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物素的概述

2016-11-12

网小编:生物素又名维生素H、辅酶R等。生物素是一个脲基环含有一个硫原子和一条戊酸的侧链,现已知有8种异构体,天然存在的仅α-生物素,并且有生物活性。生物素为无色的针状结晶,极易溶于水,微溶于冷水,能溶于乙醇,但不溶于有机溶剂。对热稳定,一般烹调损失不大,强酸、强碱和氧化剂可使其破坏,紫外线也可使其逐渐破坏。体内生物素主要储存在肝脏,血液中含量较低。

发现过程

生物素的发现,历经了40余年。1901年,Wildiers发现有一种物质是酵母生长所必需的,他称这种物质为“生物活素”。1916年和1927年,Bateman和Boas分别发现用生蛋清喂养大鼠能引起皮炎,但鸡蛋加热凝固后,则没有此作用。1933年Allison等研究豆类根瘤菌的生长时,从中分离出一种固氮细菌,被命名为“辅酶R”。1936年,德国Kogl和Tonnis从煮熟的鸭蛋黄钟分离出一种结晶物质,是酵母生长所必需的,称之为“生物素”。1937年,匈牙利科学家Gyorgy发现一种物质能防止生蛋清所致的不利影响,将此种物质命名为维生素H。到1940年Gyorgy及其同事通过实验研究证实,辅酶R、生物素、维生素H、生物活素均为同一种物质,之后证明生物素是哺乳动物必需的一种营养素。1942年,du Vigneaud等提出了生物素的化学结构。1943年被人工合成。

需要人群

1.好吃生鸡蛋和饮酒、喝咖啡的人需要补充生物素。

2.服用抗生素或磺胺药剂的人每天至少要摄取25μg。

3.头发稀疏的男性摄入生物素,防止脱发效果明显。

4.在妊娠期间,生物素会明显流失,应在医师指导下合理补充。

生理需要

由于肠道细菌可合成生物素,因此不易准确确定生物素的需要量。

1.成年人每日适宜摄入量为30微克。

2.乳母每日适宜摄入量35微克。

食物来源

干酪、肝、肾、大豆、糙米、小麦、草莓、柚子、葡萄、啤酒、肝、蛋、瘦肉、乳品等。

代谢吸收

食物的生物素主要以游离形式或与蛋白质结合的形式存在。与蛋白质结合的生物素在肠道蛋白酶的作用下,形成生物胞素,再经肠道生物素酶的作用,释放出游离生物素。生物素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肠的近端。低浓度时,被载体转运主动吸收;浓度高时。则以简单扩散形式吸收。吸收的生物素经门脉循环,运送到肝、肾内贮存,其他细胞内也含有生物素,但量较少。人体的肠道细菌可从二庚二酸取代壬酸合成生物素,但作为人本生物素直接来源是不够的。人体内生物素主要经尿排出,乳中也有生物素排出,但量很少。

生理功能

生物素的主要功能是在脱羧、羧化反应和脱氢化反应中起辅酶作用,可以把CO2由一种化合物转移到另一种化合物上,从而使一种化合物转变为另一种化合物。药理剂量的生物素可降低I型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改善实验大鼠的葡萄糖耐量,降低胰岛素抗性。生物素还能维护实验动物的各种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