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军事理论课论文
相关话题
军事理论课程作为高校广泛开展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程,在培养大学生国防意识、增强爱国主义观念、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2017军事理论课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2017军事理论课论文篇一
《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教育探析》
摘要: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教育核心在于理性。理性爱国主义是在理性思维的引导下,通过理智的行动去表达爱国的情感,是情感与理性思考、理性行为的结合。开展理性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青年人成长成才的需要。高校应注重构建理性爱国教育教学体系,强化理论教育主渠道,组织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并抢占网络阵地来开展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理性爱国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千百年来不断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着国家和民族的强大而奋斗。现阶段爱国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之一,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每一个公民提出的基本要求。在高校,爱国主义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应在培养与深化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理性因素的培育,以达到对爱国主义认知与行动的一致性,使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建立在理性意识的基础上,并将大学生的爱国情感上升为自觉的爱国行动。
一、理性爱国主义的内涵
(一)理性爱国主义释义
理性爱国主义,其核心是理性,即在理性思维的引导下,通过理智的行动去表达爱国的情感,这种情感是清醒的、成熟的、深沉的、坚定的、持久的。具体来说,理性爱国主义强调在涉及国家和民族利益及尊严的问题上要冷静分析、明辨是非、求同存异、有理有据、寻求共赢,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反对借爱国之名混淆公众视听,扰乱社会秩序。法国著名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曾经深刻地阐述这样的爱国情感:“另有一种爱国心富有理智。它虽然可能不够豪爽和热情,但非常坚定和非常持久。它来自真正的理解,并在法律的帮助下成长。它随着权利的运用而发展,但在掺进私人利益之后便会消减。”1
(二)理性爱国主义的特征
1、理性爱国是一切以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爱国离不开情感宣泄,但爱国不仅仅是一种感情宣泄,它还应受着维护国家利益这个大原则的绝对支配。爱国必须维护国家的利益,所作所为不能偏离维护国家利益的标准,更不能直接损害国家利益,否则爱国就可能变成害国。
2、理性爱国是以一种合理合法的途径表达爱国情感。坚持理性爱国,就是选择既能实现爱国目的,又能尽量减少无谓损失和伤害的途径。例如,在某国主持人出现侮辱华人的言辞而激起全球华人愤怒后,某华人律师选择利用法律武器状告该主持人,,这种方式避免了以牙还牙的方式损害自身形象,又达到了让对方认真检讨自己的言行的目的。
3、理性爱国爱的不是空洞的国家符号,具体表现为爱我们的国土,爱我们的人民,爱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等多方面。近年来在“家乐福事件”和“钓鱼岛事件”中,一些人打着爱国的旗号打砸公私财产,伤害自己的同胞,破坏社会秩序,这些人不是爱国者。在此种情况下,青年人不仅不能受其鼓动,而且要自觉理性抵制这种野蛮行为,揭开他们假爱国的面纱。
二、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开展理性爱国主义教育是新时代的要求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理性爱国主义是爱国感情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升华。在历史长河中,每当我们国家和民族面临重大灾难时,爱国主义就像一面旗帜指引着人们不断为国家和民族的存亡、中兴而奋斗,尤其在面对外敌入侵,占我国土,杀我同胞,亡我种族之际,爱国主义更是突出表现为国家和民族独立,抛洒热血,甚至不惜献出生命;进入21世纪后现今的中国正处于一个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在平时生活中,爱国则更多体现为我们立足本职工作,兢兢业业,乐于奉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会和他国产生竞争和摩擦,因为我国的快速崛起,甚至会招致某些国家的敌视和攻击。在此时表达爱国感情的时候,尤其在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时,就应当注入符合和平、发展、合作等时代特征的新意识,此时的爱国情感不应当是封闭的、种族的、排外的,而应当是理性、深沉的。作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学生,社会的精英群体,要让他们明白中国已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理性的爱国主义不仅有利于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而且能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人民开放、自信、宽容的精神面貌,才会为国家未来的发展赢得更大的空间。
(二)开展理性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成才的需要
对大学生们进行理性爱国教育,是完善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成才的需要。大学生的素质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还关系着国家民族的未来。胡锦涛主席在北大110周年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大学生提出的第一点希望就是“要切实强化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个人的成长进步融入到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时代洪流中去,矢志为实现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当前,要把爱国热情转化为立足岗位、刻苦学习、发奋工作、支持奥运的实际行动,倍加珍惜我国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自觉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利益。”大学生群体富有朝气,思想活跃,极富个性,对人生价值、社会发展、国家命运都抱有巨大的热情。但是,大学生也容易冲动和浮躁,容易受鼓动,也容易受挫折,这是自我完善的主要障碍。进行理性爱国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心智成熟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帮助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学会用理性的思维和眼光看待问题,指导行动,将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前途联系起来,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目前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不足
(一)教育活动形式单一
目前高校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多是侧重于通过感性的熏陶来培养爱国情感,其形式有参观爱国教育基地、观看爱国教育影片、旁听爱国教育报告会等等。这种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但是持久性和深刻性有待加强。同时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选取虽然典型,但比较单一,具有时代意义和理性爱国教育意义的素材还需要进一步挖掘。
(二)教育人文关怀不足
有些爱国主义教育只是停留在理想化的原则要求上,与实际生活脱节,较少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成长的渴望,以及他们的内在价值冲突、他们的苦恼与焦虑,缺乏应有的感召力。有些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在面对大学生的爱国情感高涨时所进行的教育,是出于怕麻烦的心理,为了避免出现事故,而忽略学生的感受,用惩罚压制等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的情感表达,这种方法对在短时期内防止大学生们的过激行为确实有一定效果,但却会使开展工作的教师和学生干部感受到巨大的困难,也会使大学生爱国的积极性受到打击,自尊心受到伤害。
四、高校如何开展理性爱国主义教育
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时,首先要尊重大学生的爱国情感,然后根据新时代的特征,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等做出合乎时代发展的调整。在此基础上做好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引导工作,使之认识爱国本质、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让其无论在平时言行中还是重大敏感时刻都能展现出理性爱国言行。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挥理性爱国主义教育主渠道作用
弘扬和加强理性爱国主义教育有多种形式和路径,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主渠道。要进一步明晰和细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和途径,真正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爱国主义教育“两结合、两促进”。首先,要进一步改进和变更传统观念,在教育过程中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情感需求和思想动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要深入挖掘符合时代特征的理性爱国主义教育素材,积极吸纳社会热点事件进课堂,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最后,要创新课堂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变灌输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变教师单一传授型为师生互动型教育,引导学生对社会问题的理性思考,深入分析,培养他们的独立人格。
(二)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核心,丰富理性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体系
2001年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阐明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爱国为荣,以损害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为耻。高校要重视人文社会课程的开设,多渠道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尤其要让大学生了解国史党史,读史明理,知史爱国,既要为国家所取得的成就自豪,也要正视还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要强化形势与政策教育,通过课堂教授、报告会、班团会等形式定期让大学生了解国内外大事,开拓视野,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忧患意识,对反华势力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使其认识到真正的爱国必然是以遵守国家法律为前提的,任何破坏国家法治的言行不仅不是爱国,而且必然害己害人害国。高校还应以大型事件为契机,营造爱国主义教育氛围,近年来国家经历了汶川特大地震的考验、成功召开北京奥运会、喜迎建国六十周年和建党九十周年等重大事件,高校应抓住这些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的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开展切实有效的教育活动,培育大学生理性爱国情感,形成弘扬民族精神的热潮。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知行合一的重要途径,以理智的行动报国同时也是爱国的最好表现。大学生之所以容易出现爱国热情表达的非理性化,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社会实践体验。“只读圣贤书,不闻窗外事”只能让大学生陷入肤浅、偏激、不切实际的泥潭。让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可以让他们更直观了解国情民情,增加知识,增长才干,丰富阅历,强化其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可以有多种方式,例如参加“三下乡”活动,进行社会调查,开展支教支农,到企业参观实习,撰写社会调查报告等。社会实践可以让大学生深刻感受到,和平时期的爱国主要体现在兢兢业业的工作中,尽职尽责就是报效祖国的主要途径,,也是实现个人理想的必备品质。高校要进一步引导他们将职业道德教育与大学生的个人发展、报国之志以及报国之行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将其爱国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把个人成才融入到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
(四)抢占网络阵地,开辟理性爱国主义教育新途径
现在的社会是信息社会,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最重要的生活方式,网络也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为此,高校更要高度重视“键盘上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教育学生文明上网,尤其在面对关涉国家重大敏感事件时,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其次,爱国主义教育更应主动开辟、利用、占领网络这个新阵地。例如建立爱国主义红色资源网站,开展以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网上论坛、网上讨论、网上交流、网上教学等活动,通过平等交流、民主对话、积极渗透、加强监督等方式,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网上宣传的影响力和战斗力。
参考文献:
[1]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M].商务印书馆,1988:268.
[2]黄志坚.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新探[J].教育评论,2008,(4).
[3]郭培芳.对高校理性爱国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8).
[4]王顺洪,王文菊.增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5]赵广平.网络民族主义对大学生影响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9,(12).
[6]顾速.狭隘民族主义还是理性爱国主义——改革开放时代中国人的选择[J].开放时代,19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