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尹默书法欣赏
在沈尹默先生的书法作品中,我们可以欣赏到什么样的书法艺术世界。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沈尹默书法,希望对你有用!
沈尹默书法欣赏
沈尹默书法图片1
沈尹默书法图片2
沈尹默书法图片3
沈尹默书法图片4
沈尹默生平简介
沈尹默(1883年-1971年),原名君默(因其在北大担任教授时少言,被同事调侃说"要口干嘛"所以建议其君为尹,随后便改名沈尹默[1]。),字中、秋明,号君墨,别号鬼谷子,浙江湖州人,1883年生在陕西汉阴。著名的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早年二度游学日本的沈老,归国后先后执教于北大、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同办《新青年》,为新文化运动的得力战士。陈独秀曾批评沈尹默"字则其俗在骨",因此两人关系不佳。1925年,在"女师大风潮"中,沈老与鲁迅、钱玄同等人联名发表宣言,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后由蔡元培、李石曾推荐,出任河北教育厅厅长,北平大学校长等职。1932年,因不满政府遏制学生运动、开除学生,毅然辞职,南下上海,任中法文化交换出版委员会主任。抗战开始,应监察院院长于右任之邀,去重庆任监察院委员,曾弹劾孔祥熙未遂,不满政府之腐败,胜利后即辞职,卜居上海,以鬻字为生,自甘清贫,足见沈先生高风亮节。1971年6月1日,备受"文革"迫害的一代书法大师沈尹默,病逝于上海,享年88岁。
沈尹默先生是陈毅先生进城后第一位拜访的民主人士,是第一届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是周恩来总理任命的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历届上海市人委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1949年后,他先后参加了市政协、市博物馆、市文管会、中国画院、市文联、市文史馆的工作,亲自创建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书法组织--上海市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为祖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尤其对中国书法艺术和理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毛主席曾接见过他,对他的工作和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中南海收藏书画集》的第一页乃是沈老写给主席的书法。总理家中和办公室都曾挂过沈老的字。着有《二王法书管窥》、《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等。出版主要书法集、字帖有《沈尹默法书集》、《沈尹默手书词稿四种》、《沈尹默入蜀词墨迹》等,约二十种。诗词著作有《秋明室杂诗》、《秋明室长短句》等。
书法的笔意是主体精神的自然流露
笔意虽然是主观世界的产物,但它仍来源于创作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感觉和升华。因而才会形成创作上的千差万别、五彩斑斓的内心世界。加之人有生理和心理的个性特征,也拉开了人与人之间艺术观和审美情趣的巨大差异。进而铸就了艺术家的不同的心理追求和不自觉的艺术表现。创作前的“立意”,就是作者心灵的酝酿和心机的泄露,创作时毛笔通过作者的眼、心、手,忠实地将其艺术观点、学识、意趣、修养、性灵以及长期在艺术追求中的情绪积累等潜意识作用,像“心电图”机测试心脏微弱的电波一样赤裸裸地描画出来。从横向说,书法分为不同的品类,各领风骚。清代包世臣在其《艺舟双揖》中将书法的品类划分为五品,即“平和简净、遒丽天成,日神品,酝酿无迹,横直相安,日妙品,逐迹穷源,思力交至,曰能品,楚调自歌,不谬风雅,曰逸品,墨守迹象,雅有门庭,日佳品”。从纵向说,清代刘熙载在其所着《艺概》中,将欣赏者首先接收到作品的气息、格调称为书气,并强调以“士”气为上,他说,“凡论书气,以士气为上。若妇气、兵气、村气、市气、匠气、腐气、伦气、徘气、江湖气、门客气、酒肉气、蔬笋气,皆士气之弃也。” 无论从横向还是纵向分析,古人都把书法作为主观认识的外在流露。从西汉扬雄着名的“书,心画也”学说到清代刘熙载的“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而已”的着名论断。都强调“书如其人”。当然,这个如其人并不是指他的阶级立场,政治观点,道德水准,而是他的学识,才智和艺术修养。这种人与书的一致性,恰恰证明了作者主体精神的自然流露是不可抗拒的。如果学书者想绕过主体精神的修养和提高,一味在形式上搞花拳绣腿,博一时之哗众取宠,那么就必然走向与书法毫不相干的歪门邪道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