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农村教育论文,浅谈农村教育论文
作为基础教育的农村小学教育在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农村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小学农村教育论文篇一
试谈农村小学教育现实困境和对策
[摘要]农村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之一。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农村小学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相对于快速发展的社会大环境,还不能够与时俱进,在发展过程中凸显出来的许多矛盾仍然制约着农村小学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 教育资源 师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是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农村的教育问题受到了国家的广泛关注,而农村小学教育则是重中之重,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小学教育所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许多问题也一步一步凸显出来,并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巨大障碍。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就必须要加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最近几年,国家逐步加大对农村教育工作的扶持力度,高度重视农村小学的教育质量及教师队伍建设。自2003年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农村教育就已经摆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人事部、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国务院批转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也明确了农村教育在全国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开始了新一轮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其中更加重要的是,政府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投入。这些政策和措施对于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师专业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同样也是个教育大国。但是中国的教育一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短板,在远离都市的农村,因为诸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小学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在农村小学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经费严重缺乏、教学设施陈旧、师资流失、教师素质低下等等。这些都是严重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使得农村小学教育远远滞后。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将严重拖累中国教育前进的步伐。
一、教育教学资源的欠缺
农村小学是为广大农村孩子提供不可或缺的公共资源的地方,随着教材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的逐步推进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慢慢普及,农村小学对于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教育教学资源是否丰富直接影响着该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但是从总体上看,眼下能够完全适合我国农村小学教育教学需要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总量非常缺乏而且质量不高,有效的应用程度和有效的共享较低。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而且这已经成为约束村级小学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
当前,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欠缺国家的统筹规划、整体调控以及有效引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村级小学教育资源建设的相关政策遗缺和具体协调、措施引导上的力度不够,也是造成现今低水平重复开发的问题始终无法有效解决的主要原因之一。2.教育投入的问题仍是制约着资源建设的重要因素。这包括两方面:一是软件、硬件投入比例问题。相对来说软件方面的建设非常不足,甚至是贫乏。3.满足实际教学活动中所需要的优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并不充分,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短缺。现有的教学资源在整个系统性、与文字教材配套等方面所存在问题比较突出。4.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区域性不平衡现象表现非常明显。尽管在小学教育资源建设上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基础教育各级学校的纷纷重视,而且也得到省、市、县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普遍关注,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的历史发展原因以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资源建设的区域不平衡现象仍比较明显。
国家的各级政策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应用究竟是怎样的?教育资源建设如何能够弥合和跨越理论与实践断裂的深深鸿沟?这些问题是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开展到现在以来一直摆在我们面前的两个难题问题。教育教学资源能否真正的在实际教学中发挥它的效益,也仅仅只有在现实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我们必须要明确看到,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的长期规划建设并不是最终目的,农村教育教学资源只有真正实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并且能够有效地去促进农村教育教学中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才能发挥其真正应有的作用。为此,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与规划应该必须应该以实用为导向,要从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并且要服务于广大教师与学生的实际应用。所以,应当充分的重视这些资源使用者的需求,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开发和规划相对应的教学资源。并且反复实践,不断完美完善,才能精益求精。
二、农村小学的办学不平衡以及规模萎缩
现在的村级小学布局并不合理,点多面广,办学规模日趋萎缩。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了让孩子从小就脱离相对落后的村级小学教育,希望自己的子女从小就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教育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于是,为了孩子的前途,父母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进教学质量更好的城镇学校、乡中心小学就读,甚至进城镇陪读。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父母们选择了让子女在其流入地借读。诸多地方政府对打工子女入学政策开始放宽,开始接纳这些孩子进入当地公办校就读。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村级小学学生数量自然逐年减少、规模日渐萎缩。目前我国过于分散的村级小学布局使学校人数相差过分悬殊,客观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教育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针对这种状况,应合理调整农村小学布局,解决村级小学生源逐年减少,办学规模萎缩的问题。
在这样的环境下应当以解决儿童集中就读为切入点,加强农村小学建设,重组、整合农村小学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小学质量管理,大力促进农村小学以优质的教育吸引学生,这样不仅能够逐步缓解中心学校“人满为患”的压力,还可以缓解现在的农村小学的教学规模萎缩症结。解决这个问题的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以借鉴:一是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学校的扶持,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尽快实现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有机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二是以校际间教师相互流动学习和培训为突破口,积极培养和造就大批的热爱农村教育、懂得农村教育并且善于管理的干部队伍,慢慢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培养,平衡城乡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三是制定农村小学建设和管理的基本规范,强化农村小学教育的制度管理,确立合格学校基本标准,落实目标管理,大力实施规范化建设,推进教育质量提高,脚踏实地做强教育质量,做靓教育形象。四是减负松绑,从多种渠道减轻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和工作负担,关心贫困教师,关爱长期从事农村教育的教师,切实解决其生活、工作、家庭及子女就业等实际问题,促进教师舒心工作、自主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工资待遇、职称等方面应当向农村小学教师倾斜,这样才可以鼓励教师长期从事农村教育。五是加强农村小学教育宣传,大力宣扬农村教育所作出的新成绩,宣传农村小学教育中出现的各种有益的教师或者学生,真正的让更多的对农村教育做出贡献的同志事迹得以宣扬,品德受到歌颂,从而达到“彰显农村教育勃勃生机,增强农村教育人本活力”的目的。六是各乡镇应根据上级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搞好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撤掉一些生源不足、规模过小、条件较差的学校;扩大部分生源较好、地理位置较好的学校办学规模;积极创办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从小学低年级起就到中心学校就读、在校住宿。这样可以把有限的教育资金集中起来使用,集中投资,既可保证重点,适当提高标准,加强软硬件建设,充分发挥现有器材设备作用,又可节省开支,从而加快了农村小学的发展步伐。
在调整中,相关部门要认真做好人口测算,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搞好农村小学校舍布局调整工作。不要因为学龄儿童少,大范围撤校并点,而违背了小学生就近入学的原则。处理好教学质量与学校数量的关系,从而提高办学效益。
三、师资力量薄弱
1.教授科目与教师所学专业不对口,教学手法落后。村级小学教师并不能任教于自己所学的科目,教师所学的专业知识也不能在工作岗位上得到完全的发挥和施展。在大多数情况下情况下,学校缺哪一科教师,就安排新分配来的教师教哪一科。村级小学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自主性没有选择权,这样不但不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而且更不利于学生在文化知识上面的提高。教师如果适应这个新的专业课程需要很长时间的学习和钻研,而这个过程已经实实在在的抑制了教育水平的快速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业务水平也普遍不高,教育、教学观念落后。实际文化专业知识并没有真正达到相应程度,也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知识水平有限,汲取知识的速度慢、渠道窄,跟不上小学教材的变化和时代的要求,而不能很好的胜任教学任务。另方面,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村小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教师“知识技能的更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又太快,而教师培训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2.村级小学教师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师资力量不充分,工作量偏大,而且待遇也处在中下,教师队伍并不稳定。长期以来,我国教师的工资之低是有目共睹的。就工作环境而言,社会各种无论是精神生活还是物质生活的优质资源绝大多数集中在城市,导致农村从物质到精神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处于非常贫瘠状态。待遇低下极大的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农村教育质量。虽然我校自2003年开始陆续补充了一些师范类毕业生,充实到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当中,但仍然杯水车薪。二是学历水平过低,年龄结构完全畸形。农村小学教师队伍老龄化,后继乏人,形势严峻。农村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民办教师转正的,这些教师虽然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农村的教育付出了心血与汗水,但是由于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知识面有限,不能跟上日益发展的现代教育的步伐。在农村小学中,真正的大中专毕业生屈指可数,即使来到农村,相当一部分人在思想上根本就不愿根植于农村,而是把农村学校作为积累经验的场所和跳板,最终还是进入县城。在这种无奈的情况下,村级教育现状就可想而知了。在绝大部分农村小学中,一至三年级的教师每人任一个班的所有课程,他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全部在教室中进行,并且只要是上课时间就不能离开教室。学生每一天、每一周甚至一年下来都只接受同一种教学模式。学生没有任何新鲜感,教师工作量也非常大,就教学效果而言,效率很低,效果也差。而且专业教师严重不足。农村小学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科目,根本就没有专业对口的老师,任课教师绝大多数是一人多职的,即便是有了专业老师,因为教师队伍的严重短缺,也变成了一人多职。专业教师不足既严重影响素质教育教学的质量,又有可能浪费部分有专长学生的天赋。
四、留守儿童问题
家庭作为小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必将对学校教育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作为一个留守儿童根本就无法受到家庭教育的熏陶,由于农村小学的种种原因也无法去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并且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也愈演愈烈。农村大约40%的“留守儿童”及隔代教育管理的出现给学校教育增加了非常大的难度,这需要教师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帮助。学校应当要求教师根据“留守儿童”档案,随时跟踪调查,切实的关注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对困难的“留守儿童”要实实在在的进行帮助。同时,由于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对子女的教育认识不够和存在误区,而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教育的好坏影响到学生人格和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发展。为此,学校在扮演教育学生中起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扮演好引导家长教育孩子的角色。学校工作要把创建好家长学校作为重点,不可忽视家长学校的重要性。学校应当通过召开家长会、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家长的培训工作,使家长懂得党的教育方针和各种教育政策,明确学校的办学思路,理解学校的治校策略,掌握科学育人的方法,实现家庭、社会与学校合力育人。特别是在农村,家长们更需要学校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农村教育一直就是在落后中步履蹒跚的前进,虽然国家也出台了许多政策来扶持羸弱的农村现状,但是农村的小学教育问题任重而道远,并不是片刻时间就可以完全解决的。这要依赖于全社会的帮助扶持。作为一个小学工作者对未来充满了期盼。
参考文献:
[1]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
[2]张进峰.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哲学新论.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52-54.
[3]秦庆武,徐锦英等.中国“三农”问题的困境与出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大力发展农村职教服务新农村建设——访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黄尧.2007-3-10.
[5]王小红.农村转移人员城市化的教育策略研究.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8).
小学农村教育论文篇二
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的弊端
论文关键词:应试教育 抑制水平 师资不足 养成教育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名教师,这么多年来冒睹着教育的一次次改革和教材的一次次更新,常感到我国教育正在迈向一个新的台阶。素质教育的提倡更是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多方面需求,为人才的社会化创造了条件。
目前,在这个教育事业蒸蒸目上的新时代,我们山区农村的教育却存在着令人触目而伤怀的问题。
第一,现在的农村教育仍是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宣传已深入人心,可是口号喊得响,但在这里却并不实行素质教育,不能因材施教挖掘学生全方面的才能。每次考试虽然不张榜公布,但是仍通过分数来看一个学生的素质。分数高便是好学生,而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才能不能发现并挖掘出来,加以引导。学生对学习知识没有兴趣,因此产生厌学心理,以致中途退学。学校衡量教师素质的高低也是通过教学成绩,即通过学生平均分数来评价一名教师,所以作为教师只能竭尽全力提高学生的成绩,因此造成农村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严重脱节。
第二,教师所教科目专业不对口。国家设立专科学校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专业人才,分配到工作岗位来改善教育现状,提高教学水平。而农村中小学教师大部分不能任教自己所学科目,教师所学的专业知识不能在工作岗位上得到充分发挥和施展。一般情况下,学校缺哪一科教师,就安排新兮配教师教哪一科。教师在很大程度上缺少自主性,这样不但不利于教师教,更不利于学生学。教师要适应这个新的专业需要很长时间的学习和钻研,而这个过程已经无形中抑制了教育水平的快速提高。
第三,学校不注重音乐、体育、美术和微机课程。这几科不但没有专业的老师,而且还时常更换,有时甚至被取消或被其他科目占用。学生们课程多.他们紧张的大脑得不到放松和调节。中学生是多么希望拥有健康的体魄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啊!照这样下去,学生们就不能够发挥自己的音体美特长,他们连最起码的乐理知识和最基本的体育口令甚至都不懂。他们所向往的学校生活从小学时代就失去了色彩,整天被大量的作业和习题所缠绕,他们日思夜盼的便是星期天,而星期天各科作业充斥了他们的假目空间。可怜了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和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目光。由于学校的音体美课程不能正常开设,学校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在网络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学生的微机知识还是微乎其微,更做不到熟练地运用。
第四,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不足,尤其是低年级教师工作量偏大。农村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民办教师转正的,这些教师虽然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农村的教育付出了心血与汗水,但是由于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知识面有限,不能紧跟日益发展的现代教育的步伐。在农村学校,真正的大中专毕业生屈指可数,即使来到农村,也有一部分人在思想上不愿根植于农村,把农村学校作为积累经验的场所和跳板,最终进入县城。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的教育现状就可想而知了。在绝大部分农村小学中,一至三年级的教师每人任一个班的所有课程,他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全部在教室中进行,并且只要是上课时间就不能离开教室。学生每一天、每一周甚至一年下来都只接受同一种教学模式。学生没有新鲜感,教师工作量大,就教学效果而言,并不是很好。 第五,家庭教育不能有力的配合学校教育。学生和家长把《未成年人保护法》当作“对付”教师的法宝,弄得许多教师在上课时对学生的打闹不敢管,课堂秩序一片混乱。在这些家长和学生眼里,反正有规定说教师不能打学生,但没规定学生不准打教师,于是就发生了学生不尊重老师,甚至打老师的事件;有的家长到学校无理取闹,使正常的教学都无法进行;有的班主任到学生家家访受到了冷遇,家长拿话训斥老师;家长会本是有利于学生成长的一件好事,但在农村一个班只有四五名家长来开家长会,大多数家长不配合学校的工作。农村孩子思想教育工作难度大,从小在家没有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一切都以自己为中心,凡是对自己有利的事,不管对错都做;见到困难就躲,好的东西先归自己。许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欺负别人加以表扬;自己的孩子受了欺负就加以批评;敢跟老师顶撞就是好孩子。当他们犯错时,老师不能说,反而强词夺理,无理狡辩。当孩子考了低分时,家长认为是老师教得不好,而不去考虑自己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不惜把孩子送到县城中学就读,又几经转学,转来转去,自己的孩子知识没学到手,反而学了一身恶心,最后又送到农村学校。试问把这样的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人才谈何容易?
第六,学校不注重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由于农村中小学生自身素质不高,来自家长的教育甚微,这就给学校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那就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也就是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德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班主任的事,每一名教师都应该是专职的德育工作者。学校和教师所承担的是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使命。进入学校,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在学校除了要用美好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去启迪学生、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外,教师还必须注意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但是,大多数农村中小学只注重对学生的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所以,农村中小学生素质的提高面临又一重大挑战。
第七,农村中小学特别是中学辍学率日趋上升。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以前对大中专毕业生实行包分配制,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积极性都很高。而现在国家取消了分配制度,由毕业生自主择业,致使一部分大学毕业生闲在家,更不用说中专生了。农村的学生家长看在眼里,产生了“读书无用论”的思想,然后又自觉不自觉地把这种思想灌输给孩子。而孩子对这些思想是不加分辨的,反正是不用学习,正好迎合了他们的惰性心理。学校和教师对不想上学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却被看成“求”他们学习,更加对学校和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不感兴趣,对知识并没有渴求,于是中途退学。
“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四个现代化,面向未来”,我们作为教师,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们面临着严峻的现实和更大的挑战。我们希望农村教育尽快向素质化转变,教师要不断地完美自我,提高自身的素质,来弥补农村教育的不足和过失。我们要扬长避短,革新求进。用我们的爱心来抚慰学生,用我们的信心来鼓舞学生,用我们对教育事业的忠心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小学农村教育论文篇三
浅析西部农村小学教育发展之路
摘 要: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础之一,特别是农村小学教育在我国小学教育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农村小学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影响到中学、大学的教育。只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勇于探索,无私奉献,农村小学的发展将更辉煌。
关键词:新时期 农村小学 教育发展 道路 方向
小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础之一,特别是农村小学教育在我国小学教育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农村小学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影响到中学、大学的教育。近些年来,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农村小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不管从硬件建设还是师资力量等诸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对于快速发展的社会现实,农村小学的发展还远远不足,发展过程中显现出来的许多矛盾仍然制约着农村小学的发展,在办学方向、学生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家长重视等方面仍然还有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影响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桎梏
近些年来,政府不断地大力度向教育投资,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但是学校缺少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设备,像办学规模小的学校,在校学生数不足一百,又地处偏远的小学,没有实验室,缺少必要的试验器材,小学科学试验根本无法完成,教学活动无法开展。虽然学校配有电脑,但是没有网络覆盖,使教育的信息化得不到发挥。没有音乐、美术教室,上艺术课学生都是跟着老师学着唱、学着画,严重制约了小学生艺术细胞的培养。
地处偏远的农村,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陈旧,不重视教育,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对女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对男孩子的学习任其发展。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者根本不支持学校的教育,过分溺爱或过分忽视,滋生了学生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面对就业形式,新的读书无用论,又在家长的思想中蔓延,这些都使学校管理难度与日俱增,增加了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难度,因此导致很多学校出现了“不家访”和“怕家访”的情况。整个社会对教育和教师的期望值很高,而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家长不重视等因素对学校教育的负面影响日益增加。
二、浅析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之路
1、建立学校管理的长效机制,建立以人为本的规范管理制度。过去,我们在常规管理上某些方面不到位,教师的理论基础薄弱,既看不到常规管理的着眼点,也找不到常规管理的着力点,总是把自己置于被“管”的地位,行动上消极应付、各行其事。因此,在建立管理制度的长效机制上既需要用“情感”来管理,也需要用“法度”来约束。
所以我校近两年来学校的管理分三步走:第一步,建立“约束性”的制度,带有强制性;第二步,将“约束性”转向“规范性”;第三步,将“规范性”转向“责任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和谐、人文的人性化管理。“以人为本”是学校和谐的核心,尊重人是办好学校的前提。领导尊重教师,教师尊重领导,学生尊重老师,老师尊重学生,这是工作的需要,更是学校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一个和谐、人文的环境,师生均能得到发展,在师生发展的同时,学校也得到了发展。
要努力完善自我,以良好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带动人,树立一心一意为教育服务的思想,坚持深入学校,深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以身作则,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按照师德“十要十不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教学第一线,参加教学教研活动,与老师们共同研究教育教学工作。要努力为教师营造公平、公正的良好工作环境和氛围。
3、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专业教师长足发展。影响农村小学发展的诸因素中,人的因素尤为重要,即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决定性因素。而决定一个学校的发展达到怎样的高度,并不取决于个别教师能者有多能,而在于整体水平的提高。现在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水平发展不平衡,差距还很大。新分配的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很欠缺,因此教育教学成绩较差;但新分配的教师有一定的特殊性,就是充满朝气、充满活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具有创新精神和鲜明的个性。因此,我校采用“走出去”的学习方式,联系区教研室对我校的的新教师进行指导,并且在教研室组织的教学新秀强化课及示范课,让新教师“走出去”多听、多学、多改进,以达到专业素质的提高。
4、努力建设学习型校园,促使学生多元化发展。要大力提倡读书的风气,重视读书环境的建设,重视读书氛围的营造,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打造学习型校园。学校把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作为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班级文化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塑造着学生的灵魂。每周五下午,我们会利用特色课,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有书法艺术课、读书故事课、快乐作文课、音乐趣味课等形式,促进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5、举行学校开放日,创办家长学校,逐步与家长沟通,改变家长的观念。由于农村学生家长文化素质不高,对子女的教育认识不够,尤其是我们学校,地处偏远山区,家长的教育意识淡薄,并存在一定的误区。于是学校将每周四下午定为学校开放日,通过召开家长会、座谈会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使家长逐步改变观念,明确学校的办学思路,掌握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实现了家庭、社会与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推动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总之,农村小学的教育任重而道远,它的特殊性和长远性决定了,只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勇于探索,无私奉献,农村小学的发展将更辉煌。
有关小学农村教育论文推荐:
1.农村小学艺术教育论文
2.农村小学教育问题论文
3.农村小学教育问题研究论文
4.农村小学教师论文
5.农村教育问题论文
6.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