激励机制,促进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实施。

(四)提升成本信息管理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企业成本管理信息的处理提供了现代化的工具。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企业成本管理,可大大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的进程。它们不用编程,灵活方便,使用成本低、效率高,利用这些软件可以方便快捷地辅助管理人员对成本进行预测、决策,并可对控制过程实施监控分析,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结束语

任何一种成本管理方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所以,要以发展的观念去研究成本管理方式,不断创新成本管理方式,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胜群.企业成本管理战略[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2]曹文庆.成本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4(18):52-53.

企业成本管理本科论文篇二

浅谈企业成本管理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的成本管理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发展,通过分析我国的企业成本核算模式存在的不足以及先进成本核算模式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的发展,从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关键词】成本模式;成本控制;成本核算

现代企业面临的是一个变化迅速、科技发达、竞争激烈、以顾客为导向的生产经营环境,21世纪以来经营环境的变化使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面临挑战,企业要想在这种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首先必须在管理模式上实现新的突破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的要求。成本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直被人们关注的热点,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内容不但要降低成本,而且要立足于整体的战略以及企业的外部环境,力求成本与效益的配比成本最小化。

我国的成本管理理论的研究在改革开放以后有了较为快速的发展,通过引进外国先进的会计理论知识,在责任会计和标准成本法的理论应用及研究方面有较大的突破,从而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成本管理体系,主要包括成本目标、成本计划、成本决策、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其中的核心和重点是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并且企业成本的控制是以成本的目标、计划和决策为依据,企业成本的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现代化成本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着眼于成本形成的全过程。对于我国所实行的成本管理体系仍然属于传统的理论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消费方式及消费观念的不断革新、竞争的日益激烈,在实际应用中逐渐暴露出其所存在缺陷和弊端。尽管作业成本管理模式和成本企划管理模式本身有其局限性和不足,但作为作业成本管理基础的作业成本法不仅提高了成本计算的精确度,还引导企业经营者对成本动因的高度关注,从而克服传统成本法中间接费用责任不清的不足,使传统成本法下的很多不可控的间接费用,都能在新的核算系统中找到相关责任人,并施加必要的成本控制。因而借鉴先进的思想方法,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可见寻求适合我国企业的现代成本管理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企业的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一个有效的现代成本管理系统应具备一项基本功能:(1)制定简练且完善的成本核算程序和核算项目,明确划分成本费用责任中心。(2)提供更精确的成本信息,更全面地揭示公司的运营状况和竞争能力,以便降低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的风险。(3)设定目标成本并将其分配到各责任中心直至个人,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把成本控制在目标成本范围之内。(4)成本控制应该是包括各个环节在内的全过程的成本控制。(5)成本管理应包括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其中的重点应放在事前管理上。(6)全员参与成本控制,建立全公司范围内的成本降低合理化建议制度和降低成本的奖励制度。

以上为构建现代成本管理体系的基本思想,从内容上具体包括: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五个方面。

一、成本计划

由于市场的激烈竞争,而且产品的价格又取决于市场的因素,所以企业在制定产品的目标成本时,必须以市场为起点,通过对市场的调研去了解顾客的认知价值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用产品竞争性市场价格,减去产品的必要利润及税金,从而确定产品目标成本。另外,目标成本的确定主要包括:产品制造计划成本、市场营销计划成本、产品研发设计成本、物流计划成本、售后服务成本。

二、成本核算

新型的成本核算模式将以作业成本法计算为主体进行构建。作业是作业成本法计算的核心,是一个组织为实现一定目标而进行的一切活动,作业成本法的逻辑依据是生产导致作业发生,产品耗用作业,作业耗用资源,资源消耗产生成本。计算以作业发生的成本为基础,作业是投入产出因果联动的实体;作业贯穿于企业经营的整个过程。成本动因,是作业成本法实施的关键因素,也是难度最大的步骤。成本动因选择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资源费用能否准确地分配到最终的成本对象中。作业成本法依据成本动因分配资源耗费至成本对象的过程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依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目标;第二阶段依据资源动因将资源耗费分配至作业。

三、成本控制

计划成本的实现,关键在于生产过程中对成本的控制和员工的激励。企业应根据实际分解到各作业的计划成本,编制作业计划成本预算,对作业成本进行控制。企业必须在组织目标和员工目标一致的基础上,将成本控制的理念融入到企业各成员的意识中,充分调动各作业中心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对成本的全过程控制。

四、成本分析

实施成本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分析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从而发现生产作业过程中成本控制的不足之处,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条件的变化,正确选定适应新情况的最合适的成本水平,提高作业效率,改进现有成本状况,最终达到计划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五、成本考核

成本考核应依据各作业中心的计划成本预算及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异来进行,评价各责任中心,促使其对所控的成本承担责任,并借以控制和降低各产品的生产成本,采取并督促有效措施,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把责任和物质利益直接结合,奖罚结合,激励全体员工,实现目标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成本管理体系是经营环境变化的产物,它的建立和实施,将成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而且可以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企业的竞争地位。

参考文献:

[1]陈胜群.企业成本管理战略[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31-45

[2]陈洁.试论企业全面成本管理[J].上海财税,2001(1):23-25

[3]夏宽云.战略成本管理[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89-104

[4]万寿义.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研究[M].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55-89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