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育的研究论文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行为主义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护理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发展以研究为基础的、体现专业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研究方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护理教育的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护理教育的研究论文范文一:护士执业考试改革与高职护理教育策略
[摘要]通过对2011—2013年我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的变化情况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结合我校高职护理专业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尝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和网络社交平台,使护理专业学生更好地适应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的新要求,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显著提高,并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好评,同时以考促教,显著提高护理教育教学质量,从长远而言促进了护理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执业考试;护理教育;教育改革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办法》规定,我国护士岗位实行准入制度,护士必须通过执业资格考试才能申请执业注册。我国自1995年正式开展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至今,考试委员会不断对考试的方式、内容、题型进行修正,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日趋成熟和完善。[1]结合新形势下护理人员的执业要求,2011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有了较大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护理教育的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方法、护理操作技能培养等方面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本文结合考纲的变化,探索改革、创新高职护理教育的措施:立体整合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考核方式,加强考前辅导。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护理教育教学质量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
一、护士执业考试的新变化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护理人员职业要求的新变化,2011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有了大幅调整:首先,考试形式进行了立体整合,将原来的5个考核模块整合为2个,即专业实务和专业实践,考试时间缩短为1天;其次,考试内容打破学科界限,范围由专科到全能,并且增加了人文学科的内容,考核内容更加全面;再次,考试题型更贴近临床实际,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临床病例题(A2和A3/A4型题)比例大幅增加,占80%,真正做到将考核知识点渗透于临床问题与病例之中,考试题目具有鲜明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考核特征。[2]从以上变化看出新《考纲》对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临床实践分析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考纲》的要求,我校对护理教育做了较大的改革和尝试,2013年、2014年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显著提高。
二、高职护理教育对策
(一)改革课程体系
1.修订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结合《考纲》的变化,充分体现护士执业的新要求,促使教与学向执业考试靠拢,学校组织教师反复学习,并多次邀请校外专家进行研讨,结合高职护生特点,学校修订了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进行立体整合,注重各学科的相互融合,组织内、外、妇、儿科高年资骨干教师共同编写了《临床技能操作教程》教材,并在原有基础医学和护理学的基础上将人文社会学增设为主干课程,将护理伦理学增设为核心课程之一,加强了人文学科内容的渗透。[3]
2.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
通过对2011年至2013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剖析,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要将知识点渗透到日常教学中去。几年来,学校多次组织教师进行专题研讨和集体备课,反复地研究和学习《考纲》,使每名授课教师都能够熟悉执业资格考试知识的涵盖范围,在课程设计上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例如启发式、引导式、案例式及情景模拟和仿真训练等。教学过程中注重各学科知识点的串联,鼓励学生主动利用网络资源查找资料,提高学生自行解决相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4]同时,各班建立微信群和QQ群,利于师生随时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及时答疑解惑,让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真正掌握相关知识。
3.编制新题库
为了适应新《考纲》的要求,学校组织各专科骨干教师重新编制题库。新题库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知识点为基础,对相关学科内容进行有效串联与整合,注重各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将考核知识点融入临床问题与病例之中,从多角度考查考生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临床诊断、治疗原则及措施、护理诊断与措施、健康教育及医学伦理等内容的掌握情况,重点考核学生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4.改革考核模式
第一,实施人机对话考试。为了有效适应《考纲》的新变化,我校现代教育中心自行开发了基于NET技术的人机对话考试系统,将新编制的题库导入该系统,随机组卷,供学生平时练习和期末考核使用。人机对话的考试模式与执业资格考试相一致,减轻了学生由笔试过渡到机试的恐惧心理,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在仿真的环境中的考试有利于学生发挥真正水平,取得最佳的成绩。[5]该考试系统建立至今,共有4.6万人次使用。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后台管理系统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反馈到教学中,形成教学—考核—反馈—教学的良性循环,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并融会贯通,有效地提高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第二,随学随考。在原有阶段考核和期末考核的基础上,教师平时上课时也会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考核。例如:讲解每个系统疾病时,教师会安排“课前2分钟”活动,让学生比较本系统各种疾病的诊断、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等异同点,并在课后准备好课件,在上课前上台演讲。随时随地的考核让学生将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融会贯通,有助于知识的强化和迁移,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便学生日后更好地解决临床实际问题。[6]
(二)创建良好的实习环境,加强实习期的监管
十个月的临床实习既可以巩固和加强学生的理论学习,又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护理操作技能,为此我校大力加强与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合作,不断完善护理临床教学管理,重视实习带教教师队伍的培训,尤其注重《考纲》在临床实习中的渗透,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临床实习的机会边做、边问、边学,获取大量临床知识,学以致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在每年五月进行,而学生考前复习阶段多在医院临床实习。依据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以临床病例题型居多的特征,学生应该充分利用临床实习的机会学习考试内容,因为临床实习是将临床实践与理论知识联系的最好途径。[7]为了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本着“带着问题去,带着问题回”的原则,鼓励学生在实习初期对于不懂的问题勤问,由临床带教教师一一解答;在实习中期,要求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书面作业,目的是督促学生看书学习;从实习中期到实习结束,专业课教师指定复习范围,在学生返校时进行测试,目的是发现学生知识薄弱点;实习结束后,学生回校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中强化训练,学校组织专业课教师串讲考试重点,为学生答疑解惑,并进行适当心理辅导,使考生面对执业资格考试时有稳定的心态,不致因过度紧张、怯场等心理问题而导致考试失误。[8-9]本研究结合新形势下对执业护士的新要求以及我校高职护理专业的现状,依据《考纲》的新变化,深入探讨了高职护理专业的教育对策,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模式、考核方式、考前复习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这些尝试取得了显著效果。我校护理专业学生的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显著提高,就业率由2011年的90.23%提高到2014年的99.62%,而且学生就业以后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1]全国护士执业考试用书专家编写委员会.2011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指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
[2]王林辉.从近三年护士资格考试看未来临床护理教学模式的变革[J].卫生职业教育,2014(2):112-113.
[3]吴华平,王苏平.高职护理教学应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的新举措[J].考试周刊,2011(64):6.
[4]何国平,王颖.人机对话考试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启示[J].中华护理教育,2007(6):280-281.
[5]邵广宇,张朝慧,焦金梅.案例教学法在护理与法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1(3):39-42.
[6]王荣俊,周晓隆,孙美兰,等.以执业护士资格考试为导向的高职护理专业考试改革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41-42.
[7]缪金萍.加强毕业实习管理,提高执护考试成绩[J].吉林医学,2010(10):3589.
[8]刘晓敏,李琴芳,罗娟,等.在校毕业生参加护士执业考试焦虑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23):140-141.
[9]窦娟花,张要珍,张少茹.不同层次护生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前焦虑情况分析[J].护理研究,2013(3A):601-602.
护理教育的研究论文范文二:自我护理教育对肺心病患者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自我护理教育对肺心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心病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教育,对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能力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各项评分和生活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我护理教育能够有效提升肺心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能力,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肺心病;自我护理教育;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能力
肺心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主要特点在于病程较长、进行性加重等。相关资料表明,我国近年来肺心病年均死亡人数已经达到100万,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因此,探究一种连续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能力有重要意义[2]。本文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分析自我护理教育对肺心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能力的影响,其中给予自我护理教育的观察组患者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肺心病患者80例,男女比例为48:32,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4.3±5.8)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3±1.8)年。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纳入标准:(1)符合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委员会修订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2)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认知异常及意识障碍者;(2)严重器官疾病者;(3)有精神病史者。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指导患者适当运动,提升机体免疫力;注意随天气变化增减衣物,防止因感冒加重病情;必要时注射卡舒宁等免疫增强剂[3]。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自我护理教育,具体内容包括:
1.2.1疾病知识教育
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疾病知识教育,主要采用集中讲座、个别指导、咨询答疑、发放宣传材料等等方式,对肺心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进行讲解,并让其能够充分了解治疗原则、加重病情诱因以及防御措施。
1.2.2合理运动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帮助患者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确保患者身体能够得到及时恢复,主要运动方式包括慢跑、骑车、打太极拳等。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肌训练,包括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两种方式,主要方法如下:患者行站立或坐位,将手放在胸骨下端双侧肋缘交界处,鼻孔吸气,缩唇呼气,确保患者呼吸均匀。2次/d,10~15min/次,指导患者反复训练[4]。
1.2.3训练患者日常管理能力
为患者咳嗽和排痰提供有效方法,当患者排痰困难时,需要拍击患者背部帮助患者排痰,对痰液粘稠患者,可采用雾化吸入,并要求患者多喝水[5]。
1.2.4训练患者调节情绪能力
护理人员需及时观察患者的情绪,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教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病情,并为患者提供减压指导,帮助患者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于性情暴躁患者,需要及时调整患者心理情绪,避免病情加重。
1.3评价标准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分,主要包括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概念、健康知识水平等4个方面,每个方面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则护自我护理能力越强。采用Cotes自我生活能力量表对患者自我生活能力进行评分,主要包括生活自理、洗浴、穿衣、坐起、说话、步行、上台阶、爬坡等8个方面,评分采取8分制,分数越低,自我生活能力越强[6]。
1.4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观察组自我护理技能(84.23±4.52)分优于对照组(74.32±6.25)分(t=8.126,P<0.05),观察组自我护理责任感(87.41±6.52)分优于对照组(77.14±8.98)分(t=5.919,P<0.05),观察组自我护理概念(85.92±4.56)分优于对照组(65.22±6.15)分(t=17.100,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水平(88.24±5.66)分优于对照组(68.24±8.36)分(t=12.529,P<0.05),观察组各项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生活能力评分,观察组评分为(3.05±1.13)分,对照组评分为(4.28±1.15)分,观察组自我生活能力评分低于对照组(t=4.825,P<0.05)。
3讨论
自我护理教育具有多样化的形式,通过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操作示范自我护理技术,普及病情及用药相关知识等,并对患者的饮食、情绪进行管理调节,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能力[7]。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观察组各方面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根据评价标准中的相关规定可知,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优于对照组。原因在于,自我护理教育能够帮助患者正确地认识疾病,并从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概念、健康知识水平等4个方面对患者进行引导,使患者为保证生存、维持健康而采取一定的行为,以满足患者自身需求,维持正常生命过程,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生活能力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原因在于,患者在掌握一定自我护理技能和疾病知识后能够主动训练自身各个方面的生活能力。杜美芳[8]在研究中认为,对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教育,为患者提供有序的干预措施,并积极改善患者的饮食和情绪,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在自我护理教育中,需要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联系,确保患者能够按照自我护理教育积极配合治疗,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9]。综上所述,自我护理教育能够有效提升肺心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能力,临床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杨朝娣,杨会玲,张红侠,等.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自护能力的临床影响[J].河北中医,2014(8):1240-1241.
[2]王安农.浅谈老年患者的自我护理与家庭护理[J].医学信息,2014(23):459.
[3]刘晓春,龙芙蓉,王会芳,等.自我护理教育在住院肺心病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3):105-107.
[4]单守梅.健康教育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2013,26(2):338-340.
[5]罗俊,张素蓉.护理干预对肺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322-323.
[6]陈梅娟.对老年肺心病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37-138.
[7]应利园.系统健康教育对提高肺心病患者自我管理意识的临床探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2):388-389.
[8]杜美芳.自我护理教育对肺心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能力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5(7):152-153.
[9]金顺子,吴松花.探讨心理护理对肺心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6):104-105.
护理教育的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护理教育的论文
2.关于护理教育学论文精选
3.关于护理教育学论文
4.本科护理毕业论文范文精选
5.大学生护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