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鸭冬季饲养

2017-05-15

冬天到了,天气日趋寒冷,光照时间变短,是蛋鸭产蛋率最低的季节。如果饲养管理做得好,就可以使蛋鸭保持80%以上的产蛋率;若管理失策,则会使产蛋率明显下降。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蛋鸭冬季饲养技术,一起来看看。

蛋鸭冬季饲养技术

1.防寒保暖。产蛋鸭最适宜的温度是13℃~20℃,最低不应低于6℃。因此,冬季必须做好鸭舍保温防寒工作。注意堵塞墙缝,关闭门窗,尤其是北面窗户要堵严。夜间和气温低时,再在门窗上加挂草帘,在地面上铺些干燥的稻草或麦秆等,四周要铺厚一些,每天晚上鸭入舍前添加新草。同时提高饲养密度,每平方米饲养8~9只。此外,鸭舍还应注意通风换气,每次放水时鸭子一出舍,即应把门窗打开,入舍后再关闭。

2.调整日粮。冬季鸭子对能量要求较高,因此要适当增加玉米(1559,-10.00,-0.64%)等能量饲料的比例,蛋白质含量则降低到15%~17%,并且要注意增加白菜、萝卜等青绿饲料,以确保蛋鸭对维生素的需要。

3.精心喂养。冬季应坚持给鸭子喂温食,饮温水,以减少鸭子体热的散失。每天喂食3次,夜间再加喂1次“夜宵”,并供给充足饮水。一般先喂食、饮水,再喂青绿饲料。更换饲料要逐步进行,不要太突然。

4.科学管理。每天早上迟放鸭,傍晚早关鸭。减少放水次数,缩短下水时间,上午和下午阳光充足时各放水1次。最少3天放一次水。每次放鸭出舍前要先打开窗户“噪鸭”,即将鸭哄起,让其在舍内缓缓作转圈运动,待80%左右的鸭子发出强烈的叫声时再放水。气温过低时,要勤噪鸭,以增强活动,促进食欲,提高御寒能力。在自然光照少于15小时,要及时进行人工补充光照。此外,还应注意尽量保持鸭舍安静,避免惊群。

5.严防疾病。冬季鸭机体的防御能力降低,在饲养管理不善的情况下,极易发病,从而影响产蛋。因此鸭舍与活动场地应每周消毒一次,发现疫病要及时查明原因,并及时对症治疗。

6、正常戏水。早上迟放鸭,晚上早关鸭,减少下水次数,缩短下水时间。气候恶劣,气温低于零下5℃时,鸭群未发生强烈喊叫,可以不戏水。

7、适当提高密度。可以加大单位面积的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可饲养8-9只鸭子,以利相互取暖,并保持较高的舍温。

8、适时投喂夜食。 冬季昼短夜长,可在夜间添喂1次温热饲料,有利于鸭御寒,更可以提高10%以上的产蛋率。夜间补料应注意两点:一是供给温热饮水;二是夜食中以玉米等能量饲料为主,蛋白质饲料为辅。

9、定期做好免疫消毒。在入冬前应做好禽流感、鸭瘟等各类免疫接种,鸭舍应定期清洗消毒,定期驱虫。一旦发现病鸭,及时隔离治疗,并对鸭舍进行紧急消毒处理。

蛋鸭的生理特点和要求

产蛋鸭胆大

与青年鸭时期相比,开产以后,胆子逐渐大起来,敢接近陌生人。

食量大,食欲好

无论是圈养或放牧饲养,产蛋鸭(尤其高产鸭)最勤于觅食,早晨醒得早,出舍后四外觅食,放牧时到处觅食,喂料时最先响应,踊跃抢食,下午收牧或入舍时,虽已吃得很饱了,但还想吃,总是走在最后,恋恋不舍地离开牧区。

性情温顺,喜欢离群

开产以后的鸭子,性情变得温顺起来,进鸭舍后就独个儿伏下,安静地休息,不乱跑乱叫,放牧出去,喜欢单独活动。

饲料要求高

由于连续产蛋,消耗的营养物质特别多,如每天产一个蛋,蛋重按65g计算,则需要粗蛋白质8.75g(按全蛋含粗蛋白质13.5%计算)、粗脂肪9.43g(按粗脂肪含量占全蛋的14.5%计算)。此外,还需要大量无机盐和各种维生素。饲料中营养物质不全面,或缺乏某几种元素,则产蛋量下降,如蛋数减少,产蛋时间推迟,蛋壳粗糙或鸭体重下降,羽毛松乱,食欲不振,反应迟钝,怕下水等。所以,产蛋鸭要求质量较高的饲料。

环境安静,生活有规律

鸭子产蛋在正常情况下,都在深夜1~2时,此时夜深人静,没有任何吵扰,最适合鸭类繁殖后代的特殊要求。如在此时突然停止光照(停电或煤油灯被风吹灭)或有人走近,则要引起骚乱,出现惊群,影响产蛋。除产蛋时间以外的其它时间,操作规程和饲养环境也要尽量保持稳定,不许外人随便进出鸭舍,避免各种鸟兽动物在舍内窜进窜出。在管理制度上,何时放鸭,何时喂料,何时休息,都按一定次序严格执行,如改变喂料餐数,大幅度调整饲料品种,都会影起鸭子生理机能紊乱,造成减产或停产。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