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药学论文

2017-06-05

药学是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那关于药学的毕业论文要怎么写呢?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药学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药学论文篇1

基层中医医院中药学工作的发展研究

摘要:基层中医医院存在着临床中药使用率低;临方炮制、药引、制剂工艺的缺失;中西药联合用药不合理;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开展进度缓慢;中药人才地位偏低等问题。笔者从上述几方面阐述基层中医医院中药学发展的现状,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对策和建议,促进基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医医院;中药学;发展

随着国务院大力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及上海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战略的陆续出台,对本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浦东新区作为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浦东中医药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国家大力扶持及医疗改革不断深入的大环境下,如何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继承并发扬祖国医药学是当前基层中医医院药剂科发展转型急需探索的问题。笔者就基层中医医院中药学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策和建议作如下探讨,以期引起同行的重视。

1 基层中医医院中药学工作发展存在的困惑

1.1 中药饮片使用率低[1]

中医医院临床用药特色是中药饮片及中成药的大量使用,受各类因素的影响。某二甲中医医院中药处方数占门诊总处方数的55%,其中中药饮片处方数只占门诊总处方数的12%。该院开具中药饮片处方集中在名老中医和中医特色专科,但是名老中医学术和临床经验传承缺乏后继之秀。中药饮片处方较西药处方书写麻烦、中药价格偏低廉,甚至是一些负面经济的影响制约了中青年医师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视和发展。造成中医医院中药饮片使用率偏低,难以体现中医医院中医药特色的局面。

1.2 中药汤剂剂型的制约

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药汤剂发展的根本。中药汤剂可以临症加减,体现一人一方的辨证使用原则,更适合不同病症对症下药。但中药汤剂味道苦涩难咽、煎煮过程繁琐、服用量大、不便于携带保存的缺点,使许多人在承认中医治病确实有效的同时,却因中药汤剂的繁琐而放弃服用中药,换用价格偏贵却服用简单的西药。这种认可中医却又拒绝中药的现象,已经是屡见不鲜[1]。中药汤剂是中医最常用、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却偏偏在这个最关键的问题上脱离了患者的需求,从而极大地制约了中医事业的发展。

1.3 中药临方炮制、药引的缺失

中药饮片临方炮制是医师开具处方时根据药物性能和治疗需要,要求医院中药房药学人员按医嘱临时将生品中药饮片进行炮制操作的过程,简称“临方炮制”,又称“小炒”。而现在中医院大多面临临方炮制场地、设备、人员以及技术的缺失。医院中药房配方使用的饮片,均由中药饮片厂根据国家药典和地方炮制规范炮制后供给,无法供给医师有特殊临方炮制要求的品种[2]。中药方剂的药引俗称“药引子”,有将诸药引向一定的作用方向或作用部位,进行针对性治疗[3]。由于药引自身的功效特点,可以起到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照顾兼病兼证、固护正气、矫除异味、便于服用等作用。常见药引有生姜、鲜芦根、鲜竹沥、萝卜汁、蜂蜜等。老中医们擅长使用的各类药引在临床上几乎没有,使中药饮片处方的临方炮制、药引等要求无法得到满足,造成“病准、方对、药不灵”的现象。同时中药临方炮制、药引的缺失使得一些验方、经方疗效大打折扣。

1.4 无中药制剂室

20世纪80~90年代基层卫生院普遍存在中药制剂室[4],有体现各医院中医特色、适合临床需要的中药制剂,如:汤剂、丸剂、膏剂等。90年代末随着逐步加大对医院中药制剂监管的力度,现只有少数三级中医医院存在中药制剂室,而二级以下中医医院鲜有中药制剂室。中药制剂室的关闭直接导致院内协定处方无法开展制作,造成各类中药制剂传统工艺传承缺失,临床经验的继承断层。

1.5 中药、中成药、中西药联合用药、中成药使用时依据中医理论辨证选药或辨病辨证结合选药[5]

临床实践中,许多西医师甚至中医师缺少相关中医药理论基础,在使用中药、中成药时缺少辨证、中西药不合理配伍,极易造成药效下降甚至出现不良反应。近几年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频发,经过各类媒体报道起到的放大效应对发展中的中医药事业更是雪上加霜。是药三分毒,中药的不良反应正是临床科研、使用、监测工作的重点。中药不良反应往往是中西药的不合理使用或不规范使用产生的。中药科研工作缓慢、成分复杂、中成药说明书不健全、临床科研落后均阻碍了中药临床使用发展。

1.6 临床中药学工作的开展

临床中药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临床用药为核心,研究中医辨证用药基本理论及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6]。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不能等同于综合性医院的临床药学。综合性医院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有正规院校专业知识培养及国家临床药师培养基地的临床实践培养。纵观我国各中医药大学均无临床中药学专业设置,更无中医院临床药师临床实践培养。基层中医医院临床药师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只能各自探索,因各类中医药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相关技能的缺失,严重阻碍了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

1.7 中药学人员社会地位低、收入低

基层中医医疗机构充分发挥的是中医简、便、廉、验的特色服务,由此经济效益普遍远低于综合性医院。基层中医医院往往是门诊就诊人次多,但各项收入低,病区住院率远远低于综合性医院,这是中医技术的性质、中医就医环境、中医技术能力相对较低、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补偿不足等因素造成,中药技术人员劳务价值未得到充分体现,使得中医发展停滞,中药人才流失严重[7]。

2 基层中医医院中药学工作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2.1 中药临床药学专业人才、中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抓好中药教育,培养高素质中药人才,才能促进中药事业的发展。顺应医院中药临床药学的开展,建议相关高等院校开设中药临床药学专业,所设课程不仅包括中药学专业更涵盖中医学等方面知识,并设置中药临床实践课程。中医医院需要既是中药科班出生又具有西药再教育专业的混合型人才,才能在临床指导中西药的合理运用,因此应加强中医院中药人才西药知识继续教育或西药人才中药知识继续教育。 2.2 发挥中医特色,开展中药制剂

设置医院中药制剂室,让中医特色科室特色制剂、协定处方在临床广泛使用,能带动医院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辨证施治,随症加减,一人一方正是体现中医的特色,可以将不便熬制、携带的中药汤剂由医院制剂室制作成丸剂、合剂、糖浆剂等适合剂型,既充分体现中医特色,又解决药厂无法小批量生产的难题。同时中药各种丸、散、膏剂等加工制作工艺技术能得以传承及发扬。鉴于现阶段医院制剂室的发展存在一些客观制约,希望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

2.3 临方炮制及药引使用,提高中药疗效

由中药学专业人员开展医师中药处方临方炮制工作,使中药饮片煎出有效成分,提高煎药质量,改变或增强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能适应病情的需要,适合临床需要的药效,提高全方的疗效。开展临床药引的使用,充分发挥中药药引的作用,更好地发挥中药的作用效果。

2.4 开展中药临床用药科研

在中医药基本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现代化的科研手段及各类辅助科研仪器,开展中药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等中药临床研究和监测。加强临床用药科研实验,进一步阐明中药药理作用、配伍、不良反应等各类临床资料。

2.5 健全中医药保障体系,发扬中药简便验廉及在治疗慢性病、功能性疾病、大病重症的特色专长

面对医药费用持续升高,中医药具有“简、便、验、廉”的优势;中医药的整体观、个性化、“治未病”等思维、方法的优势也进一步突显中药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医疗费用相对较低的优势;政策扶持为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6 中医药服务的劳务和技术价值的体现

在国家及地方政府政策的扶持及资金的投入的大好前提下,挖掘中医药人才,留住中医药人才,投资中医药人才,把党和国家对中医工作方针、政策在各地区、各单位切实加以落实,使之产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制订保护和扶持中医发展的相关政策,给发展相对滞后的基层中医医疗机构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和机会,进而促进我国中医事业的振兴和持续发展。

3 基层中医医院中药学工作发展的展望与未来

3.1 “十二五”期间国家各类政策扶持为推动基层中医医院中药学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根据2009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1年卫生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意见》及《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系列政策的出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健全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中药产业水平、开创中医药文化局面,加强中医药国际影响。上述政策的出台为推动基层中医医院中药学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2 中药知识传承及发扬

通过对道地药材、民族药材、中药文化知识的传承及发扬。在传统中药真伪鉴别、配伍知识、用药禁忌等现存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医药发展的内涵及趋势,进一步挖掘及深入中药学药理学、药物治疗学、中西药联合用药等方面的研究。

3.3 各类中药加工、炮制、提取技术传承、发扬及改进

努力挖掘、传承我国现存民间各类中药加工、炮制等技术,予研究传承并发扬改进。充分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及实验室研究,提取中药有效成分,使中药临床使用更简便、有效。

3.4 充分发挥中药特色优势,积极推广临床中药使用

通过各种途径中医药知识的宣传,让老百姓认识中药、了解中药、信任中药,充分认识到“药食同源”,使中药在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和重大疾病的预防、治疗和保健中发挥更大的优势。

3.5 临床中药用药指导革新

中药复合型人才、中药临床药师的培养,使临床中药学工作逐渐从简单的调配工作走向技术指导,逐步开展全程化的中药学服务工作,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合理、经济使用中药的指导[8-10]。减少中药临床不合理用药、中药不良反应频发、中药学服务滞后的局面。

3.6 体现中医药服务的价值,使中药事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政策指导下,大幅提高中药人员收入水平并改善职称评定和学术地位,使中药学专业人员有安全感,能踏踏实实在中药学岗位上发挥专长,把祖国中药学事业继承并发扬光大,使中药事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4 小结

面对基层中医医院中药临床使用率的日渐下降;临方炮制、药引、中药制剂等的缺失;临床中药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加重;中药临床药学亟待完善及开展;中药人才的严重流失等因素导致目前基层中医医院中药学工作的日渐萎缩,笔者作为一名中药学临床工作者,倍觉有责任呼吁发扬祖国传统药学,更应鼓励发展基层中药学工作。基层中医医院中药学工作的发展,不仅要依靠国家政策的扶持及资金的支持,更应积极挖掘祖国传统医学的精髓,继承和发展中药知识及技术,顺应时代医药发展的背景,摸索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加强中药人才队伍建设,继承和发扬中药学事业。

[参考文献]

[1]袁维舟.试析中医现状与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07,(10):164-167.

[2]林雪芳.医院中药调配临方炮制的必要性[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235.

[3]彭蓉.浅谈中药方剂药引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0,1(9):47-48.

[4]曾白林.医院中药制剂的现状与发展对策探探[J].江苏中医药,2010, 42(6):64-65.

[5]齐永刚.我院开展中成药处方点评工作的实践与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2):158-159.

[6]雪敏,钟赣生,张建军,等.临床中药学的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2008, 27(2):1-4.

[7]林海,荆丽梅,金春林,等.上海市中医医院收入与支出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13(1):21-27.

[8]朱音,李梅珍.浅谈中医院药学的发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0,1(2):37-38.

[9]于岳英.中医护理工作现状分析与思考[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0):41-42.

[10]孙丹,孙强,张辉,等.中医护理技术教学现状与优化策略[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5):41-42.

关于药学论文篇2

中药过敏与中药所致毒副作用的区别

【摘要】本文列出中药过敏的症状及其特征;通过统计分析提出了中药过敏存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探讨鉴别中药过敏与毒副作用区别的方法;说明区别中药过敏与其毒副作用的临床意义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药过敏;毒副作用;病理免疫反应

人体对一些中药产生的病理免疫反应,即中药过敏,偶有报道;随着对中药研究的深入,中药过敏现象越来越被普遍的认知。与其他药品一样,中药对大多数人不产生过敏表现,但对有一些特殊个体出现过敏,在使用中药治疗时容易被误认为是毒副作用,或在无因可询的情况下认为是用药不当或其他因素的影响,造成一些误解。下面是录制了《中国中药杂志》临床报道的部分中药过敏的症状表现。

1 材料依据

1.1 单味中药过敏 天花粉过敏:流泪,打喷嚏,呼吸急促,嘴唇发绀,全身不适2例。1986,11(1):28。

鸦胆子过敏:口嚼出现口唇麻木皮肤瘙痒,胸闷,心跳,心悸,腹痛,呕吐。外敷:从皮肤破损处吸收,引起上肢疼痛,鼻塞流涕,喷嚏,烦燥不安,疹块,皮肤瘙痒,两眼红肿奇痒,刺痛流泪,咽喉痒痛胸闷气紧,干咳哮喘,四肢麻木,心慌头昏,昏厥3例。1986,11(20):57.1例。1989,14(3):54.

辛夷过敏:头昏,心慌,胸闷,恶心,全身瘙痒2例 。1986,11(8):57.

蒲公英过敏:全身瘙痒,风团快,发热2例。1986,11(10):57.

牛蒡子过敏:胸闷气急,喉头阻塞感,头昏呕吐,皮肤出现丘疹,瘙痒难忍,血压下降1例。1987,12(4):58.

桑椹过敏:身痒,红疹,红色团块,面目红肿,耳内、鼻腔内、上眼睑内咽喉部肿胀搔痒1例。1987,12(6):57.

鳖甲过敏:胸闷不适,周身发炸,瘙痒,风团块1例。 1987.12(6):57.

龙骨过敏:麻、痒,红疹,浮肿,心�失常,窦缓,多发性室性早搏2例。 1987,12(9):53. 1例.1988,13(11):51.

没药过敏:腹部及上下肢丘疹,奇痒2例。1987,12(9):53.

连线草过敏:腹部,上下肢皮肤丘疹,奇痒1例。1988,13(9):51.

旋覆花过敏:肠鸣腹痛,泻下如注1例。1989,14(1):56.

石菖蒲过敏:寒颤高热,燥不能宁,口渴喜饮1例。 1989,14(2):52.

桑寄生过敏:皮肤粟米样丘疹,甚痒1例。1989,14(2):52.

酸枣仁过敏:恶寒,全身发热,四肢关节疼痛1例。1989,14(2):52.

茯苓过敏:胸部及全身皮肤出现红色丘疹,皮肤发热,身痒难受1例。 1989,14(2):52.

土鳖虫过敏:全身瘙痒,皮肤出现似豆瓣大小呈鲜红色的皮损,或全身出现密集细小丘疹,色鲜红伴瘙痒2例。1989,14(2):52。

冰片过敏:全身皮肤渐红,大片状丘疹,灼热,头昏,心慌1例。1989.14(5):54.

蜈蚣生品过敏:皮肤起粟粒样红疹,瘙痒1例。1989,14(5):56.

白花蛇酒外用过敏:皮肤渐红,瘙痒,米粒样丘疹,小疮,关节皮肤红肿,灼热胀痛1例。1989,14(8):52.

绞股蓝粉尘过敏:四肢酸软乏力,体倦懒言,头痛,头昏,胸闷,发热无汗,鼻干,咽干、痒,皮肤灼热,散在粟粒样玫瑰色小疮,心率加快,呼吸音增粗5例。 1989,14(12):52.

1.2 复方中药过敏 生黄芪合用青蒿过敏:丘疹,红斑,奇痒1例。1984,9(1):34.

蛇胆川贝液过敏:面、颈部及上肢出现瘙痒伴红色丘疹1例。1987,12(10):54.

排石汤过敏:头昏,站立不稳,心慌,胸闷不适,恶心,全身乏力,颜面部及背部皮肤出现弥漫性红色丘疹,瘙痒1例。1988,13(11):52.

牛黄解毒片过敏:全身性不适,弥漫性红色皮疹,瘙痒,头昏,胸闷,休克1例;1986,11(7)60。1例。1989,14(9):52.

三黄片过敏:引起血尿1例。 1990,15(3):53.

消肿片过敏:瘙痒,口干喉燥,头昏,目眩,心烦欲呕,前胸散发针尖样红疹1例。1990,15(3):53.

妇康消炎栓过敏:全身出现红色皮疹,瘙痒伴腹痛,腹泻1例。1990,15(4):52.

服用五味子糖浆过敏:瘙痒难忍,皮肤潮红,面部及全身均出现大小不等荨麻疹,遇热更甚,体倦乏力1例。 1990,15(4):51.

服用荆芥后食鱼虾引起过敏:导致上吐下泻,嘴周围出现黑色淤血2例。 1990,15(2):54.

另有单独使用针剂柴胡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不过敏,但将二者混合肌肉注射出现过敏:眼睑及口唇肿胀,流泪,呼吸急促,全身出现红色荨麻疹1例。 1990,15(2):54。

对中药过敏还处在比较浅显的认识阶段,从以上病例,我们可以通过整理、统计,作如下比较分析。

2 中药过敏症状比较分析 (表1)

由此可见中药过敏症状皮肤表现得最为敏感;其次是呼吸道与消化道;在皮肤、消化、呼吸系统的反应中夹杂着全身症状,心脏反应和休克是表现的最为严重的中药过敏反应,应特别注意。临床上应注意突发性的严重过敏现象,避免出现医疗事故。

3 结果

在出现过敏的人群中,共统计21例。男性5例,女性15例,幼儿1例。60岁以上的老人6例,青壮年14例;老年人中6例均为女性,青壮年中,9例为女性,5人为男性;地理分布为:河南、湖北、广西、浙江、安徽、四川,北京、福建全国各个地。由此可见,中药过敏在以上中药之中广泛存在;以青壮年为主;而女性出现最多。

4 讨论

一些中药本身具有毒性或副作用,它同药物的治疗作用有一定的关系(具相关性)。中药的毒副作用在正常的药物剂量使用范围内表现轻微。只有超量使用或用药不当才明显出现。如治疗寒病过量使用燥热药而出现的燥热,口干咽燥现象。过量使用泻下药导致的腹泻不止,腹痛。过量使涌吐药产生过量呕吐。过量使用发散药而导致大汗虚脱等;番泻叶可引起下痢。马钱子引起抽筋。以及川乌、草乌、山慈菇、斑蝥、砒霜、雄黄使用过量都会出现与治疗相关的副作用,如引起肌痉挛、血尿、水潴留、或脱水,乃至中枢抑制等现象;所以,毒性症状是可以预测的。而药物过敏是一种生理免疫反应,在小剂量使用时也会出现。如有人一接触蜈蚣即全身瘙痒,发疹;牛蒡子本身就有清热透疹,利咽止痛作用,可用于治疗发疹,咽喉疼痛;但的有的人服用后反而喉头阻塞感,头昏呕吐,皮肤出现丘疹,瘙痒难忍...。其次毒副作用发生后,使用抗过敏药物治疗不能消除;而中药过敏发生后,可用抗过敏药物消除或改善症状;再是中药过敏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皮肤瘙痒,皮疹,伴随红色斑块,发热心慌、呕吐、哮喘、全身不适,胸闷头昏以至休克为主要症状,服药后反应敏感,是潜在性的,不可预测的,与治疗作用无关(不具相关性)。

5 检验中药过敏的方法

对服用中药引起不明原因的斑疹,瘙痒、胸闷、头昏、呕吐、心悸不适等现象时,如果怀疑是中药过敏,可用被疑出现过敏的中药少许做成药帖,贴于病员手臂内则皮肤,如果出现斑疹、红肿、瘙痒不适等阳性反应即可证明是中药过敏。

6 结论

中药过敏与其毒副作用是可以区别的,临床上要注意鉴别,不要混淆。由于中药过敏存在一定的潜在性,不易把握,有一定安全风险性,应引起中医药工作者注意。我们在中药过敏出现时,要及时有效地处置可能因过敏出现的不良反应;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

*中国中药杂志,1986,11(1):28.以下同。

参考文献

[1] 谭德讲. 中国中药杂志,1990,15, (4):54.

[2] 催文刚.中国中药杂志,1990,15(2):54.

[3] 候昕. 中国中药杂志,1990,15(2):54.

[4] 蒋明廉. 中国中药杂志,1990,15(2):54.

[5] 王见广. 中国中药杂志,1990,15(3):53.

[6] 张炉高. 中国中药杂志,1989,14(2):52.

[7] 朱波刚. 中国中药杂志,1989,14(2):52.

[8] 张宏俊. 中国中药杂志,1990,14(1):56.

[9] 陈治水. 中国中药杂志,1989,14(8):52.

[10] 周一平. 中国中药杂志,1989,14(9):52.

[11] 戴巧铃. 中国中药杂志,1989,14(12):52.

[12] 梁力平. 中国中药杂志,1989,14(3):54.

[13] 张玉辉. 中国中药杂志,1989,14(3):55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